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心理治疗理论与方法PPT课件.pptx

上传人:可**** 文档编号:734724 上传时间:2024-02-27 格式:PPTX 页数:63 大小:3.07MB
下载 相关 举报
心理治疗理论与方法PPT课件.pptx_第1页
第1页 / 共63页
心理治疗理论与方法PPT课件.pptx_第2页
第2页 / 共63页
心理治疗理论与方法PPT课件.pptx_第3页
第3页 / 共63页
心理治疗理论与方法PPT课件.pptx_第4页
第4页 / 共63页
心理治疗理论与方法PPT课件.pptx_第5页
第5页 / 共6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第第1111章章 心理治疗理论心理治疗理论与方法与方法11.1 精神分析学派的理论与方法11.2 认知学派的理论与方法11.3 行为主义学派的理论与方法11.4 人本主义学派的理论与方法18.1 精神分析学派的理论与方法8.1.1 弗洛伊德与精神分析8.1.2 精神分析的基本理论8.1.3 精神分析治疗的原理及特点8.1.4 精神分析治疗的方法211.1.1 弗洛伊德与精神分析1 西格蒙德.弗洛伊德(Sigmund.Freud 18561939)奥地利医生,精神病学家,心理学领域的新学派精神分析学的创始人。1956年5月6日,弗洛伊德出生在摩拉维亚洲弗赖堡(现属捷克斯洛伐克)的一个中产阶级家庭

2、,父母都是犹太人。弗洛伊德三岁时全家迁居维也纳。他于1873年进维也纳大学医学院学习。348.1.1 弗洛伊德与精神分析1 西格蒙德.弗洛伊德(Sigmund.Freud 18561939)弗洛伊德于1886年(30岁)春以神经病学家身份私人开业行医,并在同年九月结婚。他的婚姻十分美满,共养育三儿三女,小女儿安娜弗洛伊德(Anna Freud)后来也成了一位著名的精神分析学家。58.1.1 弗洛伊德与精神分析1 西格蒙德.弗洛伊德(Sigmund.Freud 18561939)弗洛伊德(Sigmund Freud,1856-1939)出生于一个犹太籍的商人家庭。1881年,在维也纳大学获得医学

3、博士学位 1882-1885年,从事脑解剖学研究 1886-1938年,私人开业治疗精神病 先用催眠术,后改用宣泄法治疗病人。1892年创造精神分析(自由联想法),1890年出版梦的分析,精神分析学正式形成。68.1.1 弗洛伊德与精神分析2 精神分析学运动的发展弗洛伊德向心理分析学的发明迈出的第一步不是靠预先设计,而是针对其中一个病人的需要作出的反应。她就是男爵夫人凡妮莫塞尔,一位他在癔病的研究中称作弗劳艾米冯恩的40岁的寡妇。催眠术效果不好,用“自由联想”找到了她面部抽搐、害怕陌生人和社交的原因:丈夫的亲戚和一陌生个记者曾诽谤她毒死了自己的丈夫。78.1.1 弗洛伊德与精神分析2 精神分析

4、学运动的发展1902年,弗洛伊德邀请几位年轻的同事和学生定期碰头,对他当时正在从事的研究进行探讨。他谦虚地称这个小团体为“星期三心理学研究组”,后来该组发展为“维也纳精神分析学协会”。1910年,在纽伦堡的一次大会上,国际心理分析协会也成立了。88.1.1 弗洛伊德与精神分析2 精神分析学运动的发展1879年,冯特倡导的“科学心理学”诞生。1905年,弗洛伊德发表了三本重要的著作:多拉的分析、玩笑及其与无意识的关系、性学三论。1890年,弗洛伊德出版梦的分析,精神分析学正式形成。98.1.2 精神分析的基本理论1 潜意识理论弗洛伊德把人的心理活动分为意识、前意识、潜意识三个部分。108.1.2

5、 精神分析的基本理论1 潜意识理论意识:个体能够直接感知到的那部分心理活动,即我们表现在外的思想和行为。前意识:此时此刻意识不到,但可在集中注意、努力思索后回忆起来的那部分经验。潜意识:个体不能感知、不能意识到的精神生活,包括大量的与人的本能欲望、非道德的冲动相联系的观念或经验。118.1.2 精神分析的基本理论1 潜意识理论案例1:张某是个很善良、待人诚恳的一个男孩,但他却总是在感情问题上受到别人的谴责。原来,两年以来,他追过好几个女孩子。每当遇到有好感的女孩子,他就会很主动、也很诚心地表白。不过,就在女孩接受他示爱的时候,他却突然变得没有心情了,不愿意再给女孩打电话,恋人的关系也就此冷淡下

6、来。他自己也觉得有些奇怪,不明白自己为什么要这样做。128.1.2 精神分析的基本理论1 潜意识理论弗洛伊德认为,潜意识是心理活动最基本的动力,其动机都是向上、向外运动的,而意识却施以相反的力量:向下、向内紧压,这就是所谓的压抑。因此,弗洛伊德认为潜意识是一切心理疾病产生的深层根源。138.1.2 精神分析的基本理论2 人格结构理论案例2:马某是一个中年妇女,与丈夫的关系不好,因为儿子的原因,两人保持着一种“不得不生活在一起的”状态。一天,单位同事买了一本当时很流行的周公释梦书,说自己能够给大家释梦。于是,这位女士讲述了一个近来不断重复、让自己感到奇怪的梦:我梦见自己在一片森林里走,走到一棵树

7、前,那棵树长得又高又大,我想爬上去,当爬上一半时,有个女人在下面喊叫,让我下来。我向树下一看,那个女人很面熟,我又仔细看,她竟然是我自己。我手一松就从树上掉下来,也就醒了。148.1.2 精神分析的基本理论2 人格结构理论人格结构分为3个部分:本我、自我、超我。本我:精神结构中直接与人的生理机体相联系的部分,是人格结构中最原始、最模糊、最不易把握的部分。源于灵魂深处的爱是模糊的:糊涂的爱。本我的内容:包含了个体的一切原始的冲动和本能欲望,其中最重要的是性欲望、攻击欲望。本我的作用:本我是一切心理能量之源;本我活动的方式,按照“快乐原则”行事。158.1.2 精神分析的基本理论2 人格结构理论人

8、格结构分为3个部分:本我、自我、超我。自我:在现实的反复教训之下,从本我中发展出来的一部分。自我把世界分成主观的内部的世界和客观的外部的世界。自我的任务是协调两者关系。自我的内容:自我的活动一部分是意识,一部分是潜意识。自我的作用:在人格结构中代表理性,对本我起监督作用;自我活动方式,按“现实原则”行事。168.1.2 精神分析的基本理论2 人格结构理论人格结构分为3个部分:本我、自我、超我。超我:从自我中分化出来的道德化了的自我,是人格结构中最后形成而且是最文明的部分。是一定社会的道德、伦理和价值标准内化的结果。超我的内容:包括自我理想和良心。超我的其作用:对个体行为作道德、价值判断,活动方

9、式,按照“道德原则”行事。其突出特点:追求真善美,不顾及现实,任何与自我理想和良心相背离、相冲突的经验和行为倾向都不被超我所容忍。178.1.2 精神分析的基本理论2 人格结构理论构成人格的3个部分(本我、自我、超我),只有和谐相处,保持平衡,人才会健康发展,才有健康的人格。如果发生冲突,就会导致心理问题的产生。请用“人格结构理论”分析案例2。18人格结构图解 本我(id)自我(ego)超我(super-ego)现实原则至善原则快乐原则意识前意识潜意识稽查作用19焦虑论(anxiety theory)本能文明焦虑现实(情景)焦虑神经质焦虑道德焦虑动力源208.1.2 精神分析的基本理论3 人格

10、发展理论(性心理发展理论)在弗洛伊德理论中,构成人格的另一个重要理论,是他的心理性欲发展学说,即发展观点。弗洛伊德认为,本我所代表的无意识冲动的满足,总要通过身体的某一个部位或区域的快感来实现,而这个区域在个体发展的不同时期是不同的,这就形成了人格乃至整个心理的发展阶段。218.1.2 精神分析的基本理论3 人格发展理论性心理发展的5个阶段:(1)口欲期(01岁左右),其快乐来源为,唇、口、手指头指头。在长牙以后,快乐来自咬牙。(2)肛欲期(l3岁),其快乐来源为:忍受和排粪便,肌紧张的控制。(3)性器期(36岁),儿童期性欲期。其快乐来源为:生殖部位的刺激和幻想,恋母或恋父。228.1.2

11、精神分析的基本理论3 人格发展理论性心理发展的5个阶段:(4)潜伏期(7岁青春期前),儿童进入潜伏期,这时儿童不对性感兴趣,也不再通过定位于躯体的某一部位而获得快感。这时,儿童的兴趣转向外部,注意发展各种为应付环境所需要的知识和技能,这也正是儿童进入初等教育的时期。(5)生殖期(青春期成人),逐渐转向异性。这一阶段起于青春期贯穿于整个成年期。238.1.2 精神分析的基本理论4 人格发展与人格特征:停滞和倒退人格发展是从低级阶段到高级阶段的过程。其首要条件是顺利解决前一阶段的主要矛盾和冲突,不至于发生严重的心理障碍。反之,就不能完全过渡到较高一级阶段,因为低级阶段的特征在很大程度上保持下来了,

12、发展停顿或延缓,这种现象叫停滞。如果早期阶段发展不完全或停滞,就会留下心理障碍,当面临危机或受挫时,他很可能退回到较早的阶段,这叫倒退。248.1.2 精神分析的基本理论4 人格发展与人格特征:停滞和倒退人格发展的停止和倒退与某些经验有密切的联系:1.当儿童需要安全时,即他感到焦虑时,只给与其他本能的需要的满足。如儿童害怕时,母亲仅给他吃奶,其余不管。2.当某种本能要求受到极端的挫折或剥夺,将导致个人强烈的、连续的要求满足这种本能的需求。3.本能需要的过分满足,或对个人的过分纵容和宠爱,使他不情愿离开较低级而向较高级阶段发展。4.过分满足和过分挫折的交替。5.从过分满足突然转变到过分挫折等。2

13、58.1.2 精神分析的基本理论4 人格发展与人格特征:停滞和倒退某些人在成年人后,还保留着早期阶段的心理特征,主要是因为他在早期阶段有过停滞或倒退的经验。进一步说,一个人的人格特征往往是他早期阶段发展的停滞和倒退的反映,一个口腔欲期产生过停滞的人,长大后会具有口腔期型特征。在肛门期发生停滞或倒退的人,成人时往往具有肛门型特征,如此等等。成人可以发现几种类型的人格特征类型。268.1.2 精神分析的基本理论4 人格发展与人格特征:停滞和倒退1.口腔性人格特征:只对自己感兴趣,而对他人不感兴趣。对他人的看法则完全从“他能给(喂)我什么”着眼,总要求别人给他什么东西(物质或精神)不论是采取乞求还是

14、索取,总离不开口腔期“允吸”的本质。他们在生活和工作中追求安全感,扮演被动和依赖的角色。他们是退缩的、依赖的,猜疑和苛求别人,遇到挫折易悲观、易怒和仇视别人。弗洛伊德的看法,咬和吮手指、吸烟、酗酒、贪吃和接吻等行为多与口腔期停滞有关。278.1.2 精神分析的基本理论4 人格发展与人格特征:停滞和倒退2 肛门型人格特征:肛门期儿童的主要冲突是粪便的累积和排泄,父母对他们的大小便训练和他们对训练的抵抗。如果父母对子女的卫生训练过分严厉或放纵,都可能使儿童人格发展停滞,形成肛门型特征。肛门型人格有两个亚型:一是肛门便秘型,另一是肛门排泄型。便秘的最基本特征有三种:讲究秩序和整洁,过分吝啬或节约以及

15、固执强迫性。肛门便秘型特征者的时间观念很强,不愿浪费任何时间,他们不断累积钱财,节省和不愿花用钱财。固执这种特征是一种消极被动的反抗和攻击,它发源于肛门期儿童对父母大小便训练的反抗。与便秘型特征相反,排泄型特征者有肮脏、放肆和浪费的习惯。288.1.2 精神分析的基本理论4 人格发展与人格特征:停滞和倒退3 性器型人格特征:性蕾期没有解决好俄狄浦斯(恋母)情结和伊利克特拉(恋父)情结所导致的。具有性器型特征的人,行为轻率、果断和自信,这些行为特征主要是对“阉割”焦虑的反抗。性器期儿童对性器官过高的评价,导致了强烈的自负、夸张、好表现和敏感,他们常常显出攻击性和挑畔性。他们的攻击性、支配性和易怒

16、都是“阉割恐惧”的反映。性器型特征实质上是极端自私和自恋,它妨碍良好人际关系的建立。性器型特征者力图表现自己的男子汉气概,因而对妇女往往是粗暴和具有敌意的。性器型女子受强烈的阴茎嫉妒所驱使,总想在生活中扮演男性角色,力求超越男子。298.1.2 精神分析的基本理论4 人格发展与人格特征:停滞和倒退4 生殖型人格特征弗洛伊德认为,极少有人真正达到了人格发展的最高阶段生殖阶段,因为人们很难顺利地、彻底地解决早期发展阶段所存在的各种心理矛盾和冲突,而不至于产生停滞和倒退。一个人只要有过停滞和倒退,他就不可能完全达到最高阶段,具有与该阶段相应的人格特征。与生殖阶段相应的人格特征称被为生殖型特征。308

17、.1.2 精神分析的基本理论4 人格发展与人格特征:停滞和倒退4 生殖型人格特征生殖型人格是弗洛伊德最推崇的理想人格。具有这种人格的人,不仅在性的方面,而且在心理和社会方面都达到了完美的境界。他们能消除本能力量的破坏作用,使之富于建设性。他们有能力建立完满的爱情生活,获得事业上的成功。换句话说,有能力控制和引导他们自身的大量力比多(性本能)能量,使之通过升华的途径释放出来,为人类社会的文明和发展作出贡献。318.1.3 精神分析治疗的原理及特点1 基本原理精神分析学说的基本理论核心:人的精神活动可分为潜意识、前意识和意识。潜意识深藏于意识之后,是人类行为的内驱力。弗洛伊德把它形容成浮在海里而沉

18、入海水中的冰山的主体部分。虽然我们意识不到,但我们大多数的行为动机是潜意识的。人的重要行为表现是源于人们自己意识不到的动机和内心冲突。328.1.3 精神分析治疗的原理及特点1 基本原理精神分析理论认为,心理疾病患者的异常行为表现以及他们所意识到的内心体验,其真正原因在于来访者早年生活的心灵创伤、以及由此遗留下来的被压入潜意识的矛盾冲突。一般要用“自由联想法”把它们挖掘出来,使之被召回到意识中来。338.1.3 精神分析治疗的原理及特点1 基本原理治疗者启发来访者重新认识这些经验并加以分析、解释,使来访者获得一种情感体验的领悟。来访者一旦洞悉自己问题的根源,对自己的心理动态与病情有所领悟有所了

19、解,特别是明了到潜抑的欲望、隐藏的动机,或不能解除的情结等,就有可能去正视冲突与焦虑,摆脱情感的羁绊,理智地对待它们,症状也就会随机消失。348.1.3 精神分析治疗的原理及特点2 治疗目标改进来访者对于现实的心理适应方式,最终目标在于促进来访者自身人格的成熟与完善。3 治疗对象歇斯底里、强迫症、焦虑症、恐怖症、严重的抑郁症、边缘性人格障碍。358.1.3 精神分析治疗的原理及特点3 治疗对象罗伯特.厄萨诺在精神分析治疗指南中概括出适合做精神分析的来访者的个人特质:A 患有神经症障碍;B 有心理学头脑;C 能够体察自己的情感;D 能够应用理解而使症状缓解;E 有环境支持;F 良好的医患配合。3

20、68.1.3 精神分析治疗的原理及特点4 治疗方法自由联想、阻抗分析、梦的解析、移情与反移情、解释。5 治疗周期时间叫持久,一般是312个月,每周一次,费用高昂。378.1.4 精神分析治疗的方法精神分析理论认为,症状是神经症性冲突的结果,它是经过化装的,背后必有无意识的症结。因此,精神分析咨询与治疗着重在寻找症状背后的无意识动机,使之意识化,从而产生意识层次的领悟(insight),使求助者真正了解症状的真实意义,便可使症状消失。388.1.4 精神分析治疗的方法精神分析治疗的方法具体方法:1 自由联想(free association)2 阻抗(resistance)3 移情(transf

21、erence)4 渲泄(abreaction)又称发泄5 释梦(dream analysis)6 阐释(interpretetion)和修通(catharsis)398.1.4 精神分析治疗的方法1 自由联想(free association)自由联想法是弗洛伊德1895年创立的。他让求助者很舒适地躺着或坐好,把自己想到的(头脑中所显现的)一切都讲出来,不论其如何微不足道、甚至荒诞不经,都要如实报告出来。精神分析家的工作在于对求助者所报告的材料加以分析和解释,直到从中找出求助者无意识之中的矛盾冲突,即病的起因为止。在弗洛伊德看来,浮现在脑海中的任何东西都不是无缘无故的,都是有一定因果关系的,具

22、有动力学意义,借此可发掘出无意识之中的症结所在。408.1.4 精神分析治疗的方法1 自由联想(free association)弗洛伊德的自由联想,并非简单的想说什么就说什么,而是包含着深刻的专业内涵。可以这样说,自由联想实际上并不自由,因为其中涉及到了潜意识的决定性作用。“情境性”、“贯注性”、“自发性”与“自主性”是掌握自由联想技术的要点,利用自由联想而获得潜意识的消息,甚至是获得治愈的效果,则是有效使用自由联想的目的。418.1.4 精神分析治疗的方法1 自由联想(free association)具体做法:让病人在一个比较安静与光线适当的房间内,躺在沙发床上随意进行联想。治疗医生则坐

23、在病人身后,倾听他的讲话。事前要让病人打消一切顾虑,想到什么就讲什么,医生对谈话内容保证为他保密。鼓励病人按原始的想法讲出来,不要怕难为情或怕人们感到荒谬奇怪而有意加以修改。因为越是荒唐或不好意思讲出来的东西,即可能最有意义并对治疗方面价值最大。428.1.4 精神分析治疗的方法1 自由联想(free association)一般来说,医生往往鼓励病人回忆从童年起所遭遇到的一切经历或精神创伤与挫折,从中发现那些与病情有关的心理因素。自由联想法的最终目的,是发掘病人压抑在潜意识内的致病情结或矛盾冲突,把他们带到意识域,使病人对此有所领悟,并重新建立现实性的健康心理。438.1.4 精神分析治疗的

24、方法1 自由联想(free association)自由联想法的疗程颇长,一般要几个月或半年以上(每周1至2次)。因此,事先应向病人说明这点而取得较好的合作。在治疗过程中,也可以发生阻抗、移情或反复现象。要鼓励病人坚持信心,以达到彻底解决其心理症结而痊愈的目的。自由联想法精神分析治疗的适应症,主要是各类神经症,心因性精神障碍与心身性疾病等。448.1.4 精神分析治疗的方法1 自由联想:病例恐怖症治疗病人男,21岁,未婚,大学生。主要症状表现为对。“女性恐怖”,害怕接触女同学,怕看到她们的身体;以后发展到怕看一切中青年妇女。因此不敢进入教室、学校,后来不敢上街而只好休学回家闭门不出。自己也认识

25、到这种恐惧心理荒唐可笑,然而却无法自我控制,为此感到十分焦虑与抑郁,并继发消极自杀观念。458.1.4 精神分析治疗的方法1 自由联想:病例恐怖症治疗用抗抑郁剂无明显效果,决定用自由联想法治疗,持续时间约4个月(每周2次,配合服阿米替林等)。在治疗过程中,鼓励病人尽力回忆他的童年、青少年与过去的经历;也曾出现过几次阻抗与反复现象,然而最后获得痊愈,以后未再复发。468.1.4 精神分析治疗的方法1 自由联想:病例恐怖症治疗在进行自由联想时,这位病人暴露了他在幼年时对女性身体(尤其是下身)曾发生过强烈的好奇性与兴趣,曾经偷看过(女)保姆换衣服,还曾在一次游戏时钻到一年长的表姐裙子下面去窥视。特别

26、是还有一次(夏天)在偷看母亲洗澡时,被其父亲发现后受到毒打,就不敢再这样干了。以后,长大成人这段经历也就淡忘。478.1.4 精神分析治疗的方法1 自由联想:病例恐怖症治疗有一天他在大学中参加运动会时,突然发现同班级一女同学在表演跳舞时裙子飘起来,所穿的三角裤与过去那位表姐颜色完全一样(紫色的),在引起强烈性兴奋后立即产生了严重罪恶感。先是害怕再看到这位女同学的裙子与下身,以后就泛化为害怕看到所有女性的下身或其下部衣着,结果形成了他这种特殊形式的恐怖症。488.1.4 精神分析治疗的方法1 自由联想:病例恐怖症治疗从精神分析学角度来看,造成这位青年人恐怖症的潜意识内容与他幼年期的性好奇(窥阴冲

27、动)、伊谛普斯情结、严重的罪恶感与阉割焦虑等明显有关;这些都是病人自己不能觉察或意识到的。在经过长期谈话与心理治疗过程中,治疗者对他进行了基本的性知识教育,使他理解到人们正常的性心理发展过程,认识到在性蕾期的性好奇与伊谛普斯情结是很多人都经历过的,解除了他的罪恶感与焦虑恐惧心理,并通过其它辅助性心理治疗,取得了满意的效果。498.1.4 精神分析治疗的方法2 阻抗(resistance)阻抗:指求助者有意识或无意识地回避某些敏感话题,有意无意地使咨询治疗重心偏移,以否定咨询师的分析,抵制咨询师的解释。有意识的阻抗可能是求助者怕咨询师对自己产生坏印象,或担心说错话,或对咨询师还不能信任,这种情况

28、经咨询师说服即可消除阻抗。无意识的阻抗则表现为对治疗的阻抗,而求助者自己则并不能意识也不会承认。表面上说配合,但行动上对治疗并不积极。508.1.4 精神分析治疗的方法3 移情(transference)由于做精神分析所用的时间往往较长,求助者会把对自己父母、亲人或仇人等重要相关人物的感情或情绪转移到咨询师身上,把他当成自己的父母、亲人或仇人等,这就是移情。移情并非是对咨询师产生的爱慕或仇视,移情是求助者无意识阻抗的一种特殊形式。移情表示求助者的力比多离开原来的症状而向外投射给咨询师,此时移情成了治疗的障碍,亦变成了治疗的对象。518.1.4 精神分析治疗的方法3 移情(transferenc

29、e)咨询师通过移情可以了解到求助者对其亲人或他人的情绪反应,引导他讲出痛苦的经历,揭示移情的意义,使移情成为治疗的推动力。由于精神分析治疗认为求助者在分析过程中,都会对咨询师产生移情,由于对移情的处理成为求助者对症状领悟的重要来源,移情因此被认为是精神分析治疗中的重要组成部分。528.1.4 精神分析治疗的方法3 移情(transference)心理分析师也有情结、盲点、局限时,仅是指分析师也是人。当他不再是一个普通的人的时候,他也就不再是一个好的分析师。反移情通常被认为暗示着爱的态度。可能引起麻烦的反移情属于分析师的潜意识层面,它来自婴儿期负性的或正性的或正负交替性的移情。538.1.4 精

30、神分析治疗的方法3 移情(transference)神经症症状的意义是利必多的代替性满足(当然自恋性神经症很难移情,所以精神分析法几乎无效)。所以,当移情产生的时候说明利必多已经从症状里分离出来,产生为另一种神经症表现“移情神经症”,这是关键的一步,精神分析疗法的成功与否在于处理移情的成功与否。548.1.4 精神分析治疗的方法3 移情(transference)移情是病人的无意识阻抗,它表明着生命能量(利必多)从症状分离出来了,但这些又回到了童年的退行性模式里了,所以,移情的出现表明他童年时候幼稚心理的再现。通俗地说,移情的表现是症状从疾病里分离出来,投射到了医生身上。医生任务就是让咨客明白

31、他的这些感情及其成因。从治疗的角度来看,移情是把病人隐藏在潜意识中的创伤(心灵深处被压抑的冲突)暴露出来,然后对他进行修复。558.1.4 精神分析治疗的方法4 释梦弗洛伊德1900年出版梦的解释一书。他在给神经症求助者治疗时发现梦的内容与被压抑的无意识幻想有着某种联系。梦是有意义的心理现象,梦是人愿望的迂回的满足。梦的工作就是通过凝缩、置换、仿同和再修饰,把原本杂乱无章的东西加工整合为梦境,这就是梦者能回忆起来的显梦。显梦的背后是隐梦,隐梦的思想,梦者是不知道的,要经过精神分析家的分析和解释才能了解。对梦的解释和分析就是要把显梦的重重化装层层揭开,由显相寻求其隐义。568.1.4 精神分析治

32、疗的方法5 解释和修通心理症状病理性冲突的一方处于无意识中,暴露和干预它的手段是解释。解释的目的是向求助者指出他的无意识欲望,使求助者对他一直没有理解的心理事件变为可理解的,把表面上看来似乎没有意义的心理事件与可以理解的事件联系起来,以帮助求助者对自己的领悟。578.1.4 精神分析治疗的方法5 解释和修通如果仅把他所知道的事如梦和症状的动力学意义告诉求助者,求助者常不能消化成为自己的顿悟,因为这种理解最多仅可以澄清求助者对其致病性冲突理智上的评价,即所谓理智性领悟,其情绪紧张并不能真正减轻。而且有时由于过早地解释,不但不能使症状消除,还可使焦虑增加,出现新的阻抗。在求助者重演幼年时期片断的生

33、活经验的过程中,随时插入一定程度的解释,使求助者逐渐理解阻抗和移情的性质。解释要在良好的治疗关系下进行,包括有移情成分的关系。588.1.4 精神分析治疗的方法5 解释和修通在咨询工作中可以发现,解释必须进行多次才能有效。这种用同样的内容一而再地对无意识欲望进行解释,以促使求助者领悟的过程,称为修通。通过解释和修通,咨询师可以在一段时间内,不断向求助者指出其行为、思想或情感背后潜藏着的本质意义。598.1.4 精神分析治疗的方法经典精神分析过程在正式治疗前,需经过试验性分析,以确定咨询对象是否适合精神分析,然后分四阶段进行。第一阶段为开放阶段,其目的在于选择具有适应症的求助者,建立咨询联盟关系

34、。第二阶段是移情的出现及其解释阶段。第三阶段是解释、修通阶段,这一阶段要使求助者能区别咨询联盟和被移情歪曲了的现实,能区别咨询师的实体和他出自幼时情感歪曲的咨询师形象。第四阶段是治疗的结束阶段,这一阶段中要解决求助者对咨询师的依赖问题和拒绝结束咨询的企图,彻底解决求助者对咨询师的移情,重新回到现实生活中来。60满灌疗法(满灌疗法(flooding therapy)也称暴露疗法、冲击)也称暴露疗法、冲击疗法或泛滥疗法。它与系统脱敏疗法正好相反。满疗法或泛滥疗法。它与系统脱敏疗法正好相反。满灌疗法不需要进行任何放松训练,而一下子呈现最灌疗法不需要进行任何放松训练,而一下子呈现最强烈的恐怖、焦虑刺激

35、(冲击)或一下子呈现大量强烈的恐怖、焦虑刺激(冲击)或一下子呈现大量的恐怖、焦虑刺激(满灌、泛滥),以迅速校正病的恐怖、焦虑刺激(满灌、泛滥),以迅速校正病人对恐怖、焦虑刺激的错误认识,并消除由这种刺人对恐怖、焦虑刺激的错误认识,并消除由这种刺激引发的习惯性恐怖、焦虑反应。激引发的习惯性恐怖、焦虑反应。61系统脱敏疗法的理论基础是学习理论,即经典的条件反射与操作条件反射。基本假设:(1)个体是通过学习获得了不适应的行为的。(2)个体可以通过学习消除那些习得的不良或不适应行为,也可通过学习获得所缺少的适应性行为。沃尔帕的沃尔帕的“系统脱敏法系统脱敏法”第一步:将一只猫关进实验室的实验笼里,先响铃

36、声,后电击它。这样次数多了,猫变得非常焦虑恐惧。铃声、电击停止了,它的焦虑恐惧始终不消失。这时喂它,猫拒绝进食。把它从实验笼中拿出来,放到实验室的任何地方,它依然焦虑不安拒绝进食。再把它放到相似的房间里,它仍然不食。第二步:实验的后半截是如何消除猫由于电击造成的焦虑与恐惧。猫饿了总要进食的,这是支持它的一种积极力量。沃尔普就先找一间与实验室完全不同的房间喂猫。因为环境完全改变了,猫稍安一些,经过犹豫逐渐恢复进食。接着,实验升了一级,把进食的地方移到一间与实验室相似的房间里。猫又开始焦虑不安,踌躇许久,它最终战胜了自己,继续进食。再接下来,又把进食的地方升级为那间实验室,但是远离实验笼。可想而知,猫重返受伤害之地焦虑不安是肯定的。然而,又经过一番焦虑不安和战胜自己的冲突,猫完成了进食。最后,把进食位置越来越移近实验笼乃至移到笼里,猫的进食仍然完成了。猫对实验室、实验笼的过敏反应,经过这样层层升级的适应性训练,终于几近完全地消除了。62The EndThe End63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医学/心理学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