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小学积极心理健康教育方法的探究.pdf

上传人:自信****多点 文档编号:737355 上传时间:2024-02-28 格式:PDF 页数:3 大小:1.63MB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积极心理健康教育方法的探究.pdf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小学积极心理健康教育方法的探究.pdf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82世纪之星小学积极心理健康教育方法的探究刘江愔(江西省赣州市坞埠学校江西赣州341000)摘要:在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中,积极心理学主要研究人的价值和美德等积极方面,强调人本身的积极倾向,帮助人们去寻找快乐,获得幸福。积极的情绪体验是学生健康成长的前提和保证,它能让学生的一些心理问题自行得到解决,因此,如何建构小学生的积极心理品质是目前面临的一个重大问题。本文从积极心理健康教育的理论提出和目标设定出发,探讨了积极心理健康教育应涉及的内容,提出了建构积极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对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和学生的成长都起着重要的作用。关键词:小学教育积极心理学心理健康教育教育方法积极心理学是人类社会发展史上一

2、个新的里程碑,是一门从积极角度研究人类心理的新兴科学。积极心理学作为一个研究领域的形成,摒弃了传统教育模式中的不合理因素,着眼于发展人们整体的心理健康方面,强调激发个体的内在潜力,让个体用自己的力量来治愈自己的心理问题,从而获得健康幸福与良好的生活1。积极心理学的兴起对我国的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也产生了重要的影响,积极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已成为目前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新趋势。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者开始意識到单凭教师的力量并不足以应对学生中出现的各种心理问题,还要利用学生的力量,帮助学生激发内在潜能,培养学生的优秀心理品质,获得积极的情绪体验,并利用这些积极力量和积极体验来帮助自己健康成长。一、积极心理健康

3、教育模式的提出积极心理学是二十世纪末西方心理学界兴起的一股新的研究思潮。创始人是马丁 塞里格曼,谢尔顿和劳拉 金,他们认为:“积极心理学是致力于研究人的发展潜能和美德等积极品质的一门科学。”2 积极心理学主张以普通人为研究对象,研究目标是帮助人们挖掘内在的潜能并获得良好的生活,它要求心理学家用一种开放、欣赏的眼光去看待人的潜能、动机和能力3。简言之,积极心理学是以个人美好的积极体验为中心,注重寻找快乐、参与和积极意义;同时,强调一个人应该发展积极的人格品质,比如宽容、善良、信任等人格力量。美国心理学家艾伦 卡尔提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不仅要应对损伤、缺陷和伤害,更重要的目标是要挖掘学生的潜能,让

4、学生自己有应对的能力,同时归纳出与此相关的“六大美德”和“二十四种优秀品质”4。学校目前采用的教育模式虽有改进,但还没有脱离传统模式的局限性,重点强调对问题学生心理障碍的咨询与治疗,试图通过心理辅导老师的帮助,让学生摆脱心理不适。因此,很多学校认为开设此课程的目的在于咨询和治疗,针对的问题主要是心理疾病,如多动症、孤独症、强迫症等。但是,我们大部分人都是处于平均健康水平的,并没有这些严重的心理问题,只有在受外界强烈刺激的时候会出现一些情绪上的波动或应激反应。还有一小部分人我们可以说他们根本没有问题,心理非常健康。只有一小部分人可能会出现心理障碍。可见,如果我们把心理问题的诊断和治疗作为重点的话

5、,那无疑是舍弃了大部分学生,把他们都当成了可能会出现问题的学生来看待,这样的教育往往达不到预期效果。我们需要针对那些处于一般平均水平的学生,帮助他们构建积极的人格品质,使他们能够保持快乐和积极的心态,往更好的方向发展。因此,建构积极心理健康教育模式是学生发展的需要,也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趋势。二、积极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教育部颁布的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2012年修订)提出心理健康教育的总目标是:提高全体学生的心理素质,充分开发他们的潜能,培养学生乐观、向上的心理品质,促进学生人格的健全发展5。而积极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更注重的是学生的发展性目标,以积极和发展为取向,对人性的评价是乐观的,致力于

6、用积极的内容和方式来激发学生积极的心理品质,提高学生的心理免疫力,从而使学生获得心灵的满足,创造幸福、快乐、美好的生活。1.增加积极的情绪体验情绪是一种主观体验,可以分为积极情绪和消极情绪,对消极情绪的体验会影响到人的生理健康状态,所以很多研究的重点都放在消极情绪上,如:生气、焦虑、恐惧、压抑等。随着积极心理学的兴起,积极情绪体验逐渐被重视。积极的情绪体验可以包括对愉悦感、幸福感、希望和乐观的体验,增加积极情绪体验不仅能缓解不良的生理反应,还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积极人格,有助于学生建立和谐人际关系、提高学习效率、提高生活满意度;反之,人际关系和谐、学习效率高、生活满意度高也能增加个体的积极情绪体验

7、,它们之间是相辅相成的6。83健康教育学生在校的积极情绪体验很大一部分都来自教师,教师的表扬、鼓励和肯定都会让学生有积极体验。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多给予学生肯定的反馈,让学生体验到成就感,要根据不同学生的性格特点,采取不同的措施,让每个学生都感受到自己的价值,从而获得积极体验。2.培养积极的心理品质增加积极情绪体验是手段,培养积极的心理品质才是最终目标。这是一个长期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我们要充分相信学生的潜力,以学生为主体,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他们积极主动关注自己的心理发展,成为自己的主人。在不同的年龄阶段,学生有不同的心理品质发展任务,教师要给予充分的关注。如对于低年级学生,教师要关

8、注的就是学生的校园适应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对于中年级学生要关注的是他们的人际交往问题,教师要教给学生人际交往的技巧,培养学生合群、尊重、谅解、友善和富有同情心的积极心理品质;对于高年级学生要关注的是他们的学习问题和自信乐观品质的形成,让学生获得诚信、勇气、自律、自信、乐观等积极心理品质。三、积极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积极心理健康教育就是以学生的积极力量为出发点,以增强学生的积极体验为途径,采取培养学生积极人格品质的教育措施。结合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2012年修订)中的相关要求和建议,积极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施可以围绕以下五个方面来开展。1.自我意识小学低年级学生

9、对自己的认识还比较模糊,总是会从比较具体的外部特征来描述自己,而且在评价自己的时候,总是会依赖于成人对他的评价,缺少自己的见解,容易受暗示。因此,低年级学生的主要辅导内容就是帮助学生发现自己的变化,引导学生发现自己的优点,增强自信;养成良好的生活和学习习惯,做一个文明、快乐的小学生。小学中年级学生的自我意识正逐渐地从具体外部特征向内心发展。他们会通过与同伴的比较来发现自身的价值,从而产生自信心和优越感。但是容易造成两个极端,有些学生会表现出强烈的自负心理,而有些成绩不良或某方面缺失的学生则会表现出强烈的自卑感。因此,该阶段学生的主要辅导任务就是引导学生从认识自我的外部特征转向认识自己的性格特征

10、方面;帮助学生正确认识自己和他人,学会悦纳和欣赏自己,树立自信心。小学高年级学生的自我意识迅速发展,开始有了独立意识,会用内化了的行为标准来评价自己和他人。部分学生开始追星,很容易受社会上不良风气的影响,学生的差异日益显著。对该阶段的学生应该帮助他们增强自信心,挖掘自己的潜能,认识人与人之间的差异,整体上悦纳自己;形成自己的评价标准,提高自我调整能力,不盲目从众。2.情绪情感小学低年级学生的情绪多随情境的变化而快速变化,他们不善于掩饰自己的情感,多隨心而发,破涕为笑的表现也经常会发生。该阶段的主要任务就是帮助学生形成归属感,培养他们对同伴、老师和班级的热爱,使他们学会互帮互助,学会用语言而不是

11、行动来表达自己内心的感受,做一个有爱心的人。小学中年级学生的情绪情感还不是很稳定,容易冲动,经常会为一点小事争得面红耳赤,但是道德感有了明显的进步,责任感、成功感和挫折感也在迅速发展。该阶段的主要任务时帮助学生了解积极情绪的重要性,学会调节自己的不良情绪,做一个热爱集体、热爱家庭的好学生。小学高年级学生的情绪情感体验日益丰富,在学习成绩和人际关系上的体验比以往要深刻得多,他们开始有意识地调节自己的情绪,但是缺乏自我分析的能力。该阶段的主要任务就是要帮助学生去发现快乐、传递快乐,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学会调节不良情绪的方法;学会感恩。3.意志品质小学低年级学生的意志品质相对薄弱,自觉性较差,做事情

12、缺乏耐心和毅力,往往呈现出三分钟热度,在遇到困难的时候,较容易采取放弃或半途而废的态度。此时,要帮助学生认识挫折的必然性,帮助学生树立战胜困难和挫折的信心;培养学生耐心、认真、坚持的积极品质。小学中年级学生在自觉性方面有了很大提高,开始相信自己的能力,对成人的依赖逐渐减少,要求独立的欲望开始表现出来,但是还不能很好地处理自己的日常事务。此时的主要任务就是帮助学生养成做事情有始有终的好习惯,克服能力范围内的困难;在做决定的时候要冷静思考,考虑后果。小学高年级学生的意志品质持续发展,能自己处理一些困难不大的事情,在坚持性方面也有一定的发展,但是心理发展的独立性和幼稚性的矛盾日益突出,盲目拒绝他人的

13、帮助和建议,固执己见。此时,要帮助学生树立战胜困难和挫折的信心,在家长和老师的帮助下做一些有挑战性的事情;在处理日常事务时,要考虑周到,避免片面、草率。4.学习心理小学低年级学生由于进校时间短,不能完全适应校园生活,课堂注意力不集中,只会专注自己感兴趣的东西,学习状态较为被动,需要在老师和家长的帮助下进行学习生活。教师要帮助学生尽快认识新同学,找到新朋友,让学生感受到老师的亲近,建立安全感和信任感。同时,也要教给学生一些基本的生活常识,帮助他们发现自己的进步,并为之感到高兴。小学中年级是学生思维发展的关键期,课程较低年级有了一定难度,学生稍不用心,成绩就会有所下降。教师要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

14、趣,让学生掌握一些学习方法;养成爱读书、读好书的习惯;也可以在注意力、记忆力和观察力等方面做一些辅导。小学高年级的学业负担加重,学生中两极分化的现象84世纪之星也越来越明显,好的学生越来越好,而后进生由于得不到强化,成绩日益下降,有的还表现出自暴自弃的现象。教师要引导学生确立学习目标,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珍惜时间;同时,教师要围绕思维发展,来开发学生的智力。5.人际关系小学低年级学生很喜欢跟同伴交往,但是他们对友谊的认识相当肤浅,能一起玩的就是朋友,有时也会闹翻,关系较不稳定。他们对父母的依赖很强,对教师也充满了敬重,对老师说的话言听计从。该阶段的辅导要点是帮助学生体验人际交往的快乐,学会原谅

15、他人的错误,欣赏他人的优点。小学中年级学生开始出现小团体,害怕被同伴孤立,有时候把朋友的想法看得比老师和家长的都重,与家长的沟通开始减少,显示出独立的个性。对老师的看法也变得更为批判,有自己的见解。此时的辅导要点是让学生树立合作意识,学习人际交往的技巧;多与父母沟通,建立亲密的亲子关系;正确看待老师的优点和缺点,尊重老师。小学高年级学生之间的友谊比较稳定,但具有占有性和排他性,对异性开始产生好感,但是却表现为互相排斥或攻击。在亲子关系上,学生会嫌父母管得太多,太过唠叨,沟通减少。而教师的威望也开始下降,学生甚至会对老师产生抵触情绪,私下给老师取绰号。此时的辅导要点是帮助学生明确朋友应具备的基本

16、素质和择友原则;形成正确的性心理,主动与异性交往;学会理解父母、尊重父母;主动与老师沟通,正确对待老师的表扬和批评。四、建构积极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开展积极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和方法多种多样,为了使教育的效果更加明显,可以采取多种形式并进,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发展。1.开设心理辅导活动课心理辅导活动课可以由心理专职教师、普通教师和学生主持开展,但是课程的内容是不同的。专职心理教师可根据不同年龄段学生的发展特点,设定相应主题,搜集相关材料,组织学生讨论分享,引导学生敞开心扉交流,普及心理健康科学常识,帮助学生掌握一般的心理保健知识,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普通教师可以就班内近阶段发生的事情为切入点,找到一个

17、合适的话题,让学生谈谈感悟,写写心得,教师对学生的回答加以积极的反馈和引导,让学生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和感悟。由学生主持的课程更贴近于学生的内心世界,学生可以就一个话题展开辩论,提出自己的看法,同龄人的想法也更能让学生接受,这样有利于学生形成自己的价值观。不过,最后还是要由教师进行总结,对积极的观点给予强化,对消极的观点给予纠正。心理健康活动课是最为常规的心育方法,普及面广,收效快,对于积极心理健康教育的建构有重要的作用。2.开展团体辅导团体辅导是在团体情境下进行的一种心理辅导形式,它是以团体为对象,运用适当的辅导策略与方法,通过团体成员间的互动,促使个体在交往中通过观察、学习、体验,认识自我、

18、探讨自我、接纳自我,调整和改善与他人的关系,学习新的态度与行为方式,激发个体潜能,增强适应能力的助人过程7。如组织一些注意力不集中的学生,大家围坐在一起,就注意力不集中这个现象谈谈自己的感受、对自己学习的影响、采取的办法等,学生在讨论的过程中自己提出解决办法,更有助于他们建立新的行为模式,培养良好的学习心理品质。3.开展专题讲座小学生在成长过程中可能会出现一系列的心理行为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普及性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是非常有必要的,旨在预防问题发生、促进心理素质提高,培养积极人格品质。在主题的选择上,可以针对如何调节不良情绪、良好人际关系的技巧、沟通的方法、记忆方法,等等。此外,心理健康教育专题讲

19、座不仅要面向学生,也要面向教师和家长。教师对学生的态度和反馈会直接影响学生的发展,亲切的态度和积极的反馈会让学生变得更加自信、阳光、积极,而一味地否定和忽视可能会让学生变得自卑、内向、消极。学生良好心理品质的养成离不开家庭环境的影响,家长也要注重自身良好心理素質的养成,营造家庭心理健康教育的环境,以家长的理想、追求、品格和行为影响孩子。4.开展心理活动周心理活动周的开展可以引导学生积极关注自己的心理健康,不断完善自己的人格,引起学生的重视。每次心理活动周都要确立一个主题,围绕这个主题开展一系列活动,例如,心理健康主题班会、主题板报评比、主题手抄报评比、心理电影欣赏、专题讲座等等。通过各项活动,

20、营造一个积极的校园环境,使学生关注自我心理健康的意识得到大大增强,愿意跟心理老师面对面交流自己的心理困惑,从而得到心灵上的成长。结语积极心理健康教育的产生与和发展,不仅是心理学自身发展的需要,同时也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心理健康教育不仅仅是帮助少数人解决心理障碍,更应该面向多数学生的发展,重在挖掘学生的潜能,培养学生积极乐观的品质,提高学生体验和创造幸福的能力,使学生自觉调整自己的发展方向。建构完善的积极心理学体系,使之融入常态化教学,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需要社会、学校、老师、学生和家长共同努力。参考文献1孟万金.论积极心理健康教育J.教育研究,2008(5):41-45.2闫黎杰.积极心理学对教育实践的启示J.教育探索,2008(7):124-125.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