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浅析近年来网络文学汲取传统文学精神的努力.pdf

上传人:自信****多点 文档编号:724847 上传时间:2024-02-26 格式:PDF 页数:5 大小:1.62MB
下载 相关 举报
浅析近年来网络文学汲取传统文学精神的努力.pdf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浅析近年来网络文学汲取传统文学精神的努力.pdf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浅析近年来网络文学汲取传统文学精神的努力.pdf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理论空间】浅析近年来网络文学取传统文学精神的努力许丽雯摘要:网络文学是新兴的文学样式,也是一片充满活力的文化热土,发展至今已经形成了蔚为壮观的景象。网络文学并非凭空生长的无根之树,它和传统文学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越来越多的网络文学家从传统文学中汲取养分,他们继承与延续传统文学精神,在传统文学的视野下汲取传统文学精神并源源不断地将其转化为网络作品独特的内在涵养和艺术魅力。关键词:网络文学传统文学精神延续与传承网络文学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已经形成了很大的规模和影响。网络文学作为网络时代的典型产物,既有的观点会认为“电脑网络是伴随着西方社会的后现代化而萌芽、成长和壮大起来的,它身上有着后现代主义的

2、一些鲜明特征,网络文学也打上了后现代文学的深深烙印。可以说,网络是后现代的技术,而网络文学则是后现代的文学”。的确,作为一种新兴的文学样式,网络文学一方面具有区别于传统文学的写作手法、写作模式与运营机制;但另一方面,也肯定传承了中国传统文学创作的特点,与中国传统文学是一种写作传承。甚至我们说,网络文学在本质上,与传统文学并没有区别。虽然在网络文学的新兴阶段,它作为后现代消费文化的定位,开放性、自由性、低门槛性的特点,导致网络文学作者素质的参差不齐,同时过于追求市场化、经济化、娱乐化,招致了许多不满和批评,影响了网络文学的声誉。尽管有不尽如人意之处,但网络文学发展到今天已经形成了蔚为壮观的景象。

3、从20世纪9 0 年代以来,网络文学“以通俗大众文学之魂,托互联网与媒介新革命之体,网络文学如同一个婴儿,转眼已成为青年”,2 1 2 1 网络文学是新兴的事物,也是一片充满活力的文化热土。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网络文艺的发展,鼓励广大网络作家多推精品创作,“以充沛的正能量满足人民群众尤其是青年一代对美好精神生活的新期待”。2 4 5网络文学并非凭空生长的无根之木,它和传统文学之间也不是一种取代与被取代的冲突关系。网络文学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它其实是传统文学“在精神上的延续与继承,在空间上的互补与并存”。3研究网络文学不能忽视它与传统文学精神上传承的关系。而传统文学精神的核心便是中华传统文化,我们

4、在评论网络文学时,不能割裂它与传统文化的关系。正如有学者在研究2 1 世纪新时期小说时指出:“研究新时期小说永远也离不开传统文化”,这个道理对于新时期网络时代的典型产物一一网络文学,同样适用。近年来网络文学正是凝聚了一股向着更健康长远发展的合奏力,迫切想向世人证明自己不是即时的快消品,它沉淀、甄别、整理,不断积累经验,逐步形成自身的传统谱系,并以此展开自身的经典化过程。“数以千万的写手、数以亿计的读者群体,打造的这个网络文学世界正在汇聚一种文化的力量,越来越多的网络作家意识到优秀传统文化对于创作的重要性,在共同构建一个让中华传统民族心灵愉悦、情感寄托的精神家园”,这一特点成为了当今社会网络文学

5、最为重要的新变化之一,同时也是我们整个民族对中国传统文化精神传承的表现。我们都知道,中国传统文化精神的内核之一是儒家文化里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儒家文化里的“民为邦本”体现了社会人应具有“以天下为已任”的社会责任感。应该承认,网络文学创始初期的确有一些作者是抱着娱乐至上、利益至上的目的来进行创作,但我们也应看到越来越多的网络文学作者有着清醒的定位和认识,他们在传统文学中取养分,在自小生长的中国传统文化熏陶的环境里找灵感,并从儒家文化【理论空间】的浸染里肩负责任感和使命感来进行创作。如网络文学作者瞎子说:“我相信文学是有使命的,这个使命就是对人的终极思考和关怀,写出这种具有使命的文字,

6、就是我坚持下来的最大动力。”5 1 7 1 而另一网络文学作家Bonney.Lively亦说:“文学是我理想的乐园.让我们在回顾历史的同时,思考未来,在思想不断成熟的过程中,寻找到自己的立足点,在每一个小小的支点上,我们彼此挟持,共同推动社会的发展。”7 2正是创作者在传统文学精神中所吸收的儒家文化中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使得网络文学的正能量不断积蓄,同时在政策引导和行业资本的加持下,近年来网络文学生态愈发彰显时代担当和使命意识,网络文学创作迈向主流。“现实题材创作因此也成为中国网络文学主流化的旗帜和风向标”。1 6以往,对网络文学而言,过于追求市场化、经济化、娱乐化,使得绝大多数情况下,现实题

7、材的网络文学创作,都存在写作无法深入现实、思想内容不够深刻的弊端。而近年来,漱玉的岐黄、齐橙的大国重工、卓牧闲的朝阳警事等网络文学作品,都是跟随时代、社会的发展现实,贴合世情、表达社会、传达正能量且带有创作者责任感和使命感的网络文学佳作。即使不是现实主义的题材的作品,创作者也注重从传统文学中汲取传统文化精神的滋养,让传统文化中的要旨一一人的责任感和使命意识成为自身作品的重要价值观基因。由马伯庸创作的历史题材作品长安十二时辰的故事核心和人物塑造聚焦的便是使命和担当。故事讲述了上元节当天,死囚张小敬与少年名士李必携手用十二个时辰拯救长安百姓和长安城的热血故事。故事中李必、张小敬等人坚守保家卫国的初

8、心使命,始终义无反顾、勇于担当的为国为民情怀让人深受感动。由阅文集团的白金作家精灵近年来创作的科幻题材作品星战风暴,塑造的人物身上都饱含着青年人的特有的理想主义精神和坚韧不拔、百折不挠的奋斗精神。比如在主要人物王峰的人物塑造上,一方面它不遗余力地鼓励青年人物实现各种物质成功和不断开拓、征服世界;另一方面它也让这个主要人物“担负起带领青年团队重振地球文明和太阳联盟的伟大使命”。此外,网络文学亦如同传统文学一样,努力追求蕴含中华民族精神内核和真善美的价值观。近年来,优秀的网络文学也充满了对真善美的追求,一个好的网络文学作品越来越倾向于在一个温暖馨香的故事内核中,细致地勾勒出人世间纯洁、诚挚的真善美

9、故事,从而给读者美的享受和心灵的共鸣。阿耐的大江东去便是这样一部优秀的网络文学作品,它描写了主人公的艰苦创业和自强不息的故事,展现了人与人之间的真诚善良、互助友爱的精神,让读者在喧嚣的现世生活之中,静静阅读、品尝,让混乱的内心沉淀下去,使高贵的灵魂提升上来。网络文学作者Priest在创作谈中提到,其贯穿所有作品的主题,可能便是出于作者对于人性真善美的相信一一正如主人公们一次次从黑暗中开出向阳的花朵。如获得2018年豆瓣年度悬疑推理大作称号的默读就是在主体创伤的故事中最终呈现着对于真善美的永恒追求。正如作家赵丽宏在谈到网络文学时所说:“只要人性没有变,只要人类对美、对爱、对理想和幸福的追求没有改

10、变,那么,文学的本质就不会改变。不管科技如何革命,不管书写的工具和传媒如何翻新,文学仍将沿着自身的规律走向未来。”网络文学除了在价值观取向上汲取传统文学的滋养,同时在叙事模式、主题内容、人物塑造、形式表现等各方面也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网络文学创作从传统文学获得了极其重要的思想来源和极大的表现空间,可以说,是传统文学丰富了网络文学的表现功能,提高了网络文学的内涵。实际上也是网络文学传承了中国传统文学创作的特点,它天然就具有传统文学的叙事属性,且在叙事模式本质上是有文学传统底蕴的。2018年,在中国“网络文学+”大会上,入选为“网络文学发展历程中的2 0 部优质IP”之一的网络小说诛仙,首先作者采

11、用一个独具魅力的东方仙侠传奇故事作为内核叙事,同时在人物塑造、氛围营造和语言特色上吸收和化用经典传统文学中的古典元素,并将其融入该网络文学作品的血脉之中,从而丰富了作品的内涵、提升了作品的艺术魅力。又如精灵的星战风暴,在塑造人物的方式中采用了中国传统文学塑造人物的手法;猫腻的经典网络文学巨著庆余年有些精彩篇章,则直接取用古代文学中的经典诗句来营造氛围,提升了作品的文学魅力。蒋胜男谈她在创作月传时,也特意引用了一些我国古代历史经典故事,比如完璧归赵、赵武灵王的胡服骑射、商鞅变法等等,还引用了诗经、楚辞的一些著名篇目,从而使创作吸取了古人的文化智慧,使【理论空间】其成为涵养作品的艺术源泉。最近爆款

12、网剧山河令一路热播起收视狂潮,豆瓣上有近一半的网友打出五星好评,其原著网络小说天涯客除了表现作者Priest一贯的幽默俏皮、插科打浑外,更是不乏经典传统文学中的古代诗词化用。例如当周子舒看着温客行使出的一套秋明十八式,确认了温客行的父母正是2 0 年前行侠仗义却不幸惨死的圣手温如玉夫妇时,作者便引用了诗经的经典篇目诗王风黍离“彼黍离离,彼稷之苗。行迈靡靡,中心摇摇。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悠悠苍天!此何人哉?彼黍离离,彼稷之穗.”中蕴藉的“黍离之悲”来深刻表达温客行二十载飘零无家的身世之悲。综上,我国优秀的文学传统一直推动着千百年来中国文学的发展,近年来网络文学在传统文学的视野下,努

13、力汲取传统文学精神并将其转化为网络作品的艺术魅力和内在涵养,可以一解多年以来我国网络文学曝露的一些典型问题,也能够为网络文学未来发展提供蓬勃的力量源泉。参考文献:1欧阳友权.网络文学论纲 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 0 0 3:3 5.2肖惊鸿主编.网络文学名家名作导读M.北京:作家出版社,2 0 1 9.3张政、张文东.传奇传统的新阵地一从文学传统走进网络小说 J.文学争鸣,2019(3):172-176.4欧阳友权.传统是网络文学的“精神血脉”N.光明日报,2 0 2 1-1-2 8(1 6).5榕树下图书工作室.2 0 0 3 年中国年度最佳网络文学 M.桂林:漓江出版社,2 0 0 4.6马季.网络文学的时代选择与旨归 J.中国文学批评,2 0 1 9(1):1 0 8-1 1 4.7乌兰其木格.时代青年的建构与叙事伦理的调试 J.网络文学评论,2 0 1 9(4):6 5-72.许丽雯:江西省文化和旅游研究院责任编辑:范干忠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论文指导/设计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