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想象画面,由景入情——六年级上册《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教学设计.pdf

上传人:自信****多点 文档编号:730336 上传时间:2024-02-27 格式:PDF 页数:2 大小:1.23MB
下载 相关 举报
想象画面,由景入情——六年级上册《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教学设计.pdf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想象画面,由景入情——六年级上册《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教学设计.pdf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想象画面,由景入情向鹏程【教学目标】1.能够正确、流利地朗读、背诵古诗,感受古诗的韵味。2.借助插图,了解古诗大意,感知六月西湖雨景的奇丽。3.想象画面,体会诗人对西湖雨景的喜爱之情,品悟悠然洒脱的心境与情怀。【教学重难点】1.借助插图,理解诗意。2.体会诗句的语言美,感受诗人的情感。【教学过程】一、游戏激趣,解读诗题(一)游戏激趣,引出新课师:同学们,在央视中国诗词大会节目上,有一个很有趣的环节,叫作“飞花令”,两个选手轮流背诵含有关键字的诗词句,直到有一方背不出,另一方则获胜。今天我们也来玩一玩这个游戏,关键字定为“雨”。老师先来开个头,“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同学们开始!(二

2、)进入诗题,理解题意1.师:大家的表现很优秀,能够看出大家的积累非常丰富。这节课,我们要学习一首关于“雨”的文章,相信学习完这首诗之后,大家的积累会更上一层楼!2.解读诗题,理解题意。(1)齐读诗题。(2)理解诗题。(提示:结合作者生平,可以初步理解为苏轼六月二十七日在望湖楼喝醉后写的诗)设计意图:有效的导入能够迅速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可以促进学生快速进入课堂环节。此外,诗题是学生学诗最先要跨过的门槛,理解诗题有助于学生理解整首诗。在本诗中,“醉”字可以进行多维度解读,如醉酒、陶醉等,但在初步解题时,可以理解为醉酒。“书”字对于学生而言有点难以理解,这里需要引导学生猜想,理解为书写的文章。通过对

3、“醉”和“书”二字的理解,可以进一步锻炼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二、借助插图,理解诗意(一)初读古诗师:哪位同学来给大家读一读这首诗,注意声音要洪亮,读准字音,读出诗的韵律美!(二)理解诗意1.借助教材的插图,结合上下文,通过联想,同桌互相交流每一句诗的大意,如果交流后还有什么不懂的地方可以记录下来。2.全班共同交流古诗大意,教师针对学生存在疑惑的词、句进行重点讲解。(三)再读古诗梳理完古诗大意后,让学生再朗读一遍诗歌,感受诗歌的节奏之美。设计意图:这首诗的大意较容易理解。因此,教师可让学生通过借助插图、记录不懂之处和交流反馈的方式来理解诗意,借此帮助他们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同时,教师重点讲解学生

4、疑惑的部分以及学生再读古诗,可以加深学生的记忆,促进学生的理解,为深入学习本诗奠定基础。三、想象美景,品味手法这是一首典型的写景诗,诗中的每一句都犹如一幅跃然于纸上的美景。师生一起深入品味这首短诗,领略一番壮丽的西湖雨景。六年级上册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教学设计Teaching Research教学探研/教学设计83教师新Teachers Today1.师:黑云翻墨未遮山。读完第一句后,同学们的脑海中仿佛看到了一幅什么样的画面?这一句重点写了什么事物?为什么“未遮山”?当你看到忽然“变了脸”的天空,你觉得乌云能否一下就把山峦笼罩起来?(预设:“未遮山”更能体现出天变得急,雨来得快)2.师:白雨

5、跳珠乱入船。读完第二句,同学们眼前呈现出一幅什么样的动态景色?想象一下白雨是什么样子的,为什么是白雨?和“跳入船”联系起来思考一下。(预设:白,说明雨下得大)3.师:前两句写云是什么颜色,雨是什么颜色?这两者的颜色对比能让你产生什么感想?它们共同描绘了什么画面?你能从这两句诗读出什么韵味?4.师: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这两句又给我们勾勒出了什么样的画面?这两句描写了什么景物?一个“忽”字说明了什么?第四句描绘的画面和前三句有什么不同?(预设:描写雨下的时间短,去得快,前三句是动态描写,第四句是静态描写)5.听描述,想象画面。请学生用自己的话说一说诗中描绘的景象。其他学生将眼睛闭上,跟

6、随这个同学的描述想象画面。6.师:如此美妙的景色,难怪诗人忍不住提笔狂书。同学们,现在再来思考一下题目中的“醉”,你们觉得,它其实还有哪一层含义?(预设:陶醉之意)7.师:诗人陶醉在奇丽的景色之中,同学们似乎也沉醉其中。接下来,请同学们分组朗读。男生组朗读前两句,女生组朗读后两句。8.教师小结。师:作者通过运用对偶、比喻和拟人的修辞手法,将西湖骤雨从阴到雨再到晴的场面描写得十分生动,描写出了一幅美妙的湖光山色图,既有动态之景,也有静态之美,既有声音之感,也有色彩之比,让人似乎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设计意图:通过语言描述和想象的方式,引导学生感受画面,体会诗歌语言独特的艺术魅力,锻炼学生的语言组

7、织和表达能力。四、结合背景,品悟情感(一)了解写作背景及诗人的性格教师出示:北宋熙宁五年(1072年),苏轼任杭州通判。这首诗便是六月二十七日,他游览西湖时所作的五首诗中的一首。苏轼天性乐观旷达,所作诗词大都激情磅礴、气势恢宏,具有浓烈的豪放之气。(二)体会诗人内心的情感与心境师:了解到苏轼的这些信息,你觉得苏轼当时在游览西湖时的心境是什么样的?他对这场意料之外的雨的到来又持什么样的态度?(提示:从诗句中能够看出苏轼对西湖雨景的喜爱与赞美之情,正如他曾写的“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这场雨并没有破坏苏轼游玩的心情,反而为游览增添了一份趣味,更加突显了苏轼悠然洒脱、乐观豁达的人生心境与情

8、怀)(三)拓展资料,感受苏轼人生态度苏轼乐观旷达的人生态度在他的很多诗词中都能见到,比如:人生如梦,一樽还酹江月。宋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宋苏轼赠刘景文引导学生大声地读一读以上诗句,品味一下苏轼在诗句中所传递出的人生态度。(四)配乐朗读,回味美妙的诗情教师播放音乐,让学生伴随着音乐朗读古诗,让学生再一次走进西湖,领略诗人所塑造的西湖美景。(五)课堂小结师:这是一首写景诗,但景色之外,诗人的情怀也不由自主地显露出来。希望同学们在感受大自然黑云、白雨、狂风、湖水等景物瞬息变换、妙趣横生的同时,也能在今后的生活和学习中,始终保持乐观、积极的心态。设计意图:通过展示写作背景和诗人性情,能够使学生更真切地感受到诗人所要表达的情感以及追求的人生格局。依托补充材料,能让学生感受到古诗的趣味,增添学生学习古诗的兴趣。(作者单位:陕西省紫阳县东木镇中心学校责任编辑:王振辉)84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论文指导/设计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