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资料 第七单元 现代"/>
收藏 分销(赏)

高中历史人教版必修试题七单元现代中国的科技教育与文学艺术七单元.doc

上传人:可**** 文档编号:731567 上传时间:2024-02-27 格式:DOC 页数:83 大小:1.18M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历史人教版必修试题七单元现代中国的科技教育与文学艺术七单元.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3页
高中历史人教版必修试题七单元现代中国的科技教育与文学艺术七单元.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3页
高中历史人教版必修试题七单元现代中国的科技教育与文学艺术七单元.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3页
高中历史人教版必修试题七单元现代中国的科技教育与文学艺术七单元.doc_第4页
第4页 / 共83页
高中历史人教版必修试题七单元现代中国的科技教育与文学艺术七单元.doc_第5页
第5页 / 共8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精选资料第七单元现代中国的科技、教育与文学艺术课标要求:1.掌握新中国成立以来科技发展的主要成就,认识科技进步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重大作用。2.知道我国“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讨论在贯彻“双百”方针过程中的经验和教训。3.了解我国教育发展的史实,理解“国运兴衰,系于教育”的深刻含义。第十九课建国以来的重大科技成就学习目标:1.列举建国以来我国在核技术、空间技术、运载火箭研究、信息技术、生物工程及农业科技等领域取得的成就。2.分析新中国成立以来科技成就取得的原因及其作用。情景导学材料中国首个空间实验室“天宫一号”2011年升空“天宫一号”是中国首个空间实验室的名称,中国于2010201

2、1年底发射“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分别与神舟八号、神舟九号、神舟十号飞船对接。思考:你知道登上太空的第一个中国人是谁吗?提示:杨利伟。一、从“两弹一星”到载人航天教材导学1“两弹一星”(1)目的:打破美、苏等国对核武器和空间技术的垄断。(2)表现2.载人航天(1)决策:1992年,中国政府作出实施载人航天工程的战略决策,载人飞船正式列入国家研制计划。(2)成就:2003年10月15日,“神舟五号”飞船载着宇航员杨利伟升上了太空,并成功返回地面。(3)影响: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掌握载人航天技术的国家。易错易混(1)“两弹一星”原子弹、氢弹和人造地球卫星“两弹”中的一弹是原子弹,后来演变为原子弹和

3、氢弹的合称(核弹);另一弹是指导弹;“一星”则是人造地球卫星。教材中将“两弹一星”表述为原子弹、导弹和人造地球卫星。(2)“神舟五号”飞船飞行的成功,表明中国成功掌握载人航天技术。中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的发射成功,表明中国开始进入航天时代。二、袁隆平与杂交水稻教材导学1背景:中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粮食产量关乎国计民生。2成就(1)1973年,选育出杂交水稻新品种南优2号。(2)2001年,袁隆平获得中国“ 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3意义:袁隆平是在世界上成功利用水稻杂交优势的第一人。他选育出的杂交水稻不仅大大提高了中国的水稻产量,也被认为有助于解决未来世界性饥饿问题。深化探究被誉为“中国杂

4、交水稻之父”的袁隆平培育出的杂交水稻,为我国农业生产带来了大幅度、大面积的增产,这项成果不仅是我国也是世界农业科研中的一项重大成果。三、计算机和生物技术的发展教材导学1计算机技术(1)20世纪50年代,中国开始了计算机研制工作。(2)1983年,中国成功研制出第一台每秒运算速度上亿次的“银河号”计算机。(3)此后十几年间,中国的高性能巨型计算机研制技术已经居于世界前列,加速了国家信息化发展。2生物技术(1)1965年,人工合成结晶牛胰岛素在中国首次实现,开辟了人工合成蛋白质的时代。(2)中国积极参与人类基因的研究,并在依靠基因工程技术改良动植物品种、治疗人类重大疾病的药物研究等方面达到了国际先

5、进水平。轻巧识记(1)新中国四大科技成就及重要意义(2)中国科技发展历程探究一新中国科技的发展材料探史史料呈现材料一新中国的科技成就时间成就意义1964年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打破核垄断,步入核国家1966年导弹核武器试验成功中国拥有战略威慑武器1970年第一颗人造卫星发射成功中国拥有自己天空眼睛1997年“银河”巨型计算机研制成功计算机技术跨入世界先进行列2002年中国第一头克隆牛成功国际人类基因组计划取得重大成果2003年“神五”飞船发射成功世界上第三个把人送入太空的国家2008年“神七”飞船发射成功太空行走实现卫星放飞探测手段的多样化2010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授予中国科学家“纳米科学和纳米

6、技术发展贡献”奖章标志着中国在此方面的研究水平居世界前沿2013年“辽宁”号航母正式入列人民海军表明中国海军航母已经开始进入战斗力生成阶段材料二“嫦娥二号”是我国发射的第二颗绕月探测卫星,它直接进入地月转移轨道、首次使用X频段测控、对“嫦娥三号”着陆区进行高分辨率成像这一系列重大技术突破,将为今后的“嫦娥三号”实现月球软着陆奠定基础。从地面迈向天空,再迈向太空,继而迈向深空、迈向另外一个天体,我们可以离开自己栖息的摇篮,奔向原本陌生的宇宙空间,这是科学的力量、进步的阶梯、文明的标尺。新华网嫦娥二号:中国航天事业的新阶梯(1)材料一表明20世纪70年代前后,中国科技发展的重心有何变化?新中国成立

7、以来科学技术的进步产生了怎样的影响?(2)根据材料二分析,从卫星的运行轨迹上看,“嫦娥二号”卫星有什么特点?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国人对天体(或月亮)的认识经历了怎样的变化?信息解读第(1)问,“中国科技发展的重心的变化”从比较单一的国防领域变成了“更多领域”说明;“科学技术的进步产生的影响”主要从综合国力的增强和国际地位的提高、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和现代化建设不断进步、改善人民的物质和文化生活水平方面回答。第(2)问,从嫦娥二号是绕月卫星的角度回答特点;通过中国人对宇宙的探索经历的变化说明认识的变化。答案提示(1)变化:70年代前重点发展以“两弹一星”为核心的国防科技;70年代后在

8、高新技术的多个领域取得众多突破。影响:有利于中国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的提高;促进了中国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有利于改善人民的物质和文化生活水平。(2)特点:“嫦娥二号”是绕月卫星(或“嫦娥二号”主要是绕着另外一个天体运行)。变化:由想象到近距离探测。助推新中国科技发展的主要因素(1)人民成为国家的主人是科技发展的政治基础。(2)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为科技事业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政治前提。(3)党和政府对科技发展的重视和正确决策,为科技事业发展提供了重要保证。(4)优秀科学家和广大科技工作者的开拓创新和无私奉献,为科技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5)社会生产、生活发展的推动和需要是重要动力。(6)第三

9、次科技革命的推动,中国实行对外开放政策和积极引进世界先进技术。题型突破读下框内的文字材料,对此理解准确的是()如果60年代以来,中国没有原子弹、氢弹,没有发射卫星,中国就不能叫有重要影响的大国,就没有现在这样的国际地位。这些东西反映一个民族的能力,也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标志。邓小平说明尖端科技的发展在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和国际关系中影响巨大当代社会激烈的经济竞争和军事政治角逐,实际是科技力量的竞争“两弹一星”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扩大了国际影响科技事业的发展促进了我国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综合国力的提高A  BC  D思路引导解析从题干可以提取关键信息:“原子弹、氢弹”“

10、卫星”“重要影响的大国”。由材料中关于“原子弹、氢弹”“卫星”与中国国际地位、国际影响的关系可判断正确,科技事业的发展促进我国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综合国力的提高,因此也正确。答案A“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国民经济的发展取决于科学技术的进步。而科学技术的发展又能带动经济的发展。因此,要把我国建设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必须大力发展科学技术,坚持“科教兴国”战略。 针对训练1近年来我国科技事业飞速发展。“蛟龙”下海,“神十”飞天,“天河二号”计算机超级神速。这些科技成就的取得主要得益于 ()A优秀科学家的努力B国民经济的发展和教育科技体制的创新与完善C全国人民的支持D借鉴了外国先进科技成果解析科技

11、成就取得的原因有多方面,A、C、D三项叙述均正确,但高科技成就的主要原因一定是以经济的发展为物质基础、以科技体制的创新为先导,因此B项为最佳答案。答案B探究二袁隆平与杂交水稻材料探史史料呈现材料“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在湖南举行的中非商务合作论坛上作发展杂交水稻,促进世界粮食安全的主题演讲中提出,保障全世界粮食安全的最好方法是尽可能地增加粮食单产,“最有效且最经济的方法,现在看来就是利用杂交水稻技术”。据上述材料指出,袁隆平研究的杂交水稻有何重大意义。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科技进步与社会生产之间的关系。信息解读注意结尾句,认识杂交水稻的意义。答案提示意义:杂交水稻不仅解决了中国人的吃饭问题,而

12、且其在世界范围的推广,也有助于解决世界性饥饿问题。关系:科技进步以经济发展为物质基础,科技进步又会推动社会生产发展;二者相辅相成,互相推动和促进。袁隆平的杂交水稻被誉为“第二次绿色革命”的原因(1)它是一次技术上的革命。袁隆平突破经典遗传理论的禁区,提出杂交水稻的新理论,实现了水稻育种的历史性突破。(2)它又是一次农业上的革命。由于常规稻的产量、抗病性、各种综合性状都比不上杂交水稻,这就意味着杂交水稻的培育成功,有助于缓解日益增加的人口与有限土地之间的矛盾。(3)它又是一次世界性的革命。研究和种植杂交水稻有助于解决世界上粮食不足的问题。题型突破“文化大革命”期间,在广大科技工作者的努力下,我国

13、科技也取得了一定成就。下列成就属于这一时期的是()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第一颗人造卫星发射成功袁隆平成功培育出杂交水稻中国载人航天试验成功A  BC  D思路引导解析都是20世纪70年代取得的科技成就,属于“文化大革命”时期。是十年建设时期取得的成就,是改革开放后取得的成就。答案D在学习“文革”时期取得的科技成就时应强调这一阶段,虽然受到种种干扰,但仍然有重大成就出现,如1967年第一颗氢弹,1970年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强化学生记忆并讲解取得成就的原因。 针对训练2世界杰出的农业经济学家唐帕尔伯格写了一部名著,叫走向丰衣足食的世界,书中写道:“(他)为中国赢得

14、了宝贵的时间,他增产的粮食实质上降低了人口增长率。他在农业科学的成就击败了饥饿的威胁。他正引导我们走向一个丰衣足食的世界。”这是对谁的褒奖()A钱学森  B邓稼先C郭沫若  D袁隆平解析根据题意可知,此人对中国乃至世界农业作出了突出的贡献,其对解决未来世界性饥饿问题有重要影响,因此应是袁隆平。答案D一、“两弹一星”研制成功的重大意义1打破了美、苏等国对核武器和空间技术的垄断,振奋了民族精神,增强了中国人民的防御能力,将祖国的发展与命运牢牢地掌握在我们自己的手中。2缩小了中国与西方发达国家在某些重要领域的差距,使我国成为世界上少数几个独立掌握核技术和空间技术的国家之一。3激发

15、了中国人民独立自主、发愤图强的豪情壮志,培养和形成了“热爱祖国、无私奉献、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大力协同、勇于攀登”的“两弹一星”精神,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巨大推动力量。4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和影响力,使我国赢得了与幅员大国相适应的政治、军事大国地位,加强了世界爱好和平一方的力量。5奠定了中国开发利用核工业和空间领域的技术与人才基础,推动了科技进步,带动了相关产业的发展,有利于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的进步。二、科技进步对中国现代化建设的作用1增强了中国的国防力量,为社会主义建设创造了安定的环境。2促进了中国社会生产力和综合国力的提高;加快了社会产业结构的调整;促进了教育和文化的发展;推动了社会

16、组织结构和管理模式的变革。3中国科技事业的发展,特别是杂交水稻的培育成功,不仅解决了中国人的吃饭问题,也有助于解决世界性饥饿问题。网络构建关键必背1“两弹一星”是指原子弹、导弹和人造地球卫星。“两弹一星”的研制成功,打破了美、苏等国对核武器和空间技术的垄断。2袁隆平是世界上成功利用水稻杂交优势的第一人,他的研究成果被认为有助于解决未来世界性饥饿问题。3计算机的应用,加速了国家信息化发展。人工合成结晶牛胰岛素的实现,开辟了人工合成蛋白质的时代。课时跟踪训练(十九)一、选择题1下图反映了我国国防科技取得的重大成就,这一成就()加强了中国国防能力打破了美、苏核垄断提升了中国国际地位实施了“863”计

17、划A  BC  D解析依据图片可知是原子弹爆炸成功,是在20世纪60年代,而是在20世纪80年代,应该排除。中国原子弹爆炸成功是在美苏争霸的背景下发生的,因此打破了美、苏核垄断。答案C21964年10月16日,寓居美国的李宗仁向来访者说:“西方人终于将我们视为一个智慧的民族了。”导致西方人观念发生变化的直接原因是    ()A中国成功试爆了第一颗原子弹B中国掌握了载人航天技术C中国建成了大亚湾核电站D中国成功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解析1964年10月16日,我国成功试爆第一颗原子弹;B、C两项是改革开放后取得的成果;D项是在1970年。答案A3“大千宇

18、宙,浩瀚长空,全纳入赤子心胸。惊世两弹,冲霄一星,尽凝铸中华豪情,霜鬓不坠青云志。”这是对科学家钱学森的赞誉,其中“两弹”是指 ()A原子弹、氢弹   B原子弹、导弹C氢弹、导弹  D导弹、核弹解析钱学森是“两弹一星”的功勋之一,“两弹一星”是指原子弹、导弹和人造地球卫星,故选B项。答案B4下框内是新华社对我国某项科技成果的评论,根据评论内容和所学知识判断这一科技成果应该是   ()新华社电:是我国发展空间技术的一个好开端,是毛主席无产阶级革命路线的伟大胜利,是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的又一丰硕成果给反革命的美帝国主义和社会帝国主义以沉重的打击,粉碎了它们垄断空间技

19、术的迷梦。A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B中国“神舟五号”飞船成功发射C中国成功发射“东方红一号”D长征系列运载火箭投入国际市场解析据材料中“无产阶级革命路线文化大革命”可判断该科技成果出现于“文化大革命”时期,故选C,排除B、D。据材料中“空间技术”排除A。答案C5一位老华侨曾说:“我们期盼成功,因为你们的卫星升多高,我们的头就能昂多高!”这位老华侨第一次昂起头能够仰望到中国的卫星是在 ()A1967年  B1970年C1984年  D2003年解析1970年,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发射成功,故选B。答案B6某班历史小组以“新中国科技世界之最”为课题开展研究性学

20、习,他们收集到以下资料,其中最适合入选的是()A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B成功发射“东方红一号”卫星C“神舟”载人飞船试验成功D选育出“南优2号”杂交水稻解析“新中国科技世界之最”要求新中国科技需要世界领先,原子弹爆炸、“东方红一号”卫星发射和“神舟”载人飞船试验成功都不是世界第一,只有选育出“南优2号”杂交水稻最为符合,选择D项符合题意。答案D7江门日报曾刊载“墨顽童”钟志明的题为袁隆平的梦的漫画。表达了人们对袁隆平的喜爱。袁隆平备受人们喜爱主要是因为他 ()A使人类实现了“丰衣足食”的梦想B解决了人类的生存问题C推动了世界人口的增长D为人类的生存和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解析袁隆平培育成功的杂交

21、水稻新品种,不仅大大提高了中国的水稻产量,也被认为有助于解决未来世界性饥饿问题,为人类的生存和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答案D8下列四幅图片反映了新中国的科技成就。对这四幅图片的说明不正确的是   ()A图一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B图二“神舟5号”飞船C图三正在田间研究水稻的袁隆平D图四“神7”宇航员翟志刚解析A、C、D三项的说法都是正确的。图二是1970年发射的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所以B项说法不正确。答案B9新中国成立后,我国依靠自己的力量成功研制成“两弹一星”、战略核潜艇、银河系列计算机,长征系列火箭并打入国际航天市场等等。这些自主创新的巨大成就出现的重大意义有()带动和促进

22、了国民经济的发展证明中国科技创新体制完善证明中国已经是世界科技强国提高了新中国的国际地位A  BC  D解析本题属于组合型选择题,考查新中国重大科技成就的意义,旨在考查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表述明显错误,符合题意,故选B项。答案B10下图是新中国成立后的五个时期的科技发展情况(科技成果)曲线图,对此解读正确的是   ()A“一五”计划促进了时期的科技发展B“两弹一星”是在时期取得的C“文化大革命”使时期内没有取得任何科技成就D“南优2号”杂交水稻是在时期取得的重大成果解析“一五”计划从1953年至1957年,A项正确;“两弹一星”成果是20世纪六七十年代取得的,B

23、项错误;C项不符合史实;“南优2号”是1973年培育成功的,D项错误。故选A项。答案A11从模仿追踪、重点突破到自主创新、引领未来,60年来,中国科学研究成果在某些领域开始处于世界先进行列。改革开放新时期,处于世界先进行列的有()高性能巨型计算机的研制首次人工合成结晶牛胰岛素依靠基因工程改良动植物品种载人航天飞行A  BC  D解析四项内容都是达到世界先进行列的重要成果,但是中国首次人工合成结晶牛胰岛素是在1965年,不属于改革开放新时期,排除。答案C12从“两弹一星”、“一箭多星”、载人航天到“嫦娥二号”成功登月,这一系列重大科技成就的取得,其必要的前提和原因有 &nbs

24、p;()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人民政府十分重视科技工作正确的发展科技工作的规划方针广大科技工作者的共同努力海外一些优秀科学家回国,投身社会主义建设A  B C  D解析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是新中国科技发展的前提条件,故正确;中国政府在1949年和1958年分别成立中国科学院和国家科学技术委员会支持科技工作,说明正确;1956年国务院成立科学规划委员会并编制出十二年科技发展远景规划,说明正确;李四光、华罗庚、钱学森等归国并努力工作,说明正确。答案A二、非选择题1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中国经济现代化必须抓住机遇,我们在历史上曾经错失三次重大机遇第一次是1793年错失第一次工

25、业革命扩散的机遇第二次是18421860年错失第二次工业革命起步的机遇第三次是19571976年错失第三次产业革命技术转移的机遇。中国经济现代化报告2015材料二新中国成立以来部分重大科学技术成就时间重大成就作用和意义1961年1.2万吨水压机制造成功成为拥有大型锻压机械的国家1965年人工合成结晶牛胰岛素世界上首次人工合成蛋白质1973年籼型杂交水稻育成世界上首次育成杂交水稻1988年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首次对撞成功中国第一座高能加速器1999年第一艘“神舟”号宇宙试验飞船安全返回为我国发射载人宇宙飞船奠定基础1978年以来,科学技术进入了一个蓬勃发展的新时期,重大科技成果达到6万多项,经推广

26、应用后新增产值累计达1400多亿元。据不完全统计,到2001年,“863计划”累计创造新增产值560多亿元。中国近现代史(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国经济现代化过程中后两次错失重大机遇的原因。(2)阅读材料二,你认为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科技发展有何特点?并分析主要原因和影响。解析第(1)问,分别结合18421860年、19571976年中国发生的重大政治事件及政治状况分析。第(2)问,阅读材料,据“首次”“第一”“蓬勃发展”“新增产值”等关键信息说明科技发展的特点;“原因”注意从政治制度、国家政策和科技工作者的努力等方面回答;“影响”可根据科技成果的项目分角度进行归纳。答案(1)第二次

27、:清政府的腐败无能;封建顽固势力的阻挠;西方的殖民侵略;太平天国运动的消极影响。第三次:帝国主义的敌视、封锁;“左”倾错误影响;“文化大革命”十年动乱。(2)特点:科学技术成果丰硕;缩短了与世界先进水平的差距;有些项目或领域已处于世界领先地位;科技成果创造了巨大的经济效益。主要原因:社会主义制度确立;广大科技工作者的创新精神和无私奉献;实行“科教兴国”战略。影响: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加强了中国的国防力量,提高了中国的综合国力;促进了中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14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新中国科技发展史可分为以下五个时期项目时期特点情况19501958年指数增长期每隔1.6年,科技成果翻

28、一番19591962年非常时期困难的饱和增长19631965年指数增长期每隔1.4年,科技成果翻一番19661975年非常时期几乎零增长1975年以后指数增长期增长率基本上与世界水平相近中西500年比较材料二新中国科技人员占人口的比例年份全民所有制单位中科技人员的总数全国每百万人中科技人员数每百万职工中科技人员数195242.5万人少于7.5人269人1987889.4万人83.1人889.43人1989996.1万人88.1人967.6人奋进的四十年材料三政府科技经费的投入,从1955年的3800万元猛增到1997年的961亿元,所取得的省级以上重大科技成果在1997年达到3.1万项。中国现

29、代史纲(1)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分析新中国各个阶段影响科技发展的主要因素。(2)结合材料二、三和你的认识,谈谈科技发展需要哪些条件?科技的发展与经济建设和国家地位的关系是怎样的?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归纳概括历史问题的能力。第(1)问,结合教材知识和表格中不同时期我国科技发展的状况,分析影响科技发展的因素。第(2)问第一小问,结合第(1)问和材料二中的“科技人员”及材料三中的“政府科技经费的投入”等可归纳总结得出答案;第二小问,围绕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科技的发展决定经济的发展,但又离不开经济为其提供的物质保障,科技的发展能增强国家的综合国力,提高国际地位等组织答案。答案(1)新中国成立之初,经济

30、恢复和“一五”计划的完成以及党中央制定的科学发展远景规划,还有科技工作者的艰苦努力。“左”倾错误和三年经济困难。党中央纠正“左”倾错误使得形势好转。“文革”时,科技教育的发展受到严重冲击。“文革”结束,批判“左”倾错误,实行改革开放,以经济建设为中心。(2)条件:国家重视、科学决策、科研队伍壮大、经费投入猛增、教育水平提升等。(任答四点即可)关系:科技的发展决定了经济建设的发展,同时科技的发展又依靠经济这一物质基础的发展;科技的发展增强了国家的综合国力,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第二十课“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学习目标:1.掌握“双百”方针的内涵及提出的目的。2.了解新中国成立后学术和文学艺术发展

31、的阶段性成就,分析其与“双百”方针贯彻状况之间的关系。3.探究在贯彻“双百”方针过程中取得的经验和教训。情景导学材料(1956年5月26日)陆定一号召出现如同春秋战国时的“百家争鸣”相仿的又一次学术发展的黄金时代陆定一说:不鼓励独立思想和自由讨论,学术生活就会停滞、倒退;而鼓励独立思想和自由讨论,学术生活就会前进。他允许知识分子对艺术、文学、科学等方面的问题进行自由批评,表达、坚持、保留自己的观点,他认为这些领域不应与政治同等看待。尽管政治领域的争论仍然不被允许,但学术方面的争论则受到鼓励,在这个方面,知识分子在选择题材和方法论时,有了较大的余地。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思考:陆定一等人的号召在当

32、时产生了怎样的影响?提示:科学技术和文学艺术领域出现了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繁荣景象。一、“双百”方针的提出教材导学1背景(1)新中国成立后,人民的生活方式、社会交往方式发生了很大变化。(2)1956年初,三大改造基本完成,大规模经济建设已开始,党中央提出让知识分子在社会主义建设中发挥更大作用。2提出1956年春,毛泽东在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提出“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3含义艺术问题上“百花齐放”,学术问题上“百家争鸣”。4特点“双百”方针是一个基本性的同时也是长期性的方针。5成就(1)老舍的话剧茶馆,郭沫若的历史剧蔡文姬,杨沫的长篇小说青春之歌等都是贯彻“双百”方针以后的出色作品。

33、(2)文艺期刊大量增加,刊物质量也有提高。6影响(1)出现文艺领域百花齐放,学术领域百家争鸣的繁荣景象。(2)丰富了社会主义时期人民的文化生活。轻巧识记图示法巧记“双百”方针易错易混“双百”方针不是只局限于文艺领域,“百花齐放”是文艺领域的政策方针,“百家争鸣”主要是科学、学术领域的政策方针。二、曲折的年代教材导学1原因(1)政治运动的扩大化,特别是“ 文化大革命”的到来。(2)学术问题被当成政治问题,甚至上升为阶级斗争问题。不同的学术观点,被看作代表不同的阶级利益。2表现(1)一些优秀作品受到错误批判,如王蒙的小说组织部新来的青年人、艾青的寓言诗蝉的歌、昆曲李慧娘和电影北国江南早春二月等。(

34、2)作者多被划为“右派”或“反动学术权威”。3影响(1)许多知识分子受到了伤害,文艺园地百花凋零。(2)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研究也受到很大影响。易错易混政治运动对文艺的冲击所造成的破坏非常巨大,尤其是十年“文革”中,许多文艺界、学术界的代表人物遭到批斗或下放到农场改造,整个文艺界呈现出百花凋零的局面。“文革”证明“双百”方针不是一个暂时性的方针,而是一个基本性的,也是一个长期性的方针。三、文艺的春天教材导学1原因(1)“文化大革命”结束后,文学艺术和学术领域清算了极“左”路线。(2)党明确文艺必须植根于人民生活。(3)邓小平指出,文艺属于人民,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坚持贯彻“双百”方针

35、。(4)20世纪80年代初,中共中央提出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以“五讲”“四美”为内容的精神文明建设开展起来。2表现(1)出现了以反映“文化大革命”为主题的“反思文学”“伤痕文学”和以改革实践为主题的文学作品。(2)出现了反映丰富的社会生活的戏剧、电影,如许茂和他的女儿们被爱情遗忘的角落等。(3)进入21世纪,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深入,文学艺术的内容更加丰富,形式也向多样化发展,中国文化正走向世界。轻巧识记文化事业的发展探究一“双百”方针的实质材料探史史料呈现材料一“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我看这应该成为我们的方针。艺术问题上百花齐放,学术问题上百家争鸣。 1956年4月28日毛泽东在中国共产

36、党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的讲话材料二文艺这种复杂的精神劳动非常需要文艺家发挥个人的创造精神。写什么和怎么写,只能由文艺家在艺术实践中去探索和逐步求得解决,在这方面不要横加干涉。  邓小平(1)毛泽东在1956年提出“双百”方针的依据是什么?结合材料一分析“双百”方针的实质。(2)材料二中邓小平的观点对文艺工作有何指导意义?信息解读(1)抓住材料标注的时间“1956年”,结合历史背景组织答案。(2)关键信息:“不要横加干涉”体现了宽松的文化环境对文艺创作的重要性。答案提示(1)依据: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和大规模经济建设逐步展开;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建设社会主义。实质:承认社会主义科学文化的多样

37、性格局。(2)主要说明创作自由是文艺工作的基本规律,“双百”方针是实现创作自由的根本保证。“双百”方针的实质(1)“双百”方针就是承认社会主义科学文化的多层和多样格局,不是一“花”一“家”的单调形态。(2)只要是赞成社会主义制度的知识分子,便是社会主义文化的创造者和建设者。(3)“双百”方针是团结知识分子和文化人的情感纽带,是允许和鼓励不同观点、不同流派的文化形态自由发展的政策依据。(4)只要符合繁荣社会主义的经济文化这一民族的最根本利益,只要有利于促进和体现社会的进步,就应该纳入先进文化的格局范围。题型突破美国史学家费正清认为:“百花齐放政策的一个方面是给予知识分子一定程度的自由,以获得他们

38、的合作,提高他们的技能。”“一定程度的自由”是指()A文艺、学术争论的自由B政治观点的自由C价值取向的自由D意识形态的自由思路引导解析1956年,毛泽东提出了“双百”方针,即艺术问题上“百花齐放”,学术问题上“百家争鸣”。因此,A项符合题意。答案A“双百”方针中所指的自由,同资产阶级所主张的自由在本质上是不同的:“双百”方针是无产阶级政党作为民族、国家利益的代表,为推动科技文化事业的发展而推行的指导政策;资产阶级所主张的自由则属于资产阶级意识形态,最终服务于资本主义的发展。双百方针具有相对性,必须建立在社会主义发展方向的基础上;使用范围的有限性,仅适用于文化艺术领域和学术领域,而不适用于意识形

39、态领域。 针对训练1某年春天,毛泽东在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提出在科学文化工作中实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这一方针   ()A是毛泽东主席在1953年春天正式提出来的B是一个临时性的科学技术和文学艺术发展方针C和先秦时期“百家争鸣”的本质是完全相同的D可用“不打棍子、不戴帽子、不抓辫子”予以说明解析“双百”方针提出的时间是1956年,它是一个长期性的科学文化发展方针,故排除A、B两项。先秦时期的“百家争鸣”本质上是封建思想文化繁荣的景象,而“双百”方针是社会主义科技文化发展的方针,二者有本质区别,故排除C项。“双百”方针实质是鼓励文化艺术在宪法允许的范围内自由发展,不要戴

40、上阶级斗争的帽子,D项与这一含义相符。答案D探究二“双百”方针提出的意义材料探史史料呈现材料思想文化部门要多出好的精神产品,要坚决制止坏产品的生产、进口和流传。资产阶级自由化的宣传,也就是走资本主义道路的宣传,一定要坚决反对。毫无疑问,我们仍然坚持“双百”方针,坚持宪法和法律所保障的各项自由,坚持对思想上不正确倾向以说服教育为主的方针,不搞任何运动和大批判。对坚持错误拒绝改正的党员要执行党纪,但是在处理这些问题的时候不允许重犯任何简单化,扩大化的“左”的错误。邓小平文选第三卷根据材料,简述邓小平提出重新贯彻“双百”方针的意见,并分析现实意义。信息解读根据材料内容提炼归纳意见,结合所学知识从科技

41、文化领域和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方面分析影响。答案提示意见:坚持“双百”方针,必须遵守宪法和法律;对思想上不正确倾向不搞任何运动和大批判,以说服教育为主;要处理坚持错误拒绝改正的党员,但不能重犯“左”的错误。意义:有利于进一步促进我国的科技文化繁荣发展,促进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迅猛而健康地发展。“双百”方针提出的意义(1)正确处理了政治与学术、政治与文化艺术之间的关系,反对文化专制主义和政治对学术文化领域不恰当的干预,指明了发展科学文化的正确道路。(2)正确反映了发展科学文化的客观规律,是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科学和繁荣文化的必由之路。“双百”方针提出后的几十年历史反复证明:每当坚持并正确贯彻“双百”方

42、针,我国的科学文化事业就获得繁荣发展;而每当“双百”方针不被尊重,受到损害甚至被践踏,我国的科学文化事业就发展缓慢,甚至停滞、倒退。(3)体现了发展科学文化所必需的民主作风和民主领导方法,这种民主作风和民主领导方法对于促进科学文化繁荣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题型突破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各类文艺流派交相引领风潮,小说、戏剧、诗歌、影视等争奇斗艳,学术、科技领域不断创新发展,科学文化领域生机勃勃。这是因为我党的科技文化措施是()A完成了改革开放B提高了人民生活水平C重新贯彻实施了“双百”方针D激发了文艺工作者的创作热情思路引导解析改革开放以来,由于我党重新贯彻实施了“双百”方针,促使我国的科技文化事业生机

43、勃勃,繁荣发展,故C符合题意。A说法错误,我国的改革开放正在进行;B是生活方面,不符合题干要求;D是表现不是措施,排除。答案C改革开放以来,共产党坚持“双百”方针,为艺术家提供了相对宽松的环境,使科学文化领域迸发出蓬勃生机。由此可见,文学艺术要想快速发展,必须有较好的物质基础和正确理论方针的指导。 针对训练2史学家费正清在观察中国一书中写道:“他们每天都亲眼目睹少年们在阶级斗争的借口下,对长辈进行抢劫、报复、打骂和侮辱;他们必须出席公开批判邻居、朋友、同事和父母的大会,甚至还要积极发言”费正清笔下的历史事件()A维护了民主法制和社会公正B促进了中国思想文化的发展C使文艺界出现了八大“样板戏”D

44、体现了启蒙思想的自由平等解析据所学知识可知,费正清在观察中国中所描述的历史事件是“文化大革命”。符合“文化大革命”时期史实的只有C项。答案C一、“双百”方针的经验和教训1党和政府要始终坚持用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的原则处理问题。2科学与文化的发展需要宽松的环境,需要民主与科学的精神,坚持“双百”方针,必须在宪法范围内。3“双百”方针符合文学艺术和科学技术发展的客观规律,是促进艺术发展和科学技术进步、促进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和科技发达的方针。4坚持“双百”方针,使科技、文艺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5要处理好三个关系:(1)科学与文艺工作和政治的关系。(2)科学与文艺工作和人民生活的关系。(3)继承传统与不断革新的关系。二、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与新中国的“双百”方针中“百家争鸣”的异同网络构建关键必背1“双百”方针的提出,推动了新中国文化事业的繁荣,成为建设新中国文化事业的正确方针。2“文化大革命”导致文艺园地百花凋零,给人们带来了沉痛的教训。3“文化大革命”结束后“双百”方针的继续贯彻和文艺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实行,推动了中国文化事业逐步走向新的繁荣。课时跟踪

展开阅读全文
部分上传会员的收益排行 01、路***(¥15400+),02、曲****(¥15300+),
03、wei****016(¥13200+),04、大***流(¥12600+),
05、Fis****915(¥4200+),06、h****i(¥4100+),
07、Q**(¥3400+),08、自******点(¥2400+),
09、h*****x(¥1400+),10、c****e(¥1100+),
11、be*****ha(¥800+),12、13********8(¥800+)。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高中历史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