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YD∕T 3861-2021 LTE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网 专用核心网(DCN)设备技术要求(通信).pdf

上传人:曲**** 文档编号:74136 上传时间:2022-05-24 格式:PDF 页数:14 大小:826.4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YD∕T 3861-2021 LTE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网 专用核心网(DCN)设备技术要求(通信).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YD∕T 3861-2021 LTE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网 专用核心网(DCN)设备技术要求(通信).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YD∕T 3861-2021 LTE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网 专用核心网(DCN)设备技术要求(通信).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YD∕T 3861-2021 LTE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网 专用核心网(DCN)设备技术要求(通信).pdf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YD∕T 3861-2021 LTE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网 专用核心网(DCN)设备技术要求(通信).pdf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ICS 33.060.99M 36中 华 人 民 共 和 国 通 信 行 业 标 准YD/T YD/TLTE 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网 专用核心网(DCN)设备技术要求Technical requirements of LTE digital cellular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 network of Dedicated Core Network(DCN)equipment(报批稿)-发布-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 发 布YDYD/T XXXXXXXXI目次 前言 .II 1 范围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 3 术语、定义和缩略语 .1 3.1 术语和定义

2、 .1 3.2 缩略语 .2 4 专用核心网 DCN 网络架构 .2 5 关键流程 .3 5.1 概述 .3 5.2 NAS 消息重定向流程 .3 5.3 Attach/TAU 流程 .4 5.4 切换流程 .6 5.5 MME 或 HSS 发起 DCN 网络重选 .6 6 专用核心网(DCN) .8 6.1 概述 .8 6.2 设备功能要求 .8 6.3 接口要求 .8 7 UE 辅助的专用核心网 .9 7.1 概述 .9 7.2 设备功能要求 .9 7.3 接口要求 .10 YD/T XXXXXXXXII前言 本标准是 LTE 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网专用核心网(DCN)系列标准之一,该系列标准

3、的结构和名称如下: a) YD/T LTE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网 专用核心网(DCN)设备技术要求; b) YD/T LTE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网 专用核心网(DCN)设备测试方法。 随着技术的发展,还将制定后续的相关标准。 本标准按照GB/T 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这些专利的责任。 本标准由中国通信标准化协会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 : 中国电信集团有限公司、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华为技术有限公司、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爱立信(中国)通信有限公司、大唐电信科技产业集团(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有限公司、中国联

4、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 吴敏清、林奕琳、何宇锋、杨红梅、穆佳、周欣、张科峰、姜永、朱金银、陆伟、周星月、陈淑珍、杜刚。 YD/T XXXXXXXX1LTE 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网 专用核心网(DCN)设备技术要求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LTE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网专用核心网(DCN)相关设备技术要求,包括终端、基站、MME、 HSS等网元相对于LTE网络功能及接口新增的技术功能要求。 包括对终端无影响的DCN相关功能要求,以及对终端有影响的UE辅助的DCN选择相关功能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支持DCN的终端、基站、MME、HSS设备。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

5、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3GPP TS 23.401 R14 v14.3.0 面向演进的通用陆地无线接入网络 (E-UTRAN) 的通用无线分组业务增强( General Packet Radio Service (GPRS) enhancements for Evolved Universal Terrestrial Radio Access Network (E-UTRAN) access) 3GPP TS 24.301 R14 面向演进的分组系统(EPS)的非接入层协议(Non-Ac

6、cess-StratAPum (NAS) protocol for Evolved Packet System (EPS)) 3GPP TS 29.272 R14 面向演进的分组系统(EPS);移动性管理实体(MME)和服务GPRS支持节点(SGSN)基于Diameter协议相关接口(Evolved Packet System (EPS);Mobility Management Entity (MME)and Serving GPRS Support Node (SGSN) related interfaces based on Diameter protocol) 3GPP TS 29.33

7、6 R14 归属用户服务器(HSS)与分组数据网络及应用互通的Diameter接口(Home Subscriber Server (HSS) diameter interfaces for interworking with packet data networks and applications) 3GPP TS 36.331 R14 面向演进的通用陆地无线接入网络(E-UTRAN);无线资源控制(RRC);协议规 范 ( Evolved Universal Terrestrial Radio Access (E-UTRA);Radio Resource Control (RRC);Pro

8、tocol specification) 3GPP TS 36.413 R14 面向演进的通用陆地无线接入网络(E-UTRAN);S1应用协议(S1AP) (Evolved Universal Terrestrial Access Network (E-UTRAN); S1 Application Protocol (S1AP)) 3术语、定义和缩略语 3.1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1 WB-E-UTRAN 特指不包括NB-IoT的E-UTRAN。 YD/T XXXXXXXX23.2缩略语 下列缩略语适用于本文件。 AVP Attribute Value Pair 属

9、性值对 DCN Dedicated Core Network 专用核心网 eNodeB evolved Node B 演进的Node B E-UTRAN Evolved Universal Terrestrial Radio Access Network 演进的通用移动通信系统陆地无线接入网 EPS Evolved Packet System 演进分组系统 HSS Home Subscriber Server 归属签约用户服务器 IMSI International Mobile Subscriber Identity 国际移动用户识别码 MME Mobility Management Ent

10、ity 移动管理实体 NAS Non Access Stratum 非接入层 NB-IoT NarrowBand-Internet of Things 窄带物联网 PCRF Policy and Charging Rules Function 策略及计费规则功能 PDN Packet Data Network 分组数据网 PDU Protocol Data Unit 协议数据单元 PLMN Public Land Mobile Network 公共陆地移动网络 P-GW PDN Gateway 分组数据网网关 RAN Radio Access Network 无线接入网络 RAT Radio

11、Access Type 无线接入类型 SCEF Service Capibility Exposure Function 网络能力开放层 S-GW Serving Gateway 服务网关 TAU Tracking Area Update 跟踪区更新 UE User Equipment 用户设备 4专用核心网 DCN 网络架构 YD/T XXXXXXXX3 图 1 专用核心网 DCN 网络架构 PLMN内可部署多个DCN, 每个DCN由一个或多个CN node组成, 每个DCN可以专用于服务特定类型的用户,也为一个或多个RAT(例如 : GERAN、UTRAN、E-UTRAN、WB-E-UTR

12、AN和NB-IoT)DCN。DCN由一个或多个MME组成,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SGW/PGW/PCRF。专用核心网DCN网络架构如图1所示。 5关键流程 5.1概述 本章规定了对终端无影响的DCN相关流程, 以及对终端有影响的UE辅助的DCN选择相关流程。 流程中如含有DCN-ID,仅适用于对终端有影响的UE辅助的DCN选择功能。 5.2NAS 消息重定向流程 NAS消息重定向流程如图2所示。当使用DCN时,该流程用于附着,TAU流程期间将NAS消息从一个CN节点重新路由到另一个CN节点。 该流程也在MME或HSS发起的专用核心网重选流程中被使用。 图 2 NAS 消息重定向流程 UERANOp

13、erators IPserviceHSSDCNS-GW(a)DCN-1S-GW(b)S-GW(c)P-GW(a)P-GW(b)P-GW(c)PCRF (a)PCRF(b)PCRF(c)MME(b)MME(c)UEUEMME(a)S-GW(a)DCN-2S-GW(b)S-GW(c)P-GW(a)P-GW(b)P-GW(c)PCRF (a)PCRF(b)PCRF(c)MME(b)MME(c)MME(a)RAN第一个新 MME第二个新 MME1. Reroute NAS Message Request3. Initial UE Message/ UL-Unitdata2. NNSF YD/T XXX

14、XXXXX4当第一新MME决定将附着请求、TAU请求的处理移动到另一个CN节点时,开始该流程。 步骤1) 第一新MME向RAN节点发送重新路由NAS消息请求,该请求中包含原始RAN消息,重路由参数,附加GUTI,UE使用类型和可选地IMSI。重路由参数是对应于相应UE使用类型的DCN的MMEGI(E-UTRAN)。UE从NAS请求消息中提供可能存在的附加GUTI也被包含在内。MME可以使用DNS过程来确定对应于DCN的MMEGI。原始RAN消息是从RAN接收的包含原始NAS请求消息和所有RAN IE的完整PDU。应包括可用的UE使用类型,并在一些条件下包含IMSI。 步骤2) RAN节点的NN

15、SF(Network Node Selection Function)基于MMEGI,并且还可能基于附加GUTI来选择新的MME。如果附加GUTI在由MMEGI识别的有效节点集合中识别MME,则其应该是所选择的节点。否则将选择对应于MMEGI的有效CN节点。如果在由MMEGI标识的有效节点集内没有有效的MME可用,则基于运营商配置,RAN节点从默认DCN中选择MME,或者选择发送重路由请求的MME。从对应于所选CN运营商的网络中选择MME。 步骤3) eNodeB向所选择的MME发送初始UE消息。初始UE消息包括NAS请求消息,MMEGI,UE使用类型和在步骤1中从第一MME接收的IMSI。M

16、MEGI指示该消息是重路由消息,并且第二新MME不会重新路由NAS消息。如果在重新路由NAS消息请求中接收到的UE使用类型,则应将其包含以供第二新MME使用以选择SGW和PGW。 5.3附着/TAU 流程 当使用DCN时,附着/TAU的流程如图 3所示。具体要求见3GPP TS 23.401 v14.3.0。 图 3 DCN 中的附着/TAU 流程 UE2. Authentication Information RequestRAN(第一个)新 MMEHSS旧的 MME1. E-UTRAN 附着3GPP TS 23.401 图 5.3.2.1-1 步骤 1-4或TAU 过程3GPP TS 23

17、.401 图 5.3.3.1-1 步骤 1-5或3GPP TS 23.401 图 5.3.3.2-1 步骤 1-53. Authentication Information Answer4.(第一个)新 MME 从相关章节定义的下述步骤开始附着/TAU 过程。6. NAS 消息重定向过程3GPP TS 23.401 5.19.1或(第二个)新MME7.(第二个)新 MME 从下述步骤开始附着/TAU 过程:E-UTRAN 附着3GPP TS 23.401 图 5.3.2.1-1 步骤 3 开始或TAU 过程3GPP TS 23.401 图 5.3.3.1-1 步骤 4 开始或3GPP TS 2

18、3.401 图 5.3.3.2-1 步骤 4 开始5. Context AcknowledgeYD/T XXXXXXXX5步骤1) DCN中的附着/TAU流程对现有相应过程的修改如下: - 在用于传输NAS Request的RRC Connection Complete消息中,如果存在DCN-ID,则UE提供该ID。如果UE有当前PLMN对应的DCN-ID,UE首先提供该值。如果没有PLMN对应的DCN-ID,但UE中配置有标准的缺省DCN-ID,则UE提供缺省DCN-ID。RAN节点基于DCN-ID和配置信息,选择DCN以及服务的MME。RAN节点将NAS Request消息和DCN-ID发

19、送到所选节点。 - E-UTRAN Initial Attach Procedure(具体要求见3GPP TS 23.401 v14.3.0第5.3.2.1节(图5.3.2.1-1) ): 旧的MME在Identification Response消息中提供UE Usage Type参数 (如果存在)。 - Tracking area update procedure(具体要求见3GPP TS 23.401 v14.3.0第5.3.3.1节(图5.3.3.1-1)和5.3.3.2(图5.3.3.2-1) : 旧的MME在Context Response消息中提供UE Usage Type参数(

20、如果存在)。 步骤2) 如果(第一个)新的MME,即未从RAN收到任何MMEGI的MME,没有足够的信息确定其是否为UE的服务节点,该MME向HSS发送Authentication Information Request消息,并在该消息中包含“Send UE Usage Type”以请求UE的UE Usage Type。除此之外,MME还可请求一个或多个认证矢量。在下面的情况中,(第一个)新的MME有足够的信息确定其是否可以为该UE服务,则可跳过本步骤和步骤3。 i. 在Identification Response(附着流程中)或Context Response(TAU流程中)消息中或For

21、ward Relocation Request(Handover流程中), (第一个) 新的MME从旧的MME接收到UE Usage Type。 ii. (第一个)新的MME根据配置信息和UE上下文,能够确定其是否可服务UE。 对在连接模式中触发的TAU流程(例如在切换过程中) ,不需要执行该步骤和NAS消息重定向(即从第5步开始)。 步骤3) 如果支持DCN,HSS在Authentication Information Answer消息中提供UE Usage Type。 步骤4) 如果(第一个)新的MME确定不需要将NAS消息重路由到另一CN节点,则MME或者继续执行图3中指定的步骤,或根据

22、运营商的配置信息拒绝NAS请求消息,NAS流程在这一步结束。NAS拒绝消息包含相应参数,如:退避计时器,这样UE不会立即重新发起NAS流程。 步骤5) 如果有,MME在NAS Accept消息中包括DCN-ID,并发送给UE。如果服务的PLMN的DCN-ID改变,UE更新它存储的服务PLMN的DCN-ID参数。 步骤6) 如果(第一个)新的MME应该将NAS request消息重路由到另一CN节点,流程是一个TAU流程,且从旧的MME接收到UE的上下文,则(第一个)新的MME发送Context Acknowledge消息,其中cause code指示流程失败。旧的MME认为从未接收到Conte

23、xt Request。 步骤7) 如果(第一个)新的MME确定将NAS request消息重路由到另一CN节点,它使用第5.1小节中的“消息重定向流程” ,将NAS消息重路由到(第二个)新的MME。在第一步中,如果(第一个)新的MME从UE接收到的IMSI未加密,则其在Reroute Message Request中包含IMSI。 步骤8) (第二个)新的MME,即MME从RAN中收到携带MMEGI的重路由NAS消息的MME,根据图示步骤执行相关NAS流程,其中对现有流程的修改如下: - E-UTRAN 初始附着过程(参考3GPP TS23.401第5.3.2.1节(图5.3.2.1-1):旧

24、的MME在Identification Response消息中提供UE Usage Type参数(如果存在)。 - TAU过程(参考3GPP TS 23.401 v14.3.0第5.3.3.1节(图5.3.3.2-1)和5.3.3.2(图5.3.3.2-1)): 旧的MME在Context Response消息中提供UE Usage Type参数(如果存在)。 - 如果第二个(新的)MME在消息重定向过程中从第一个(新的)MME接收到IMSI,则第二个(新的)MME不需要从UE检索IMSI。 - MME通过NAS Accept消息向UE发送新的DCN的DCN-ID(如果存在)。 如果服务的PL

25、MN的DCN-ID发生改变,UE更新其存储的DCN-ID。 YD/T XXXXXXXX6- 因为RAN发送的Initial UE message/UL-Unitdata消息中包括MMEGI, (第二个) 新的MME不应该重路由NAS消息到另一个CN节点。(第二个)新的MME执行上述NAS流程,或根据运营商配置拒绝NAS request消息,如拒绝则NAS流程结束。当拒绝NAS request时,应向UE提供合适的原因和退避计时器。 - 在TAU流程中,(第二个)新的MME可以检查(如:基于NAS消息已经被重路由的指示和本地配置信息)是否需改变UE的PGW(对于一个或多个PDN connecti

26、on)。如果需要改变,则完成TAU流程后, (第二个) 新的MME发起要求reattach的Detach过程, 或要求重新激活PDN连接的断开PDN连接过程。 5.4切换流程 DCN对于现有的切换流程有如下增强: Forward Relocation Request消息 : 如果切换过程中发生MME改变,在源MME向目标MME发送Forward Relocation Request消息的时候, 如果UE Usage Type存在, 则源MME需要把UE Usage Type包含在Forward Relocation Request消息里。 新SGW的选择 : 当目标MME收到Forward R

27、elocation Request后决定是否需要重选SGW时, 如果目标MME支持DCN,则还需要确定源SGW是否支持UE的DCN,这个判断基于签约UE Usage Type、本地配置的运营商策略以及UE相关上下文信息例如漫游信息。 当UE从没有使用DCN的区域切换到支持DCN的区域时 : 如果MME改变, 目标MME在后续的TAU流程中从HSS获取UE Usage Type信息。如果目标MME不支持该UE Usage Type,则在成功完成切换流程后,目标MME可以使用5.5中定义的流程来进行DCN网络重选。基于S1的eNode B间的切换对于现有的切换流程有如下增强: 参考YD/T 262

28、0.1-2015演进的移动分组核心网络(EPC)总体技术要求 第1部分 : 支持E-UTRAN接入5.3.8.2,DCN功能相关的影响如下: 在步骤3, 如果UE Usage Type存在, 源MME需要将它包含在发送给目标MME的Forward Relocation Request中。 在步骤4,当目标MME确认源S-GW是否可以继续为UE服务时,还需要基于签约UE Usage Type、本地策略和UE上下文信息来确定UE的DCN以及源SGW是否支持该DCN,如果源SGW不支持该DCN,则需要进行SGW重选。 在步骤18, 如果目标MME在步骤3没有从源MME收到UE Usage Type,

29、 但从HSS获取到UE Usage Type,目标MME确定是否支持该UE Usage Type, 如果不支持, 则可以使用本标准5.5章节中定义的流程来进行DCN网络重选。 5.5MME 或 HSS 发起 DCN 网络重选 MME或者 HSS发起的专有核心网络重选择流程,如图4所示。如果网络中部署了DCN功能,此流程可用于HSS更新 (即增加,修改或者删除)用户使用类型参数。此流程可能导致用户的服务节点变化。此流程也可以用于MME发起的服务节点的改变流程, 例如:当MME上配置的UE服务类型参数发生改变。此流程也可以用于在切换流程后由目标MME将UE重定向到另一个DCN的服务节点。 如果核心

30、网支持UE辅助DCN选择功能,MME向UE提供新的DCN标识DCN-ID。 可能大量UE同时发生签约数据改变,为了避免网络节点过载,MME应分批释放S1连接,这样可以分批进行UE重定向。 YD/T XXXXXXXX7 图 4 MME 或者 HSS 发起的专有核心网络重选择流程 步骤1、2仅适用HSS发起的专有核心网络重选择流程。 步骤1) HSS向MME发送插入用户数据请求消息Insert Subscriber Data Request 消息中携带IMSI, Subscription Data;其中用户数据中包括UE使用类型信息或者UE使用类型撤销信息; 注1:如果大量用户发生UE使用类型变更

31、或者撤销,那么HSS应逐步有序将改变的用户数据插入服务节点,例如:基于OAM。 步骤2) MME更新存储的用户数据,并向HSS回复插入用户数据确认消息Insert Subscriber Data ACK ,消息中携带IMSI;如果MME仍然可以为UE服务,那么本次流程结束。 步骤3) 如果MME决定将UE立即迁移到另外的CN节点或者需要立即更新DCN-ID, 如果UE处在空闲态,MME将对UE进行寻呼;MME也可以等待UE进入连接态。 如果MME需要将UE迁移到其它CN节点上,那么执行步骤7或者执行步骤8,对于已经处于连接态的UE或者通过发送数据进入连接状态的UE, 执行步骤4-7。 空闲态U

32、E进行TAU流程时, 执行步骤8。 如果 仅DCN-ID需要更新(即服务节点保持不变),仅执行步骤4和5。 步骤4) UE响应寻呼,或者有上行数据需要发送,或者需要发送TAU请求消息,UE建立NAS连接建立过程。 步骤5) 如果UE与MME之间存在NAS连接或者数据传输触发了NAS连接建立, MME触发GUTI重分配流程。如果DCN-ID可用, 并且MME需要更新DCN-ID, GUTI重分配指令GUTI Reallocation Command消息中将携带DCN-ID。 如果MME决定CN节点需要发生变化, GUTI重分配指令GUTI Reallocation Command消息中还需要携带

33、未广播的TAI(non-broadcast TAI)。 步骤6) MME释放 RAN资源,UE进入空闲态。 注2:当MME需要卸载大量UE时,MME不能立即释放全部UE。释放全部UE会导致大量用户UE进行重定向而造成CN节点拥塞(如果需要寻呼,RAN也可能拥塞)。MME可以等到UE非活动时再进行释放RAN资源。 UEMMEHSS5. GUTI 重分配4. UE 从休眠态发起数据传输1. Insert Subscriber Data2. Insert Subscriber Data Ack6. 释放 RAN 资源7. TAU 请求9. NAS 重定向8. TAU 请求或3. MME 寻呼 UE

34、YD/T XXXXXXXX8步骤7) 未广播的TAI/RAI触发UE进行TAU流程。如果UE存在可用的DCN-ID, UE将把DCN-ID发送至RAN。 步骤8) UE发送TAU请求消息,MME接收TAU请求消息。 步骤9) 如果增加或者修改了UE使用类型,并且MME不能为之服务;或者HSS用户数据中撤销了UE使用类型,并且MME不能为之服务 ; MME触发NAS消息重定向流程对UE进行重定向。这样TAU流程将在选择的DCN网络中的MME完成。 6专用核心网(DCN) 6.1概述 本章规定了对终端无影响的专用核心网(DCN)相关功能要求。 6.2设备功能要求 6.2.1基站 基站应支持5章中定

35、义的NAS消息重定向流程: 接收Reroute NAS Message Request消息; 根据Reroute NAS Message Request消息中的信息确定重定向的MME,并向其发送Initial UE Message消息。 6.2.2MME MME应支持5.2中定义的消息重定向流程。 MME应支持5.3中定义的使用DCN的附着/TAU流程。但不包括DCN-ID相关功能。 MME应支持5.4中定义的和DCN有关的切换流程。 MME应支持触发5.5中的重定向流程。但不包括DCN-ID相关功能。 MME应支持根据UE使用类型按照本地配置、DNS等,确定对应于相应UE使用类型的DCN的M

36、MEGI。 MME应支持根据UE使用类型按照本地配置、DNS等进行PGW、SGW选择。 S1切换场景下,源MME应支持根据UE使用类型选择切换的目标MME。 6.2.3HSS HSS应能保存和管理EPS用户的签约数据, UE签约数据中的UE Usage Type可以辅助MME选择DCN, 应支持以下功能: HSS应支持签约UE Usage Type。 HSS应支持根据Dedicated Core Networks字段,判断MME支持DCN功能,并向MME返回UE Usage Type。 HSS应支持根据收到的Send UE Usage Type指示,向MME返回UE Usage Type。 H

37、SS应支持更新和删除MME存储的UE Usage Type。 6.3接口要求 6.3.1S1 进行NAS消息重定向时,S1接口需要做如下增强,具体要求见3GPP TS 36.413: MME应支持通过S1接口向基站发送Reroute NAS Message Request消息,以重定向NAS消息。 基站应支持通过S1接口向新的MME发送Initial UE消息,将UE重定向到新的MME。 YD/T XXXXXXXX96.3.2S6a S6a是MME和HSS之间的接口, 具体要求见3GPP TS 29.336, 用于交换用户的位置信息和管理信息。 S6a接口基于Diameter协议,具体要求见3

38、GPP TS 29.272,需要做如下增强: Subscription-Data AVP应扩展支持UE-Usage-Type AVP。 AIA命令应扩展支持UE-Usage-Type AVP。 AIR-Flags AVP应扩展支持“Send UE Usage Type”指示。 Feature-List AVP应扩展支持“Dedicated Core Networks”指示。 DSR-Flag AVP应扩展支持“UE Usage Type Withdrawal”指示。 6.3.3S10 新的MME应支持通过S10接口, 可以在附着流程的Identification Response messag

39、e, TAU流程中的Context Response message中,基于S1的eNode B间的切换流程中的Forward Relocation Request消息,从旧的MME获取“UE Usage Type”参数。 7UE 辅助的专用核心网 7.1概述 本章规定了对终端有影响的UE辅助的专用核心网(DCN)选择相关功能要求。UE辅助的专用核心网功能中,RAN通过UE上报的DCN-ID选择正确的DCN,以减少NAS消息重路由过程。 7.2设备功能要求 7.2.1终端 7.2.1.1UE 建立 NAS 连接 在UE建立NAS信令连接过程中, 当前小区的TAI不在TAI列表中, UE在发送A

40、TTACH REQUEST 消息或者TRACKING AREA UPDATE REQUEST消息时,NAS层需要向底层根据如下规则提供DCN-ID: a) 如果选择的PLMN网络中存在对应的DCN-ID, 那么UE NAS层应向底层提供此DCN-ID; 或者 b) 如果选择的PLMN网络中不存在对应的DCN-ID, 但是USIM或者UE存在配置的缺省DCN-ID, 那么UE NAS层应向底层提供此DCN-ID。 7.2.1.2UE 存储 DCN-ID DCN-ID列表存在UE中。DCN-ID列表包括多个DCN-ID及对应PLMN ID。此列表中可以包含0个DCN-ID,或者更多,最大长度至少3

41、2个DCN-ID。当长度达到最大值时,UE将删除存储最久的那个DCN-ID。对于同一个PLMN ID,不存在多个DCN-ID,当UE接收到新的DCN-ID,那么UE将删除原DCN-ID。 只有当USIM卡中对应的IMSI与UE中存储的IMSI匹配的时候, DCN-ID列表才有效, 否则UE应删除DCN-ID 列表。如果配置的缺省标准化DCN-ID发生变化,UE将删除所有存储的DCN-ID列表。 7.2.1.3UE 接收 DCN-ID UE应支持接收ATTACH ACCEPT,TAU ACCEPT,GUTI Reallocation Command消息中的DCN-ID,并进行存储。 7.2.1.

42、4UE 向基站上报 DCN-ID YD/T XXXXXXXX10如 果 UE 高 层 收 到 专 用 核 心 网 标 识 DCN-ID , 则 应 在 连 接 建 立 过 程 中 将 该 信 息 包 含 在RRCConnectionSetupComplete消息中上报给基站。 7.2.2基站 基站除应支持第6章DCN中的设备功能及接口要求,也应支持本章节中的设备功能及接口要求。 a) DCN选择: 1) 基站根据UE提供的DCN-ID,以及本地配置信息,选择DCN以及服务MME。 2) 在UE初始接入到网络时,如果基站无法选择到合适的DCN,则基站选择默认的DCN中选择核心网节点。 3) 如果

43、UE提供了临时标识(如:GUTI),则基站优先使用正常的节点选择机根据临时标识确定服务节点(MME)。否则,基站根据UE提供的DCN-ID,以及本地配置信息,选择DCN以及服务MME。 b) 基站根据S1 SETUP RESPONSE消息中包含的served DCN参数,配置MME和DCN的映射关系。 7.2.3MME MME除应支持第6章DCN中的设备功能及接口要求,也应支持本章中的设备功能及接口要求。 MME应支持在ATTACH ACCEPT, TAU ACCEPT, GUTI Reallocation Command消息中将DCN-ID发送至UE。 MME应支持在S1 SETUP RES

44、PONSE消息中包含served DCN参数。 7.2.4HSS HSS应支持第6章中的设备功能及接口要求。 7.3接口要求 7.3.1空口 终端应支持在连接建立过程中将DCN-ID包含在RRCConnectionSetupComplete消息中上报给基站, 具体要求见3GPP TS 36.331。 7.3.2S1 对于S1接口应支持第6章中的接口要求,并做如下增强,具体要求见3GPP TS 36.413: a) eNodeB在INITIAL UE MESSAGE(附着/TAU request)中包含DCN-ID参数。 b) MME支持在S1 SETUP RESPONSE消息中包含served DCN参数。 7.3.3S6a 应支持第6章中的S6a接口要求。 7.3.4S10 应支持第6章中的S10接口要求。 7.3.5NAS 终端应支持在ATTACH ACCEPT, TAU ACCEPT, GUTI Reallocation Command中接收MME下发的DCN-ID。 MME应支持在ATTACH ACCEPT,TAU ACCEPT,GUTI Reallocation Command中下发DCN-ID参数。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通信科技 > 电信技术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