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乌鳢常见病害及防治方法.pdf

上传人:自信****多点 文档编号:735345 上传时间:2024-02-27 格式:PDF 页数:2 大小:995.6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乌鳢常见病害及防治方法.pdf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乌鳢常见病害及防治方法.pdf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9235d,首日加倍重用量5 0 10 0 mg,一日2 次,连用16g+TMP3.2g)拌饵投喂,每1kg体用复方磺胺啶粉(10 0 g:磺胺嘧啶质、底质,保持水质清新良好毒,注意及时打捞死鱼,调节水控制养殖密度;对养殖水体进行消防治方法:减少饲料投喂,鱼体受伤等密切相关。度过大、饮饵料质量低劣、操作不慎干冬春多与水质不良、放养密火严重的病鱼溃烂见骨。该病流行并溃烂出血,烂身从表皮向肌肉内腐弧菌等引起,病鱼烂身,体表有损伤氏菌、摩氏摩根菌、丝囊霉菌、拟态胞菌、迟缓爱德华氏杀鱼爱德华气单胞菌、嗜水气单胞菌、舒氏气单主要由维氏病原及流行情况:技术乌常见病害及防治方法文丨中山市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所

2、丘金珠乌,又称“黑鱼”、“生鱼”,属亚目,科,属,是我国重要的淡水养殖品种,其具有肉质鲜美、适应能力强、营养价值高等特点。近年来,随着水产养殖业的不断发展,为了取得更好的经济效益,集约化养殖倍受青睐。随着养殖密度加大、投饵量增加、养殖环境不断恶化、苗种种质退化以及不断增多的病害等导致乌在养殖的过程中病害频发,给养殖者们带来了较大的经济损失,严重制约着乌养殖业的健康发展。本文就近年引起乌常见病害病原及流行情况、防治方法进行分析,以期为乌的病害防治提供参考一、乌养殖常见病害1.细菌性疾病(1)诺卡氏菌病病原及流行情况:由诺卡氏菌感染引起,病鱼反应迟钝,食欲下降,体表少量出血,部分鱼眼球突出,腹部肿

3、大,最明显是脾和肾上有明显白色结节,肝、心包和上偶有可见。该病流行季节较长,9-10 月为发病高峰期。防治方法:在发病季节,消毒水体:二氯异氰脲酸钠粉每立方水体用量0.0 6 g0.10g(以有效氯计);或三氯异氰脲酸粉每立方水体用量0.09g0.135g(以有效氯计);消毒时要注意水中溶氧,以防施药后因缺氧造成死亡。每千克鱼每天用75100mg恩诺沙星或7 0 8 0 mg氟苯尼考拌料投喂,连续3 5 d。(2)烂身病(3)舒伯特气单胞菌病病原及流行情况:由舒伯特气单胞菌引起,病鱼腹部或背部有针尖状或者斑点状出血,鳃丝充血发红;解剖肝脏有白点,白点光滑,在内脏表层形成平面状,不能剥离,不形成

4、脓包;该病流行于夏季高温期,有肠炎白便时易反复发作。防治方法:养殖水体进行消毒,用量可参考诺卡氏菌病防治部分。发病池塘进行适当换水处理,保持优良水质,及时打捞死鱼,及时拌喂氟苯尼考粉、盐酸多西环素粉等抗菌药进行内服治疗,同时可内服中草药或维生素C钠粉等增强免疫力。2.病毒性疾病(1)弹状病毒病病原及流行情况:由弹状病毒感染引起,患病乌体表发黑,躁动不安,在水中狂游打转,解剖后病鱼肝脏和脾脏肿大,肠道充血,鱼严重充血,整个鱼表面都被肿胀、出血的斑块覆盖。当养殖水体中溶解氧低,氨氮及亚硝酸盐含量高或放养密932023年2 月利1技术度过大时易引发此病。一般4-5 月、9-11月为发病高峰期。防治方

5、法:做好检疫工作,确保亲鱼和苗种为不携带弹状病毒的健康鱼。发病期间减少投饵量或者停饲,以减少鱼体接触进而切断病毒传播。发病早期,全池泼洒含碘制剂,如聚维酮碘,每立方米水体用量4.5 7.5 mg(以有效碘计);或复合碘制剂,一次量,每立方米水体用量0.1mL。内服投喂中草药制剂(板蓝根、金银花、连翘、黄柏、黄芪、甘草等制成的药饵)一次量,每10 0 kg体重用量16 2 4g,有一定效果。3.寄生虫病(1)车轮虫病病原及流行情况:由车轮虫属和小车轮属的一些种类感染引起,主要寄生在患病鱼的鳃及体表等处。少量寄生时,患病鱼没有明显症状;大量寄生时,患病鱼绕池边狂游,不食,呈“跑马”症状,鳃丝和皮肤

6、分泌大量粘液,体表形成白色黏液层,严重时,大部分鳃丝腐烂,末端附有污泥,镜检可确诊。车轮虫病高发于夏秋两季,适宜水温2 0 2 8。防治方法:放苗时,采用3%的食盐水进行药浴。对于已经发病的池塘,用0.7 mg/L的硫酸亚铜和硫酸亚铁(5:2)的混合液,全池均匀泼洒。(2)三代虫病病原及流行情况:由三代虫引起的疾病,主要寄生在鱼鳃和体表皮肤,寄生数量多时,鱼体瘦弱,呼吸困难,食欲减退、体表和鳃粘液增多,鳃丝肿胀,皮肤有出血点,严重时可见鳍现象。一般流行于春末夏初,发病高峰期水温在2 0 左右。防治方法:放苗时,采用高锰酸钾(每立方米水体15 2 0 g)进行药浴15 2 0 min。全池泼洒晶

7、体敌百虫,每立方米水体0.2 0.3g。(3)锚头病病原及流行情况:锚头病由锚头寄生引起。病鱼通常离群独游,行动迟缓、鱼体消瘦,肉眼可见体表鳞片下寄生的透明虫体,病鱼焦躁不安、伤口局部红肿、化脓,有些病鱼口腔及鳃丝也有虫体寄生。锚头繁殖水温12 33,主要流行于夏季高温期。防治方法:加强饲养管理,保持优良水质,增强鱼体抵抗力。全池泼洒晶体敌百虫,一次量,每立方米水体0.2 0.5 g,连续使用2 3次,间隔一般为7 d。4.真菌病(1)水霉病病原及流行情况:主要由水霉、绵霉属的种类引起,病鱼体表形成灰白色絮状物,病鱼焦躁不安,游动缓慢,食欲减退,严重可致死。水霉病在早春和晚冬发病最为严重。最适流行水温13 18。防治方法:彻底清塘消毒,使用生石灰(0.5 1.0 mg/L)或者漂白粉(2 0 mg/L)进行消毒。加强饲养管理,提高鱼体抗病力。在捕捞、运输过程中尽可能避免鱼体受伤。越冬前加深水位,避免鱼体冻伤。下苗前用2%3%食盐水或消毒剂进行鱼体消毒。病鱼可以用含碘消毒剂浸泡,如浓度为20mg/L聚维酮碘溶液,浸泡病鱼2030分钟。内服抗菌药物,以防继发感染。二、防病建议乌抗逆性很强,养殖过程中要做好各项防病工作,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原则,增强机体抗病力、创造良好的养殖水域环境、及时杀灭病原体、投喂新鲜优质饵料、加强养殖日常管理等等,以减少疾病的发生,提高养殖成功率。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论文指导/设计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