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20年春季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计划篇一:2020-2020年五年级上册综合实践活动教学计划奥依塔木小学2020-2020学年度第一学期五年级(1)班综合实践教学工作计划拟写人:佟雪琴时 间:2020年9月1日奥依塔木小学2020-2020学年度第一学期五年级(1)班综合实践教学工作计划拟写人:佟雪琴时 间:2020年9月1日一、指导思想综合实践活动旨在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本课程是一项探求在自然常态教学条件下,进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开发。力求把这门课作为一像语文、数学一样的课程要求去实施、去开发,使之常态化,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开拓一条有助于学校发展特色的新路子,本学期我们构建“以研究
2、性学习为核心,以信息技术教育为补充与拓展,以劳动与技术教育及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为主要活动形式”的小学生综合实践活动的基本模式。继续开展并利用学校周边有利环境进行课题开发,力求把实践学习融入学生生活,体现个性化发展的教育理念。与此同时,在教学过程中渗透法律方面的知识。二、基本情况本班共有学生25人,其中女生16人,大部分学生比较喜欢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有一种积极探索问题的意识,课上一部分同学状态较好,课堂气氛活跃。个别学生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不能集中精力,语言表达能力较弱。三、教材分析综合实践活动是国家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开设的新型课程,开设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宗旨是:“强调学生通过实践,增强
3、探究和创新意识,学习科学研究的方法,发展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增强学校与社会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综合实践活动的内容相当丰富,形式也和多。教材编排上充分体现小学学科知识和技能联系较多,与学生学习生活环境联系密切,容易激发兴趣。四、具体工作1、开发综合实践活动的资源开发学校资源。一是利用校园丰富的植物资源;学校的植物园经过上学期的努力,已初具模型,本学期的重点是让学生亲身参与植物园的开发与利用2、安排好综合实践活动的时间。每周三节课定为综合实践活动课,也可以把综合实践活动的课时与学校自主使用的课时结合在一起使用。在实践过程中,要以综合主题或综合项目的形式将四大指定领域融合在一起实施,
4、使之彼此渗透,形成整合。另外,指导老师要充分利用双休日、节假日的时间资源和丰富的校外资源指导学生以活动小组的形式开展好综合实践活动,期间也可发挥家长的指导作用,以保证活动的质量和学生的安全。(1)在活动的主题、项目的确定阶段,教师应针对学生的文化、科学知识基础及兴趣爱好、学生所处的特定社区背景和自然条件,引导学生确定合理的活动主题、项目。(2)在活动实施阶段,教师要指导学生进行资料的搜集。针对学生的实际和相关的课程资源,在活动开始阶段,可以结合实例对学生进行一定的基础训练,帮助学生掌握利用工具书、使用视听媒体、做笔记、进行访谈、对资料做整理和分类等方面的技能。在具体的活动过程中,要指导学生有目
5、的地收集事实材料,指导学生运用调查、观察、访问、测量等方法;指导学生写好研究日记,及时记载研究情况,真实记录个人体验,为以后进行总结和评价提供依据,引导学生形成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3)在活动总结阶段,教师应指导学生对活动过程中的资料进行筛选、整理,形成结论,指导学生着重对活动中的体验、认识和收获进行总结和反思。3、做好综合实践活动过程中的评价工作。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评价的目的是为了激发学生对本课程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评价应以形成性、发展性评价为主,注重学生主体参与实践的过程及在这一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积极性、合作性、操作能力和创新的意识。评价应注意多样性和可选择性,可自评、生评和师评相结合。在
6、期末做好实验班级活动成果的展示、交流和评价工作。五、教学进度表(见下页)篇二:2020年春季学期三年级综合实践活动教学计划 2020年春季学期三年级综合实践活动教学计划拟写人:XXX一、学生情况分析三年级一共有77人,学习兴趣不高,有畏缩情绪。有一些后进生的基础比较差,对于这些学生要在本学期的教育教学中培养孩子的良好学习习惯,增强孩子的自信心,探寻良好的学习方法,采用各种激励机制,让孩子迎头赶上。二、教学目标1.通过开展综合实践活动,培养学生对社会生活的积极态度和参与综合实践活动的兴趣;2.了解信息技术、劳动技术、社区服务和探究活动的一些常识;3.使学生具有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交往协作能力、观
7、察分析能力、动手实践能力以及对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和创新能力;4.初步掌握参与社会实践与调查的方法、信息资料的搜集、分析与处理的方法和研究探索,实验实证的方法;5.获得亲身参与综合实践活动的积极体验和丰富的经验,塑造完美人格,初步养成合作、分享、积极进取等良好的个性品质,形成对自然的关爱和对社会、对自我的责任感。三、教材分析1、突出学生主体地位,引导学生主动发展综合实践活动教材以学生的直接经验或体验为基础,将学生的需要、动机和兴趣置于核心地位,活动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鼓励学生自主选择活动主题,积极开展活动,引导学生主动发展。2、面向学生完整的生活世界,为学生提供开放的个性发展空间综合实
8、践活动努力克服当前基础教育课程脱离学生自身生活和社会生活的倾向,面向学生完整的生活世界,引领学生走向现实的社会生活,促进学生与生活的联系,为学生的个性发展提供开放的空间。3、注重学生的亲身体验和积极实践,发展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注重实践,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本质规定。综合实践活动强调学生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和勇于实践,注重学生在实践性学习活动过程中的感受和体验,要求学生超越单一的接受学习,亲身经历实践过程,体验实践活动,实现学习方式的多元化,发展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四、教学措施1、研究性学习:增进学生对自然的了解与认识,增强关爱自然、保护环境的思想意识和能力。(1)走进自然,增进对自然的了解
9、与认识,理解人与自然的内在联系。(2)关心自然环境,自主探究自然问题,具有环保意识;(3)参与环境保护的活动,增强环境保护能力。2、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主动积极地参与社会活动和社区服务,增进对社会的了解与认识,增强社会实践能力,并形成社会责任感和义务感。(1)走入社会,增进对社会的了解与认识,理解个体与社会的关系;(2)关心社会现实,主动探究社会问题,积极参与力所能及的社区活动,服务社会,发展社会实践能力;(3)遵守社会行为规范,养成社会交往能力,学会与他人共同生活、工作;(4)关心他人,关心社会,具有服务社会的意识和对社会负责的态度。3、劳动与技术教育:掌握基本的生活技能和劳动技术,具有自我
10、认识能力,养成负责的生活态度。(1)反省自我,增进自我认识,确立自信,树立人生理想,积极进取。(2)掌握基本生活技能,学会适应社会生活,养成负责的生活态度。(3)了解与认识现代生产和劳动技术,端正劳动态度,形成良好的劳动习惯。五、教学进度表周 次14周:57周:811周:1215周:1618周:第19周:内容 走进花的世界 我爱我家 平安上学 学会分类整理 小小作词家 复习考试纳雍县维新镇盐井小学拟写人:龙跃江 日期:2020年3月2日篇三:2020-2020学年度小学综合实践活动2020.9 20202020学年度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教学指导意见综合实践活动的总目标是通过密切学生与生活的联系、学
11、校与社会的联系,引导学生在积极参与实践的过程中获得积极体验和丰富经验,提高学生对自然、社会和自我的内在联系的整体认识,发展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社会责任感以及学生的良好个性品质。现结合我县实践情况和市教科院学科指导意见作了如下调整。一、课程理念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在教师引导下,学生自主进行的综合性学习活动,是基于学生的经验,密切联系学生自身生活和社会实际,体现对知识的综合应用的实践性课程。其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劳动与技术教育、信息技术教育四大指定领域实际上是综合实践活动的四个要素。这四个领域不是学生独立学习的内容,而是实践或活动的方式,如研究、服务、调查、劳动、信息实践等。现在以
12、综合主题或综合项目的形式将四者融合在一起实施,使四大领域的内容彼此渗透,达到理想的整合状态。使综合实践活动学科真正落到实处。(一)突出学生主体地位,引导学生主动发展综合实践活动的开发与实施要以学生的直接经验或体验为基础,将学生的需要、动机和兴趣置于核心地位,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鼓励学生自主选择活动主题,积极开展活动,引导学生主动发展。(二)面向学生完整的生活世界,为学生提供开放的个性发展空间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开发与实施要面向学生完整的生活世界,引领学生走向现实的社会生活,促进学生与生活的联系,为学生的个性发展提供开放的空间。(三)注重学生的亲身体验和积极实践,发展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注
13、重实践,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本质规定。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开发与实施强调学生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和勇于实践,注重学生在实践性学习活动过程中的感受和体验,要求学生超越单一的接受性学习,亲身经历实践过程,体验实践活动,实现学习方式的多元化,发展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二、综合实践活动教学模式 1、研究性学习活动的实施研究性学习活动的实施一般可分为三个阶段:进入问题情境阶段、实践体验阶段和交流反思阶段。在学习进行的过程中这三个阶段并不是截然分开的,而是相互交叉和交互推进的。第一阶段:进入问题情境阶段(活动准备阶段)(1)确定研究主题,主要有三种形式:一是学生自主确定课题,教师只在课题的可行性和科学性方
14、面给予适当的指导;二是学校根据社会、周边环境、文化背景、学校资源条件和教师特长爱好拟定几个宏观选题,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选择其中之一;三是学生初次开展综合实践活动,确定主题有困难时,也可以由学校教师提出若干便于实施的具体主题供学生选择确定,或是引导学生借鉴参考选题确定新的活动主题。(2)确定组织形式,主要有三种类型:一是个人独立研究;二是小组合作研究;三是班级、年级或更大范围合作研究。(3)制定活动方案。活动方案要力求规范、简明,应包括以下要素:活动主题名称;选题背景;活动目标;活动任务;活动适用年级、规模及人员分工;活动时长及流程;活动成果形式与展示方法;活动建议,主要指活动反思及对本活动
15、的拓展与延伸方面的建议。第二阶段:实践体验阶段。这是关系研究性学习成败的关键阶段。(1)搜集和分析文字信息资料。学生应了解和学习上网、查阅书刊杂志等途径获取文献资料,学会有条理有逻辑地整理与归纳资料,通过综合分析,形成对所研究问题的初步了解或认识。(2)开展实地考察、实验设计或调查研究。学生应根据个人或小组集体设计的方案,按照确定的方法,选择适当的时机、地点和方式进行研究,通过实践获取研究结果。(3)初步的交流。学生通过收集资料、开展研究得到的初步结论或成果在小组内或个人之间充分交流,通过认真对待他人意见和建议,逐步丰富个人的研究结论或成果。如果是小组合作研究,还应在组间成员交流并取得共识的基
16、础上形成最终的集体成果。第三阶段:展示交流阶段(1)整理汇总。学生要将自己或小组经过实践、体验所取得的收获进行归纳,形成书面材料、口头报告材料或其它表达学习过程与结果的恰当形式。(2)交流研讨。学生通过研究论文、模型作品、研究日记、主题演讲、小品表演、展板、墙报、文字(电子)刊物或口头报告等多种方式向全班介绍自己的研究过程及结果(或成果),供大家讨论评议,或通过指导教师主持的答辩会。(3)评价反思。学生应对自己和他人的研究展开评价,从中学会发现和欣赏他人的成功和优点,反思自己的不足和缺点,通过客观地分析和辩证地思考对自己和他人的研究过程和成果进行总结。总之,研究性学习的流程可以简化为六个步骤:
17、选定课题 制定方案 实施方案 总结研讨 汇报交流 评价反思。2社会实践(社区服务)的实施社会实践(社区服务)活动的实施要充分关注活动的社会化特点,帮助班级和学生小组、学生个人做好社会协调工作。具体实施一般分为五步:(1)确定活动内容。学校教师应通过多种途径综合考察学生班级、人数、经费、意愿以及能够提供实践(服务)活动机会和其他各项支持的社会机构或社区团体等多种因素,以便制定可行的实践和服务方案,有效利用当地的教育资源。为保证学生实践(服务)活动的连续性、有序性和完整性,建议以主题的形式来选择和组织内容。如以社会考察为主的体验性学习活动:考察某一社区的历史、文化传统、生活方式、经济发展状况、地理
18、、建筑和人文景观、商业设施,以及文化古迹和文化遗产等活动;以社会参与为主的实践性学习活动:包括社区服务、生产劳动,以及参与其他各种社会活动等。(2)拟定活动方案。由教师、学生、社区机构相关人士共同拟定计划,包括:实践(服务)活动主题、实践(服务)活动目标、实践(服务)活动的时间、地点及对象,执行步骤与进度、分工情况,经费预算、预期成果、评估方式、相关活动人员的责任规定及安全注意事项等其他附件。如有必要,学校还可制定书面的实践(服务)活动指南。(3)进行必要的培训。学校与相关社区机构在学生参与实际活动之前还应对其进行教育培训,让学生熟悉实践(服务)活动内容、掌握基本的实践(服务)活动技能、建立正
19、确的实践(服务)活动观念,懂得如何处理实践(服务)活动过程中的突发事件与安全问题以及如何反思和撰写实践(服务)心得。(4)开展实践(服务)活动。在实践活动中,教师既要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又要及时了解学生活动的进展情况,引导学生利用学习日志及时纪录实践与服务活动经验,积极体验,形成关注社会、服务社会的意识与习惯;还要注意与家庭、社区保持密切联系,活动如果没有家长、社区的大力支持,是很难取得预期成效的。(5)总结交流反思。学生参加实践或服务活动之后,应在教师的指导下借助学习日志把自己或小组在活动中的经验、收获和心得体会整理成口头或书面汇报材料,向全班同学汇报并展开相互评议与反思,以增强对社会的认识与
20、体验,增强社会责任感。总结交流活动可邀请家长、社区机构相关人员以及服务对象等共同参加。3社区服务的活动步骤和组织形式可仿照社会实践社区服务应尽量以小组的形式进行活动,可以由教师来组织开展活动,也可以由学生自主安排。如果是学生自主安排,每组至少2至3人,需将服务对象、内容、地点及时间事先告知教师及家长并征得同意。三、教学原则 (一)自主性原则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应尊重学生的兴趣、爱好,基于学生个体已有的知识背景,自主选择活动主题,强调学生的主动探索、发现和体验,并决定活动结果呈现的形式,教师作为学生学习的帮助者、促进者,对其进行必要和有效的指导,教师的教学应有利于学生自主活动的开展和深化。(二)开放
21、性原则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应创设宽松的学习环境,面向学生的整个生活世界,超越课程实施的时空局限,强调在课程目标和内容、活动方式与过程、评价与结果等方面的开放性和灵活性,关注学生获得奉富多彩的学习体验和个性化表现。(三)实践性原则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主张学生在“做中学”, 以活动为主要开展形式,强调学生的亲身经历,要求每一个学生都积极参与到各项活动中去,在活动中发现和解决问题,体验和感受生活,发展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四)综合性原则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应从学生身边的事物或问题出发,活动过程中注重跨越四个领域的界线,实现多领域的融合,追求活动内容的综合性;综合运用已有的学科知识体系,去获取未知的内容,形成综合
22、看待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综合运用调查、考察、实验、探究、设计、操作、制作、服务等多种活动方式,来获取知识、掌握技能、解决问题。(五)生成性原则综合实践活动注重发挥在活动过程中自主建构和动态生成的作用,应处理好课程的预设与生成的关系,注重活动中不断生成的新的活动目标和活动主题,促进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形态的不断完善。四、教学建议(一)面向全体学生,注重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意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要面向全体学生,并充分考虑到学生的个体差异,尊重学生的兴趣爱好和选择,力求使每位学生都能在活动中得到发展。1鼓励以小组合作方式为主的教学活动考虑到小学生的年龄特征,为保证综合实践活动安全、有效地开展,加强对小学生
23、团队合作精神的启蒙和培养,鼓励以小组为单位开展综合实践活动。小组成员的组成以共同的兴趣爱好和意愿为基础,教师不过多介入他们的选择。当然也允许个人独立进行活动与探究。2使学生初步形成分工与合作的意识学生在小组探究活动中,能够认识自己和他人的优势和不足,根据实际情况,合理进行小组成员的分工与合作,协同完成活动任务;乐于与伙伴互相帮助,克服依赖心理,养成认真完成分工的自觉性;形成人际沟通的初步能力。(二)关注活动主题的选择,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与探究发现能力 综合实践活动一般都是以主题为线索来计划和实施课程活动。综合实践活动主题的确立,不是先决定教师能够做些什么和先决定学生应该学些什么,而是研究学生关
24、心什么,对什么感兴趣等。1指导学生大范围感知主题,自主提出研究问题课前,教师要求学生利用网络、调查问卷等形式查找相关主题的内容和话题,了解问题的意义、来源,在选题指导课的开始,学生交流自己查找到的资料,在教师的引导下提出自己想要研究的问题和探究的方向,学会提出问题和表述问题的方法,所提出的问题具备一定的探究价值,并具有可操作性。2引导学生筛选、整合研究问题首先,研究内容能及时反映学生生活,直接产生于学生现实生活中,学生能自主解决现实生活中间题;其次,研究成果能直接作用于学生生活,引起学生生活方式的变革;第三,研究过程能使学生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3引导学生将研究问题转化为研究课题指导学生按照“有
25、价值、可操作”的原则筛选、整合研究问题,主题范围不宜太大、太空,主题活动方式要多样,学生活动的范围不宜太大。(三)加强活动指导,培养学生操作与解决问题的能力综合实践活动离不开教师的具体指导。活动的组织、内容的选择,需要教师的指导,制定计划、活动的开展更离不开教师的指导。教师收放自如的指导,学生才能沿着既定目标将活动顺利进行下去。1指导学生撰写活动方案学生活动方案的制定根据主题活动的不同又有所不同。一般来说,活动方案的构成大致有以下几部分:活动主题、本组的课题、本组承担的问题、活动的主要内容及主要方式、活动过程的设计、搜集资料的方法、小组成员及分工、指导教师、活动时间、活动预期成果及表现形式、可能遇到的主要困难及应对的策略%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