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乡村学校传承乡村文化的现实困境、价值旨归与实践进路.pdf

上传人:自信****多点 文档编号:734319 上传时间:2024-02-27 格式:PDF 页数:7 大小:897.5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乡村学校传承乡村文化的现实困境、价值旨归与实践进路.pdf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乡村学校传承乡村文化的现实困境、价值旨归与实践进路.pdf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乡村学校传承乡村文化的现实困境、价值旨归与实践进路.pdf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亲,该文档总共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 2 0 2 3年7月当代教育与文化J u l.2 0 2 3 第1 5卷第4期C o n t e m p o r a r y E d u c a t i o n a n d C u l t u r eV o l.1 5 N o.4 收稿日期2 0 2 3-0 2-1 1 作者简介杨帆(1 9 9 3),男,甘肃庄浪人,西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博士研究生,主要从事课程与教学论、乡村教育研究乡村学校传承乡村文化的现实困境、价值旨归与实践进路杨 帆1,郭文星2(1.西北师范大学 教育科学学院,甘肃 兰州 7 3 0 0 7 0;2.西安市雁塔区第二学校,陕西 西安 7 1 0 0 0 0)摘 要乡

2、村文化是涵养乡村社会的文化母体,是乡村社会得以延续的核心。但在我国社会城镇化进程中,乡村文化逐渐“边缘化”和“虚化”,面临断裂的危险。学校教育是乡村文化发展的根基和传承创新的重要途径。乡村学校在传承乡村文化过程中面临着学校与乡村文化相背离、教师与乡村社会相疏离、学生与乡村文化相脱离的现实困境。乡村学校是乡村生活的文化高地,是更新并传承乡村文化的重要载体。着眼于乡村振兴的伟大历史进程,应大力推动乡村学校的变革,借助乡土课程的开发、乡村教师的培养和乡村学生的文化认同来建构乡村文化传承的实践路径。关键词乡村文化;乡村学校;乡土情怀;文化传承 中图分类号G 7 7 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 6 7

3、 4-5 7 7 9(2 0 2 3)0 4-0 0 4 4-0 7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必然要求。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明确提出要“推动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振兴”。乡村文化振兴作为乡村振兴的重要内涵之一,是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的重要途径。乡村文化是乡村社会的根与魂,乡村社会存在的本质在于乡村文化的传承与繁荣。乡村学校曾是乡村社会的文化中心,为乡村社会的发展和乡村文化的传承作出了重大贡献。但当下城市主导的社会发展模式以及由此带来的“逃离乡土”的教育设计,不仅使得乡村文化自身呈现出“边缘化”与“虚化”的发展态势,还打破了学校教育中乡村文化“

4、乡”与“村”的特质,使得乡村文化在乡村社会尤其是乡村学校中的传承面临现实困境。学校教育在文化传承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乡村文化的振兴亟需乡村学校发挥其应有的价值与作用。一、乡村学校传承乡村文化的现实困境乡村文化的内涵有三个方面:一是乡村自然生态景观;二是村民自然的生产与劳作方式;三是建立在前二者基础上相对稳定的文化样式,包括民歌民谣、民间故事、民间文艺、民间体育形式等。1随着我国社会以城市化为主导的现代化的推进和城乡二元治理结构的破除,乡村的自然环境、生产生活方式、价值观念和伦理结构遭到冲击,城市文化的逐步渗透使得乡村文化开始瓦解。现代学校教育的“城市化”设计取向使乡村学校逐渐背离乡村文化

5、;乡村教师队伍的专业化和职业化进程使乡村教师脱离于乡村社会尤其是乡村居民群体之外;学校教育内容的城市化取向所带来的陌生感和疏远感使得乡村学生与乡村文化相疏离。维系乡村社会与乡村学校的纽带开始逐渐断裂,乡村文化在乡村学校中的传承举步维艰。(一)乡村学校与乡村文化相背离乡村文化自身的发展呈现出“边缘化”与“虚化”的趋势。在现代化进程中,乡村为城市的繁荣贡献了优秀的智力和劳动力,却留给自己经济的“边缘化”、人口的“老龄化”和社会的“空心化”。在被动接轨城市现代化的过程中,乡村经济的“边缘化”直接导致了乡村文化的“边缘化”,乡村文化在社会文化体系中越发处于“边缘”位置。作为乡村传统文化代表的年长者沦为

6、乡村文化中的边缘人,乡村文化传承呈现出由传统的年长者所主导的44前喻文化,向年轻人所主导的后喻文化过渡的趋势,这种过渡的实质是城市文化对乡村文化的逐渐渗透和侵蚀。26城市文化的渗透和侵蚀虽然为乡村生活带来了更为丰裕的物质条件和更为先进的生活观念,但也在潜移默化中消弭着乡村文化的乡土特性,导致乡村文化发展中“乡”与“村”特质的匮乏而呈现出文化内核的“虚化”趋势。现代学校教育“城市化”的设计取向遮蔽了乡村学校的乡村属性。乡村学校无论是在组织管理、课程设置还是校园环境上,都与城市学校差别不大。在学校的组织管理上,乡村学校的教育教学活动、学校管理和教师聘任等方面均由教育行政部门主管,尤其在对乡村教师的

7、选聘上,学校几乎没有用人自主权。在学校的课程设置上,乡村学校与城市学校使用统一的课程标准和教材,课程内容鲜少涉及乡村生活实际,乡村学生无法从教材中寻找到真实而鲜活的生活经验。学校中传授和崇尚具有“普遍价值”的现代科学文化知识,这种知识以科学的知识作为以评判知识合法的唯一标准。3乡村文化在主流文化中被逐步遮蔽,被置于现代教育体系之外,乡村的地方技艺如窗花剪纸、戏曲民谣等很少有机会进入学校教育的内容之中。在校园环境上,乡村本土资源在学校教育中的位置远没有现代技术所带来的便利让人着迷。城市教育的价值观念、现代化的教学设施在给乡村校园带来便利性的同时,也使乡村学校原本别具特色的校园环境变成了整齐划一的

8、钢筋水泥楼房。校园物理环境的变化以及由此带来的心理环境的变化影响了乡村文化通过环境载体产生潜移默化的途径。乡村文化的发展与乡村学校的教育规定性相“背离”。乡村学校镶嵌在乡村社会中,学校中的一切为乡村文化所包融。学校教育价值的发挥是通过传递主流社会的价值观念和文化体系来实现的,乡村文化构成的复杂性和小众化特点,决定了其与城市文化主导下的学校教育是很难齐头并进、相互交融的,乡村文化无法直接参与到乡村学校的教育体系当中,无法借助乡村学校的教学实现对自身的传承与更新。(二)乡村教师与乡村社会相脱离乡村教师是乡村学校的灵魂寄托,乡村教师因乡村学校而存在。乡村学校是乡村教师以“文化人”身份存在的主要场域,

9、是乡村教师天然的“庇护所”。4社会生活的现代化以及人对美好生活的现实需求使得乡村教师进一步脱离乡村生活。乡村教师队伍的职业化使其无法深度参与乡村生活。传统乡村教师被当作“道之代表、礼之化身、德之典范”,坚守与传承“道、礼、德”,成为乡村社会中的知识分子,兼具专业性与公共性身份。5他们不仅关心学校中教育专业领域的事情,还关心乡村的社会、经济、政治与文化等方面的问题;他们一度以“乡绅”和“地方精英”的身份参与乡村基层治理、维护乡村秩序、传承社会教化;他们熟悉乡村,热爱乡村,亲近农民,俨然是乡村社会中的一分子。他们深度参与到乡村生活中,将乡村的命运与自己的生存发展紧密联系。然而,国家教育管理权力的上

10、移致使乡村学校失去办学自主权,乡村教师的角色转变为专职教师,教师工作仅是一份职业,而非一种身份。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推进,乡村学校俨然成为“村落中的国家”。6生活在封闭圈子里的乡村教师,其日常生活即是与同事、学生和教材为伴,教学生活也只是日复一日单调地完成重复性的教学任务。长期处于这种生活状态中的他们与村民、乡土文化相隔离。现代化的社会生活使得乡村教师成为乡村生活的“外乡人”。2 0世纪9 0年代后,“亦教亦农”的乡村教师逐渐退出历史的舞台,“城市化”取向的教师成为乡村教师队伍的主体,他们的生活存在着明显的“城市化”和“去农村化”倾向。乡村教师“工作生活的两地化”,“上班在农村,下班回县城”的现象

11、也屡见不鲜。7乡村学校成为他们与乡村接触的唯一场所,他们只存在于学校,在真实的乡村生活中难觅其影。由于脱离乡村社会生活,致使维持乡村教师与乡村社会之间熟络的“当地人”关系的纽带断裂,乡村教师“不自觉地蜕变为 他者身份”,日渐沦为乡村的“外乡人”。8此外,城市生活物资供给的丰富性与物质获取的便利性吸引着乡村教师,甚至部分“心思在外”的乡村教师以“跳出农门”“成为城里人”“不再面朝黄土背朝天”等话语激励乡村学生的学习。9(三)乡村学生与乡村文化相疏离从文化传承的角度来看,乡村学生对乡村文化的不信任、不自信以及疏离感从根系上破坏了乡村文化的传承机制,乡村文化的传播者和承袭者的缺位导致乡村个体精神生命

12、、天赋潜能和人格倾向上无法得到全方位的滋养。村民的精神寄托失去“文化阵地”,直接导致乡村民众尤其是乡村学生的精神世界没有了文化的支撑。乡村文化无法为乡村学生提供参与现代化进程54的文化自信心和文化认同感。生于乡村、长于乡村的乡村学生浸润在乡村文化中,乡村文化滋育着他们的心灵,培育了他们的价值观念,奠定了他们生命的文化底蕴。乡村学生的生活本应是在美好的乡村环境中与淳朴敦厚的村民相处,参与田间的劳作,从经验丰富的长者处聆听民间故事、了解民间习俗、学习民间传统技能。然而,现代文化强势冲击乡村传统文化,作为传统文化传播者的老一辈相继离世和作为主要承继者的青壮年外出打工,带来的直接后果便是丰富多样的乡村

13、优秀传统文化无人继承。乡村学生在周遭以城市文化为主体的社会氛围中感到陌生甚至表现出冷漠,乡村文化为他们奠定的文化底色不足以提供他们现代化生活所需的自信。另外,2 1世纪以来大规模的“撤点并校”带来的“教育上移”使得乡村文化传承的载体遭到破坏,1 0乡村学生不得不到附近城镇学校就读。这些城镇学校大多都是寄宿制学校,乡村学生远离了长期生活的乡村,还有部分乡村学生因此辍学而进城务工。乡村学生过早离乡导致他们缺失对本土文化的亲近性,他们既没有了乡村文化底气来提升文化自信,又适应不了城市文化,只能在城与乡之间徘徊,宛若“漂浮的影子”游荡在乡村社会的时间和空间里。城市取向的教育设计使得乡村学校表现出“离农

14、”的倾向。学术研究对乡村教育的价值取向在“离农”与“为农”之间争论不休,但与我国社会城市化主导的现代化进程相匹配,教育的现代化在很大程度上表现出城市倾向的现实趋势。尤其是城市倾向的教材开发与课程设计使得乡村学生无法理解主流文化,又逐渐失去了对乡村文化的认同感和自信心。1 1乡土文化中天然的优秀品质,诸如忠厚、坚韧、勤俭节约等,在现代化思潮中非但未得充分重视,反而在城市文化映衬下黯然失色。社会化进程中城市的强势地位使学校教育以城市文化为主要内容,乡村学校教育的实然目的异化为培养逃离乡土的人。加之教育一直被视为是实现社会阶层流动的重要手段,“离农”观念赋予了乡村教育工具价值。“离农”的实质是乡村教

15、育价值取向的异化,对乡村的逃离使得乡村学生与乡村文化相去更远。乡村学生表现出明显的文化自卑,极力向城市文化靠拢,疏远乡村文化。二、乡村学校传承乡村文化的价值旨归人类社会的不同历史发展阶段形成了不同的文化,乡村文化在中华文化体系中具有独特的地位,是中华文化的根脉。乡村文化振兴的关键在于乡村文化的传承创新与可持续发展。乡村文化从来都是乡村的根和魂,是乡村社会得以维系的根基。教育是实现文化传递与更新的重要手段,是文化获得持续发展的动力机制,乡村学校作为乡村教育的主体,肩负着不可推卸的文化责任。乡村文化的衰落或繁荣与乡村学校的变革与发展有密切的关系。(一)乡村学校是乡村生活的文化高地乡村学校作为乡村生

16、活的精神文化中心,是乡村社会中的文化高地。这种高地作用主要有物理空间和文化价值两种表现形式。在物理空间上,乡村学校曾拥有乡村社会中最气派的建筑,整齐的校舍、迎风招展的红旗和窗明几净的教室等,是乡村学校在乡村社会物理空间中的高地象征。在文化价值上,乡村学校及其教师和学生肩负着对文化的先天占有和后天传播的使命。首先,乡村学校集中了乡村社会中的知识和人才。作为传递知识与文化的专门场所与社会机构,学校中教师和学生的平均文化水平远高于当地村民,乡村学校也被认为是乡村社会中“最有知识和文化”的场所。乡村学校中的教师和学生,作为村民群体中的一分子,以其开展的教育教学活动丰富着乡村社会文化活动的实践内涵。其次

17、,乡村学校是新知识、新思想和新观念的集散中心。学校教育是传递知识和文化的主要途径,时代的发展和技术的进步所带来的新知识、新思想和新观念,由教师通过学校课程教学的形式传递给学生。乡村学校的教师和学生不仅是乡村学校的主体,还是乡村社会的重要成员,他们在参与乡村日常生活中将这些知识、思想和观念传递给家庭成员。再次,乡村学校还是乡村社会中固定的、正式的文化场所。乡村学校拥有宽阔的场地、丰富的图书资料和现代化的设施设备,是最适宜村民开展各种文化、体育活动的地方。村民可以借阅学校图书室中的书籍以拓展个人知识,借助学校当中的现代化设施了解当今社会中最新的信息和知识,使用体育设施增强体质,利用学校场地举办传统

18、节日活动、民俗活动、歌舞表演。最后,乡村学校更是汇聚并交流乡村传统文化的重要场所。新时期的乡村学校可以发挥教育和文化传播的功能,聚集擅长剪纸、雕塑、编织等民间传统手工技艺以及戏曲民谣的村民,在空闲时间进行交流并向乡村学生进行集体传授。这类活动在调节村民单调乏味而又辛苦沉重的耕作劳动生活的同时,促进村民之间的文化互64动,使乡村传统文化中珍贵的民风民俗、手工技艺等非物质文化在交流互鉴中得以延续和发展。(二)乡村学校是乡村社会的文化象征乡村学校在乡村社会中是文化的象征。“学校作为一种社会组织,自身总会蕴含着一定的文化要素在内的,它既然是社会文化的载体,自身也就体现出文化的一种特征来。”1 2乡村学

19、校的文化特征既有现实物象的,也有活动性质的。乡村社会的传统文化象征主要是戏台、庙宇等寄托精神信仰的物象,这种文化象征具有一定程度的迷信色彩,而乡村学校以传授正统的、抽象的规训文化为己任,具有广泛的社会合法性和公信力。1 3乡村学校中迎风招展的红旗、红砖绿瓦的校舍、黑板与粉笔等物象,是乡村学校内嵌在古朴的乡村社会中有形的文化意象;活泼开朗的乡村学生和文质彬彬的乡村教师是乡村学校中鲜活的文化主体;字正腔圆的普通话、横平竖直的汉字以及朗朗的读书声,更是乡村学校的文化气息。这些有形的文化物象、鲜活的文化主体和文化气息,共同赋予了乡村社会极富生命活力而又灵动的文化内涵。乡村学校的文化象征还表现在具有更高

20、文化素养的教师和学生本身就是乡村的村民,以文化人的身份深度参与乡村生活、融入乡村社会。在传统社会的生活中,乡村教师以其文化人的身份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除担任一般教学工作之外,也参与乡间日常杂事,“文字方面的杂事主要有帮看书信、命名起字、写对联、写招贴、写契约文书、写寿文、写碑文等;除文字方面的杂事,还帮办婚事和丧事、居间调停、做媒,乃至看病立方等”。1 4乡村教师在传统乡村社会中担当着教育者与文化引领者的双重身份,以其文化活动激活着乡村学校和乡村社会中的文化人的生命活力。(三)乡村学校是传承与更新乡村文化的载体学校教育传递着文化,使下一代能较为迅速、经济、高效地占有人类创造的文化财富,从而实

21、现文化的传承。学校教育不仅仅是传递固有的文化,而且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变迁,对旧有文化实现更新与创新。一方面,乡村的地方性知识具有独特的文化教育价值。乡村学校是乡村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校园文化受到乡村社会的文化景观和乡土文化的制约与影响,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校园文化。乡村独特的生态景观、民俗风情、农业生产方式以及民歌民谣等构成了独特的地方性知识(l o c a l k n o w l e d g e)。1 5将这些地方性知识融于校园文化中,能构成丰富而独特的乡村文化资源。通过合理地开发利用富含地方性知识的文化资源,可以将其转化成为优质的教育资源。学校在对学生施以科学文化知识的正式教育以及各种文

22、化活动的非正式教育时,将这些教育资源运用其中,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促进乡村学生以地方性知识为基础形成文化认同、树立文化自信,这是学校进行文化传承的重要路径。乡村学生将获得的文化资本内化为精神财富,能够培养其与文化相关的个性与创造力,使乡村文化得以发展和创新。另一方面,乡村学校负载着乡村社会的希望与文化教养的责任。乡村学校对乡村社会的文化教养,不仅仅直接施加教育引导作用于乡村学校中的学生,更通过乡村学生向村民施以教育和引导。乡村学生在这个过程中起到了桥接、延伸乡村教育价值的重要作用。陶行知先生就曾以电线的意象指喻学生在学校和乡村社会中的作用,“小先生是一根根流动的电线,这一根根电线伸展到社

23、会底层,构成了一幅教育网、文化网,把学校与家庭构成一体,彼此可以来往,可以交通。他可以把社会所发生问题,所遇到的困难,带回 学 校,再 把 学 校 里 的 知 识 技 能 带 回 社 会去。”1 6通过学生这个具备双重身份的有效媒介,教师不再和乡村民众孤立,学校也不再和社会隔膜,而能真实地通出教育的电流,碰出教育的火花,发出教育的力量。乡村学生将在学校获得的现代文化知识、价值观念带到家庭和生活中,通过自己的言行影响周围的亲人及村民,拓展他们的知识范围,改变他们思想观念中的落后成分,进而改造乡村传统文化中的陈旧部分,以此丰富乡村传统文化的内涵,促使乡村文化在动态传承和更新中不断发展。借由乡村学生

24、,乡村学校通过后喻文化实现对乡村文化的传承与创生。三、乡村学校传承乡村文化的实践进路乡村文化的“边缘化”和“虚化”正在逐步动摇乡村社会的根基。在乡村知识人逃离乡土、文化主体缺位的情况下,乡村少年勉强可以依赖又必须依赖的精神绿洲只能是乡村学校。1 7乡村文化的传承是乡村学校必须承担的责任。乡村学校需要加强与乡村社会的有效互动,使自身重新成为带动乡村社会发展的文化中心。(一)发挥学校乡村文化高地的作用当前对乡村教育的关注主要是以乡村的视角,在与城市教育的比较中俯视性地关注作为弱势的乡74村教育。事实上,从教育的视角理解乡村教育才能使我们真正贴近乡村教育,审视乡村学校对于乡村文化的重要意义。这需要乡

25、村学校积极参与到乡村社会当中,“既守望乡村又回归教育自身”,1 8以实现其在乡村社会中的价值。一方面,乡村学校应该加强与乡村社会的互动,构建学校资源与乡村社会资源的共享机制。在保证教学活动正常开展的情况下,乡村学校可以为村民的日常文化活动提供便利,开放学校的图书馆供村民阅览,利用学校的场地举行乡村的各项民俗文化、节日活动,以加强村民的自身文化修养,丰富村民的日常活动。学校师生也要深入乡村,实地考察乡村的山川、田野、民俗风情,挖掘乡村社会的教育资源,拉近教师、学生与乡村社会、村民的距离,将乡村文化引入到学校之中,经过学校的文化整合又再次辐射到乡村社会。另一方面,乡村学校要承担起文化传播的责任与使

26、命,提升村民的精神文化水平。首先,乡村学校可以通过各种途径和方式的扫盲活动、宣传活动,让村民了解现代科学文化知识,认识现代文明的基本形态,提升村民的思想观念水平,改进村民思维方式。其次,乡村学校可以帮助村民学习掌握现代农业生产知识和技术,更新他们的生产技能和劳作方式,进行种植养殖技能培训,帮助村民成为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现代化农民。最后,乡村学校要关注村民的精神世界,引导村民脱离乡村文化中的落后迷信内容,认真审视自己生活的乡村世界,发现乡村独特的魅力。乡村学生引导村民认识乡村文化的价值,重建他们的精神文化世界,引发他们对乡村文化的认同,重新激发他们对家乡的热爱。(二)因地制宜开发乡土课程和活动过

27、去相当长时间内,对乡村教育问题的关注多是在默认城市为主的教育模式的前提下进行,功利化的教育思维使得乡村文化的价值在乡村教育的设计中缺位。当前为数不多的乡土课程的设计也缺乏对乡村教育问题的整体思考和深层把握,造成了对乡村社会原本有价值的教育资源的遗弃与背离。乡村教育尤其是乡村学校需要“明确各自的实际情况创造性地探索特色发展之路,最终实现特色发展、优势互补、整体提升”。1 9当我们以乡村社会“局内人”的视角转向乡村社会内部、乡村生活深处,发掘并利用乡村世界中的优势资源,会找到独属于乡村社会的特色文化传承发展之路。乡土课程的基本目标是培养乡村青少年对于乡土的亲近与联系、理解与尊重;课程开发的基本原则

28、是普遍性知识与乡土知识之间的平等性、差异性和开放性。2 01 7 0因此乡土课程的开发就需要重视乡土知识对普遍知识的补充与完善。首先,传承乡村传统美德以“育德”。生活在有限的地域范围内的村民之间来往密切,相互熟络,具有很强的依赖性。这使得乡村社会极具人情味,注重孝悌仁义、长幼有序、邻里和睦,这些构成了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重要内容。将这些传统美德融于乡土课程中,可以陶冶学生的人格,使其形成正确的道德观。其次,传承乡村传统工艺以“育美”。乡村传统手工艺制品具有独特的地方特色与美育价值。当前乡村诸多珍贵的民间传统手工技艺因无人继承面临失传、消失的窘境。乡村学校可以开设专门的课程,聘请村中熟悉这些传统技

29、艺的村民进校为学生进行系统的传授,培养学生的兴趣,使学生在“各美其美”中受到“美美与共”的美育教育。再次,倡导学生参积极参与田间劳动以“育劳”。人类的历史是一部劳动史,劳动创造了人类社会和人类文明。乡村社会的农业生产劳动是人类劳动最原始、最本真的形式。生长、生活在乡村社会的乡村学生,拥有比城市学生接受劳动教育更加便利的机会。在参与田间地头的农业生产中,他们更容易从父母处获得劳动常识、劳动知识并掌握一定的劳动技能,从而形成劳动情感。乡村学生在其天然的乡村身份中体验、体会、体察、体认并体悟劳动,切实受到劳动的教育。最后,传承乡村传统民俗以“育魂”。乡村文化中长期积淀形成且不断生长的地域、民俗文化传

30、统以及乡村生活中的许多合理的文化因素,是口耳相传的乡村文化的魂与根。传统民俗、戏曲民谣、民间故事是乡村发展的重要载体,也是潜藏于乡村文化中的丰富教育资源。学校通过邀请民间艺人定期的或者在举办重要节日活动时来校表演,也可以向学生讲解乡村的历史发展、传统民俗,让学生了解自己“生于斯、长于斯”的乡村的“前世今生”,以增强学生对乡村社会的熟络与归属感,使其自然承担起传承乡村文化的责任。回归乡土、亲近乡土、理解乡土、尊重乡土,以乡村青少年的乡土认同、乡土情怀、乡土自信实现个体与乡土之间的和谐互动,由此促进乡村青少年积极的自我认同与人格发展,是乡土课程设计的核心与灵魂。(三)选培具有乡土情怀的乡村教师教师

31、作为人类文化的代表和代言人,肩负着对84学生进行文化传播、文化引领的社会责任,是人类社会中的“文化使者”。乡村教师是乡村教育的根本保障,是引导乡村文化重回乡村学校的关键性人物,是营构乡村文化想象空间的重要力量。对乡村教师的关注要体现出系统、关怀、理解的价值立场。有学者在 乡村教师支持计划提出的“下得去、留得住、教得好”九字期待的基础上,将其拓展为关注入口和出口的“选得准、育得优、下得去、留得住、教得好、能流动、有发展”二十一字期待。乡村师范生的选拔和教育问题,不是让他们“留农”还是“离农”的问题,而是引导师范生理解乡村文明的态度问题。2 0乡村教师的培养不仅需要关注选拔,更要注重培养,尤其是要

32、加强对乡村教师的“乡村素养”和“乡村情感”以及社会责任感的培育。教师尤其是乡村教师在建构自身身份的过程中投入了大量情感,形成了对身份的内化与认同。对乡村教师的“乡村素养”和“乡村情感”的培育是使乡村教师融入乡村社会、成为乡村社会“局内人”、主动担当社会责任感的重要途径。首先,乡村教师真正融入乡村社会需要为其解决生活的后顾之忧。积极改善乡村学校的条件,提高乡村教师的待遇,利用好“公费师范生”“特岗支教计划”等政策,既要留住现有的教师,又要吸引外来教师到乡村任教。其次,注重乡村教师的在地化教育。在地化教育通过建构乡村教育主体、乡村社会和乡村学校之间联结共生的关系来提升乡村学校的教育效能和社会效能。

33、2 1以在地化服务学习促进乡村教师的社会角色认同、以在地化教师培训促进乡村教师社会责任认知和以在地化教育实践落实乡村教师社会责任行动,是遵循职前生成、在职发展和职中提升逻辑的系统培育乡村教师社会责任感的有效途径。2 2最后,要引导乡村教师走出课堂、走出学校、积极参加乡村中的各种活动,体验乡村社会的风俗人情,加强与村民的交流与联系,了解并热爱乡村,理解和认同乡村的文化,真正发挥传播文化的作用。(四)引导学生认同乡村优秀文化乡村学校以天然地具有乡村文化“基因”的乡村少年为教育对象,乡村文化理应成为乡村学校教育的价值基础与精神内核。以乡村文化中的优良成分奠定乡村青少年的文化底色,培养他们的乡村文化情

34、感和文化自信,是引导他们“回嵌乡土”2 3的重要途径。一方面,要促进乡村学生对乡村文化的认同。乡村文化并不是城市文化的落后者,而是滋养乡村社会的富有特色的文化类型。乡村教育不能脱离学生的生活实际开展教学活动,而要让学生真正融入乡村生活,熟悉家乡的自然风光、物产资源,了解家乡的风土人情,充满对家乡的自豪之情,认同乡村文化的价值。这就需要将学校与村庄紧密相连,让学生在发现、思考、应对周遭村落的问题中培养思维、提升能力、拓展乡情。2 4乡村青少年在村落服务中养成责任与担当,在天人之际找寻生命的永恒寄托。另一方面,要引导学生批判地继承乡村传统文化,取其精华,弃其糟粕。对于乡村传统文化,既要延续继承,又

35、要推陈出新。鼓励学生以现代化的视角去审视乡村文化,不仅要剔除落后的、腐朽的成分,更要学习和发扬乡村传统文化优秀的部分,同时也要借鉴主流价值文化,不断发展创新乡村传统文化,使其更富生命活力和时代内涵。中华文化的根脉在乡村,乡村文化是关乎根脉的文化。乡村文化的发展,既不能将其淹没于现代化的宏大想象中,也不能以怀旧的心态简单地维持其自我想象,乡村文化需要被置于现代化的视野中予以传承和创新。教育是文化与文明复兴的重要依据,而乡村学校作为乡村文明传承的重要载体与乡村文明自我更新的重要场域,应当担负彰显乡村之美、培育乡村之魂、激励乡村之爱的文明使命。新时代的乡村社会建设,需要推动乡村学校的变革,拓展其服务

36、乡村的功能,以为乡村文化的可持续发展和全面繁荣作出应有的贡献。注 释 引自2 0 2 1年1 2月1 7日北京师范大学“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农村教育研究与培训中心”举办的“乡村高质量教师供给和保留:政府责任还是社会责任”主题对话中,西北师范大学李瑾瑜教授的发言。参考文献1 刘铁芳.乡村的终结与乡村教育的文化缺失 J.书屋,2 0 0 6(1 0):4 5-4 9.2 刘铁芳.乡土的逃离与回归:乡村教育的人文重建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 0 2 2.3 王明,李太平.重建精神家园:乡村教育的文化使命 J.当代教育科学,2 0 1 2,(1):3-6.944 徐继存,孟璨,王飞.乡村文化的教育

37、拆解 J.教育研究与实验,2 0 1 9,(2):1-9.5 唐松林.理想的寂灭与复燃:重新发现乡村教师J.中国教育学刊,2 0 1 2,(7):2 8-3 1.6 李书磊.村落中的“国家”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 9 9 9:1 4.7 姜超.工作生活两地化:城镇化背景下乡村教师职业新样态 J.中国教育学刊,2 0 1 8,(7):9 4-9 9.8 蔺海沣,谢敏敏.新生代乡村教师形象及其塑造路径 J.湖南 师 范 大 学 教 育 科 学 学 报,2 0 1 9,1 8(6):6 0-6 9.9 李志超,吴惠青.乡村建设的精神危机与乡村学校的文化救赎 J.中国教育学刊,2 0 1 6,(

38、4):1-5.1 0 吕晓娟,马飞.城乡教育一体化进程中乡村文化的传承困 境与 实践 重构 J.当代 教 育 科 学,2 0 1 9(3):3 5-3 9+5 1.1 1 纪德奎,赵晓静.城乡教育一体化背景下乡村学校文化的现实形态与价值取向 J.当代教育与文化,2 0 1 2,4(6):7 6-8 0.1 2 郑金洲.教育文化学 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 0 0 0:2 3 6.1 3 周晔.村学的社会文化功能及退出影响 J.社会科学战线,2 0 1 7,(2):2 4 5-2 5 2.1 4 蒋威.论清代的塾师与乡村杂事 J.历史教学,2 0 1 1,(7):2 4-2 9.1 5 克利

39、福德格尔茨.地方知识 阐释人类学论文集 M.王海龙,等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 0 0 0:2 1 9-2 2 0.1 6 董宝良.陶行知教育名篇选 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 0 2 2:1 2 9.1 7 刘铁芳.乡村教育的人文重建:起点与路径 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 0 0 8,(5):2 1-2 4.1 8 薛晓阳.乡村学校文化责任的历史变迁与教育回归J.教育研究与实验,2 0 2 2,(1):1-1 1.1 9 褚宏启.教育制度改革与城乡教育一体化 打破城乡教 育 二 元 结 构 的 制 度 瓶 颈 J.教 育 研 究,2 0 1 0,3 1(1 1):3-1 1.2

40、 0 王鉴,苏杭.略论乡村教师队伍建设中的“标本兼治”政策 J.教师教育研究,2 0 1 7,2 9(1):2 9-3 4.2 1 王红,邬志辉.国外乡村教育生态转型的在地化实践 J.比较教育研究,2 0 1 9,4 1(9):9 8-1 0 5.2 2 李森,高静.新时代乡村教师的社会责任感及其培育 J.教育研究,2 0 2 2,4 3(1 2):1 3 0-1 4 0.2 3 潘家恩.回嵌乡土 现代化进程中的中国乡村建设 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 0 2 0:序二,4.2 4 刘铁芳.探寻乡村教育的基本精神 J.探索与争鸣,2 0 2 1,(4):1 5-1 8.T h e R e

41、 a l i s t i c D i l e mm a,V a l u e O r i e n t a t i o n,a n d P r a c t i c a l A p p r o a c ho f I n h e r i t i n g R u r a l C u l t u r e i n R u r a l S c h o o l sYANG F a n1,GUO W e n-x i n g(1.C o l l e g e o f E d u c a t i o n a l S c i e n c e,N o r t h w e s t N o r m a l U n i v e

42、r s i t y,L a n z h o u,G a n s u,7 3 0 0 7 0,P R C;2.N o.2 S c h o o l o f X i a n Y a n t a D i s t r i c t,X i a n,S h a a n x i,7 1 0 0 0 0,P R C)A b s t r a c tR u r a l c u l t u r e i s t h e c u l t u r a l m a t r i x t o c u l t i v a t e r u r a l s o c i e t y.H o w e v e r,i n t h e p r

43、 o c e s s o f l a r g e-s c a l e u r b a n i z a t i o n o f o u r s o c i e t y,r u r a l c u l t u r e i s g r a d u a l l y“m a r g i n a l i z e d”a n d“e m p t i e d”,f a c i n g t h e d a n g e r o f f r a g m e n t a t i o n.S c h o o l e d u c a t i o n i s t h e f o u n d a t i o n o f c

44、u l t u r a l d e v e l o p m e n t a n d a n i m p o r t a n t i n t e r n a l d r i v i n g m e c h a n i s m f o r c u l t u r a l i n h e r i t a n c e a n d i n n o v a t i o n.I n t h e p r o c e s s o f i n h e r i t i n g r u r a l c u l t u r e,r u r a l s c h o o l s f a c e p r a c t i c

45、a l d i f f i c u l t i e s s u c h a s t h e d e v i a t i o n o f s c h o o l s f r o m r u r a l c u l t u r e,t h e a l i e n a t i o n o f t e a c h e r s f r o m r u r a l s o c i e t y,a n d t h e d e t a c h m e n t o f s t u d e n t s f r o m r u r a l c u l t u r e.R u r a l s c h o o l s

46、a r e t h e c u l t u r a l h i g h l a n d s o f r u r a l l i f e,s y m b o l s o f r u r a l c u l t u r e,a n d i m p o r t a n t c a r r i e r s f o r u p d a t i n g a n d i n h e r i t i n g r u r a l c u l t u r e a s w e l l.F o c u s i n g o n t h e g r e a t h i s t o r i c a l p r o c e

47、s s o f r u r a l r e v i t a l i z a t i o n,w e s h o u l d v i g o r o u s l y p r o m o t e t h e r e f o r m o f r u r a l s c h o o l s,a n d e x p l o r e t h e i n h e r i t a n c e p a t h o f r u r a l c u l t u r e t h r o u g h t h e d e v e l o p m e n t o f l o c a l c u r r i c u l u m,t h e t r a i n i n g o f r u r a l t e a c h e r s,a n d d e v e l o p i n g t h e c u l t u r a l i d e n t i t y o f r u r a l s t u d e n t s.K e y w o r d sr u r a l c u l t u r e;r u r a l s c h o o l s;l o c a l s e n t i m e n t;c u l t u r a l i n h e r i t a n c e(责任编辑 王明娣/校对 陈育)05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论文指导/设计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