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自然灾害教案教学目标1、要求学生了解常见的自然灾害,自然灾害的主要类型,能会判断气象灾害和地质灾害。2、学会用地图阐述我国主要气象灾害,地质灾害的大致分布区域。l 3、深入理解中国是一个人口多、农业灾情重的大国国情,树立因地、因地制宜的减灾区域观,培养学生关心国家。教学重难点1、自然灾害的分布大势。2、掌握常见的、实用的救灾措施。教学课时 1课时教学过程引入新课教师播放有关2008年“512”汶川地震的视频,众多的自然灾害频发,引起人们的不断关注。引出本节课题自然灾害。(直观地引入视频,提高学生的兴趣,激发他们探究问题的积极性。)板书 第四节 自然灾害一、常见的自然灾害 自然灾害的概念与分类。
2、明确:自然灾害:自然环境经常发生异常变化,其中有些会造成资源破坏、财产损失、人员伤亡等危害,这样的异常变化叫做自然灾害。我国常见的自然灾害有气象灾害、地质灾害等。教师展示我国气象灾害、地质灾害的图片,教师展示气象灾害和地质灾害的图片,让学生判断哪些是气象灾害,哪些是地质灾害,加深学生对自然灾害的印象。板书二、我国自然灾害频发指导学生读图2.48,2.49,并让学生谈谈他所发现的问题,学生讨论,教师总结。我国主要的自然灾害分布情况:旱灾: 黄淮海平原、东北平原为多发区;洪涝:长江中下游平原、黄淮海平原为多发区;地震:台湾省、华北、西北、西南为多发区;滑坡、泥石流:西南为多发区;低温冷害:东北地区
3、为多发区; 台风:东南沿海为多发区。 小结:我国地域辽阔,自然环境复杂多样,自然灾害种类多、分布广。我国是世界上自然灾害发生最为频繁的国家之一。 我国也是世界上遭受自然灾害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自然灾害有时会造成重大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并给社会的正常生活和生产带来巨大的冲击。三、防灾减灾自然灾害频繁发生,放在减灾工作必不可少,指导学生阅读课文P58-59,了解我国的防灾减灾工作。让学生举例说明我国还有哪些防灾减灾的措施。课堂活动了解避灾方法。举出实例如“遇到洪水时如何自救?”“当发生泥石流时,该怎样保护自己?”可由学生畅所欲言,说说自己的自救方法,后由老师补充,并提供给学生实用、正确的自救方法
4、。 (一)地震中的自救与互救1震前防震准备通常以家庭为单元2震中避震(1)黄金12秒预警时间:是跑还是躲,瞬间抉择(2)室内避震“伏而待定”:就地躲避,利用三角空间,蹲或趴下,护住头部。(3)室外避震尽量到开阔的空地,降低重心,护好头部。 3震后自救与互救(1)学会处理外伤的基本方法:地震对人的伤害主要是倒塌的建筑物对人的埋压和砸伤,所以学会处理外伤的基本方法是必要的。 (2)保护好呼吸系统,尽量减少体力消耗。(3)要有顽强的毅力和旺盛的求生意识最重要的一点。 (二)洪水中的自救与互救 1防洪准备可分为三个方面:一是关注汛期天气预报;二是学习并具备游泳、划船等技能;三是准备逃生物资。 2洪水应急措施:尽量逃向高处,登上坚固建筑的屋顶、大树、山丘和高坡等,如果不能逃脱,要借助家中的木制家具或尽可能抓住木板、树干等漂浮物,尽量不让身体下沉,等待救援。警惕和防止被毒蛇、毒虫咬伤以及倒塌电杆上电线的电击。 3洪水中的救助洪水中救助的重点在于互救,因为洪水的发生具有可预报性和一定的滞后性,转移过程中的互救显得尤为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