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现代书法审美自律的困境与出路.pdf

上传人:自信****多点 文档编号:737356 上传时间:2024-02-28 格式:PDF 页数:6 大小:1.07MB
下载 相关 举报
现代书法审美自律的困境与出路.pdf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现代书法审美自律的困境与出路.pdf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现代书法审美自律的困境与出路.pdf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艺术批评丨47现代书法审美自律的困境与出路Dilemma and the Way out for Aesthetic Self-Discipline of Modern Calligraphy潘端伟 邵家瑜 秦蒲红 房宝金唐承鲍(上海视觉艺术学院,上海201620)摘要文章以陈振濂和张桂光关于书法发展方向的争议为引子和案例,分析书法在审 美现代性语境下的审美自律问题。书法从书斋走向展厅催生出“展览体”,这是书法审 美自律开启的表现;基于展厅的场域效应,陈振濂“鸿篇巨制”说的提出是书法审美自 律的探索推进。但是这种探索引发“走进千万家”说的反驳。这其实是书法在追求审美 自律进程中面临的困境。文章

2、借鉴法兰克福学派关于艺术与社会关系的思想,分析了书 法审美自律性与社会性关系的特殊性,指出书法必须皈依“书道”,以形式通达生命才 能介入社会与时代。这才是书法审美自律发展的方向。关键词 书法;审美;现代性;自律;形式;社会性PAN Duanwei,SHAO Jiayu,QIN Puhong,FANG Baojin,TANG Chengku nABSTRACT Based on CHEN Zhenlian and ZHANG Guiguangs controversy on the issue of the developme nt di recti on of calligraphy,this

3、 article an alyzes the aesthetic self-discipline of calligraphy in the context of aesthetic modernity.Calligraphy that moves from the study to the exhibition hall gave birth to a new style of calligraphy labelled as Exhibition Style,which initiated the calligraphy aesthetic self-discipline.Based on

4、the field effect of the exhibition hall,CHEN Zhenlians proposal of the giant work is the exploration and promotion of calligraphy aesthetic self-discipline.However,this kind of exploration led to the rebuttal from another proposal 一 walking into thousands of homes*.That is actually the dilemma of ca

5、lligraphy in the process of pursuing aesthetic self-discipline.Aesthetic self-discipline is a modern concept,so the article uses the thought of the Western Marxist Frankfurt School 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art and society for reference to analyze the particularity of the relati on ship betwee n c

6、alligraphy aesthetic self-discipli ne and society.The article also points out that calligraphy must observe and adhere to the way of calligraphy;which enriches our life in the form of calligraphy in order to in teg rate into the society and the times.That is the development direction of calligraphy

7、aesthetic self-discipline.KEY WORDS calligraphy;aesthetics;modernity;self-discipline;form;sociality通讯作者:邵家瑜(1983 ),女。东华大学,硕 o上海视觉艺术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为神经认知 与设计,神经美学。潘端伟(1977),男。上海师范大学,博士。上 海视觉艺术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为美学与美育。秦浦红(1979),女。南京师范大学,硕士。上海 视觉艺术学院讲师。硏究方向为神经认知和艺术审美。房宝金(1983),男。华东理工大学,硕士。上 海视觉艺术学院副研究馆员。研究方向为文献资源建 设

8、和信息素养教育。唐承鲍(1981-),男。东华大学,博士。东华大 学传播系副教授。研究方向为创新传播,非遗美育。该文系上海市教育科研一般项目(C2-2020061):基 于神经认知科学的美育课程学习效果评价阶段性 成果。2020年1月,搜狐网书法报网页发布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书协原副主席陈振濂 书法迈向“展厅时代”,“鸿篇巨制”势不可挡!一文。该文认为鸿篇巨制的大 幅作品将成为书法创作的方向。同年3月,广东省政府文史研究馆馆员、广东省书协 主席张桂光在岭南文史发表愿百花齐放的书法走进千家万户,对陈振濂的观 点予以反驳。他认为,“展厅已异化为书坛新贵左右书法发展的重要平台”,甚至 尖锐指出“鸿篇

9、巨制是书坛新贵才玩得起的游戏”,主张书法应该百花齐放,“书 法的前途是走进千家万户”。“鸿篇巨制”与“走进千家万户”之争,是书法“展厅文 化”与“书斋文化”争论的延续。这些争议是书法进入现代之后,在审美现代性语境下 对自身审美自律性及其与社会性关系认识迷茫的表现。这使今天书坛乱象频出,给书法 发展以及民众对书法的认识带来困扰。本文结合此次争论,分析书法审美自律的进程,48|艺术批评并参考法兰克福学派关于艺术与社会关系的相关理论略谈书法审美自律的出路。一.从“书斋体”到“展览体”一书法审美自律的开启经过康德的全面奠基,审美开始走向独立之路,审美现代性也由此开始,审美自律 就是审美现代性的表现。现

10、代性的过程使社会建制化、制度化,建立不同的领域的分工 体系。科学话语、道德理论、法理学以及艺术学的生产与批评依次被体制化。审美自律 也由此产生。审美自律在审美态度、心理机制以及审美价值等维度都形成了一定的理论 体系。在主体方面,强调审美态度、审美活动的非功利、无目的性,在客体方面发展审 美形式说,强调艺术作品内在的形式特质和意义。由此又形成艺术自律。艺术自律表现 为对艺术自主性和纯审美性的追求,强调艺术作品的意义在自身形式范围内产生,而不 是来源于与外部世界的关系;艺术不能仅仅为非艺术的功能或其他社会功效服务。艺术 合法性的依据在艺术自身的价值,而非艺术之外的其他价值。同时在社会体系中,形成

11、维系这种审美思想的机制。这套机制“既是公共运营的文化机构、职业化的组织,也是 机构得以组织化运行的机制、惯例。”国它由博物馆、画廊、艺术馆,报刊、报纸,艺 术馆馆长、艺术商人、作家、导演、读者、批评家等组成。20世纪初期开始,传统书 法的历史文化环境消失,传统文人书法群体的生存土壤也不复存在。书法不再是实用的 书写工具,仅仅是文人书斋里的自我玩赏。20世纪后半期,尤其是改革开放后,书法 走上艺术的大舞台,与其他艺术共同竞技。书法需要确立自身作为一门艺术的合法地位,开始追求书法审美自律。这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对书法形式的追求与探索,二是 书法展览机制的建立、展厅文化的形成。二者互相影响,共同

12、引导了现代书法发展进程。20世纪80年代思想解放的大潮催动各艺术门类纷纷崛起,西方从19世纪末20 世纪初就兴起的形式主义思想成为很多艺术自主的有力理论武器。形式本体成为艺术自 律论的基本内容。但改革开放之前文艺理论界很少讨论形式主义,因为形式主义往往被 视为现实主义的对立面。新时期中国书法理论界勇敢地抓起了形式主义武器,克莱夫贝 尔著名的“艺术是有意味的形式”成为理论的利器有人说书法是“纯形式”的艺术,甚至提出“形式至上”的口号。伴随着韩国、日本书风的影响,中国书法的理论和创作 开始在形式上追求书法的自主性、自律性,出现了“现代派书法”“学院派书法”“书 法主义”“少字派”等风潮。这些基于形

13、式主义的探索推动了学界对书法审美自律的 研究与认同。随之维系书法自主性的社会机制也逐渐形成。书协成立、书法报刊杂志创办,高等 教育书法专业设立,书法理论与作品评审机制逐渐建立健全。其中展览机制成为一种统 领全局的核心机制。“展览”(Exhibition)是西方艺术现代化进程中的产物,它是现 代艺术生存、传播、参与社会的主要场域,深刻地影响了现代艺术的发展,书法也难逃 此径。从1914年“吴昌硕书画篆刻展览”到今天,中国书法展览历经百年,对书家个 体个性的表现、书家间的交流学习、书坛精神风貌的展现,发挥了积极作用。书法展览 模式已经完全不同于过去传统文人的雅集清赏。包括陈振濂在内的众多书法界人士

14、都断 言:中国书法已经进入“展厅时代”,形成“展厅文化”。但同时,展览也成为现代 社会体制技术化的一部分,与之伴随的是学科地位、职称、项目等等现实功利,逐渐变 为书坛的评选、晋阶的手段。为了公平、公正,展览借助现代科学的管理技术手段,进 步制定、完善一系列评审标准。书法从业者或爱好者不得不屈从展览评审机制的要求。为了引起评委关注,作品在形式设计上越来越繁琐,“拼接”、“做旧”、大尺幅等形 式成为风潮,进一步推动书法形式主义的发展。久而久之就催生出失去书家个性的“展 览体书法”。这真是有点“八卦炉中逃大圣,五行山下定心猿”的意味。但是,书法 毕竟在现代学科体系中确立了独立自主的地位,书法、书家从

15、“书斋”走进“展厅”,是书法专业化与审美现代化发展的必然。书法开启了探索其审美自律的路径。以至于出现走向极端的“射书”“吼书”“裸书”等现象,但本文不认为他们已经不是书法了。艺术批评丨49 关于“展览体”,可参考于明诠说“展览体”,书法.2011/10);金丹迷失自我的“展览 体”荣宝斋.2021,(01)等多篇文章。赫伯特马尔库塞(1898-1979),德裔美籍哲学家和 社会理论家,系法兰克福学派主要代表人物。引用皆出自陈振濂书法迈向“展厅时代”,鸿 篇巨制势不可挡!https:/ 西奥多阿多诺(1903-1969),德国哲学家、社会 学家、音乐理论家,法兰克福学派第一代的主要代 表人物,社

16、会批判理论的理论奠基者。二、从“展览体”到“鸿篇巨制”一书法审美自律的推进展厅的场域效应,催生出了展览作品的一个特征一大。剥离评审机制的弊端,回到书法本身,展厅确实改变了书家创作的取向,也改变了欣赏者观赏的取向。日本 在大正+五年(1926年)兴起展览书法,他们已经认识到“在公共展厅中的展示与家 庭中的悬挂,无论从创作主体的心境还是客体接受者的情绪都已大相径庭”。冏这也催 生出了日本前卫书道。基于这样的机制和场域,陈振濂提出“鸿篇巨制”说。其实这 不是他第一次提出这种观点,十几年来他曾多次表达过这个意思。m而这种观点也不是 陈振濂独倡,这已经是一种现象和事实。1993年第五届中青展以后,展览作

17、品尺幅越 来越大,从六尺到八尺,再到丈二、丈六甚至更大。冏2014年,在上海中华艺术宫举 办的鸿篇巨制一当代百位名家书写美丽中国书法展”,首倡釆用统一的八尺整张(248cm X 130cm)立轴形式展出;2018年,全国第二届大字书法艺术展入展作品 九成以上为八尺整张,正文字径不小于15厘米;紧随其后,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全 国书法大展、盛世中国一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书法大展,均以丈二巨幅 呈现。中国书协举办的其他展览中,大幅书法作品占比越来越大。“鸿篇巨制”伴随展 厅时代的兴盛,逐渐成为书法创作和欣赏的一个方向。除了陈振濂,很多书家也对此持 相似的认可态度。回从展览体”到“鸿篇巨制

18、”的提出,是书法在现代性语境中对自 我发展方向的自觉思考,是书法对其审美自律性的自觉探索。陈振濂是学院派书法”的倡导者,多年以来他总是保持思想的高度活跃,思考着 书法的历史使命,不断尝试拓展书法时代发展的方向。此次提出“鸿篇巨制”说,他依 然紧扣“展厅时代”这个时代大背景,在原有的不变”中求变。不变的是“鸿篇巨制”依然强调“展厅时代”书法在视觉形式上的冲击力和识别性,强调作品对观众观赏心理 的把握,对展厅公共空间的掌控,对作品独特性的塑造。“鸿篇巨制”以“巨大尺幅与 宏伟感觉”来进一步扩大这种效应。“必须尽量博取观众的首肯和赞叹,创造出让观众 惊喜的崭新印象与审美感受,这却是硬道理。”但“鸿篇

19、巨制”同时也在寻求“变”,寻求对“展览体”的突破,试图将创作者从束缚中解放出来。“美术馆展厅中,鸿篇 巨制的铺天盖地、海雨天风,却足以震撼观众、引起审美激荡,它肯定不是个人心绪 的,悠闲风雅式浅斟低唱,而是一种超越庸常的,审美情态的喷发与宣泄,是艺术爆发 力张扬与挥舞的颠峰状态。”他希望借助展厅宏大的场域效应,激发出创作者与欣 赏者的大境界、大情怀,发挥书法在大时代的精神价值。法兰克福学派的马尔库塞曾提出用“新感性”来消解现代技术理性对人的控制,并用形式的专制”冲破“理性的专制”。皿陈振濂有些“蛮横地”倡导“鸿篇巨制”,很有“形式专制”的味道。你就会发现历史的大势所趋荡涤一切,它的力量足以裹胁

20、 任何人,个人渺小得根本无法对抗。”他甚至想借此对书家、对观众,要进行彻底的改造。有了从书斋文化到展厅文化的时代转型,有了从日常案头书写,到艺术展览 与题壁、悬壁书的观赏,再到鸿篇巨制式的宏大表现,我们不但改造了书家的书法 创作行为方式,还改造了观众的书法作品观赏方式。”在这样一个浅阅读强刺激的微 时代,他试图充分利用场域效应的视觉冲击来引起人们的“超级注意力”。审美无利害、审美无目的是现代审美自律的基石之一。但其实审美也并非完全无目 的,它只是以一种对现实功利超脱与隔绝的姿态来达到更高的目的,即是一种“无目的 的合目的性”。艺术的社会性主要是因为艺术站在社会对立面。不过,这种具有对立 性的艺

21、术,只有在其成为自律性艺术时才会出现。”阿法兰克福学派另一代表人物阿 多诺对艺术的社会性的认识是辩证而深刻的。书法追求审美自律就是要以超脱与隔绝 的视角来认清自身,摆正自身与外在社会的关系,避免被其他实用性目的所俘虏。从这 个角度讲,书法是否能“走进千家万户”,书家是否买得起巨幅宣纸、巨椽大笔、巨升 墨汁,以及是否有人为书家捧举墨盆,四显然不是书法艺术发展的内在规律。书法的 50|艺术批评社会性不是通过融入社会而实现的,可能恰恰要通过相反的方式。陈振濂正是以“片面地深刻”的方式,给人们以刺激引发人们思考。他主张一次哪 怕是失败的探索,也比一百次平庸的“成功”有价值。这是社会分工、艺术专业化之后

22、,书法界、书法从业者应该承担的思考责任,避免书法成为技术理性的附庸而止步不前。“鸿篇巨制”说表达的颠覆性诉求,是在书法展览机制理性化之后,对审美感性的再一 次强调与发掘。笔者赞同“鸿篇巨制”对书法自律探索的立场。但这种探索缺乏理论论 证,而其思维的经验性也是显而易见的。三.“鸿篇巨制”与“走进千万家”一书法审美自律的表层纠缠书法一方面要标榜其艺术独立性,在现代美学中寻找其合法性的理论武器。另一方 面,书法又有参与、影响社会的诉求。但是对于书法自律性与书法社会性关系的认识,书法研究在理论上缺乏深度。“鸿篇巨制”与“走进千家万户”的争议是一种表层纠缠。张桂光强调书法的社会性,陈振濂也没有否定书法的

23、社会性,只是他们对书法的社会性 及其介入方式的理解不同而已。艺术审美自律与社会性关系并非界线分明双线并行。阿多诺认为:“艺术的本质是 双重的:一方面,艺术本身割裂自身与经验现实和功能综合体(也就是社会)的关系;另一方面,艺术又属于那种现实和那种社会综合体。”问因此,“艺术的社会本质需 要一种双重性反思:一是反思艺术的自为存在,二是反思艺术与社会的联系。艺术的这 一双重本质,出现在所有艺术现象里;而这些现象是变化的和自相矛盾的。”则一方面,现代艺术将艺术自律性发展为艺术的纯粹性,突显艺术无功利、无目的的内涵,刻意表 现艺术与社会生活之间的疏离。书法也表现出了这样的尝试。比如陈振濂就主张,“书 法

24、不是写字”“毛笔字写得很好不等于书法很好”“书法的最高境界是反惯性书写”。均 另一方面,艺术不可能疏离社会独自存在,也不能以“自律”之名构筑与社会、时代和 生活的壁垒。艺术家需要也希望甚至渴望其艺术能参与社会。艺术与社会的联系好像是 审美自律性的外部命题。但其实这仍是艺术本身的问题,是艺术审美自律必须要解决的 问题。艺术不是照相机式地直接描摹、再现现实,而是通过构造具有整一性的自律性的 审美形式,来冷静地整合现实。阿多诺和马尔库塞的“艺术介入”“艺术异在”理论,是对审美自律性与社会性关系的深层分析。他们认为,艺术追求与社会的疏离,恰恰是 想用自己的方式介入社会。艺术自律是艺术介入社会的前提,而

25、艺术又通过介入社会真 正实现它的自律。艺术与社会的异质性契机是艺术介入社会从而获得自律的途径。同样,书法介入社会必须以书法的审美自律为前提,书法也通过介入社会而实现自 己的自律。只是书法介入社会的方向、方式是什么目前尚有争议。书法由于其深厚的传 统文化根基以及其综合性的审美特质,在这方面表现得更加复杂。书法在中国有着广泛 的社会基础。可是书法作为一种审美自律的艺术与作为一种社会性的艺术已经形成两种 不同的语境,它们需要不同的感知方式。而这不同的感知方式,区分出了不同群体对书 法以及书法审美与发展的不同态度。“鸿篇巨制”说抓住了书法在展厅时代的场域特 征大。“走进千家万户”说基于书法广泛群体基础

26、及其大众文化的价值。但是,展 厅也好客厅也罢,都不是书法发展的决定性因素,都不是书法审美形式整合的根本维度。“鸿篇巨制”表达了书法以自己的方式“介入”的企图,但是,仅仅靠一个“大”来介 入社会实在是过于单薄;“走进千家万户”则是一种在“量”与“面”上的表层介入。如果仅仅把书法发展的目标指向能进入千家万户,这是对书法表层社会价值的肯定,但 不是书法艺术价值发展的方向。唐代张怀璀书议说:“囊括万殊,裁成一相”O所 谓“万殊”不仅是“展厅”也不仅是“千家万户”,而是时代深层次的精神面貌。所谓“一相”是通过点、线、墨、笔法、章法综合重组表现书法的审美形式,这种形式不是 展览体的拼接,也不是作品尺幅的大

27、。“鸿篇巨制”说强调通过书法审美形式的调整 艺术批评|51转向,让现实的素材在视觉上具有批判、否定、震撼的力量,冲击“书斋书法”的惯性 书写。“书斋”是一种历史积淀而成的文化心理的惯性,基于展览机制的“鸿篇巨制”容易沦为现代技术理性下的专制,会使书法审美自律陷入另一种困境。这是“走进千万 家”对“鸿篇巨制”的诟病所在。二者都没有在学理上深层次讨论书法自律性与社会性 的关系。四.以形式通达生命书法审美自律的方向如果说,20世纪80年代以来书法审美自律表现为通过对“书法是什么”的辨析来 证明书法的自主性,那么今天我们应该再问一问:“书法为什么。”如果说前者是书法 形态学本体论,那么后者就是书法价值

28、学本体论。冋这两者的关系是书法自律性与社 会性关系的转换。鉴于书法强烈的民族文化特性,我们必须基于“书道”展开。书法扎 根于中国民族的精神深处,书法脱离了“书道”的旨归,很容易被现实的娱乐性、装饰 性书写所消解,也会被现代的、西方的种种理论所架空。张怀璀在书断中说:“文 章之用,必假乎书,期合乎道,故能发挥文者,莫近乎书。”书法之“文”是最贴近“道”的。“道”是天道,也是人道,是中国古人对于生命存在的沉思。而“文”就是书写的 形式,呈现生命形态的形式。这种形式必须是基于汉字造型。而汉字书写会形成不同的 笔墨踪迹。这些笔墨踪迹千态万状、千差万别、千人千面、千姿百态,形成了“书像”。除了作为传辞达

29、意的符号工具,书者还将其作为自我性情与生命审美感受的表现方式,这就是书法。经过一代一代人的淬炼,书法最终成为中国人表达宇宙观、人生观的一种 最感性又最抽象、最直观而又最内在、最普遍而又最精炼的形式。李泽厚总结:“书法 艺术所表现所传达的,正是这种人与自然、情绪与感受、内在心理秩序结构与外在宇宙(包 括社会)秩序结构直接相碰撞、相斗争、相调节、相协奏的伟大生命之歌。”17书者 通过书写的审美形式与整个宇宙自然的本真的功能、结构、规律相呼应,将生命的有限 通向宇宙的无限,构建一个和谐而超越的精神世界。脱离“书道”谈审美自律,很容易 陷入形式主义的泥淖。但是书法不是超越现实社会直接与生命、宇宙自然对

30、接,它必须面对其所处的社会与时代。每一种书法审美形式的产生都伴随着特定社会、时代,与时代“共振”。只是 艺术与时代“共振”的方式往往是“反频”的。马尔库塞认为,艺术凭借自身的独立性可以不被现实干扰,对抗社会异化,不屈从于现实的丑陋虚伪。立一个消除了异化、病态、单向度的个体与整体、欲望与现实、艺术可以通过自律,建幸福与理性得到调和的和谐社会。这就是马尔库塞审美救赎理想。今天工具理性技术理性带来的种种问题是书 法与社会、时代的最大的异质性契机。审美自律是审美现代性赋予书法的一种自我观照的维度。但是书法的历史远远超越“现代”,其文化蕴涵的丰富性也远远大于“现代性”O或者说,相对其他艺术,书法 与“现

31、代性”之间保持着最大的异质性。上海著名书画家、书画理论学者卢辅圣说:“也 许,现代的精神本身就是书法这个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历史文化现象的天敌,为其改造的 结果,不仅不会使之重获新生,而且有可能加速消亡。”悶20世纪初为了尽快融入现 代化,中国知识分子展开新文化运动,对各艺术门类进行“革命”,“诗界革命”“文 学革命”“小说革命”“戏曲革命”等,唯独没人对书法进行“革命”。原因之一是书 法没有可以使用的“革命的武器”,即在现代艺术体系中缺乏参照理论。在现代化进程 的很长一段时间里,书法是孤独的。孤独源于它复杂的历史文化根系,源于它与“现代 性”之间天然的距离感。但书法在历史上始终与政治形态、朝代体

32、制保持密切关系。它 必须服务于法象天地而来的典章制度体系,形式的审美性是书写的附加值,而非目的。今天失去历史实用性的基础,书法反而获得了肆意呈现其艺术性的时代舞台。它的丰富 而深刻的审美特征正可以自由绽放,真正地为生命的本真与自由服务。这恰恰是这个文52|艺术批评化工业时代,书法发挥价值的契机,也是书法广泛的群众基础存在的原因。审美自律的大语境是审美现代性。百年来,中国的美学与艺术经历着启蒙现代性与 审美现代性的双重变奏。一方面,启蒙现代性侧重现代性的建构,关注工具理性和科学 精神,审美与艺术具有鲜明的社会功利性。另一方面,审美现代性侧重于对现代性反思 对理性去魅,鼓舞人们通过审美获得生命的解

33、放。当今时代书法正可以充分发挥其生命 解放、审美救赎的价值。书法救赎的方式就是以其自律的审美形式通达生命。这是一个 需要专题阐述的问题。简单说来,书法作品的“内容”不是对社会思潮、意识形态的直 接书写,或是借书写古人诗词的间接表达,而是书者通过笔墨语言及构成的审美形式所 表达的情感、气质、观念等内在精神。书法用其审美形式与心灵同构,唤醒、表达人的 生命主体意识,将人们的精神从时代的异化与压抑中解放出来,构建人与自我,人与宇 宙自然和谐关系。也就是说书法通过通达生命而介入社会与时代。这种“通达”不是回 到书斋里的浅斟低唱雅赏慰藉,不是对个体的心灵按摩,而是对大时代中人的精神与命 运的深切思考与关

34、怀。书法审美主体的博大情怀、时代使命与心灵感悟,点燃其强烈的 审美意识,这审美意识激发了形式的整合与创新。生命情感的深度与强度转化为形式的 冲击力,而形式的冲击力决定了艺术的震撼力。这是书法审美自律不得不审视的问题。五.结语审美自律性与社会性的关系是个极其复杂的问题,笔者认为这是可以深入思考的方 向。基于对二者关系以及书法历史文化属性的认识,书法要找到自己正确地介入社会与 时代的方式。当然我们也不要对书法的时代价值盲目自信过分夸大,要清醒地认识到,一个时代的精神风貌的形成,绝不是一门艺术门类能独立完成的。魏晋时代,如果没有 玄学、没有清谈、没有酒,甚至没有五石散,也不会有兰亭序;没有王弼、没有

35、嵇 康,也就不会有王羲之。书法是一门艺术,也是人文学科体系的一部分,应该以自己的 方式发挥人文学科的作用,与其他人文学科共同塑造这个时代的精神风貌。参考文献1 https:/www.sohu.eom/a/368255669_6614312 张桂光.愿百花齐放的书法走进千家万户J.岭南文史,2020,(03):12-16.周计武.艺术体制的现代性逻辑J.文艺争鸣,2019(10):86.4 英莱夫贝尔.艺术M.北京:中国文联出版社,2015.5 陈振濂.关于当代书法创作“展厅文化”现象的综合研究J,青少年书法.2012:16-26,二十世纪书法研究丛书-当代对话篇M上海书画出版社,2008:23

36、7.7 续鸿明“.展厅时代”需要什么样的书法“意义追寻陈振濂书法大展”开展之际访陈振濂N.中国文化 报,2009-12-10(006),8 傅德锋.“展览体”的由来和弊端J荣宝斋.2019,(12).9 刘洪彪.需要深入探究更多可能性刘洪彪谈“大幅巨制”书法创作.N.书法报,2020-4-15(7-9).10 美赫伯特马尔库塞审美之维M.李小兵,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口德阿多诺.美学理论M.王柯平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20:332.12 张桂光.愿百花齐放的书法走进千家万户J.岭南文史,2020,(03):12-16.13 德阿多诺.美学理论M.王柯平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20:370.14 德阿多诺.美学理论M王柯平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20:334.15 陈振濂.我的书法创作观J.中国书画,2013年,第10期,(10),第96-101页。https:/ 潘端伟.书法审美的一元立场与多维视角J.上海视觉,2021):69.17 李泽厚.略论书法J.中国书法,1986(1):13.18 二十世纪书法研究丛书-当代对话篇M,上书画出版社,2008:218.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论文指导/设计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