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DB32/T 4673—2024 毯苗机插水稻智能化微喷灌集中育秧技术规程.pdf

上传人:Fis****915 文档编号:727212 上传时间:2024-02-26 格式:PDF 页数:13 大小:1.05MB
下载 相关 举报
DB32/T 4673—2024 毯苗机插水稻智能化微喷灌集中育秧技术规程.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DB32/T 4673—2024 毯苗机插水稻智能化微喷灌集中育秧技术规程.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DB32/T 4673—2024 毯苗机插水稻智能化微喷灌集中育秧技术规程.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DB32/T 4673—2024 毯苗机插水稻智能化微喷灌集中育秧技术规程.pdf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DB32/T 4673—2024 毯苗机插水稻智能化微喷灌集中育秧技术规程.pdf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7,江苏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中 国 标 准 出 版 社出版毯苗机插水稻智能化微喷灌集中育秧技术规程Technical code of practice for concentrating seedling raising of intelligent micro-sprinkling irrigation of blanket seedling machine-transplanting rice2024-02-05 发布2024-03-05 实施CCS B 05DB32/T 46732024ICS 65.020.20DB32/T 46732024前言1 范围12 规范性引用文件13 术语和

2、定义14 工艺流程15 固定设备安装26 种子准备57 床土制作58 育秧场地准备69 硬盘610 播种流水线611 播种612 暗化齐苗713 摆盘714 秧田管理715 壮秧标准716 生产档案8附录 A(资料性)秧田期水稻主要病虫草害防治方法9参考文献10目 次DB32/T 46732024前言本文件按照 GB/T 1.12020 标准化工作导则第 1 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 的规定起草。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本文件由江苏省农作物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提出并归口。本文件起草单位:江苏五图河农场有限公司、扬州大学农学院、连云港市农业科

3、学院。本文件主要起草人:陈友林、董桂春、张学志、李兆飞、吴家旺、李运强、王用虎、王余龙、陈飞、贾义乐、赵灿、乔雷、周娟、杨静、李伟、王瑞、王婷婷、朱长欢、唐凯、曹明华、潘晓盼、贾洁。DB32/T 46732024毯苗机插水稻智能化微喷灌集中育秧技术规程1 范围本文件给出了毯苗机插水稻智能化微喷灌集中育秧的工艺流程,确立了固定设备安装、种子准备、床土制作、育秧场地准备、硬盘、播种流水线、播种、暗化齐苗、摆盘、秧田管理、壮秧标准的程序。本文件适用于江苏省毯苗机插水稻的智能化微喷灌集中育秧。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

4、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T 3543.4 农作物种子检验规程 发芽试验GB 4404.1 粮食作物种子第 1 部分:禾谷类GB/T 13663.5 给水用聚乙烯(PE)管道系统第 5 部分:系统适用性GB/T 18690.2 农业灌溉设备 微灌用过滤器第 2 部分:网式过滤器和叠片式过滤器GB/T 25409 小型潜水电泵GB 50395 视频安防监控系统工程设计规范GA 308 安全防范系统验收规则QX/T 171 短消息 LED 屏气象信息显示规范3 术语和定义本文件没有需要界定的术语和定义。4 工艺流程工艺流程图见

5、图 1。1DB32/T 46732024图 1工艺流程图5 固定设备安装5.1 一体化泵站5.1.1 泵址选择选择四周开阔、水质良好、交通便捷,且周边无有害粉尘及气体的地方建设一体化泵站。5.1.2 泵站选配以 53 360 m266 700 m2集中秧田基地为标准,宜配电不小于 80 kW。泵站内宜配备卧式离心泵三台(功率宜为 30 kW,流量宜为 80 m3/h90 m3/h,扬程宜为 70 m),宜两用一备,变频控制,水泵应按照GB/T 25409 的规定执行。5.1.3 过滤系统宜采用二级过滤系统,介质过滤器和叠片过滤器,均为自动反冲洗(介质过滤器宜为 1 200 双罐,进出口管径宜

6、20 cm,3 m3/h;片过滤器宜为 35 组,进出口管径宜 20 cm,过滤等级宜 120 目);配备旁路式三通道施肥机一台,实行自动化集中施肥,依据气象条件通过控制线缆,对田间电磁阀实行远程自动化(手动)控制。过滤系统应按照 GB/T 18690.2 的规定执行。5.2 智能控制系统5.2.1 气象站泵站外应设立微型气象站,监测获取相关气象数据。其应具备风力、风向、雨量及光照数据采集功能。2DB32/T 467320245.2.2 传感器和显示屏秧田分区分别设立环境、土壤传感器和显示屏,同时安装监控摄像机。传感器主要有:光照传感器、温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土壤水分传感器、土壤温度传感器等

7、。视频安防监控系统工程设计应符合GB 50395 的要求,安全防范系统验收应符合 GA 308 的要求;短消息 LED 屏气象信息显示应符合QX/T 171 的要求。5.2.3 远程控制平台5.2.3.1 信息平台和多媒体平台控制中心在控制中心设立一块宜 3 m3 m 的拼接大屏,前端数据采集系统,通过光纤将视频信号传输到控制中心平台,同时各个点的传感器数据、施肥机控制系统通过网络传输到控制中心平台,在控制中心实行可视化操作。5.2.3.2 数字高清监控主机宜支持但不限于以下功能:8 个 SATA 接口,或更高级别接口硬盘;多种磁盘阵列模式及全局热备,多重保护数据安全;2 千分辨率接入和解码输

8、出;H.265、H.264 编码前端自适应接入;关键视频可添加标签和加锁保护;至少 2 个千兆以太网口;支持断网续传功能;对任一录像进行添加多个自定义标签;后台可通过网络远程进行视频预览、回放、远程配置等操作。5.2.3.3 高清网络云台球机宜支持但不限于以下功能:视频输出分辨率达到 1 9201 080,画面每秒传输帧数达到 25,信噪比60 dB;红外距离达 150 m;最低照度彩色 0.000 5 lx,黑白 0.000 1 lx;动态范围不小于 106 dB,照度适应范围不小于 136 dB,宽动态能力综合得分不小于 130;具备较强的网络自适应能力,在丢包率为 20%的网络环境下,仍

9、正常显示监视画面;按照视频监控范围实际需求,宜支持多个预置位,支持多条巡航扫描,支持多模式路径设置,支持预置位视频冻结功能;具备较好的电源适应性,电压在正负 30%范围内变化时,设备能够正常工作。5.2.3.4 千兆光纤收发器宜支持但不限于以下功能:平均无故障时间大于 100 000 h;全金属封闭结构,工作温度范围达到-30 C70 C;工业级设计,安装简便、即插即用。3DB32/T 467320245.2.3.5 千兆以太网交换机宜支持但不限于以下功能:多个千兆网络接口,其中光口数量建议为摄像头两倍以上,电口数量建议为其他网络终端的两倍以上,以便后期扩展;全金属封闭结构,工作温度范围达到-

10、30 C70 C;工业级设计,安装简便、即插即用;支持 telnet,ssh 等主流远程管理协议。5.2.3.6 拼接显示屏宜支持但不限于以下功能:分辨率达到 1 9201 080 或以上;可视角度达到 178;支持 DVI、HDMI、VGA 等主流接口;工业级高可靠性,支持全天 24 h 持续工作;开放底层通信协议,便于用户灵活采用第三方中控系统。5.2.3.7 一出四矩阵宜支持但不限于以下功能:4 路信号输入,12 路信号输出,实现输入画面全屏或单屏显示四路不同画面;可通过网络远程控制输入输出。5.3 施肥机5.3.1 参数旁路式施肥机宜采用 3 条施肥通道、EC/PH 监测、PRO 中文

11、界面、16 个 24VAC 输出。5.3.2 程序特性根据时间或比例(根据灌溉水量决定注肥次数)或根据 EC/PH 值进行施肥编程,每条吸肥通道都是独立的,为每条通道注入调配好的肥液以调节水体的离子浓度、酸碱度,安装 EC/PH 探头和监控器,EC探头在使用前应先泡混合液,内置混肥腔,控制混肥比例,同时控制多个吸肥通道,高达 8 个流量监测,控制高达 24 组过滤器反冲洗,根据过滤器进出水口压差决定是否自动反冲洗,基于气象站监测的温度与湿度,有 5 个动态程序控制降温和增湿系统,此高级控制器连接到气象站和其他控制器,监测和记录相关气候数据,灌溉用水的温度控制。5.3.3 水力特性系统过流量宜为

12、 20 m3/h120 m3/h,在主管道内的额定扬程宜为 3 bar6 bar,安装最高 5 个注肥通道,每个最高吸肥量宜为 300 L/h,在进出水口长有减压阀和持压阀,配有采样阀门,每套施肥机配 1 个EC 探头和 1 个 PH 探头,拥有两个供 EC/PH 传感器采样的基础测量口。注:1 bar=100 kPa。5.3.4 硬件特性8 个 24 V 交流电输出口模块,每个模块 8 个输出口共 64 个输出口,SingleNet 系统高达 256 个直流4DB32/T 46732024电脉冲控制输出,最多 2 个数字输入模块,每个模块 8 个输入口,共 16 个,最多 2 个模拟输入模块

13、,每个模块 11 个输入口,共 22 个,有两种 CPU 电源:230 V 交流电或 12 V 直流电,高压保护电路,外置记忆卡,连接计算机或智能手机进行远程控制。6 种子准备6.1 种子质量种子质量应符合 GB 4404.1 的质量要求。6.2 晒种浸种前晒种 2 d3 d,每天人工翻动 2 次,增强发芽势。6.3 选种盐水比重 1.08,选种后,用清水反复冲洗种子。6.4 发芽率测定按照 GB/T 3543.4 要求进行。6.5 浸种催芽选用江苏省植物保护植物检疫站发布的 江苏省绿色防控联合推介产品名录 推荐药剂,对水稻种进行浸种。浸种期间,累计日积温达到 80 100 以上,浸种池上使用

14、黑色农膜覆盖,采用日浸夜露法催芽至破胸露白,晾种。6.6 拌种晾种后宜用 0.78%多多唑,种子药为 1 100,兑适量水稀释均匀拌种。根据秧龄的长短、播种量的大小进行调节。7 床土制作7.1 营养土配制7.1.1 肥料种类及用量尿素宜 100 kg/667 m2150 kg/667 m2,复合肥(氮、磷、钾含量均为 15%,下同)宜 100 kg/667 m2。7.1.2 培肥时间及方式7.1.2.1 时间应在冬前完成培肥工作,11 月 20 日前完成首次施肥及耕翻。7.1.2.2 方式采用机械播施,宜分 35 次进行。每次尿素宜 20 kg/667 m230 kg/667 m2、复合肥宜

15、20 kg/667 m2。每次播肥后旋耕 1 次,旋耕深度 15 cm 以上,每 10 d15 d 一次,最后耕翻 1 次,冻融待用。5DB32/T 467320247.1.3 取土与收集在冬前培肥、风化的基础上,3 月底前按每 667 m2大田需床土 0.15 m3的标准取土,取土厚度 10 cm15 cm,选用筛孔 6 mm 的筛子过筛,收集好营养土。7.2 床土配制用酸碱度 57 的育秧基质,按营养土基质为 2 14 1 配比均匀混合;在营养土、基质混配过程中,加入水稻育秧苗床调理剂,比例宜 1 100 氮、磷、钾总养分25%,充分拌匀,制作为床土。8 育秧场地准备8.1 秧田冬前对预留

16、秧田进行耕翻培肥,在播种前 30 d40 d,使用激光平整仪整平,然后使用卫星导航系统开沟作畦,使用小型压路机压平,人工辅助找平。畦宽宜 2.9 m,畦沟宽宜 0.25 m,畦沟深宜 0.2 m,边沟宽宜 0.3 m,边沟深宜 0.3 m,畦面达到“实、平、光、直”。秧田面积和大田面积按照 1 801 120 进行准备。8.2 智能化微喷灌设备安装根据秧田形状,选择设计对应的干管、支管、微喷管道及其配件,干管宜采用 PE160/1.0,支管宜宜采用 PE63/1.25,均 埋 于 地 下 60 cm,便 于 机 械 耕 作。宜 采 用 PE25/0.4 微 喷 管 道。相 关 管 道 应 符

17、合GB/T 13663.5 要求。地表微喷管道及喷头宜于育秧前 10 d 进行安装调试,设计喷灌管道间距 2.9 m,微喷头间距 3 m。微喷头参数为 40 L/h70 L/h;工作压力为 1.5 bar4.0 bar,湿润直径为 3.5 m3.7 m。9 硬盘播种前 20 d 准备育秧硬盘,摆放于育秧场地。常规粳稻 25 盘/667 m235 盘/667 m2,杂交稻 15 盘/667 m225 盘/667 m2,秧盘规格 28 cm58 cm 为宜。10 播种流水线育秧前 10 d,调试好育秧流水线设备。11 播种11.1 播种期根据前茬预期收获时间及栽插作业机械动力情况,按 18 d22

18、 d 秧龄确立合理播期,掌握适龄栽插,杜绝栽插超龄秧。对于冬季空茬大田,气温正常情况下,适当提前育秧、早栽。11.2 播种量常 规 粳 稻:28 cm 58 cm 规 格 秧 盘 每 盘 播 晾 干 的 芽 谷 120 g125 g(干 种 子 100 g120 g);23 cm 58 cm 规格每盘播晾干的芽谷 100 g110 g(干种子 80 g90 g)。6DB32/T 46732024杂交稻:28 cm 58 cm 规格秧盘每盘均匀机播晾干的潮种约 90 g100 g。11.3 播种方式选用播速适中、播种均匀的机械播种。12 暗化齐苗叠盘后,盖好黑色农膜,保温不透光,注意温度监控,温

19、度应不超过 40,适宜温度 28 36。防止高温烧苗。2 d3 d 后,芽长 0.3 cm0.5 cm 时,再搬进秧田摆盘。13 摆盘秧盘平整,紧贴畦面整齐摆放。春茬、大麦茬秧盘摆盘后立即盖有孔农膜(或无纺布),以保湿增温,促齐苗。14 秧田管理14.1 肥水药控制路径秧田整体管理过程中,智能化控制设备对水分、温度、病虫草和苗情农艺性状等信息进行采集、分析,通过微喷灌设备实时进行水肥药一体化控制,实现水稻育秧的信息化、智能化管理。14.2 水分管理实行湿润旱管。摆盘后第 1 次喷透水,以后当秧盘水分在 25%以下时,或者温度高于 38 时,一体化泵自动控制对秧田进行喷水,时间 10 min20

20、 min。14.3 施肥管理秧苗 1 叶 1 心后,每隔 3 d,对秧苗进行喷施液体肥料,肥液浓度为 5%,喷药时间控制在喷水结束前5 min10 min,确保在喷施肥料后有 5 min 的喷水时间。14.4 病虫草防治秧田期重点做好水稻苗期恶苗病、干尖线虫病、纹枯病、稻瘟病和稻飞虱、稻蓟马、二化螟等病虫的防治。秧田期水稻主要病虫草害防治方法见附录 A。15 壮秧标准15.1 常规粳稻叶龄 3.5 叶4 叶,秧龄 18 d22 d;苗高 15 cm18 cm,苗基部扁宽,叶片挺立有弹性,叶色翠绿;根系发达,发根数 11 条以上,白根多,根系盘结牢固,盘根带土厚度 2.0 cm2.5 cm,厚薄

21、一致,提起不散,形 如 毯 状;苗 间 均 匀,28 cm58 cm 规 格 秧 盘 2 800 苗/盘 3 000 苗/盘,23 cm58 cm 规 格 秧 盘2 400 苗/盘2 500 苗/盘;无病虫草害。7DB32/T 4673202415.2 杂交稻秧龄前期 16 d18 d,后期 13 d15 d;苗高 14 cm17 cm;叶龄三叶一心以下;第一叶叶鞘长 4 cm以下;单株白根 10 条以上;盘根厚度 2 cm2.5 cm;秧苗整齐,基部扁宽,叶片挺立有弹性,叶色翠绿,无病虫草害;秧苗根系盘结牢固,提起不散,卷运方便;成苗均匀,28 cm58 cm 规格秧盘每盘苗数 2 500

22、苗左右。16 生产档案16.1 应建立生产档案制度,记录内容包括生产者基本信息、种子来源、种苗管理、播种、喷灌、施肥、病虫害防治等生产要点和过程。16.2 所有的记录应真实、准确、规范,具有可追溯性。16.3 生产档案至少保存 2 年。8DB32/T 46732024附录A(资料性)秧田期水稻主要病虫草害防治方法表 A.1规定了秧田期水稻主要病害防治方法。表 A.1秧田期水稻主要病害防治方法名称纹枯病稻瘟病恶苗病、干尖线虫病防治措施38%噻呋.肟菌酯,悬浮剂,14 mL/667 m218 mL/667 m2或 20%噻呋.己唑醇,悬浮剂,36 mL/667 m254 mL/667 m2或 24

23、%井冈霉素,水剂,25 mL/667 m230 mL/667 m2等药剂,轮换用药40%稻瘟酰胺,悬浮剂,30 mL/667 m250 mL/667 m2或 40%稻瘟灵,乳油,100 mL/667 m2150 mL/667 m2或 40%稻瘟.三环唑,悬浮剂,65 mL/667 m270 mL/667 m2或 10%丙硫唑,悬浮剂,70 mL/667 m280 mL/667 m2等药剂,轮换用药20%氰烯杀螟丹,8001 600倍液或 17%杀螟乙蒜素 200400倍液浸种 48 h60 h,温度低时适当延长表 A.2规定了秧田期水稻主要虫害防治方法。表 A.2秧田期水稻主要虫害防治方法名称

24、稻飞虱、稻蓟马二化螟防治措施24%虫螨腈,悬浮剂,15 mL/667 m 225 mL/667 m2或 20%呋虫胺,悬浮剂,30 mL/667 m240 mL/667 m2或 60%烯啶虫胺,水剂,10 mL/667 m220 mL/667 m2等药剂,轮换用药15%多杀茚虫威,悬浮剂,14 mL/667 m216 mL/667 m2或 5.7%甲氨基阿维菌素,悬浮剂,12 mL/667 m215 mL/667 m2或 5%丁虫腈,乳油,30 mL/667 m250 mL/667 m2等药剂轮换使用表 A.3规定了秧田期水稻主要草害防治方法。表 A.3秧田期水稻主要草害防治方法名称稗草、千金子防治措施10%氰氟草酯,乳油,80 mL/667 m2,秧苗 2叶 1心后喷雾9DB32/T 46732024参 考 文 献1 NY/T 526水稻苗床调理剂2 NY/T 1534水稻工厂化育秧技术规程3 DB32/T 3390一体化智能泵站应用技术规范10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他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