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形式美的法则——对称与均衡》微课程设计方案
作者信息
姓 名
所教学科
所教学段
单位名称
微课程信息
主题名称
形式美的法则——对称与均衡
选题意图
了解“对称”和“均衡”的相关内涵及其形成规律,对美术学习和生活会有很大帮助,但很多老师觉得内容有点抽象,不好讲,而学生则觉得不太好理解。
内容来源
人教版高中美术鉴赏第六课艺术美与形式美
适用对象
高一
教学目标
了解形式美的原则——对称与均衡的相关内涵及其审美特点。
教学用途
□课前预习 √课中讲解或活动 □课后辅导 □其他
(请简要说明你将如何使用该微课程)
知识类型
√理论讲授型 □推理演算型 □技能训练型 □实验操作型
□答疑解惑型 □情感感悟型 □其他
制作方式(可多选)
□拍摄 √录屏 √演示文稿 □动画 □其他
预计时间
6——8分钟
微课程设计
教学过程
(请在此处以时间为序具体描述微课程的所有环节)
设计意图
(请在此处说明你为什么要这样安排或选择)
1、出示两把椅子(其中一把断了一条腿),以两把椅子不同的心理感受导入;
从最常见的物体和最直接的生活经验入手,让学生了解人们对平稳感的审美需要,导入课题。
2、列举自然界和艺术生活中对称的例子;
用录像或图片展示自然界和艺术生活中对称的例子。从而了解生活中我们已适应了对称带给我们的审美感受,对称是原始艺术和一切现代装饰艺术普遍采用的表现形式。
3、结合美术作品讲解对称的审美特点;
从完全对称到近似对称,从作品和平衡示意图分析讲解对称“等形等量”,能使视觉效果稳定,产生庄重、沉静等审美体验。
4、结合美术作品分析了解“均衡”的审美特点;
用作品和示意图,分析讲解均衡“不等形、等量”的富于变化、活泼生动的美。
5、小结本节内容,认识对称和均衡既有联系又有区别。
通过比较和总结,加强学习效果
设计亮点:
1、从最常见的形象和最直接的生活经验入手,艺术与生活结合。
2、利用不同学科知识有机整合使学生更好地理解抽象的理论。
3、从改变同一形象或同一作品的效果让学生在对比中理解形式美的原则。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