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2023年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期末考试题及答案【A4打印版】.doc

上传人:w****g 文档编号:7387792 上传时间:2025-01-02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34.0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3年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期末考试题及答案【A4打印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2023年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期末考试题及答案【A4打印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2023年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期末考试题及答案【A4打印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2023年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期末考试题及答案【A4打印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2023年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期末考试题及答案【A4打印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2023年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期末考试题及答案【A4打印版】满分:120分 考试时间:120分钟一、语言的积累与运用。(35分)1、下列加点字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镌刻(jun) 遗嘱(zh) 咆哮(xio) 水皆缥碧(pio)B桅杆(wi) 翘首(qio) 刹那(ch) 凛冽(li)C要塞(s) 悄然(qio) 溃退(ku) 殚精竭虑(dn)D承载(zi) 娴熟(xin) 澎湃(pi) 屏息敛声(bng)3、下列句子加点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让情况更加尖锐的是这些势力越来越锐不可当并常常卷入法律制裁之中。B新组建的这支足球队上场比赛到底怎样,还不得而知,我们将刮目相看。C十一黄金

2、周,天南海北的游客齐聚北京游玩,故宫景点人头攒动,摩肩接踵。D这栋现代建筑,在这个老社区里显得鹤立鸡群。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一首首诗,一段段合唱,一幕幕短歌剧,将半个多世纪的残酷历史出现在我们眼前。B新建的儿童公园为小朋友提供了观鱼池、转盘、滑梯、迷宫、超市等游乐设施。C战争的历史与人类的历史一样久远,从远古战争中走来的现代人,依然没有走出战争的阴影。D中学生书写水平下降的问题,广泛引起了社会的关注。5、下面各项中,修辞手法与选句不一致的一项是()A比喻渐望见依稀的赵庄,而且似乎听到歌吹了。(鲁迅社戏)B拟人枣园的灯光照人心,延河滚滚喊前进。(贺敬之回延安)C借代你们杀死一

3、个李公朴,会用千百万个李公朴站起来!(闻一多最后一次演讲)D引用经书上的道理是可以“推之于四海,传之于万世”的。(丁肇中应有格物致知的精神)6、下列语句排序正确的一项是( )倘若要我说说总的印象,我觉得苏州园林是我国各地园林的标本,各地园林或多或少都受到苏州园林的影响。苏州园林据说有一百多处,我到过的不过十多处。因此,谁如果要鉴赏我国的园林,苏州园林就不该错过。其他地方的园林我也到过一些。A B C D7、用诗文原句填空。(1)庭中有奇树,_。(庭中有奇树古诗十九首)(2)_,志在千里。(曹操龟虽寿)(3)冰霜正惨凄,_。(刘桢赠从弟)(4)_,狐兔翔我宇。(曹植梁甫行)(5)东皋薄暮望,_。

4、(王绩野望)(6)_?烟波江上使人愁。(崔颢黄鹤楼)(7)征蓬出汉塞,_。(王维_)(8)_,云生结海楼。(李白渡荆门送别)(9)几处早莺争暖树,_。(_)钱塘湖春行)(10)_,窥谷忘反。(吴均与朱元思书)二、文言文阅读。(15分)辛毗引裾帝欲徙冀州士卒家十万户实河南。时天旱蝗,民饥,群司以为不可,而帝意甚盛。侍中辛毗与朝臣俱求见,帝知其欲谏,作色以待之,朝臣皆莫敢言。毗曰:“陛下欲徙士卒家,其计安出?”帝曰:“卿谓我徙之非邪?”毗曰:“诚以为非也。”帝曰:“吾不与卿议也。”毗曰:“陛下不以臣不肖,置之左右,厕之谋议之官,安能不与臣议邪!臣所言非私也,乃社稷之虑也,安得怒臣!”帝不答,起入内

5、;毗随而引其裾,帝遂奋衣不还,良久乃出,曰:“佐治,卿持我何太急邪!”毗曰:“今徙,既失民心,又无以食也,故臣不敢不力争。”帝乃徙其半。(注)辛毗:字佐治,三国时魏国侍中。帝:魏文帝曹丕。厕:安置。1下列句中的“以”与“作色以待之”中的“以”意义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可以为师矣 B河曲智叟亡以应C以钱覆其口 D自以为大有所益2下列对文段内容的理解有错误的一项是( )A魏文帝计划迁移冀州的十万户士卒家前往河南,但因遇到天旱蝗灾遭到大臣们的反对。B面对魏文帝的坚持,许多大臣都不敢劝谏,表明他们都是一味媚上,趋炎附势,立场不坚定的奸邪之人。C对于魏文帝的决定,辛毗坚持劝谏,甚至不顾臣子的礼节,拉住

6、了魏文帝的衣服,表明他是一位以国事为重的大臣。D辛毗的力争,虽然令魏文帝恼怒,但他能听取正确的意见,最终更改了原来的决定。3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徙冀州士卒家十万户实河南 实:_卿谓我徙之非 谓:_诚以为非也 诚:_陛下不以臣不肖 不肖:_4翻译下列句子。(1)臣所言非私也,乃社稷之虑也,安得怒臣!(2)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三、现代文阅读。(30分)1、善于总结是一种智慧何冠军总结是一种智慧,也是一门学问。历览前贤俊杰,凡事业有成者,往往都善于总结。秦国蜀郡太守李冰潜心钻研水文,设计建造了“独奇千古”的都江堰水利工程,总结出“深淘滩,低作堰”的治水六字诀和“遇湾截角,逢正抽心”的八字真言,

7、泽被后世。楚霸王项羽自矜功伐,直到四面楚歌时仍执迷不悟,发出“天亡我,非用兵之罪也”的喟叹;而汉高祖刘邦始终清醒自知,将“所以取天下”的原因归结为“三者皆人杰,吾能用之”。回溯历史,一个人总结能力的高低,映照着认识水平、为人境界的高低,在某种程度上影响着人生走向与事业成败。中国共产党自诞生以来,不断从胜利走向胜利,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善于总结经验。正如我国伟大领袖毛泽东同志在1965年与程思远谈话时所言,“我是靠总结经验吃饭的”。从革命年代、建设时期到改革岁月,打完一场仗、建完一项工程、推进一项改革,中国共产党都会及时总结反思,努力发扬优点、纠正失误。正是在不断地总结归纳中,我们走出了一条符

8、合国情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筑牢了事业发展的坚实基础。然而,现实中不少看似有模有样的总结,却背离了初衷。有人把总结等同于写材料,任由“秀才”坐而论道、凭空出理,只求辞藻华丽、句式整齐,不管是否源自实践,是否对工作有益;有人视总结为论功行赏的机遇,把尚在构思的蓝图包装成已经完成的工作,为明显存在的问题罗织借口,结果吹大了政绩泡沫,遮蔽了潜在矛盾;有人把总结写成流水账,抄抄文件、堆堆数字、列列表格,既囫囵吞枣应付自己,也草草了事敷衍上级。凡此种种,均徒有总结之表、无总结之实,落入了形式主义的窠臼。如果对总结来个“总结”,敢于直面问题是其中的关键环节。心理学认为,人在意识到自己身上存在问题时,会本

9、能地选择逃避或推卸,以拒绝痛苦情感的折磨。然而,哲人有言:不解决问题,你就会成为问题。一个人在舒适区待久了,就如同“温水煮青蛙”,长此以往,只会踟蹰不前、能力退化。勇敢面对难题、善于剖析自我、学会总结得失,才能增长心智、提升认知,更好地适应当下和未来。法国作家福楼拜谈及写作体会时说:无论你所要讲的是什么,真正能够表现它的句子只有一句,真正适用的动词和形容词也只有一个,你必须把唯一的句子、唯一的动词、唯一的形容词找出来。如果我们缺少勇于剖析的心理素质,丧失探寻本质的研究精神,就容易制造言不由衷、词不达意的“花架子”,总结的效果必然会大打折扣。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总结是客观的观察,也是高度的概括、智

10、慧的结晶,必须保证“含金量”。王安石创作“春风又绿江南岸”时,一个“绿”字,就经历了十多个字的反复揣摩。安于做思想懒汉,惯于照猫画虎,难以成就高质量的总结。保持清醒、善于钻研、提高认识,才能知兴替、明得失,用理性之光照亮前行之路。(选自2018年1月29日人民日报,有删改)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2第段采用了哪些论证方法?有何作用?3联系全文,说说如何才能做好总结。4简要说说本文的论证思路。5阅读下面的三则名言,说说它们共同阐释了一个怎样的道理。要让我写自己的历史,我就写我的错误。周恩来人不能没有批评和自我批评,那样一个人就不能进步。毛泽东被人揭下面具是一种失败,自己揭下面具是一种胜利。雨果2

11、、泥土的清香自哪儿来雨后,我们常能闻到泥土的清香味儿。这些清香从哪儿来呢?据专家研究,它来自土中一种叫“放线菌”的细菌。土壤是种类繁多的细菌的乐园。在显微镜下,你会观察到这样一类与众不同的细菌:别的细菌多是圆形、椭圆形的,而它们看起来却是丝状的。那些丝状细菌有的像一棵树,树上有时还着“果实”,有的像一根草,仿佛还开着花,煞是好看。这类细菌生物学上统称为放线菌。放线菌是一种单细胞生物,所以你看到它长得像一棵树也好,一根草也罢,其实都只是一个细胞。那些奇形怪状的丝,是它的菌丝。菌丝覆盖了很大的空间,这对于寻找食物大有好处。放线菌能释放出一种化学物质,正是这种物质,让我们能闻到一股泥土的清香。为何雨

12、后泥土的清香让人感受更明显呢?因为放线菌是一种生命力很强的细菌,它们一般喜欢在温暖、湿润的环境下生存。当土壤干旱的时候,它的菌丝就会在头部长出孢子。放线菌渐渐枯死后,留下的这些孢子只要遇到合适的条件,又会发芽,长成一个个放线菌。下雨时,雨水冲开了土壤,这些睛天时埋在土中的孢子长成的放就线菌随着空气中的小液滴四下弥漫。当它们被吸入鼻孔,我们就能感觉到一股泥土的清香。土地干旱越久就有越多的放线菌孢子存在,所以雨后泥上的清香在久旱之后尤其明显。放线菌的作用当然不只是让人闻到清香,它也是生产抗生素的宝库。时至今天,人类已经发现了50000多种抗生素,其中就有4000多种是从放线菌中提炼出来的。如链霉素

13、就是从土壤中一种叫“灰色链线菌”的放线菌中提炼出来的。四环素、氯霉素、庆大霉素等抗生素也都是从放线菌中提炼出来的。放线菌的作用还不止于此,我们平常烹饪时调味用的味精,也是通过它们制造的。如今,它们还是科学家研究生物发育、加胞分化的便利材料。1这篇文章章采用了_顺序,主要说明了_和放线菌的作用。2文章第2段划线句子主要运用了哪种说明方法?有何作用?3文章介绍了放线菌的哪些作用?4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以“泥土的清香自哪儿来”为题,能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引导读者去探究事物的本质B放线菌不管它长得像一棵树,还是像一根草,其实都只是一个细胞。C放线菌虽然在土壤干旱时会枯死,但过后都会发芽

14、,长成一个个放线菌。D“它们一般喜欢在温暖、湿润的环境下生存”一句中“一般”一词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严谨性,不能删去。四、写作题(40分)水,有时是雪,有时是露,有时是冰凌,有时是雨珠变的是形态,不会变的是晶莹;日子,有时是甜,有时是苦,有时是幸福,有时是酸楚变的是感受,不会变的是真实。生活中许多变化着的人、事、物,都有不变的地方。请以“不会变的是 ”为题目,写一篇文章。(提示与要求):(1)在横线处填写一个词或短语,将题目补充完整,然后写作。(2)可以写你的经历、见闻,也可以写你的感悟、认识。(3)文章不要少于600字。参考答案:一 BCCAD(1)绿叶发华滋 (2)老骥伏枥 (3)终岁常端正

15、 (4)柴门何萧条 (5)徙倚欲何依 (6)日暮乡关何处是 (7)归雁入胡天 使至塞上 (8)月下飞天镜 (9)谁家新燕啄春泥 白居易 (10)经纶世务者 二 1 B 2 B 3 充实 认为 实在,的确 不贤,没才干 4 (1)我所说的不是为了我个人,是为了国家考虑的,怎么能对我恼怒呢!(2)每逢秋雨初晴的时候或下霜的早晨,树林和山涧显出一片清冷寂静。三 1 善于总结是一种智慧。 2 举例论证和正反对比论证。有力地论证了“凡事业有成者,往往都善于总结”这一观点。 3 敢于直面问题,善于剖析自我;不做思想懒汉,善于钻研,具有探寻本质的研究精神;具有高度的概括能力。 4 首先提出中心论点“总结是一种智慧,也是一门学问”;接着列举李冰和项羽一正一反的事例,以及中国共产党取得胜利是因为善于总结的例子来证明“凡事业有成者,往往都善于总结”;然后列举总结的种种形式主义现象;最后通过举例分析来揭示怎样才能做好总结。 5 人只有善于剖析自我、直面自己的缺点和错误,学会总结得失,才能不断进步。 1逻辑 泥土散发清香的原因2主要运用了打比方的说明方法,生动形象地说明了放线菌菌丝丝状的特点。3(1)散发清香(2)生产抗生素(3)制造味精(4)是研究生物发育、细胞分化的便利材料。4C四 9 / 9

展开阅读全文
部分上传会员的收益排行 01、路***(¥15400+),02、曲****(¥15300+),
03、wei****016(¥13200+),04、大***流(¥12600+),
05、Fis****915(¥4200+),06、h****i(¥4100+),
07、Q**(¥3400+),08、自******点(¥2400+),
09、h*****x(¥1400+),10、c****e(¥1100+),
11、be*****ha(¥800+),12、13********8(¥800+)。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初中语文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