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小城镇空间吸引力与公共服务设施空间分布的关联性分析——以安徽省H镇为例.pdf

上传人:自信****多点 文档编号:732857 上传时间:2024-02-27 格式:PDF 页数:6 大小:2.38MB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城镇空间吸引力与公共服务设施空间分布的关联性分析——以安徽省H镇为例.pdf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小城镇空间吸引力与公共服务设施空间分布的关联性分析——以安徽省H镇为例.pdf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小城镇空间吸引力与公共服务设施空间分布的关联性分析——以安徽省H镇为例.pdf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城市问题|新建筑 4/2023 131作者单位裘知:浙江大学建筑工程学院(杭州,310058);浙江大学平衡建筑研究中心(杭州,310027)王玥:浙江大学建筑工程学院(杭州,310058);浙江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杭州,310027)王竹:浙江大学建筑工程学院(杭州,310058)戴晓玲:浙江工业大学设计与建筑学院(杭州,310023)*通讯作者(E-mail:dai_)小城镇空间吸引力与公共服务设施空间分布的关联性分析 以安徽省H镇为例Correlation Characteristics between the Spatial Attraction of Small Towns

2、and the Distribution of Public Service Facilities:A Case Study of H Town,Anhui Province摘要围绕空间吸引力视角下小城镇公共服务设施的空间配置问题进行研究。以安徽省H镇为例,首先将设施按照运营主体和使用状态分为政府支持型在用、自主运营型在用、自主运营型闲置三类,采用平均最近邻的方法分析其聚集特征,进而判定三类设施的空间吸引力程度。然后,对小城镇均质空间和被设施使用人群影响后的非均质空间分别建构空间句法模型,并与现状比对,发现由设施引起的使用者路径变更引发了空间吸引力变化,继而影响设施使用状态的动态规律。最终提出

3、以设施布局带动空间活力的配置思路,旨在为小城镇公共服务设施的空间配置方法提供理论基础。关键词小城镇公共服务设施平均最近邻空间句法空间分布特征空间吸引力ABSTRACTThis research focuses on the spatial allocation of public service facilities in small town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spatial attraction.Taking H Town in Anhui Province as an example,first of all,it divides the faciliti

4、es into three categories according to the operating subjects and usage status:government-supported in operation facilities,self-operated in operation and idle facilities.The average nearest neighbor is used to analyze their aggregation characteristics and determine the degree of spatial attraction o

5、f those three facilities.Then the space syntax models are constructed by the homogeneous space of small towns and the heterogeneous space influenced by the people who use the facilities.Compared with the current situation,it is proposesd that the change of user path caused by facilities leads to the

6、 change of spatial attraction,and then affects the dynamic law of facility usage status.Finally,the study puts forward the idea of using the layout of facilities to promote the spatial vitality,in order to provide a theoretical basis for the spatial allocation method of public service facilities in

7、small towns.KEY WORDSsmall towns;public service facilities;the average nearest neighbor;space syntax;spatial distribution characteristics;spatial attractionDOI10.12069/j.na.202304131中图分类号TU982.29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0-3959(2023)04-0131-06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2278044)裘知王玥王竹戴晓玲*QIU ZhiWANG YueWANG ZhuDAI Xiaoling1

8、研究背景与缘起公共服务是促进人居环境品质营建与永居的重要载体,在较为发达的城市地区,市场经济相对成熟,促生了公共服务设施建设中政府支持与自主运营并存的多元主体格局。而在广大的“非城”地区,除传统认知中具备一定本土化产业、与城镇保持空间边界的农村聚落之外,另有一部分农村地区逐渐被城镇同化,农民离土不离乡的就业模式和乡镇企业的崛起催生了大批半城半乡的小城镇1-2。它们在土地使用、设施配置、空间格局上均体现出城市规划强力干预与农村自组织进化3-4的双重特性,成为典型的城乡过渡型聚落(图1)5-6。小城镇公共服务设施类型既包括常见的教育、医疗和社会福利等政府支持型设施,此类设施具有自上而下的保障及1半

9、城半乡的小城镇格局示意2H镇村镇体系示意12XZ村(自然村)WL村(自然村)安置区XWZ村(自然村)H镇镇区/G村(中心村)向镇区(中心村)获取服务自然村自然村自然村自然村镇区 中心村辐射作用研究样本范围下辖区域本文引用格式:裘知,王玥,王竹,等.小城镇空间吸引力与公共服务设施空间分布的关联性分析:以安徽省H镇为例J.新建筑,2023(4):131-136.132 4/2023 新建筑|城市问题“必需”的功能7,同时也衍生出一定规模的自主运营型设施,如商业、产业服务等,由于业态新陈代谢有别于城市的高速迭代,这种“稳定态”下的自主运营型设施使用状态在某种程度上反映了其对居民的“吸引力”程度。“吸

10、引力”的概念来源于旅游学,用以阐释旅游目的地吸引游客的优势属性8-9,包括与目的地形象相关的文化吸引力10、为获取空间具备的某功能而前往使用的功能吸引力11-12,以及与到达设施的难易程度或被经过的可能性相关的空间吸引力13-14等,这种吸引力作用的属性同样可以解释公共服务设施被选择并得以良好运营的内在逻辑。由于本研究中的样本镇并非吸引游客前往的旅游型或纪念型城镇15,因此排除文化吸引力因素。同时,实地调查显示,相同功能的设施在空间中呈现散点分布形态,同一功能、不同位置的设施存在运营良好和闲置两种状态,说明设施并非由于功能竞争或功能不被需要而发生闲置,因此暂不考虑功能吸引力因素。此外,无论是运

11、营良好还是闲置的设施,均存在一定程度的聚集现象,更加说明设施的运营状态差异集中在空间吸引力维度,即设施的运营状态与其所在位置的属性有关。在普遍认知中,运营良好的设施理应倾向于分布在空间吸引力强的区域,闲置的设施则应倾向于分布在空间吸引力弱的区域。然而,针对多个典型半城半乡小城镇,以其常规路网构建空间句法模型,并测度设施所处位置的可达性与通行潜力时,均发现:闲置设施发生聚集的位置,同样被测度为小城镇中空间吸引力强的区域,这与一般性认知具有根本性差异(表1)。既然设施的运营状态与空间分布的吸引力存在正向关系,那么有可能是在空间句法的模型建构中缺失了对某些要素的考量,导致了模型测度结果的失准。而正是

12、这些被忽略的要素,极大影响了对小城镇空间结构的判断。由此,笔者选取其中一个典型小城镇样本展开详细研究,探索被忽视的空间结构度量要素,以揭示小城镇真实空间吸引力的内在机制。2研究方法2.1样本选择研究选取典型半城半乡小城镇安徽省固镇县H镇为样本,以镇区(中心村)作为研究的地域范围(图2)。单体城市在高速迭代下边界逐步瓦解,并形成有机共赢的城市群,而小城镇具有较清晰的聚落边界,因此单体小城镇的空间吸引力研究具有可行性,同时其设施“运营良好”或“设施闲置”的状态相对稳定,可成为辨别空间吸引力程度的依据。H镇下辖3个自然村,中心村是重要的物资集散地和交易中心,随镇政府的设立演变为H镇镇区。镇区发展具有

13、典型的自上而下规划与自下而上生长相结合的特征,既有以道路与部分居住社区为代表的城市性特征,也有以小尺度的农村住宅和少量农田为代表的农村性特征。H镇公共服务设施已配置镇规划标准 GB 50188-2007中提及的所有“应设”项目,设施类型较为完备。2.2公共服务设施数据调查与获取通过梳理城乡社区公共服务设施的国家法规与地方导则,建构包括基本生活服务型与产业服务型两大类公共服务设施库。基本生活服务型设施指医疗、文体、教育、社会福利、行政管理、商业、基础建设等为居民生活提供服务的相关设施。产业服务型设施主要指产业技术培训、生产资料供应、仓储、物流等为农村三产提供服务的相关设施。由于村镇大数据系统较城

14、市相比仍有一定差距,设施建设与使用也具有一定的自发性与不确定性,因而无法使用大数据手段获取设施数据。本研究通过田野调查法、地图描点法,利用无人机影像采集、街景拍摄及“两步路”手机APP,描述H镇459项设施的现实状态。2.3空间吸引力分析针对预调研中发现的设施聚集状态,研究使用ArcGIS空间分析工具挖掘设施聚集特征,进一步佐证具有聚集规律的不同种类设施代表相应的空间吸引力程度。空间吸引力通常和布点位置、可达性等要素相关,研究分别以均质空间和被设施使用人群影响后的非均质空间建构空间句法模型,并通过模型比对,挖掘空间吸引力的影响要素。ArcGIS空间分析点要素的聚集方法可分为一阶与二阶两种属性:

15、一阶属性可分析点分布格局的基本属性和过程预期值在空间中的变化特征,二阶属性可探究点在空间分布中的相互依赖特征16。研究选取一阶属性核密度分析法,可视化表达设施布点的聚集程度;运用二阶属性中的平均最近邻法分析,在核密度可视化分析基础上,以观测距离与期望距离的比值定量判断设施布点的聚集程度17。空间句法是研究人与空间组织关系的理论与方法18,本研究运用Depthmap空间句法进行线段分析,选取整合度与选择度表征空间吸引力,整合度用以揭表1Q镇、S镇和P镇闲置设施分布与空间吸引力的叠加半城半乡小城镇运营主体 设施数量/处闲置率/%闲置设施分布核密度与空间吸引力叠加可达性通行潜力 Q镇政府支持270自

16、主运营16120.50S镇政府支持1267.14自主运营73718.18P镇政府支持270自主运营12517.60资料来源:作者绘制局部整合度核密度高低局部整合度核密度高低局部整合度核密度高低局部选择度核密度高低局部选择度核密度高低局部选择度核密度高低城市问题|新建筑 4/2023 133示街段被人们选择作为目的地的可达性,选择度用来表达街段被人们选择作为经过路径的可能性19。3设施空间分布与小城镇空间吸引力的相关性判定为明确设施现状以反映空间吸引力程度,研究对设施的类型、数量、使用状态、运营主体和布局特征进行梳理。其中,使用状态以“在用”与“闲置”进行评价,“在用”指设施已投入使用且运营良好

17、,“闲置”指设施已失去使用功能,长期处于空置状态。为剔除偶然因素,本研究选取2020年9月5日与20日(双休日)、10月13日与21日(工作日)四个时间截面对使用状态进行重复调查,并选取四次调查中均闲置的设施作为结果判定。布局特征则以设施布点的位置与聚集性予以反映。3.1基于运营主体和使用状态的设施分类由H镇基本生活服务型与产业服务型设施的现状统计可见,在基本生活服务型设施中,政府支持型设施均为在用设施,而自主运营型设施如私人诊所、商业店铺存在闲置现象,商业类设施尤为明显,闲置数量达到140处。产业服务型设施均为在用,主要服务于农业、畜牧业与旅游业;除游客服务中心为政府主导运营,其余设施均为自

18、主运营的商业形式,多为化肥种子的售卖和农用机器的维修(表2)。因镇区存在少量耕地,故产业服务型设施的服务对象中镇区居民较少,主要为周边自然村村民。依据设施的运营主体与使用状态,研究将所有设施分为三类:政府支持型在用、自主运营型在用、自主运营型闲置。3.2设施空间聚集特征与小城镇空间吸引力判定将H镇公共服务设施布点录入ArcGIS得到所有设施点位并进行核密度分析,可见设施主要聚集在A、B、C三条街段,且在交叉口密度较高;基于上文的设施分类,绘制三类设施的布点图,并以平均最近邻法量化设施聚集情况(图3,表3)。政府支持型设施分布表现为随机状态(比值接近于1),自主运营型在用与闲置设施均表现为组内聚

19、集状态(比值小于1),且两个组别也均已形成商业街区,基本为“下商上住”模式20,这种聚集也进一步佐证了上述三类设施可反映空间吸引力的差异21:政府支持型设施的在用状态一方面来自于自下而上的功能吸引力,另一方面来自自上而下的保障与支持,但其与路网的组构关系较小或无关联;而自主运营型在用设施反映出聚集位置的空间吸引力较强,反之自主运营型闲置设施所在位置的空间吸引力较弱。表3ArcGIS平均最近邻结果统计与空间吸引力判定运营主体运营状态观测距离与期望距离比值Z得分P值 聚集程度空间吸引力判定政府支持在用1.0481190.4871090.626181随机与路网的组构关系较小或无关自主运营在用0.38

20、3740-21.4490820.000000聚集与路网的组构存在相关关系,空间吸引力较强自主运营闲置0.400183-13.4799840.000000聚集与路网的组构存在相关关系,空间吸引力较弱资料来源:作者根据ArcGIS分析数据绘制表2H镇公共服务设施现状统计设施大类设施功能设施名称不同使用状态设施数量运营主体设施大类设施功能设施名称不同使用状态设施数量运营主体在用闲置政府支持自主运营在用闲置政府支持自主运营基本生活服务型教育幼儿园30基本生活服务型商业商品购买类药店60培训机构80文具店11小学10殡葬用品店40中学10日 杂 店(小 超市)81医疗卫生院10服饰类店铺426牙科诊所1

21、0粮酒店52烧烫伤专科01美妆店41产后恢复中心10油坊81文体室外活动场地20食品店42遗址展示馆10家具店41文化活动中心10五金建材店131教堂10其他:古玩/眼镜/烟花/钟表等51社会福利退役军人管理站10商业服务类电信网点72养老服务中心20物流快递店31行政管理镇政府10宾馆50派出所10养生馆83行政执法中心10理发店121居委会10装修装潢店61交通管理站10银行40市场监督管理所10餐饮554基础设施公交站10棋牌室31停车场10照相馆80公厕30机动车/非机动车销售维修102自来水厂10其他:干洗/裁缝/加油等103商业商品购买类超市213未知功能闲置商铺094花卉店21产

22、业服务型农业、畜牧业生产资料供给农资店150家纺店63饲料店20母婴用品店80农机配件与维修店60家用电器店212旅游业服务游客服务中心10珠宝店11产业管理供销社10资料来源:作者绘制134 4/2023 新建筑|城市问题4“设施置入小城镇空间组构小城镇空间吸引力”的关联性分析研究捕捉政府支持型与自主运营型在用和闲置公共服务设施,以均质空间和被设施使用人群影响后的非均质空间建构空间句法模型,通过将现状与两个空间模型所反映的空间吸引力比对,挖掘空间吸引力的影响要素。小城镇中“熟人社会”使得居民在路径选择上具有不确定性,“抄近路”等现象频发,由此本研究提取人车混行的道路模型进行计算。人的出行方式

23、与能力是探究设施所在街段整合度与选择度不容忽视的要素,其中,服务设施的步行可达是便捷性需求的核心体现22。由于多数人对到达设施的平均步行容忍合理时间为15 min23,因此本研究采用局部整合度与局部选择度进行计算,以800 m(约15 min步行距离)为半径,代表居民步行的可容忍范围。4.1空间结构模型1.0:均质模型将均质环境下的空间结构模型与设施布点现状的核密度叠加分析可见,设施倾向于布置在可达性与穿行度较高的地方,A、B两街段的局部整合度与选择度数值在道路系统中均位于前列,同时也是设施主要聚集的街段,但C街段的局部整合度从整体来看属于中等位置,而局部选择度显示偏低(图4)。研究进一步定量

24、探究不同功能类型所处空间的吸引力情况,运用自然间断点分级法将局部整合度与选择度数值分级(n=50)。通过分组以消减项数过多对结果产生的影响,并与各层级所对应的设施数量进行Spearman相关性分析,发现在政府支持型设施中,仅有社会福利设施与基础设施呈现正相关,其余设施与空间结构无明显关系(表4)。在用的自主运营型设施中,商业设施和生产资料售卖与空间结构相关,说明设施运营者除了选择在自家附近选址,也会根据经验判断,选择空间吸引力高的位置。但闲置的自主运营型设施可达性与选择度也呈现正相关,即倾向于布置在空间优势街段,这与借由现状判定的“空间吸引力较弱”不符,说明这种相对均质的空间结构模型对现状的模

25、拟误差较大,必然忽略了对某种重要因素的探讨。4.2空间结构模型2.0:非均质模型由于政府支持型设施功能的基础保障特性引发的必然吸引力,其使用状态与空间结构基本无关,所以在空间结构模型2.0里,不再针对政府支持型设施展开探讨,仅围绕自主运营型设施,将人到达设施的路径加入空间结构形成模型2.0。增加路径后的局部整合度与之前局部整合度的结果相似,设施聚集的A与B街段仍然显示为可达性较高,C街段可达性表现为中等水平;而增加路径后的局部选择度中,C街段由于设施影响,中间位置局部选择度升高,激活了该街段被穿行的潜力(图5)。对自主运营型在用与闲置两类设施核密度叠加图定性分析,局部选择度与设施的运营状态有着

26、明显关系,相比于在用设施,闲置设施更倾向于布置在局部选择度较低的街段(图中冷色线段处),但其仍然比没有设施的街段局部选择度高(图6)。定量分析计算自主运营型设施数量与空间结构模型2.0的相关性,发现在用设施中,医疗和商业设施的布局与空间吸引力正相关,而闲置设施也同样呈现正相关(表5)。为增强闲置设施与在用设施空间吸引力的数理统计相对值,研究剔除没有设施的路径继续运算,发现闲置设施选择度呈现负相关,说明闲置设施处于吸引力相对较弱的空间,验证了对闲置设施的空间吸引力判定依据(表6)。综上,空间结构模型2.0相对准确地模拟了设施使用状态,与空间吸引力的判定较为吻合。而相对于模型1.0,模型2.0更强

27、调了人到达设施的路径对空间结构的改变,这种改变进而正向提升或负向减弱部分街段的空间吸引力,并对自主运营型设施的使用状态产生影响。因此,在未来设施的布局选址中应将人到达设施的路径考虑在内,预设设施位置并观3H镇镇区设施布点与核密度分析a所有设施布点b所有设施核密度分析c政府支持型在用设施布点d自主运营型在用设施布点e自主运营型闲置设施布点3a3d3e3b3c高教育医疗文体行政管理社会福利基础设施旅游服务医疗商业教育医疗商业产业服务低ABC核密度城市问题|新建筑 4/2023 135察动态结构的改变,尽可能为自主运营型设施保留空间吸引力优势地段,以在空间层面保证其良好的运营。5结论对标城市公共服务

28、品质与覆盖情况,我国小城镇与乡村地区公共服务仍有相当大的差距,距离“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目标尚待努力。由于城乡差异,小城镇与乡村地区的公共服务建设又很难照搬城市经验,迫切需要挖掘地方公共服务设施运行机制,以推动这些地区的公共服务水平。本研究将视点集中在半城半乡的小城镇,围绕公共服务设施的空间配置问题,在小城镇空间边界相对清晰、可形成较为良好的研究样本的基础上,将设施按照运营主体和使用状态分为三类,并对其中的在用与闲置的自主运营型设施聚集地进行基本的空间吸引力判定;再通过两种不同导向下的空间句法模型进行深入比对,发现由设施引起的使用者路径变更引发了空间吸引力变化,继而影响设施使用状态的动态规律

29、(图7)。研究进一步佐证了物质空间环境承载着功能与使用者时空间行为,同时行为也在深刻地影响着环境,进而形成一个动态的、相对平衡的系统。在小城镇乃至广大的以自组织为显著特性的农村地区,公共服务设施的布点判定显然不能简单经由原始空间进行主观判断,而是要考虑到使用者时空间行为带来的空间结构动态变化,形成既有序生长又具有自组织特点的公共服务设施空间配置方法,继而带动空间活力与吸引力的提升。图片来源:所有图片均由作者绘制。参考文献1 彭震伟.小城镇发展作用演变的回顾及展望J.小城镇建设,2018,36(9):16-17.2 叶露,黄一如.新中国成立后乡村营建与设计介入的关联性研究J.新建筑,2020(5

30、):89-93.3 张子琪,徐丹华,王竹.浙北工业型村落的自组织与他组织协同更新策略探究J.华中建筑,2018,36(1):6-10.4 林岩.以环境和需求为导向的小城镇“自下而上”城市设计途径研究D.南京:东南大学,2019.5 费孝通.小城镇四记M.北京:新华出版社,1985.6 宋丽美,徐峰,袁正.基于空间生产理论的城郊融合型乡村社区营建策略研究J.新建筑,2022(3):122-127.7 李佳宸,吴虑.人口收缩背景下的县域村镇公共服务设施规划策略研究:以岫岩满族自治县为例C/中国城市规划学会.面向高质量发展的空间治理:2021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21

31、:4设施分布现状核密度与局部整合度、选择度叠加分析a局部整合度叠加b局部选择度叠加5增加路径后的局部整合度与选择度a局部整合度b局部选择度6自主运营型在用、闲置设施分布核密度与局部整合度、选择度叠加分析a在用设施与局部整合度叠加 b在用设施与局部选择度叠加c闲置设施与局部整合度叠加 d闲置设施与局部选择度叠加6c6d高高核密度核密度局部整合度局部选择度高高低低低低6a6b高高核密度核密度局部整合度局部选择度高高低低低低5a5b高高低低4a4b高高核密度核密度局部整合度局部选择度高高低低低低局部整合度局部选择度136 4/2023 新建筑|城市问题表4政府支持运营型和自主运营型设施数量与空间结构

32、模型1.0的Spearman相关性分析运营主体设施大类运营状态设施功能局部整合度局部选择度相关系数r1Sig.(双尾)相关系数r2Sig.(双尾)政府支持基本生活服务型在用教育0.2190.1270.1590.269医疗0.1140.431-0.1440.320文体0.2290.1100.1180.415社会福利0.388*0.0050.341*0.015行政管理0.1820.206-0.1350.350基础设施0.367*0.009-0.0810.576产业服务型旅游业服务0.0570.696-0.0070.961自主运营基本生活服务型在用教育0.2610.0670.0520.719医疗0.

33、2430.0900.2230.120商业0.695*0.0000.378*0.007闲置医疗0.2330.1040.2230.120商业0.632*0.0000.321*0.023产业服务型在用生产资料售卖等0.489*0.0000.1480.304注:*p0.05,*p0.01资料来源:作者根据SPSS分析数据绘制表6剔除没有设施路径后商业类闲置设施数量与空间结构模型2.0的Spearman相关性分析局部整合度局部选择度相关系数r1Sig.(双尾)相关系数r2Sig.(双尾)0.1470.307-0.352*0.012注:*p0.05资料来源:作者根据SPSS分析数据绘制11 张子琪,王竹,

34、裘知.乡村老年人村域公共空间聚集行为与空间偏好特征探究J.建筑学报,2018,593(2):85-89.12 陈丛笑.杨陵区新集村公共服务设施适宜性配置研究D.西安: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20.13 FURTADO A S,FILETO R,RENSO C.Assessing the attractiveness of places with movement dataJ.Journal of Information and Data Management,2013,4(2):124-133.14 QIU Z,WANG Y,BAO L,et al.Sustainability of Chine

35、se village development in a new perspective:planning principle of rural public service facilities based on“function-space”synergistic mechanismJ.Sustainability.2022(14):8544.15 CHANG H H,LAI T Y.The Taipei MRT(mass rapid transit)tourism attraction ananlysis from the inbound touristsperspectivesJ.Jou

36、rnal of Travel&Tourism Marketing,2009,26(5-6):445-461.16 禹文豪,艾廷华,杨敏,等.利用核密度与空间自相关进行城市设施兴趣点分布热点探测J.武汉大学学报(信息科学版),2016,41(2):221-227.17 刘承良,薛帅君.上海市主城区公共服务设施网点分布的空间异质性J.人文地理,2019,34(1):122-130.18 张愚,王建国.再论“空间句法”J.建筑师,2004(3):33-44.19 袁浣.空间句法在旧城更新空间设计中的应用:以南京为例D.南京:东南大学,2019.20 侯钰,张玲婧,裘知.“商住混合型”城中村认知与解读

37、:以“温州村”模式为例J.建筑与文化,2018(6):81-82.21 王汉东,乐阳,李宇光,等.城市商业服务设施吸引力的空间相关性分析J.武汉大学学报(信息科学版),2011,36(9):1102-1106.22 刘清清.基于日常生活需求与行为的社区生活圈空间规划研究D.南京:东南大学,2018.23 郭亮,阳文琦,毕瑜菲.基于居民出行特征的日常生活单元尺度研究C/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城市交通规划学术委员会.交通变革:多元融合 2016年中国城市交通规划年会论文集.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6:1-12.收稿日期2022-02-16编辑:朱晨、黄彬表5自主运营型设施数量与空间结构模型2.

38、0的Spearman相关性分析设施大类运营状态设施功能局部整合度局部选择度相关系数r1Sig.(双尾)相关系数r2Sig.(双尾)基本生活服务型在用教育0.0790.5840.0050.975医疗0.297*0.0360.297*0.036商业0.833*0.0000.952*0.000闲置医疗0.1730.2290.0940.516商业0.781*0.0000.718*0.000产业服务型在用生产资料售卖等0.528*0.0000.475*0.000注:*p0.05,*p0.01资料来源:作者根据SPSS分析数据绘制324-333.8 HENKEL R,HENKEL P,AGRUSA W,e

39、t al.Thailand as a tourist destination:perceptions of international visitors and Thai residentsJ.Asia Pacific Journal of Tourism Research,2006,11(3):269-287.9 KIM H B.Perceived attractiveness of Korean destinationsJ.Annals of Tourism Research,1998,25(2):340-361.10 CROMPTON J L.An assessment of the i

40、mage of Mexico as a vacation destination and the influence of geographical location upon that imageJ.Journal of Travel Research,1979,17(4):18-24.空间结构模型1.0设施类型空间吸引力判定教育 医疗医疗文体商业社会福利 行政管理 基础设施旅游业服务生产资料售卖等高度正相关(r0.8)中度正相关(0.5r0.8)低度正相关(0.3r0.5)弱正相关(r0.3)无相关性弱负相关(-0.3r0)生产资料售卖等商业商业商业医疗医疗医疗教育教育空间吸引力较强空间吸引力较强空间吸引力较弱空间吸引力较弱政府支持型(在用)与空间属性关系较小或无关自主运营型(在用)自主运营型(闲置)自主运营型(在用)自主运营型(闲置)设施相关性情况空间结构模型2.0居民到达设施的出行路径7两类空间结构模型与空间吸引力比对汇总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论文指导/设计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