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祖国的神圣领土——台湾
【教学目的】:
1、使学生了解台湾省的位置、范围、面积、人口等基本概况。
2、使学生了解台湾省优越的自然条件和丰富的自然资源。
3、使学生知道台湾经济的特点。
4、使学生认识到台湾是祖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教学重点】:
1、资源丰富的宝岛。
2、出口导向型经济。
【教具】:台湾省地形图
【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
提问:与我国福建省隔海相望的省是哪一个?
简介台湾省的形成及历史发展过程,说明台湾是祖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一、台湾省
1、概况
(1)范围:台湾岛及附近的一些岛屿组成,其中台湾岛是我国第一大岛,形如芭蕉叶片,引导学生读图、找出澎湖列岛和钓鱼岛,简介钓鱼岛。
(2)面积:36000平方千米
(3)人口:2200多万,其中97%是汉族,主要来自福建,广东两省移民的后代,说明台湾人民同大陆人民有着很深的血缘关系。完成活动2。
(4)位置:四面临海,北回归线横穿中部。
2、自然特征:多山、暖湿、短急
引导学生看地形图,从颜色上区分地形,找出主要山脉:台湾山脉及最高峰玉山有3952米。
引导学生观察图6.25“台湾岛气温和降水的分布”图,得到暖湿的气候特征。
讲述:台湾岛上的河流短急,有利于发展水力,找出浊水溪(186千米),日月潭(旅游胜地)。
提问:为什么我们常把台湾称为宝岛?
二、宝岛
让学生自学“美丽富饶的宝岛”,并针对活动1、2展开讨论。
讲述:台湾被誉为“祖国东南海上的明珠”,被称为美丽富饶的宝岛,其主要原因是有森林、矿产水产和海盐等多种资源,还有稻米、甘蔗、茶叶和水果等多种农作物。
提问:台湾丰富的资源对其发展经济有没有影响?台湾经济发展的特点是什么?
三、经济
引导学生观察图6.28“台湾省出口贸易结构的变化”
1、特点:“进口——加工——出口”型经济。
讲述:台湾自然资源丰富,经济曾以农业和农产品加工工业为主,出口蔗糖、菠萝、稻米、樟脑等。但是由于省内市场狭小及其它原因,自20世纪60年代后,努力发展导向型经济,进口原料和原配件,加工出口,经济发展迅速。
提问:台湾经济发展的因素是什么?
2、发展因素:
(1)、大量受过教育和培训的劳工。
(2)、海岛多港口。
(3)、吸收外国资本。
(4)、大力建设出口加工区。
引导学生观察图6.27得出,让一位学生阅读:小而精的出口加工区
——新竹科学园区。
提问:台湾工业主要分布在哪里?与哪些因素有关?
3、分布
让学生完成活动1、2
【板书设计】:
第三节 祖国的神圣领土——台湾
一、台湾省
1、概况: 台湾省及附近的岛屿 36000平方千米 2200万人口
北回归线横穿中部
2、自然特征:多山、温暖、短急
二、宝岛
森林: 樟树、樟脑
矿产: 石油、天然气、煤、铁、铜
农作物:稻米、甘蔗、水果、茶叶
水产:
海盐:
三、经济
1、特点:“进口——加工——出口”型经济
2、工业发展因素
3、工业分布及原因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