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八单元集体备课本单元的主题是“童话之美”,围绕这一主题编排了宝葫芦的秘密(节选)巨人的花园海的女儿3篇课文。文章运用拟人的手法和奇妙的想象,来表现人性的纯真、美好。宝葫芦的秘密(节选)主要讲王葆对奶奶经常讲的宝葫芦的故事着了迷,总想得到一个宝葫芦,体现了童话故事的奇妙的想象。巨人的花园讲的是巨人对待孩子们的态度的变化带来花园的变化的故事,告诉人们能和大家一起分享的快乐才是真正的快乐的道理。海的女儿主要写了小人鱼为了不伤害别人,不仅放弃了爱情,还献出了自己宝贵的生命的故事,体现了小人鱼的真善美的崇高品质。单元语文要素在课文中的梯度序列 内容课时教学目标宝葫芦的秘密(节选)21.认识28个生字,
2、读准1个多音字,会写26个字,正确读写20个词语。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3.抓住关键语句,感受童话的奇妙,体会人物真善美的形象。4.自主阅读海的女儿,能和同学交流自己的感受。5.激发学生阅读童话的兴趣。巨人的花园2海的女儿2习作2能运用学过或读过的童话故事的写作方法,按自己的想法新编故事。语文园地21.回顾本单元课文,与同学交流阅读童话故事的感受。2.在具体的语境中体会“口头语”与“书面语”的不同,并尝试运用。3.学习描写季节的不同方法,能照样子进行仿写。4.积累名言。25 宝葫芦的秘密(节选)教学目标1.认识“妖、矩”等7个生字,读准1个多音字“冲”,会写“介、绍”等15个
3、字,正确读写“介绍、声明”等7个词语。2.默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感受人物形象。3.依据已有的内容,发挥想象,创编故事。教学重难点1.理解课文内容,感受童话的奇妙,体会人物的真善美。2.培养阅读兴趣,能按自己的想法创编故事。教学策略1.字词教学“拽、瘦”是翘舌音;“矩”读第三声“j”,在“规矩”这个词中读轻声“ju”。“撵”的声母是鼻音“n”,不要读成边音“l”。“乖、葵、瘦”这三个字容易写错,在指导识记字形时可以引导学生借助以前掌握的方法帮助记忆。2.阅读理解默读课文,想一想王葆为什么想得到宝葫芦;再细读课文,说一说奶奶讲了哪几个关于宝葫芦的故事;找规律、复述故事,在复述故事的基础上创编故事
4、;完整地读一读宝葫芦的秘密这本书,让学生感受故事的神奇,开阔学生的视野。3.表达运用能依据课文中奶奶讲的故事,学习根据已有内容创编故事,感受童话的奇妙,启发学生大胆想象王葆真的得到一个宝葫芦后,会发生怎样的故事。教学准备准备资料:多媒体课件。教学课时 2课时第1课时课时目标1.认识“妖、矩”等7个生字,读准1个多音字“冲”,会写“介、绍”等15个字,正确读写“介绍、声明、妖怪”等7个词语。2.默读课文,初步了解课文内容。教学过程板块一 播放视频,引入课题1.导入新课。(1)师:同学们,今天这节课,先请大家观看一段动画视频。(2)视频播放宝葫芦的秘密。(约一分钟)(3)生猜片名,师引导:同学们,
5、你们知道吗?这部动画片是由一个童话故事改编的。(4)课件出示宝葫芦的秘密的封面。师导入: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这篇课文就是这个故事的开端。(板书课题)师指名读课题。2.了解作者。师述:宝葫芦的秘密这本书是由我国作家张天翼写的。(课件出示简介)【设计意图】以视频导入新课,目的是通过播放学生感兴趣的动画片,很快地将他们引入到课文的学习中。板块二 初读课文,识记生字1.初读课文,学习生字词语。(1)初步了解课文。师:让我们走进课文,自由读课文,看谁能将课文读得正确、流利。(2)生自由读课文,圈出文中的生字、词语,借助注音识字。2.检查字词学习情况。(1)师出示课文中带有生字词的句子,指名认读,及时纠错。(
6、2)交流识记方法。师引导:你是用什么方法记住这些字的?生交流,师小结识记方法。字源识字法。如,葵的古体字是“”,上部的“”表示植物,“”表示测量方位,所以“”表示能追逐太阳方位的植物。形近字识记。如,乖乘。编儿歌识记。如,舔:小舌头,天天舔一粒小小米。(3)指导书写。课件出示要求会写的字。师引导生观察每个生字的结构、笔顺及在田字格中的位置。重点指导“乖、瘦”的书写。a.乖:撇短横长,竖为悬针竖,两侧对称。书写时注意先中间后两边。b.瘦:半包围结构,“疒”要包住里面的“叟”,“叟”上半部分的竖要稍出头。(视频出示瘦的书写笔顺)【设计意图】随文识字、在语境中识字是识字学词的好方法。引导学生自由读课
7、文,纠正字音,让学生在语境中用多种形式反复朗读,能帮助学生更好地识记生字。书写练习时,引导学生分析结构相同的字在写法上的异同点,逐步引导学生养成分析字形、归类书写的好习惯。板块三 默读课文,整体感知1.自读课文,整体感知。(1)师:扫清了生字这个“拦路虎”,让我们再次走进课文,默读课文,思考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2)生自由交流,师注意引导生“抓主去次”地简要概述。师引导:课文的主人公是谁?(预设:王葆)经常听奶奶讲什么故事着了迷?(预设:宝葫芦的故事)结果怎样?(预设:王葆总想得到一个宝葫芦)师小结:王葆对奶奶讲的宝葫芦的故事着了迷,总想得到一个宝葫芦。2.引导质疑。(1)生自由读课文并尝
8、试提出自己的疑问;生交流质疑。(2)师梳理生的质疑,并引导:这节课主要解决“宝葫芦是什么”这一问题。(3)示例:宝葫芦是什么?(相机出示课件)3.生小声读课文,尝试着自己解决疑问。【设计意图】重视自读自悟,整体感知,有利于培养学生自主阅读的能力。让学生充分自读课文,读懂课文的主要内容是什么,学会抓住主线,理清文章思路,再出示原著中对宝葫芦的介绍,激发学生对文章的阅读兴趣,引发阅读期待。第2课时课时目标1.继续学习课文,感受童话的奇妙,知道主人公王葆为什么想得到一个宝葫芦,感受人物的特点。2.培养学生阅读的兴趣,能依据已有内容创编故事。教学过程板块一 引入课题,了解形象1.导入新课。师导入:“腹
9、有诗书气自华。”爱读书的孩子一定会变得更有智慧,更有气质,更有内涵。这节课我们继续跟随王葆的脚步,兴致勃勃地去探究宝葫芦的秘密吧!2.检查复习。(1)出示词语,指名认读。(2)概括主要内容。师引导:课文主要写了什么?用文中的语言回答。示例:“我”和宝葫芦的故事。3.了解主人公形象。(1)师:文中的主人公王葆是一个怎样的孩子呢?赶快到课文中寻找答案吧!(2)生默读课文,边读边在相关的词句下写批注。(3)交流句子。课件出示:我并不是什么神仙,也不是什么妖怪。(天真活泼)师指名读这句话,指导朗读。师引导生理解作者的言外之意,读出自己的理解。小结方法:找读理解读出理解。(4)师引导生按以上方法交流下面
10、的语句。课件出示:l 我也和你们一样,很爱听故事。(爱听故事)l “乖小葆,来,奶奶给你洗个脚。”(有点懒)l “我要是有了一个宝葫芦,我该怎么办?我该要些什么?”(富于幻想)4.师引导生以“王葆”的身份做自我介绍。(1)师引导:假如你就是王葆,该怎样向大家做自我介绍呢?(2)生交流。5.同桌分角色读王葆与奶奶的对话,感受奶奶讲的宝葫芦的故事对王葆的影响。【设计意图】本板块注重教给学生抓住重点词句并联系上下文来理解课文的方法,还注重让学生养成自读、合作的良好习惯,这样有利于学生感受人物形象。同时根据课文内容来训练学生的口语表达,使学生真正成为语言的实践者。板块二 复述故事,感受奇妙1.学习第1
11、5、16自然段,思考奶奶给王葆讲了哪些关于宝葫芦的故事。(1)生自由朗读。(2)汇报交流。(课件出示相关故事梗概)(3)师引导:所有的故事,都有一个美好的结局,这个结局是什么?(出示课件)课件出示:一得到了这个宝葫芦,可就幸福极了,要什么有什么。生齐读。(相机板书:要什么有什么)(4)师引导:张三得到了什么?李四呢?根据文中内容交流汇报。(相机出示课件)(5)师小结:这宝葫芦有什么特点?(板书:神奇,真神奇)2.理清奶奶讲故事的层次。(1)师示范:先讲宝葫芦的来历。张三劈面撞见了一位神仙,得了一个宝葫芦。再讲宝葫芦的作用。一得到了这个宝葫芦,可就幸福极了,要什么有什么。最后讲得到宝葫芦的结果。
12、张三想:“我要吃水蜜桃。”立刻就有一盘水蜜桃。(2)按照“来历作用结果”的框架,同桌之间试着讲讲奶奶的宝葫芦的秘密。(3)讲述示例。(出示课件)课件出示:l 李四_。一得到了这个宝葫芦,可就幸福极了,要什么有什么。李四希望_。l 王五_。一得到了这个宝葫芦,可就幸福极了,要什么有什么。王五希望_。l 赵六_。一得到了这个宝葫芦,可就幸福极了,要什么有什么。赵六希望_。(4)全班交流。【设计意图】阅读教学要创设由内化向外化的转换实践活动,让学生切实地学好语言和表达方法,这是提高语文能力的有效途径,更是语文教学走向生活的途径之一。因而,教学时,不仅要引导学生理解感悟,还要抓表达。要引导学生发现表达
13、的特点,鼓励他们在口头和书面中迁移、运用。板块三 放飞想象,创编故事1.合作探究,弄明白王葆为什么想得到一个宝葫芦。(1)师引导:一年又一年,王葆听着奶奶的故事慢慢长大了,听着这些故事,他常常联系到自己(2)师生合作朗读第1721自然段。(3)师引导:王葆为什么会想得到一个宝葫芦?谁能联系文中的语句说说自己的理解?(4)小组讨论交流;全班交流;师引导生从以下语句中体会。(出示课件)课件出示:l “我要是有了一个宝葫芦,我该怎么办?我该要些什么?”l 我有几次对着一道算术题发愣,不知道要怎么样列式子,就由“”字想到了宝葫芦假如我有这么一个“那可就省心了。”(遇到困难时想摆脱困境)l 我和同学们比
14、赛种向日葵,我家里的那几棵长得又瘦又长,上面顶着一个小脑袋,可怜巴巴的样儿,比谁的也比不上。我就又想到了那个宝贝:“那,我得要一棵最好最好的向日葵,长得再棒也没有的向日葵。”(争强好胜,不肯服输)(5)师小结:原来奶奶每次讲的故事都是不一样的,故事里的人有了宝葫芦后都过上了好日子。而富于幻想的王葆也想过上好日子,所以他也想有个宝葫芦。(板书:过上好日子)2.创编故事。师过渡:一年又一年过去了,王葆也渐渐长大了。有一天当王葆真的得到一个宝葫芦后,会发生怎样的故事呢?(1)四人一组合作创编故事宝葫芦的秘密。(2)小组推荐代表上台讲故事。(3)师生共同评议。【设计意图】此过程设计意在突破本课教学重难
15、点:由读引入创编故事,让学生在读懂作者精妙的语言的同时,感受童话的奇妙,引导学生仿照奶奶讲宝葫芦的故事的方法,按照自己的想法进行创编故事的练习。通过创编故事,进一步体会童话的神奇。板块四 总结全文,拓展阅读1.课堂总结。师:宝葫芦的秘密是一部优秀的童话,它奇思妙想的故事情节,折射出了中国人的幽默和智慧,是值得我们放进书架,珍藏一生的。今天我们学习的只是这个故事一开始的情节,后面还有更精彩的内容在等待着大家去阅读呢!2.拓展阅读。(1)想成功却不想努力的王葆终于得到了这个神奇的宝葫芦。他的心情是怎样的呢?让我们一起来看一看。(课件出示相关段落)(2)师指名读后引导生交流、体会王葆此时的心情。(3
16、)师总结并推荐阅读:宝葫芦的秘密这本书的作者通过如此生动形象的描写,让一个高兴得不知该怎么好的王葆,活灵活现地出现在我们眼前。像这样写得精彩的地方,还有很多很多呢!课外时间大家可以继续阅读宝葫芦的秘密,去那神奇的童话世界里恣意遨游吧!【设计意图】新课标指出:“要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书。”四年级这个学段,正是培养学生课外阅读兴趣,实现语言积累的好时机。课本只是载体,课文只是引子,引导学生读整本书,读更多的书,才是最终目的。板书设计教学反思在教学宝葫芦的秘密(节选)这篇课文时,我致力于紧扣文本主题
17、,调动学生情绪,激发阅读兴趣,最终达到推荐整本书的目的。因此,我设计了以下几个环节:1.视频导入,激发阅读兴趣。许多学生对课外阅读兴趣不浓,一小部分学生可以说根本没有阅读兴趣。因此,上课一开始,我用他们最感兴趣的动画片导入新课,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了他们阅读纸质文字作品的兴趣。2.走进角色,感受人物形象。教学中我采用让小主人公来一段自我介绍的方式让学生了解故事主人公,并且让学生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及小组合作、创编故事等方式,引导学生充分地进入故事,更深刻地体会人物的形象,为后面的教学做好铺垫。3.展开想象,引起阅读期待。类文链接教学中,我引导学生回顾奶奶讲的关于宝葫芦的故事,帮助学生理清故事
18、思路,然后让学生充分展开自己的想象,大胆猜测故事情节,对他们的一切猜测都用开放、包容的态度加以鼓励;在课文结束前,再次强调书中还有更多精彩的情节,以引起学生阅读整本书的兴趣。2023年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期末测试卷及答案【A4打印版】班级: 姓名: 满分:100分 考试时间:90分钟题序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总分得分一、 看拼音,写词语。fn xn x shn b to du do mnln shu pn jio ch zh hu jio lin husu 二、 下面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并打“”。笨拙(zhu zhu) 镀金(d du) 花圃(p b)家雀儿(qu qio) 樟木(zhn zh
19、n) 骨髓(su su)三、 辨字组词。抗(_) 绕(_) 洋(_) 挥(_) 坑(_) 烧(_) 详(_) 晖(_) 四、 把词语补充完整,然后按要求填空。一(_)身手 (_)名思义 不(_)人后 不(_)不(_)冰天雪(_) 重整旗(_) 手舞足(_) 兴致(_)(_)接连不(_) 不动(_)色 垂头(_)气 通情达(_)哄(_)大(_)接连(_)(_) 唉声(_)(_)事到(_)(_)1写出下列加点汉字的意思。一显身手:_。 顾名思义:_。2画“_”的词语,在课文中是指_。形容这种心情的词语还有:_、_。3画“”的词语形容_,我会用这个词语写句话:_。五、 选词填空。平静 安静 幽静1.
20、大潮过了很久,江面才恢复(_)。2.森林里显得很(_)。3.上课铃响了,教学楼里非常(_)。温暖 温和 温柔4.总理把(_)送给了灾区人民。5.叶老先生对我很(_)。6.阿姨(_)地牵着失去亲人的灾区小朋友。六、 按要求写句子。1一只大白鹅神气地朝我走过来。(仿写句子)_2梅兰芳先生是闻名全国世界的京剧表演艺术家。(修改病句)_3在它看来,猎狗是个多么庞大的怪物啊!(改写成反问句)_4纪昌成了百发百中的射箭能手。(缩句)_5蔡桓候说:“我的身体很好,什么病也没有。”(改为陈述句)_七、 根据本单元所学内容,在横线上填入恰当的四字词语。1我们跟随作者观赏了被称为_的钱塘江大潮,领略到了它那_的气
21、势,让人_;巴金笔下_的星星,让读者感受到夜的静谧美好。2那条白线很快地向我们_,逐渐_,_,_。浪潮_,犹如千万匹白色战马_,_地飞奔而来。3 _的溪水,流着山草和_,流着_。灰白色的_布满河床。哟,卵石间有多少可爱的小水塘啊,每个小水塘都_!这三句话中,“我”的眼中之景有_、_和_,“我”鼻中所闻的是_。八、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父亲的期望打我记事起,父亲便开始忙碌在修车铺里。虽然整天忙碌,但在人们的眼中,父亲常受到人的鄙视。然而父亲不是一个软弱的人,他不自卑,而是把他仅有的希望和那希望受到安慰的心交付给了我,希望我能胜过他自己,更胜过那些嘲笑他的人们。不久,我便上学了,这是父亲对我寄托希
22、望最深的时候。父亲自此就不再让我做家务,只叮嘱我要好好读书。空闲的时候,他便给我讲一些有关伟人的故事一次,父亲带我上街,我好兴奋。到了一家卖鞋的商店,父亲停住了,他看着我脚上的鞋,说:“这双鞋太破了,很寒碜,还是买双好点的吧,上学哪能没有鞋?”我不愿买,但父亲还是执意要为我买。我呆呆地立着,此刻拿着的仿佛不仅是一双鞋,更是父亲的真心和那一片浓重的希望生活的艰辛消磨了父亲的英俊,但永远消除不掉他的深切期望!1受到别人的歧视,父亲为什么不自卑?_2简要写出父亲对“我”的关心。_3画横线的句子中的“深切期望”指的是_。九、 写作天地。题目:游_要求:1选择自己到过的并十分感兴趣的景点作为题材,把题目
23、补充完整;2回忆自己的行程,可以用移步换景的方法来写;3选取沿途多个景物中的一个进行详写,其余略写;4注意语句通顺,标点正确,字数在400字左右。_参考答案1、繁星 膝上 波涛 躲到 朦胧 水瓶 交叉 指挥 教练 花穗 2、zhu d p qio zhn su3、抗日 围绕 海洋 指挥 挖坑 烧火 详细 余晖4、显 顾 甘 伦 类 地 鼓 蹈 勃勃 断 声 丧 理 堂 笑 不断 叹气 临头 表现 看 “我”收到叔叔的礼物时高兴的样子 兴高采烈 欢天喜地 失望或受到挫折时情绪低沉的样子 这次考试我虽然没考好,但我没有垂头丧气 5、平静 幽静 安静 温暖 温和 温柔6、蟋蟀在草丛中悠闲地弹琴。 梅
24、兰芳先生是闻名世界的京剧表演艺术家。 在它看来,猎狗难道不是个庞大的怪物吗? 纪昌成了射箭能手。 蔡桓候说,他的身体很好,什么病也没有。7、天下奇观 浩浩荡荡 流连忘返 密密麻麻 移来 拉长 变粗 横贯江面 越来越近 齐头并进 浩浩荡荡 细细 野花的香味 月光 鹅卵石 抱着一个月亮 溪水 鹅卵石 小水塘 山草和野花的香味8、1父亲不是一个软弱的人,他不自卑,而是把他仅有的希望和那希望受到安慰的心交付给了“我”。2父亲不让“我”做家务,让“我”好好儿学习。 父亲给“我”讲伟人的故事。父亲给“我”买鞋子。3“我”能胜过父亲,更胜过那些嘲笑他的人们。9、示例:游黄山素闻那千峰隽秀、万壑藏云的黄山,不
25、仅以奇松、怪石、云海、温泉着称于世,还以那七十二峰、二十四溪、十六泉、飞瀑、岩洞等胜景而吸引着游人。许多美妙动人的神话传说,又给黄山染上了一层神秘的色彩。下了汽车,就见逍遥溪水清澈见底,两岸青松翠竹,树影婆娑。仰首望去,峰峦耸立云天。听人说倘遇宿雨初晴的日子,就能看到云雾像美丽的轻纱,时而填满千峰万壑,成为海天一色;时而推出万座峰峦,显得苍浑深远。可惜我们未能得见。游罢天都峰,经原路返回峰脚,穿“一线天”,过“蓬莱三岛”。在玉屏峰上有一棵破石而长、寿逾千年的古松,仿佛在向我们挥手致意,这就是驰名中外的迎客松,它是黄山的象征。松多是黄山的特点,素有“无峰非石,无石不松”之美称。黄山松针叶短粗而稠密,顶如平削,干曲枝虬,常年苍翠。它们或立,或卧,或仰,或俯,百态千姿,引人入胜。离开文殊院,告别迎客松,穿过百步云梯,来到“云海”。那远近大小的峰峦,隐现于云雾之中,似海中“岛屿”。那虚无缥缈的云雾,随气流快慢缓急,忽儿平静,忽儿荡漾,拍打着无数暗礁岛屿,使人如置身于“祥云缥缈绕灵鹫,霞光喷射冲斗牛;奇花异草馨瑶池,龙吟凤舞度千秋”的幻境之中。难怪陈毅元帅在饱览黄山之后,赞不绝口,把黄山推为“天下第一山”哩!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