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动力厂煤气平安治理制度
第一节 总那么
煤气设备的设计、施工、运转、维护、检修以及煤气作业防护、煤气平安治理等均必须遵守GB6222-86《工业企业煤气平安规程》、有关单位同时遵守相应的《炼铁平安规程》、《炼钢平安规程》《转炉煤气净化回收技术规程》《轧钢平安规程》中的有关规定。
第二节 煤气系统治理平安要求
1、公司所有工业煤气设备必须以文字方式明确划分治理区域,明确治理单位。
2、各主要的煤气设备、管道的阀门、吹扫点、放散管、人孔、脱水器、管道支架等附属装置,应进展编号,并将号码标在现场明显部位。
3、在所属单位的调度室应有煤气工艺流程指示模拟图板,图板上标明各主要的煤气设备及管道附属装置的编号。
4、凡有煤气的单位均必须划定煤气危险区,在煤气危险区进出口或边界设立明显的“煤气危险区”标志。
5、任何情况下都严禁单人进入煤气危险区。
6、在煤气危险区内经常有人停留或作业的部位,应设置固定式CO检测报警装置。
7、煤气危险区的CO浓度必须定期检测,在易泄露或易积聚煤气的位置设立比较固定的检测点,煤气防护站每班至少巡检2次。
8、煤气防护员巡检和作业监护时,应记录检测数据。
9、生活用蒸汽与煤气系统用蒸汽必须可靠断开,吹扫置换用连接收应使用胶管,不用时应处于断开状态。
第三节 煤气作业平安要求
一、煤气作业分类
1.一类煤气作业:在正常情况下,作业场所有煤气长时间存在或连续出现、或短时间频繁出现。
2.二类煤气作业:在正常情况下,作业场所有可能短时间偶尔出现煤气。
3.三类煤气作业:在正常情况下,作业场所不会出现煤气,仅在不正常情况下偶尔短时出现。
二、一、二类煤气作业必须办理《煤气作业动火许可证》;一类煤气作业的《煤气作业动火许可证》经煤气防护站和本单位平安部门审查批准;二类煤气作业的《煤气作业动火许可证》经煤气防护站审查批准;《煤气作业动火许可证》,是煤气防护站保存三个月。
三、一类煤气作业:作业者必须佩戴氧气(或空气)呼吸器,至少2名煤气防护员在现场监护,预备好备用抢救器具;二类煤气作业:煤气防护员在现场监护,作业过程中现场有便携式CO报警仪连续检测,预备好备用氧气呼吸器;三类煤气作业:作业过程中现场有便携式CO检测仪报警仪连续检测,现场设人监护。
四、煤气设备上动火必须办理“动火许可证”,带煤气动火作业必须经公司安环处、保卫处批准。
五、进入煤气设备内部作业时,必须有效切断煤气来源,打开放散阀和上下人孔;必要时要进展吹扫置换,经监测合格后方可进展作业,监护人不得少于2人。
六、煤气危险区作业必须检测确认CO浓度≤30mg/m3,氧气含量在19%—21%之间,否那么要按GB6222规定时间作业。
七、停送煤气作业
1.停煤气作业
停送煤气时要严格执行煤气传递卡制度,并提早通知煤气用户做好停送煤气预备。
(1)、可靠切断煤气来源,指派专人巡视,严禁在煤气设备上拴拉电焊线。
(2)、打开末端放散,并指派两人(或两人以上)对放散点四周40米(有风时为下风侧45°夹角、半径40米的扇形面)内的范围进展监视,防止有人中毒,严禁各种火源出现。
(3)、通入蒸汽或氮气吹扫设备内部煤气(有计量器时先关闭计量器导管)。
(4)、在末端取样测定:爆炸下限大于4%的煤气,浓度小于0.5%时;爆炸下限小于等于4%的煤气,浓度小于0.2%时,可以接通风机鼓风或打开人孔自然通风。
(5)、在末端取气样分析,其氧含量接近21%为全格。
2.送煤气操作
(1)、检查确认煤气设备及所有附属装置具备送煤气条件。
(2)、打开末端放散管。
(3)、从始端通入氮气(或蒸汽)置换内部空气(有计量器时先关闭计量器导管)。
(4)、在末端放散管处取样检测至含量低于2%为置换合格(如用蒸汽转换,末端放散见到白色蒸汽逸出即为合格)。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