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DB41∕T 1758-2019 观赏向日葵栽培技术规程.pdf

上传人:tea****ft 文档编号:73713 上传时间:2022-05-22 格式:PDF 页数:8 大小:309.2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DB41∕T 1758-2019 观赏向日葵栽培技术规程.pdf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DB41∕T 1758-2019 观赏向日葵栽培技术规程.pdf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DB41∕T 1758-2019 观赏向日葵栽培技术规程.pdf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DB41∕T 1758-2019 观赏向日葵栽培技术规程.pdf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DB41∕T 1758-2019 观赏向日葵栽培技术规程.pdf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ICS 65.020.20 B 05 DB41 河南省地方标准 DB41/T 17582019 观赏向日葵栽培技术规程 2019 - 02 - 13 发布 2019 - 05 - 13 实施 河南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 布 河南省地方标准公共服务平台DB41/T 17582019 I 前 言 本标准按照 GB/T 1.12009 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河南省林业局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安阳市人民公园。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赵海祥、靳建芹、张新芳、张芳、逯鑫、张娴、刘庆军、杨保顺、郑娜、 李凌燕、陈樱。 河南省地方标准公共服务平台DB41/T 17582019 1 观赏向日葵栽培技术规程

2、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观赏向日葵栽培的术语和定义、大田栽培、容器栽培、病虫害防治。 本标准适用于观赏向日葵的栽培。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5084 农田灌溉水质标准 GB/T 8321(所有部分) 农药合理使用准则 NY/T 496 肥料合理使用准则 通则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观赏向日葵 观赏向日葵(Helianthus annuus L.ssp.)又称美丽向日葵,菊科,向日葵属,一年生植物

3、,株高30 cm240 cm,全株具刚毛,茎杆中空,叶互生呈卵形。分枝多、头状花序,株型丰满。舌状花有黄、橙、乳白、红褐色等,管状花有黄、橙、褐、绿、黑色,有单瓣和重瓣,花期7月至9月,花落果实成熟。原产北美。可盆栽、地栽,适宜布置花坛、花镜,花田花海及鲜切花应用。 4 大田栽培 4.1 栽培地选择 选择交通方便,阳光充足,水源具备的场地,以疏松、肥沃、排灌良好的砂壤土或壤土为宜。 4.2 整地 平整场地,清理地表杂物,每 667 施入腐熟的有机肥 2000 kg、磷酸二铵 10 kg,肥料使用应符合 NY/T 496 的要求。用 50%的多菌灵可湿性粉剂撒入土中进行消毒,每 667 用量为

4、5 kg,深翻土地35 cm40 cm,去除砖石、瓦砾、草根等,土地整平。宜做畦,畦埂高 10 cm15 cm,畦宽 2 m2.5 m。 4.3 播种 4.3.1 品种选择及种子处理 河南省地方标准公共服务平台DB41/T 17582019 2 选择抗病、抗旱、观赏性好、株高在60 cm240 cm的品种,观赏向日葵主要栽培品种参见附录A。播种前一天用50%辛硫磷乳油100 mL165 mL,加水5 7.5 拌种50 ,阴晾干。 4.3.2 播种时间 4月上旬8月上旬,温度达到15 以上,即可播种。具体播种时间依据观花时间和选择品种确定。主要栽培品种生长期参见附录A。 4.3.3 播种方法 穴

5、播(点播),深度2 cm左右。 4.3.4 播种密度 矮化分枝型品种,株行距可以采用30 cm40 cm;高杆分枝型品种,株行距可采用50 cm60 cm。 4.4 管理 4.4.1 定苗 出苗后及时检查苗情,土壤板结时,应破除板结,缺苗及时补种或移植。长出一片真叶时间苗,每穴 1 株。 4.4.2 水分管理 播种后浇透水一次,生长期根据土壤墒情 13 d15 d 浇水一次,保持土壤湿润。生长后期适当控制浇水。水质应符合 GB/T 5084 农田灌溉水质标准。雨季积水及时排除。 4.4.3 中耕除草 45片真叶时第一次中耕除草,一周后第二次中耕除草。现蕾前13 d15 d第三次中耕除草。结合中

6、耕除草进行根部培土。 4.4.4 施肥 结合第二次中耕除草施肥,每667 撒施尿素10 kg15 kg。结合第三次中耕除草施肥,每667 追施尿素15 kg20 kg、磷酸钾10 kg15 kg。施肥后及时浇水。肥料使用应符合NY/T 496的要求。 4.4.5 轮作 观赏向日葵忌连作,在种植12茬后应进行轮作。 5 容器栽培 5.1 穴盘育苗 5.1.1 品种选择 选择抗病、抗旱、观赏性好、株高在30 cm50 cm的品种。观赏向日葵主要栽培品种参见附录A。 5.1.2 播种时间 依据观花时间和选择品种确定。 河南省地方标准公共服务平台DB41/T 17582019 3 5.1.3 播种容器

7、 宜采用 50 或 72 孔穴盘。育苗盘应干净,无病虫源。用 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 800 倍液对育苗盘消毒。 5.1.4 基质配制 采用草炭土和珍珠岩(或蛭石)按4:1比例。基质按每300 L加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200 g。搅拌均匀,加水湿润基质,含水量50%70%。 5.1.5 播种 基质均匀填满各穴孔,轻压使基质表面低于穴盘边缘 4 mm5 mm,浇透水,待基质表面无积水时播种。一穴一粒,放置穴孔中央,使种子和基质紧密结合,覆盖 0.5 cm 的基质。穴盘播种后覆盖塑料薄膜整齐摆放温室苗床上。 5.1.6 播后管理 播种后保持基质湿润,适时浇水。并选用遮光率50 %的遮阳网遮荫。保

8、持发芽温度22 24 ,播种后3 d5 d种子开始萌发,之后保持18 20 ,子叶完全展开后开始见光,宜采用1000目喷头浇水。 5.2 移栽与上盆 5.2.1 基质要求 宜选用肥沃的园土、腐叶土和粗沙以 3:2:1 配制,并掺入少量腐熟的畜禽粪作为基肥。或腐殖土、园土和腐熟农家肥以 2:7:1 配制。 5.2.2 移栽 穴盘苗第一对真叶完全展开后,移入口径10 cm的营养钵中,每钵1株。移栽时从穴盘中取出幼苗,保持根部基质完整,栽植深度与穴盘苗根茎位一致。栽植后用细孔喷水壶浇透水一次。 5.2.3 上盆 营养钵苗长到46片真叶时,移入口径15 cm20 cm的栽培容器中。基质装入距盆沿1 c

9、m2 cm处,保持根团完整,每盆1株。栽植深度比穴盘苗根茎位略深,用手压实盆土,浇透水。 5.3 上盆后管理 5.3.1 浇水 遵循“见干见湿,浇即浇透”的原则。现蕾前适当控制浇水。 5.3.2 施肥 植株生长旺季每7 d10 d施1次N:P:K比例为15:0:15和20:10:20的花卉水溶性复合肥,浓度为10002000倍,交替使用。现蕾前叶面喷施23的尿素12次。肥料使用应符合NY/T 496的要求。 5.3.3 除草 生长期间及时拔除盆内杂草,铲除场地杂草。 河南省地方标准公共服务平台DB41/T 17582019 4 6 病虫害防治 观赏向日葵主要病害有白粉病、黑斑病。主要虫害有红蜘

10、蛛、蚜虫、地下害虫。防治方法见附录 B。农药使用应符合 GB/T 8321 的要求。 河南省地方标准公共服务平台DB41/T 17582019 5 附 录 A (资料性附录) 观赏向日葵主要栽培品种 观赏向日葵主要栽培品种参见表A.1。 表A.1 观赏向日葵主要栽培品种 类别 主要品种 生长高度/ 生长期/d 矮化分枝型 大微笑 30 40 5055 美丽微笑 15 50 5055 开心小矮人 30 60 4050 金色莫妮卡 30 60 4555 欢乐火炮竹 30 60 4050 帕蒂小葵 30 60 4555 活力 30 60 4555 单杆切花型 金色 120 180 4555 黑天鹅

11、120 150 5363 绿波天子 120 180 4555 三阳开泰 120 180 4555 红柠檬 120 180 4656 桃之春 120 180 4252 好运来 120 150 5363 丽日 120 150 4454 金富贵 120 180 4454 黄钻 120 180 5363 高杆分枝型 金吉祥 120 180 5565 醉云长 120 240 5262 月影 90 210 4656 出水芙蓉 90 120 4454 满天星 90 120 5060 金拥碧翠 120 150 5060 柠檬碧翠 90 120 4858 乐翻天 150 180 5363 丰收乐 120 150

12、 4656 宝石红芳 120 150 5060 金海星 120 150 4252 深秋 120 180 5363 玫瑰情 140 150 4252 莫奈 120 180 5363 ( 河南省地方标准公共服务平台DB41/T 17582019 6 A A 附 录 B (规范性附录) 观赏向日葵主要病虫害防治方法 观赏向日葵主要病虫害防治方法见表 B.1。 表 B.1 观赏向日葵主要病虫害防治方法 _ 病虫害名称 危害症状 防治方法 白粉病 发病时叶片开始生白色圆形粉状斑,扩大后连成一片,粉层上着生褐色小点,植株停止生长。 发病初期用 25 %三唑酮可湿性粉剂 2000 倍液喷施,每 5 d7 d

13、 1 次,连续 23 次。也可喷施 70 %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或50 %多菌灵可湿性粉剂600倍液。 黑斑病 发病时叶片生大小不一的深褐色或浅黄色病斑, 连成大褐斑致叶片枯死。 发病初期用 50 %多菌灵可湿性粉剂 600 倍液或 70 %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 1000 倍液叶面喷施, 每 5 d7 d 1 次,连续 23 次。 红蜘蛛 在叶片背面聚集,叶面失绿,植株生长不良。 喷施 40 %炔螨特乳油液 1500 倍2000 倍液或 73 %克螨特乳油 2000 倍3000 倍液,每 5 d7 d 1 次,连续 23 次。 蚜虫 嫩叶聚集蚜虫, 叶片边缘出现不规则侵食。 喷施 10 %吡虫啉可湿性粉剂 2000 倍液或 5 %的啶虫脒可湿性粉剂 3000 倍4000 倍液,每 5 d7 d 1 次,连续 23 次。 地下害虫 苗期时出现植株枯萎死亡, 根部被地下害虫侵食现象。 采用 50 %辛硫磷乳油进行土壤施药,或制成采用毒饵诱杀等方法防治地下害虫(蝼蛄、金针虫、地老虎、黑绒金龟甲、象甲等)。 河南省地方标准公共服务平台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农业/农作物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