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网络泛娱乐主义思潮对青年价值观的冲击及其应对.pdf

上传人:自信****多点 文档编号:733120 上传时间:2024-02-27 格式:PDF 页数:6 大小:4.12MB
下载 相关 举报
网络泛娱乐主义思潮对青年价值观的冲击及其应对.pdf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网络泛娱乐主义思潮对青年价值观的冲击及其应对.pdf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网络泛娱乐主义思潮对青年价值观的冲击及其应对.pdf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辽宁行政学院学报政府文化管理网络泛娱乐主义思潮对青年价值观的冲击及其应对李苏(安徽大学,安徽合肥2 3 0 6 0 1)摘要作为一种裹挟着享乐主义、消费主义、功利主义内核的社会思潮,网络泛娱乐主义在商业资本逻辑的驱动下搭载着智能媒介发展的快车在网络空间中蔓延,抢占主流文化的传播空间。从衍生机理上看,智能媒介的发展客观上为其形成提供技术支持,商业资本的驱动是其形成的根本因素,青年价值观尚不成熟是其形成的内在原因。在网络泛娱乐主义思潮的影响下,青年的价值观开始出现“三大表征”,即消费观上的符号消费主义盛行、历史观上的历史虚无主义泛滥、审美观上的信仰庸俗主义渗透。引导网络娱乐从无序走向有序,既需要借

2、助国家力量依法依规加以调控,也需要媒体从业者和媒介平台增强责任自觉,更需要青年增强自律意识、不断提高媒介素养。关键词网络泛娱乐主义思潮;精神生活需求;青年价值观;消费主义中图分类号G4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 0 0 8-4 0 5 3(2 0 2 3)0 4-0 0 8 5-0 6伴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更迭和全媒体时代的到来,以媒介为信息传播载体的网络空间深刻改变着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一些媒体在资本利益的驱使下,开始无限放大个体的娱乐需求,将娱乐嵌入人们的日常生活,让人们逐渐沉浸在暂时性的感官刺激中,不断产生惰性依赖。一些网络娱乐形态也从所谓满足人们娱乐需要变成了掩盖享乐主义、消费主义、功

3、利主义内核的“糖衣”,致使娱乐的本质出现异化,衍生出网络泛娱乐主义思潮。网络泛娱乐主义思潮本质上是虚无主义裹挟着享乐主义、消费主义和功利主义,以新媒体技术为载体,以利益为导向,以放大娱乐效果为目的和宗旨,极具隐蔽性与危害性的非主流意识形态,是多种社会思潮相互影响、交织、演化的复杂观念体。随着精神生活富裕、精神生活现代化等相关论题的广泛讨论,满足精神生活需求已成为现阶段青年成长不可忽视的问题。然而,有些青年在享受信息便捷化、娱乐多样化的同时,也逐渐陷人“娱乐至死”的困境,娱乐仿佛成为满足精神生活需求的唯一途径。青年是时代最灵敏的晴雨表,承担着时代发展的光荣和责任,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重要力

4、量。因此,析网络泛娱乐主义思潮的本质及其衍生机理,明晰其危害,探索应对青年价值观冲击的有效预防策略,从而助力广大青年“坚定不移听党话、跟党走,立志做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好青年”2。一、从外因到内因:网络泛娱乐主义思潮的衍生机理进人新时代,随着我国社会生产力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精神生活的需求愈加丰富多样。网络泛娱乐主义思潮在资本的驱使下被冠以“满足人们精神生活需求”的崇高之名,而其本质是通过科技赋能、资本宰制、需求异化等诸多因素嵌人人们日常生活和网络空间并持续发酵的必然产物,其所带来的泛娱乐狂欢具有极强的魅惑性和诱导性,能在短时间内迅速占领网络生态,挤占主

5、流意识形态的传播空间。因【作者简介李苏(1 9 9 8 一),女,安徽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研究生。【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发展积极健康的党内政治文化研究”(2 2 ZDA034)。85辽宁行政学院学报政府文化管理此,审视网络泛娱乐主义思潮盛行的原因,既要探究其本身的属性,也要剖析网络泛娱乐主义思潮形成的因素,更要从青年主体出发,探寻其价值观受冲击的内因。(一)媒介赋能:智能媒介的发展客观上为网络泛娱乐主义思潮的形成提供技术支持智能媒介是以人工智能、大数据、虚拟现实等数字技术为依托、以人机协同的互联网信息平台为场域,进行快速化、动态化、精准化信息生产与传播的媒介形态。相较于书籍、报

6、纸、电视、广播等传统媒介,智能媒介拥有传统媒介所不能比拟的信息承载力,打破了传统的文字叙事,实现了声音、图像、视频、文字的同步呈现,具有较强的直观性。在服务方式上,智能媒介能够借助算法推荐进行个性化、精准化推送,因而在传播效果上拥有极高的互动性和时效性。智能媒介的出现促进了传播领域的发展和变革。美国著名传播学者威尔伯施拉姆曾提出娱乐功能(休闲活动、从工作和实际问题中得到解脱,无意为之的学习,社会化)是传播的重要功能之一,并对娱乐的定义进行详细阐释,指出大众应当注意娱乐的社会功能 3。网络泛娱乐主义思潮是媒介过度娱乐化发展的必然结果。一方面,人们的日常生活已经离不开智能媒介。智能媒介已经成为大多

7、数人尤其是青年群体满足社交、购物、娱乐等需求的主要载体。依托智能媒介,人们既能享受到低廉的价格和较好的购物体验,更能在与主播和其他用户的互动中获取情绪价值。然而,一些用户往往在主播带货的“宝贝”“宠粉价”“买它”等一系列口号和标语中忘记了为什么要购买这款产品,助长了过度消费的泛滥;还有一些用户由于轻信而跌落虚拟空间的诈骗陷阱,引发网络空间的信任危机。另一方面,智能媒介平台极大地降低了娱乐消费的成本。用户只需要通过指尖轻点屏幕就能畅游在抖音、微博、微信视频号等各类自媒体应用所提供的娱乐狂欢中,在获取海量娱乐信息的同时暂时性地忘记来自工作、学习中的焦虑和烦恼,但在短暂的快乐之后,留下的更多是空虚。

8、有些青年因为长期沉浸在短视频、肥皂剧、各类游戏等带来的感官刺激中,逐渐形成浮躁、焦虑的心理状态,进而影响个人的正常生活,逐渐形成趋乐避苦的价值观。86(二)资本赋魅:商业资本的驱动是网络泛娱乐主义思潮形成的根本因素网络泛娱乐主义思潮以其极强的隐蔽性和弥散性,配合着资本霸权利用新媒体技术迅速融人大众文化,潜移默化地改变人们的价值观念和行为方式。从纵向上看,网络泛娱乐主义思潮表现为娱乐本质的偏离,造成娱乐价值的超载。资本平台裹挟着算法推荐,放大了娱乐在满足人的精神需求上的作用,不断侵蚀着用户的思考方式和劳动能力,削弱着用户的主体性和能动性,使其被动充当“数字劳工”,阻碍其身心健康的全面发展。人们沉

9、浸在追逐娱乐的“信息茧房”中,渴望通过娱乐达到精神愉悦。然而,人们看似拥有自由支配时间权利的背后显现的却是资本宰制下的自我异化,青年不自觉地成为“奶嘴乐”计划的牺牲品。从横向上看,网络泛娱乐主义思潮表现为娱乐场域的臀越,造成娱乐价值的越位。从调侃娱乐英雄人物到歪曲某些历史事件经过,网络场域娱乐话题的转变映射出网络泛娱乐主义思潮正将泛娱乐元素蔓延到主流价值主导的公共事务场所,刻意回避宏大叙事和理性精神,喧宾夺主地稀释着主流意识形态的政治引领作用。娱乐在资本的操控下,已经从简单的休闲娱乐方式泛化为释放情绪、宣泄情感和张扬个性的重要载体,具有强烈的意识形态属性。褪去娱乐的外衣,网络泛娱乐主义思潮实质

10、上是资本价值增殖意识以日常化、隐蔽化的方式渗透虚拟网络空间的结果。自媒体平台获取利润的方式主要有三种:一是软性广告植人,即获取商家的宣传提成;二是内容引流,即流量变现;三是直播带货,即取得带货分成。在资本和利益的驱使下,诞生了以数字科技为支撑、以唯流量为价值增殖模式的“流量拜物教”。资本为了掌控流量,用缺乏深度的娱乐内容迎合某些受众的感官需求,构建了一个充满感官刺激的“娱乐乌托邦”。一些自媒体在利益的驱使下,跌人资本的流量陷阱,毫无底线地迎合流量,导致大量同质化、庸俗浅薄的内容迅速占领网络空间,严重危害网络生态。(三)认知偏差:青年价值观尚不成熟是网络泛娱乐主义思潮形成的内在原因2021年我国

11、未成年网民规模达1.9 1 亿,未成年人互联网普及率达9 6.8%。可见,青年是互联辽宁行政学院学报政府文化管理网的主力军。网络泛娱乐主义思潮抓住媒介发展的契机,以青年群体为切入点,生产出大量迎合青年心理的文娱产品,形成了以短视频、流行梗、表情包等为表达方式的亚文化形态。在亚文化形态中潜藏着各式各样张扬个性、颠覆传统、娱乐至上的价值观念,挟持着一些青年一步步跌落泛娱乐狂欢的虚无主义陷阱。一方面,从青年群体的心理特征来看,青年正处于独立意识和自我意识发展的关键时期,精力充沛、思维活跃、好奇心强,但往往对外界缺乏准确的判断力。因此,他们接受感官刺激要快于理性思考,更容易将网络场域当成逃离现实生活的

12、“避难所”,形成获取暂时性快感的惰性依赖。另一方面,当青年身处于“内卷”环境中,各方面压力会促使其寻找一个宣泄情绪和缓解压力的突破口,而匿名化的网络场域提供了这样一个平台,它借助算法推荐打造个性化的交往圈层,用所谓的“娱乐自由”幻象转移青年的注意力。长此以往,一些青年更多沉浸在娱乐综艺、明星八卦、恶搞趣事等庞杂的娱乐信息中,而对时政新闻和社会现象鲜有关注。资本平台对个体自我享乐主义的过度突出,很大程度上遮蔽了青年实现自我价值所需要的社会共同体意识,也消减了青年在网络虚拟的场景建构下最大限度实现自我价值的可能性。青年的自制力和价值观尚不成熟,缺乏一定的责任意识和思辩能力,很难处理好长远利益和眼前

13、利益的关系,容易产生“今朝有酒今朝醉”的消极价值观念。二、从娱乐到“愚乐”:网络泛娱乐主义思潮对青年价值观的消极影响当娱乐逻辑操控着公众的思维、娱乐话语成为表达公众诉求的一种重要方式时,网络泛娱乐主义思潮就不可避免地带来一定的政治隐患。其中,后真相时代的所谓情绪化表达、忽略事实和非理性认知等表征是最值得担忧的问题。一方面,不可否认,泛娱乐开始成为各大网络平台和一些公司在文化市场领域主推的商业经济模式,其将娱乐和市场化生产捆绑在一起,以获取最大经济效益为目的,进一步助推了网络泛娱乐化态势,深度影响着青年日常生活方式。另一方面,网络泛娱乐主义思潮正逐步消解着一些青年的政治观念和道德素养,不自觉地影

14、响着他们的价值取向和行为方式,这些青年很容易将娱乐价值作为判断最高文化价值的准则,加上网络泛娱乐主义思潮对青年群体的一味迎合,配合其话语叙事的情绪化特征,难免诱导一些青年抛弃理性、忽略事实,形成“有趣即正义”的错误价值观,导致青年在消费观、历史观、审美观上产生偏差。(一)消费观上:盲目追求攀比消费,致使符号消费主义盛行资本敏锐地察觉到在物质充裕的今天,青年的需求不再仅限于吃喝住穿。为了配合青年的群体认同需求,资本将原本普通的商品赋予了使用价值以外的符号意义,这意味着在购买商品时,更多的是为商品使用价值以外的符号象征意义买单。在攀比心理和从众心理的推动下,一些青年沉浸在直播打榜、游戏“氪金”、偶

15、像打赏、奢侈品牌抢购等带来感官刺激和虚荣满足的符号消费的狂欢中,将消费当成释放压力和获得群体认同的有效方式,以此寄托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具象化的商品消费在资本的控制下一步步走向抽象化。然而,符号消费意义的介人并不能完全满足人精神世界的真实需求,反而造成了消费的异化。一方面,琳琅满目的商品配合着广告宣传,放大了商品的真实价值,不断激发人的物欲和享乐精神。而青年往往面临购买需求旺盛和消费能力不足的矛盾。因此,在社会上就出现了有些青年为了满足消费欲望和虚荣心去“裸贷”“啃老”,甚至出现诈骗、偷窃等一系列不良社会现象。符号消费主义操控着人的逻辑和行为,人和物的关系被颠倒,消费反而成为控制人、奴役人的一种

16、手段。符号消费逻辑主宰着人的生产生活,一些青年开始用符号价值衡量人的价值,用抽象的符号交往代替人与人的现实交往。另一方面,符号消费主义隐藏的意识形态属性正一步步侵蚀着青年的创造性,阻碍其实现身心的全面发展。在无休止的报复性消费、炫耀性消费等诸多消费形式下,人的基本物质需求虽得到了一定满足,但更深层次的依托劳动达到自我实现的需求却无法从根本上得到满足。在资本逻辑的驱动下,有些青年将人生目标定义为“花不完的钱,买不完的奢侈品”。精神生活和改造世界的愿望原本是基于认识世界的基础上对物质生活的反思和超越,如此却成为满足物质需要的附属品。一87辽宁行政学院学报政府文化管理些青年的价值追求、道德品格、精神

17、风貌在符号消费主义的侵蚀下逐渐被异化,追求浮躁浮夸的泛娱乐享受,这也从侧面反映出部分青年精神生活的空虚。(二)历史观上:戏谴政治、恶搞传统,致使历史虚无主义泛滥恶搞、造梗、调侃作为泛娱乐主义思潮在网络空间的重要表现形式,脱离了真实性和严肃性,它将个体的主观臆断和碎片化的信息杂在一起,刻意迎合着青年的猎奇心理,制造出大量有味道无营养的“娱乐快餐”。更有甚者,在缺乏可靠资料和有效证据的前提下,无视历史事实对政治人物和政治事件进行公开化的娱乐调侃,企图用娱乐解构政治的崇高。这种将政治娱乐化的做法不仅损害国家的形象和政党的领导力,而且为历史虚无主义的渗透提供契机,阻碍青年形成良好的政治态度和政治素养。

18、历史虚无主义在后真相时代的所谓由情绪化主导、碎片化叙事等非理性认知方式的影响下扩散蔓延,刻意引导青年产生偏误认知。具体而言,网络泛娱乐主义思潮动摇了一些青年的历史观,主要表现为三个方面:一是用革命先烈和历史人物的图片制作娱乐表情包,以恶搞、戏等方式丑化革命先烈和历史人物形象,对经典革命先烈的艺术作品肆意进行剪辑,制作成各种视频来博眼球、获取流量;二是颠覆书本上对历史事件的真实记载,把历史事件当作短视频、网络游戏等的素材随意改编,模糊青年对真实历史事件的认知;三是无视历史事实,以碎片化、娱乐化、非理性化的叙事解构英雄文化的原貌,消解英雄文化的正统性和崇高性。更有甚者,刻意贬低英雄人物的功绩,美化

19、侵略战争,否认英雄流血牺牲的意义,削弱英雄文化对青年的凝聚力和引领力5。因此,网络泛娱乐主义思潮暴露出的本质是资本主义的意识形态,在资本驱动下,不仅表现在娱乐内容上的越界,还表现在娱乐价值评判上的越位,毫无底线地迎合资本增殖的利益诉求,颠覆大众的历史认知,制造历史虚无主义陷阱。(三)审美观上:审美认知异化,致使信仰庸俗主义渗透“动物只是按照它所属的那个种的尺度和需要来建造,而人却懂得按照任何一个种的尺度来88进行生产,并且懂得怎样处处都把内在的尺度运用到对象上去;因此,人也按照美的规律来建造。6青年的审美观念不仅关系其在纷繁复杂的社会现象中如何正确辨别善恶美丑,更直接决定其在社会实践中能否践行

20、真善美。青年的审美能力尚未成熟,具有极强的可塑性,很容易遭受网络泛娱乐主义思潮的侵蚀。一方面,网络泛娱乐主义思潮是以错误审美观为价值导向的审美活动。之所以这样说,主要是批评娱乐之“泛”,智能媒介的普及让人人都可成为娱乐的生产者和传播者,致使网络空间的娱乐信息庞杂且缺乏真实依据,很容易模糊消遣娱乐和审美娱乐的边界。而青年的审美评价标准趋于主观,很容易跟风形成错误审美观。诚然,适度娱乐是个体放松压力和心情愉悦的一种手段,但在资本裹挟下的网络泛娱乐空间,一些娱乐形态不再只是单纯的娱乐消遣,而变成资本逻辑裹挟下博取流量、获取暴利的重要工具。因此,资本利用哗众取宠的娱乐内容构建出各类吸引眼球的娱乐景观,

21、各种以明星出轨婚变、“小三”上位嫁富商、土味扮丑等为头的娱乐内容迅速占领各大平台的热搜榜,致使一些青年在眼花缭乱的娱乐空间中模糊了审美认知。另一方面,媚俗化、低智化、同质化的娱乐内容深刻影响着青年的审美能力。在以明星、网红为讨论热点的网络泛娱乐空间,模仿明星怪异装扮、热衷追捧网红、渴望一夜成名成为时尚潮流,一些青年的审美伴随着欲望的扩张逐步走向单一和畸形。比如,近年来,“整容要趁早”“颜值即正义”等散布容貌焦虑的观点不断在网络上发酵,使得整容和医美逐渐呈现低龄化态势,一部分青年对整容趋之若鹭。更有甚者,以漫画书上的样子为整容模板,幻想整成“真人芭比”。这不仅颠覆客观规律、伤害个人身体,还营造了

22、一种颜值至上、“吸晴”就是“吸金”的功利主义思维,加剧了整个社会的信仰庸俗化风险。三、从无序到有序:网络泛娱乐主义思潮下青年价值观的引导策略网络泛娱乐主义思潮的盛行有社会转型时期的现实原因,也有青年自身的认知因素。对于其造成的青年消费观、历史观、审美观异化的倾向,不辽宁行政学院学报政府文化管理能简单地搞网络娱乐内容“一刀切”,必须明确最根本的原则:娱乐只能是丰富青年精神生活需求的一种手段,不能成为支配青年生活的全部,不能放任网络泛娱乐主义思潮挤压主流意识形态的传播空间。因此,要从国家、媒体、青年三个层面入手,防范化解网络泛娱乐主义思潮下的意识形态风险,还青年一个绿色健康的娱乐生态。(一)国家调

23、控:捍卫主流意识形态的主体地位,不断提升网络信息和舆论的监管力度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意识形态工作是为国家立心、为民族立魂的工作。要牢牢掌握党对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7。空泛化的娱乐内容以“戏一切”的态度严重阻碍了网络生态的良性发展。因此,必须加强网络信息和舆论的监管力度,捍卫主流意识形态主体地位,为筑牢青年的共同信仰树立起鲜明的旗帜。防止网络泛娱乐主义思潮对青年价值观的侵蚀,既要“治”也要“引”。具体而言,一方面,要不断健全相关法律法规,加强网络信息的监管力度,用法律手段遏制网络泛娱乐主义思潮的蔓延。2 0 1 9 年1 2 月1 5 日,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发布的网络信息内容生态治理规定强调,

24、要坚决防范和打击损害国家利益、公共利益和他人合法权益的违法娱乐信息,依据具体情况追究网络信息生产者相关的刑事责任、民事责任等;加强对网络信息服务平台的监管力度,建立健全各项管理制度,特别是健全算法推荐的人工干预,鼓励网络信息平台帮助用户挣脱娱乐化“信息茧房”。另一方面,国家应不断提升主流意识形态叙事方式的话语魅力,增强青年对主流意识形态的认同。一些青年认为主流意识形态传播方式刻板、生硬,难免会对其传播内容抱有冷漠态度。因此,应当耦合具有亲和力的思政话语体系,构建立体化、互动式的话语语境,赋予主流意识形态话语新的生机,实现思想性、逻辑性、艺术性的高度统一。主流媒体要主动开通媒体公众号和网站,优化

25、主流意识形态的传播内容和形式,不断将马克思主义理论与青年成长的具体实际问题联系起来。在内容上要主动聚焦青年关注的热点问题、重大事件并予以权威且客观的评价,引领青年牢固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在表达方式上,要采取包容的态度,依托以智能媒介为载体的娱乐信息的传播优势,充分利用自媒体、图文视频等融媒体平台的叙事方式,更好契合青年的认知发展需求。(二)媒体自觉:加强媒体的责任意识,鼓励树立以质取胜的竞争观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对文艺的浮躁态度“不仅会误导创作,而且会使低俗作品大行其道,造成劣币驱逐良币现象。低俗不是通俗,欲望不代表希望,单纯感官娱乐不等于精神快乐”8 。随着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化和人民生活水平的

26、提升,人民精神生活需求日益增强,文娱市场迎来新的发展机遇,如果仅对资本一味迎合迟早会被文娱市场淘汰。因此,纠正网络泛娱乐主义思潮下青年价值观的偏误,需要媒体从业者和媒介平台积极支持并配合国家治理的顶层设计,共同捍卫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导地位,维护青年精神生活需求的正当权益。一方面,打破某些网络娱乐场域的劣币驱逐良币的畸形格局,需要每一个媒体从业者的共同努力。媒体从业者作为内容的生产者,要具有辨别复杂社会思潮的犀利慧眼,既要处理好长远利益和眼前利益的关系,更要敢于同背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社会思潮作斗争,决不能因为眼前的蝇头小利而忽视职业操守。要提高捍卫网络生态安全的责任意识,坚守人民立场、筑

27、牢底线原则、培养长远眼光,了解人民群众真正的文化需求,主动向主流意识形态靠拢,坚持以“内容为王”代替“流量为王”的传播原则。在具体的内容生产上,媒体从业者肩负着为人民生产精神产品的使命,因此,要有敬业、精益、专注、创新的工匠精神,要敢于抛弃跟风、模仿的套路化、低智化、同质化的内容生产方式,巧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娱乐元素,配以中国本土的诗词歌赋舞,创作出集思想性、教育性、趣味性于一体的娱乐文创作品,引导青年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另一方面,媒介平台要认清泛娱乐化内容在同质化竞争下的虚假繁荣本质,明晰娱乐与泛娱乐的差别,警惕资本扩张下的病态娱乐观对青年精神文化的侵蚀,摒弃商业价值大于文化价值的发展逻辑

28、,加强对网络主播素养的评价和筛选。在内容的监管上,要善于利用数字科技协同人工审核,实时拦截具有“三俗”特征的泛娱乐信息,在传播板块中加人“青年专栏”降89辽宁行政学院学报政府文化管理低具有“三俗”特征的泛娱乐信息对青年价值观的影响。为积极、健康、正能量的娱乐内容开启绿色通道,帮助青年树立娱乐有度的科学娱乐观,引导资本在娱乐行业健康流动。(三)青年自律:保持健康的休闲娱乐心态,不断提高信息辨别能力和媒介素养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面对信息时代各种思潮的相互激荡,面对纷繁多变、鱼龙混杂、泥沙俱下的社会现象,一时有些疑惑、仿湟、失落,是正常的人生经历。关键是要学会思考、善于分析、正确择,做到稳重自持、从

29、容自信、坚定自励”9 。网络泛娱乐主义思潮的确造成了一部分青年沉溺在低级趣味的虚假狂欢之中,其精神世界被侵蚀。但青年并不是无能为力,相反,要彻底挣脱网络泛娱乐主义思潮对青年价值观的影响,关键还靠青年自身。一方面,青年要增强主体意识,树立正确的休闲娱乐观,不断提升审美能力。泛娱乐信息颠倒了人与娱乐的关系。一些青年误将泛娱乐体验当成减压和放松的唯一方式,将商业逻辑裹挟下的消费行为看成是产生快乐的多巴胺,结果却变成资本控制下的“数字劳工”,不自觉地占用自已的闲暇时间为资本服务。因此,青年应转变观念,不要将娱乐限于享受和低级趣味,而要将其置于满足个人自由全面发展的整体框架之中,不断挣脱泛娱乐化的控制,

30、跳出同质化娱乐信息的怪圈,把娱乐当成服务自身的手段。在压力缓解上,合理地将心理预期与社会发展现状联系起来,用运动、读书、沟通等科学宣泄压力的方式代替单一化的网络娱乐冲浪。在审美观培养上,泛娱乐化信息对现实生活的揭露往往带有极强的艺术性和理想性,但并不是对现实生活的真实反映,个体的生命意义需要通过劳动实践来获得。因此,青年要善于通过参与义务劳动和社会实践的方式在情理交融的现实生活中发现真善美。另一方面,青年要加强学习,不断提升信息辨别能力和媒介素养,主动通过投诉、举报等方式对网上违法和不良信息进行监督,学会透过纷繁表象看清泛娱乐信息的本质。网络泛娱乐主义思潮中渗透着各类不良社会思潮,会一点点侵蚀

31、青年现有的价值观念,使部分青年把追求自我欲望的实现当成现实生活中的一切。因此,青年要学会将自己的理性思维从网络泛娱乐主义思潮的栓桔中解放出来,坚定捍卫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导地位,在纷繁复杂的社会思潮中练就识别魅象的火眼金晴,努力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找寻精神食粮、在劳动实践中祛除网络泛娱乐主义思潮带来的浮躁、焦虑和内耗。要不断提升对媒介信息的自我选择能力、认知能力、思辨能力、创造和生产能力,从而利用媒介资源完善自我、服务社会。参考文献:1胡伯项,吴隽民.新媒体时代泛娱乐主义对我国主流意识形态的冲击及其应对 J.思想教育研究,2 0 2 1(1 0):85-92.27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32、伟大旗帜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一一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2 0 2 2 年1 0 月1 6 日)N.人民日报,2 0 2 2-1 0-2 6(1).3威尔伯施拉姆,威廉波特.传播学概论 M.何道宽,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 0 1 0:3 1.【4 专家解读第5 1 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EB/0L.(2023-03-02)2023-06-01.https:/ J.思想教育研究,2 0 2 3(4):7 2-7 7.6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 卷 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57.8习近平.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2 0 1 4 年1 0 月2 5日)N.人民日报,2 0 1 5-1 0-1 5(2).9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十八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中 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 0 1 6:7-8.责任编辑:何柳90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论文指导/设计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