1、第三章探索规律(一)教案 一、学生起点分析本节课是北师大版数学教材七年级上册第三章字母表示数的第6节“探索规律”的第1课时。从学习内容上说,本节内容是在学生学习了“用字母表示数”、“列代数式”、“去括号”、“合并同类项”等知识的基础上进行的,它既是对前面所学知识的综合应用,也是对这些知识的拓展与延伸,对学生体会数学建模具有重要的作用。学生通过对本章前几节知识的学习,已经具备了初步的语言表达能力及符号表示能力。从学生学情来讲,由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发展,教师教育理念得到了更新,现代教学手段不论是在城市中学还是在农村中学都进入了课堂,学生的学习方式得到了根本性的转变,主要表现在学生应用电脑
2、水平有所提高,课堂上活跃大胆,具有较强的参与意识。学生的学习习惯和认知水平与以往相比也均有明显提高,在此基础上研究探索规律问题,无论是思想上还是方法上都具备了良好的契机。二、教学任务分析根据以上学习内容和学情分析,可确定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如下:1、知识与技能(1)会用代数式表示简单问题中的数量关系,能用合并同类项、去括号等法则验证所探索的规律。(2)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创新能力以及交往协作能力,并提高其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2、过程与方法 (1)经历探索数量关系,运用符号表示规律,通过验算验证规律的过程。(2)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验类比、转化等思维方法,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3、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识知识来源于生活,体会数学就在身边,激发学生的探究热情,体验数学活动的探索性及创造性,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教学重点:探索实际问题中蕴涵的关系和规律。教学难点:用字母、运算符号表示一般规律。根据本课时的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可安排如下的教学过程:首先特意为学生提供一个游戏活动的时间和空间,为学生经历“探索规律”的活动过程提供一个有趣的背景,以此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再通过对生活中日历的观察与分析,从不同角度进行思考,用本章学习过的字母表示数、代数式、代数式的值等知识去探索日历中数与数之间的变化规律,并用去括号、合并同类项等知识去验证规律;最后在巩固练习和评价小结的基础上结
4、束本课的学习。在这一教学过程中,要注重由学生充分动手实践与合作交流来完成对规律的探索和验证过程。整个教学过程,就是学生用语言、符号、字母表示规律的过程,实际上也就是学生经历创新思维的过程。三、教学过程设计1110123456789本节课由六个教学环节组成,它们是“游戏激趣、引入课题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变式训练、联系拓广知识渗透、开阔思维独立作业、巩固提高归纳小结、评价升华”。其具体内容与分析如下:第一环节 走近游乐园游戏激趣、引入课题 内容:提供能够吸引学生、且富有相应数学内涵的游戏,让学生在做游戏的过程中从事探索性活动。如:请同学们伸出左手,一起做下面的游戏:从大拇指开始,像图中显示的这只手那
5、样依次数数字1、2、3、4、5、,请问数字20落在哪个手指上?可先让学生独自思考,然后可针对学生在数数字过程中出现的困惑给出适当提示:如果大家觉得数字大不好数,过程太长,而且数也比较费时,那么请你想办法找一找有没有一种既简便又准确的方法。 当学生说出数字20刚好落在无名指上后,教师对学生进行表扬,继而追问:你们能很快地说出数字200落在哪个手指上吗?2000呢? 鼓励学生采用画图、列表等方法进行思考、讨论。最终引导他们概括规律,并说出理由。如,引导学生讨论他们得到的下表,问:你们发现了什么?大拇指食指中指无名指小指1234598761011121317161514学生: 除了第一排5个数字以外
6、,其他的可先按从右到左、再从左至右的顺序,每8个数一组,故我们只需把要数的数字减去5,再除以8,将得到的余数从无名指开始先向左数、再向右数就可以知道落在什么地方了,比如:数字200,先计算(2005)8243,所以,我只需从无名指开始向左数3就可以了,数到3时刚好落在食指上,即200落在食指上。采取类似的办法:(20005)8=2493,所以数字2000也落在食指上。目的:通过游戏创设问题情境,目的是让学生在解决问题中形成认知冲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为本节课作好情感、方法和思维铺垫,同时也让学生初步体验探索规律的一般方法。 效果:当要学生数数字200、2000时,学生一定会觉得麻烦
7、,必然会把学生置于一种急于探究的氛围之中。这样学生就不会再去数数了,而是想办法解决这一矛盾。教师再让学生独立探索,问题很快就得到了解决。这样做既滲透了把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问题的思想方法,也让学生初步体会到找规律可以让复杂问题简单化的新方法。老师再强调“生活中常常遇到探索规律的问题。在节本课中我们一起来重点探讨日历中的规律”时,学生因急于解决问题而进入了主动学习的状态。教师同时板书课题“6.探索规律(1)”。 教学很自然地过渡到下一环节。第二环节 迈入探究园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内容:探索教材中的问题:日历中的数学规律。 教师可先放开,让学生自己发现日历中数与数之间的关系和探索其中的规律,再让学生讨
8、论套色方框中九个数,并投影下列问题供学生自主探究:(1)观察日历中的数字,找出相邻两数之间的关系。如一行中的前后两个数,一列中的上下两个数,左下右上和左上右下两个数各有什么关系?(2)假若把日历中的某一天设定为a,你能用a表示相邻的日期吗? (3)日历图的套色方框中的九个数之和与该方框正中间的数有什么关系?(4)这个关系对其它这样的方框成立吗?你能用代数式表示这个关系吗? (5)这个关系对任何一个月的日历都成立吗?为什么?(6)你还能发现这样的方框中9个数之间的其它关系吗?请用代数式表示。 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应注意保护学生的积极思考态度,对他们的所有合理猜测给予鼓励,并要求他们说明理由。同时,
9、对学生在解释过程中使用的数学表达式的准确性、规范性提出必要的要求。目的:教学中用屏幕显示日历图中的套色方框,让学生自主探究问题串,然后生生之间、师生之间相互交流,目的在于通过学生自主探究和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让师生共同经历探索数量关系、运用符号表示规律、通过计算验证规律的过程,进一步发展其符号感;让学生经历从特殊到一般再到特殊的认识过程,发展其辩证唯物主义观点。鼓励学生用不同的思维方式,可以有不同设法,分别尝试比较,得出最佳方案,培养学生发散思维能力。通过探讨、归纳来总结规律是这一环节的主要目的。 效果:本环节一开始就有效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给学生自主探究的时间和空间,达到了问题由学生自
10、己解决的目的。再者,由于给生生之间、师生之间的相互交流的时间较为充分,在生生互动、师生互动的过程中又较好地解决了问题串,达到了让学生经历探索数量关系、运用符号表示规律、通过计算验证规律的过程的目的。同时让学生在这个过程中感受到了数学来源于生活又用于生活,有机滲透了辩证思想。另外,还让学生体会到了解决问题的乐趣,享受到了成功的喜悦,可以说是效果非常好。第三环节 跨入演练场变式训练、联系拓广内容:继续求解上述日历中的规律问题。在肯定上述探索过程、结果的基础之上,给学生以必要的思考空间:在日历中,若从其它区域上考察,你还能发现哪些规律?如果我们不限于日历,还可以扩大范围,比如在一个1010的方框中框
11、出9个数,(大屏幕投影下表)请有兴趣的同学在课后作进一步的探讨。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2627282930313233343536373839404142434445464748495051525354555657585960616263646566676869707172737475767778798081828384858687888990919293949596979899100目的:通过对日历中其他区域的探索,目的在于让学生巩固用列代数式等不同的表示规律的方法,再次向学生渗透从特殊到一般、再从一般到特殊的数学思想。二是让学生自
12、由探究、相互交流,既是为了巩固前面所学知识,也是为了开阔学生视野和思路,还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三是留下探究的课题,目的是让学生保持持久的探究欲望。效果: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学生自由探究、纷纷想办法解决问题,教师让学生展开交流与讨论。学生通过观察、比较、猜想、归纳和验证等步骤就得出了多种规律来,如学生得出了“十”字型、“H” 型、“W”型等多种情形下的不同的规律,得出了各种结论,还用所学的知识验证了这些规律。(注意:若基础比较差的学生一时不能得出结论,教师可适当出示上面的图形以开拓学生视野,给学生铺路搭桥,再让学生根据教师提供的图形来探索规律,千万不能包办代替学生的思维。)第四环节 二进探究园
13、知识渗透、开阔思维内容:师生共同活动,完成教材第124页随堂练习题折纸问题:先让学生独立思考,然后交流,教师给予必要的帮助。此时,应适时要求学生展示思考过程和结果,发展其运用数学符号表达的技能。目的:借助前面所学探索规律的方法让学生寻找折痕的条数,并让学生叙述寻找的过程,目的是引导学生感知和学习数形结合的思想方法,并通过这个过程让学生体会到探索规律方法的多样性,从而进一步拓展学生思维的广阔性。这既是对探索规律过程的再次体验,也是对学生创新精神的再培养。效果:由于教师积极参与学生的活动,并留心观察学生在活动中出现的困惑。提出了“一边对折,一边记录、一边比较和归纳折痕的条数”的解决问题的方法,再加
14、上课堂上的独立思考与合作学习有机的结合,课堂气氛因此显得格外活跃,达到了预定的目标,学习效果好。值得注意的是:一是在同学们折叠有困难时可动手操作或用课件演示折叠过程,二是在学生进行交流时,教师要在黑板上板书过程,引导学生进行猜想、归纳,寻找折痕条数的方法。第五环节 再进演练场独立作业,巩固提高内容:解决教材第125页问题解决第1题和第2题。完成一些进一步的问题,如:瑞士中学教师巴尔末成功地从光谱数据,,中得到巴尔末公式,从而打开了光谱奥妙的大门,按照这种规律写出的第七个数据是( )。A、 B、 C、 D、目的:本环节的目的是为了检测学生对本节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情况,并巩固所学知识。同时还为学有余
15、力的学生设置了“探究与思考”这类具有创新思维的问题,以满足不同层次的学生在数学方面得到不同的发展,本题还实现了探索规律从“生活问题数学化、数学问题生活化”的相互转化。效果:由学生交流答案可知,学生基本上都能独立完成问题解决中的第1、2题。对于“探究与思考”,课堂上也有一些学生做出了解答。值得注意的是:在这里请不要要求所有的学生都能在课堂上完成“探究与思考”题。第六环节 回首探究路归纳小结,评价升华请学生谈谈学习本节课的收获和体会,包括知识和方法方面的。教师归纳总结。布置作业。目的: 由师生交流来“归纳小结、评价升华”,一方面是通过对全课的回顾帮学生梳理知识体系,归纳学习方法,了解其学习情况,提
16、升其思维层次。另一方面是给学生准确、全面表述自己观点的机会,并培养学生及时总结、归纳知识的好习惯。效果: 课堂上,学生发言非常积极,而且能够准确全面的表述,达到了预期的目的。四、教学反思与点评: 从课堂实施情况来看,效果很好,达到了预期目标。而且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都被充分地调动起来了,课堂气氛热烈,学生探究欲望高,时常有精彩的表现。回顾本课的学习过程,成功之处有以下四点:1灵活处理教材,不断生成新的学习内容。教材中只提供了一个探索规律的例子,这就要求教师要自己挖掘和开发新的课程资源。这正是数学课程标准的要求,也是北师大版教材给教师留下的自由空间。教师一开始就设计了一个探索规律的游戏活动,不
17、仅使学生提高了学习兴趣,而且把学生置于一种探究的欲望之中,还使他们体验到数学就在我们的生活中的感受。二是教师就地取材,让学生充分挖掘日历中的各种图案中数的规律生成新的探究内容。三是补充了一个探索1010方框图形中数字规律的数学问题和一道探究与思考题供学生探究。这样既巩固了所学内容,也让学生明确了数学规律为我们解决问题提供了便利的道理。2突出以生为本,让学生自主建构新的知识。课堂上教学活动开放,体现了民主的教学意识,教师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究、自由探究、独立作业、归纳小结,学生参与面广,较好地落实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从游戏引入开始、到归纳小结结束,做到了问题力求让学生自己解决,规律力求让学生自己总结,
18、作业力争让学生独立完成。学生自始至终参与观察、分析、思考、归纳、猜想、判断、验证数学规律的全过程,这一教学过程实质上就是学生自主建构知识的过程。3注重学生之间的合作与交流,不断开阔学生视野。课中安排了大量学生合作探究和交流的活动,让学生之间相互学习,取长补短,相互激发灵感,相互开拓思维,相互拓展视野。如在对日历中其它规律的探索时,通过合作交流,学生就想到了各种各样的图案,探索出了各种图案中的数学规律。再如,在对待“求折痕条数”这个难点问题的处理上,通过合作与交流而帮助学生化解了难点。还有,合作与交流还可以让后进的学生通过学习起到插漏补缺的作用。4重视知识的巩固,关注学生持续、和谐发展。本课运用
19、了有理数运算、字母表示数、合并同类项等数学知识,从运算的过程和推理的结果,都强化了对所学知识的掌握,使学生的运算能力、推理能力、发现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都有所加强。同时教学中还体现了教师对学生持续、和谐发展的关注。如在第五环节为学有余力的学生设置了“探究与思考”这类具有创新思维的问题,以满足不同层次的学生在数学方面得到不同的发展。再如教师教给学生数形结合的思想方法以及给学生留下的研究课题,都有利于学生今后的发展,为学生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值得注意的是:本课学习内容虽不受城乡地理限制,但要注意调控好学生学习进度,若为了让学生充分探索和交流日历中的数学规律等问题,也可将第五环节留作课外作业,以保证能有充足的学习活动时间取得最佳教学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