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一单元 走向社会主义之路 第1课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一、筹建新中国(第一届政协会议)(一)时间:1949年9月 地点:北平(二)内容:1、制定共同纲领-临时宪法(从1949年-1954年起作用)(1)新中国的名称:中华人民共和国(2)新中国的性质: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人民是国家的主人。2、选举中央人民政府领导-毛泽东为政府主席 3、大会确定:国旗为五星红旗;代国歌为义勇军进行曲;首都为北京;采用公元纪年。(三)作用:为新中国的成立作好准备工作。二、开国大典(新中国成立的标志)(一)中央政府委员会第一次全体会议(1949,10.1下午2时)1、
2、接受共同纲领为施政方针;2、任命周恩来为政务院总理兼外交部长,朱德为解放军总司令。(二)大典盛况 1949年10月1日54门礼炮象征参加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代表中的54个民族(象征参加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代表中的54个政治团体,象征五四运动),28响标志着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英勇奋斗28年的历史。(三)新中国成立的意义1、标志新民主主义革命已经取得胜利,半殖民地半封建时代的结束;2、中国人民站立起来,成为主人;3、中国历史揭开了新的篇章。三、西藏和平解放:1951年5月同西藏鉴定和平协议,1951年10月西藏和平解放。(标志祖国大陆获得统一)第2课 为巩固新中国而斗争
3、一、稳定物价之战1目的:为巩固新生的政权2人民政府与投机商展开一场”米棉之战”.3作用:投机商囤积大批物资卖不出去,纷纷破产.全国物价开始趋向平稳二、土地改革1、时间:1950-1952年底 文件:中国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2、作用(意义):彻底废除了在我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土地剥削制度,消灭了地主阶级;农民成为土地的主人;解放了农村生产力,促进了农村经济迅速恢复和发展。三、抗美援朝(1950-1953年7月)1、原因:1)美国第七舰队侵入台湾海峡,干涉中国内政;2)并越过中朝边境,轰炸中国东北边境的地区,严重威胁新中国的安全。3)为保家卫国(目的),中国人民志愿军开赴朝鲜,抗美援朝。4)应朝鲜民主
4、人民共和国政府的请求.2、总司令:彭德怀 英雄人物:黄继光 邱少云3、结束:1953年7月朝鲜停战协定的签定4.意义: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维护了亚洲和世界和平,大大提高了新中国的国际威望,为新中国赢得了一个相对稳定的和平环境 5精神:爱国主义精神,革命英雄主义精神,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国际主义精神.三课后练习1议一议P11之所以说“抗美援朝”就是“保家卫国”,是由当时新中国面临的周边形势所决定的。新中国成立后,以美国为首的一些国家对新中国采取“遏制”政策。朝鲜战争爆发后不久,美军就越过三八线,迅速向中朝边境推进。如果让美军占领整个朝鲜,强兵押到鸭绿江边,新中国势将难以安定的从事经济建设和社会改革
5、,国际国内的反动势力气焰势必更嚣张。因此,抗美援朝不仅与新中国的国家安危密切相关,也与全体中国人民的切身利益密切相关。2材料阅读P14 中国近代史上,由于政府的腐败、懦弱,留下了数不清的“国耻纪念日”。新中国成立后,在极其困难的情况下,中国人民打败了美帝国主义,戳穿了其纸老虎的原形,粉碎了“世界头号强国”不可战胜的神话,向世界表明了中国人民保卫祖国、抗击侵略的坚强决心,表明了中国受人欺凌、任人宰割的历史一去不复返了。3自我测评1)、1950年6月,中央人民政府公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2)、在朝鲜战场上,以黄继光、邱少云为代表的中国人民志愿军,发扬了高度的集体主义、爱国主义和国际主义精神,
6、以高度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支援了朝鲜人民的爱国斗争;同时,为巩固新生的人民政权做出了巨大贡献。因此,我们称他们为“最可爱的人”。4补充题:问答题:1近年来,中央连续出台了指导农业和农村工作的一号文件。回眸历史,新中国成立后国家对农村的政策先后作出过重大调整,在历史上产生了很大影响。回答:(1)列举20世纪50年代,我国在农村开展的重要运动。(2)1978年,在我国什么地方率先出现搞“包产到户”的典型?随后在全国农村逐步实行了什么制度?(3)你认为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不断调整农村政策说明了什么?答:(1)土地改革,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农业合作化),人民公社化(2)安徽凤阳小岗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
7、制。(3)农业是基础,涉及国计民生;中央能根据实际情况调整农村政策等。5补充题:列举列举近代以来促进中国封建社会瓦解的三件大事. (1)政治上: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统治,结束了我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2)思想上:新文化运动,促使人们冲破封建思想的罗网,在近代中国掀起一场思想解放的风暴(3)经济上:彻底废除了我国存在两千多年的封建剥削制度,消灭了地方阶级.第3课 新中国的内政与外交一、内政(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1、会议名称: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时间1954年9月 地点:北京;内容:大会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2、宪法内容: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坚持社会主义道路,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
8、民行使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3、选举毛泽东为主席,决定周恩来为国务院总理。二、外交1、和平共处五项原则(1)首次提出:1953年12月中印谈判; (2)共同倡导:1954年中国、印度、缅甸( 3)内容: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4)意义: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在国际社会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成为发展国与国之间相互关系的基本原则.2、亚非万隆会议:1)召开:时间:1955年4月,地点:印尼的万隆,参与国:亚非29个国家2)特点:有史以来第一次没有殖民国家参加的会议;第一次由亚非国家自己举行的会议.3
9、).万隆会议中心议题:保卫和平,争取民族独立和发展民族经济。4)会议中的矛盾:由于帝国主义的破坏和与会国间矛盾错综复杂.5).万隆会议出现分歧时周恩来提出了什么?呼吁什么?答:求同存异;各国撇开分歧,为反对殖民主义的共同利益而加强团结与合作。6)影响:一是交了很多的朋友,大大改善了中国的国际环境;二是平等,协商,求同存异的万隆精神对以后的国际关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第4课 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一、第一个五年计划(1953-1957年)1、过渡时期的总路线(一化三改造):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实现国家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2、一五计划:(1)目
10、的:有计划地进行社会主义建设; (2)时间:1953-1957年;(3)内容:重点发展生工业,建立国家工业化和国防现代化的初步基础;完成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4)成就:一田(克拉玛依油田)、一桥(武汉长江大桥)、三厂(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沈阳飞机制造厂、鞍山钢铁公司)、六路(三公路、三铁路)。二、三大改造(1953-1956年底)(三大改造的实质是变革生产关系的社会主义革命).改造的内容改造的途径结果及历史意义存在的主要问题农业农业生产合作社到1956年底基本完成三大改造,标志着社会主义公有制形式在国民经济中占主导地位,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基本建立起来,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11、。由于发展速度迅猛,工作过于急促和粗糙,在实际工作中出现了一些偏差。手工业手工业生产合作社资本主义工商业加工订货到公私合营三课后练习自我测评P25A社会主义改造的内容B社会主义改造的途径对农业的改造走合作化道路对手工业的改造走合作化道路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从以加工订货为主逐步向公私合营过渡C结果及其历史意义 结果:到1956年,我国基本上完成了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意义: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完成,标志着社会主义公有制形式在国民经济中占据主导地位。从此,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基本建立起来,我国开始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D存在的主要问题:在三大改造的后期,由于发展速度过于迅猛,工作过于急
12、促和粗糙,在实际工作中出现了一些偏差。四.请写出中国近代史上社会性质的三次变化及其标志性事件?第一次第二次第三次标志性事件鸦片战争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三大改造的完成性质变化 封建社会到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到新民主主义社会新民主主义社会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第五课 民族团结1、解决民族问题基本政策:实行民族区域自治 2、处理民族问题的原则: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各民族共同繁荣 3、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 1952 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实施纲要颁布 1954 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总纲中规定:“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 我国省级自治区:内蒙古自治区(1947年建立)
13、、新疆维吾尔自治区(1955年建立)、广西壮族自治区(1958年建立)、宁夏回族自治区(1958年建立)、西藏自治区(1965年建立) 第6课 艰难曲折的探索历程一、中共八大(1956年9月)1.背景1)社会主义工业化和三大改造正在顺利开始;2)毛泽东的的报告为中共八大作了思想准备.2内容:1) 2) 3.评价: 二、重大失误1、探索时期的总路线: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2、失误的表现(1)大跃进: 标志:盲目求快-大炼钢铁运动。(2)人民公社化运动: 特点:一大二公。3、失误的原因:违背客观经济规律,高指标,瞎指挥,浮夸风,“共产风”。三课后练习1想一想(1)P32答:中
14、共八大对国内主要矛盾的认识成为党在探索我国自己的建设社会主义道路过程中取得的重要成果(2)P33答: “一大二公”就是经营规模大、公有化程度高。它违背客观经济规律,使农村生产力遭到严重破坏。这是党在探索中国自己的建设社会主义道路过程中的一次严重失误。2看一看P34说明经过国民经济的调整,经济开始复苏,农业、工业、交通运输业得到发展。国民经济的调整,为进一步探索中国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积累了新的经验。3材料阅读P36这是假的,没有任何科学根据。它反映了“大跃进”和人民共社会运动时期高指标、瞎指挥、浮夸风、“共产风”等错误泛滥。4自我测评P36高指标、瞎指挥、浮夸风、“共产风”等错误泛滥,工农业生产
15、遭到极大破坏,国家和人民遭到建国以后未曾有过的经济困难。经济建设和生产关系的变革有它所必须遵循的客观规律,生产力的发展也需要有积累的过程;党对在中国这样一个幅员辽阔、人口众多、经济文化落后、地区发展很不平衡的大国建设社会主义的艰巨性和复杂性估计不足,对掌握经济规律和科学知识的重要性也认识不足;全党普遍缺乏领导大规模经济建设的经验,使探索过程出现严重失误。第7课 “文化大革命”十年内乱(19661976年)一、发动1.背景:由于毛泽东错误地认为,党中央出了修正主义,党和国家面临着资本主义复辟的危险.2导火线:上海文汇报发表的凭新编历史剧海瑞罢官3、开始标志:1966年5月16日,五一六通知。二、
16、发展; 1)毛泽东炮打司令部-我的一张大字报矛头指向刘少奇、邓小平。2)八届十一中全会后,红卫兵,造反派蜂拥而起 3)1967年1月开始夺权,全面内乱4)、最大冤案:刘少奇案。三、1976年1月,周恩来逝世;9月毛泽东逝世四、结束:1971年9月林彪反革命集团被粉碎.1976年4月5日,四五运动”奠定了粉碎”四人帮”的群众基础.1976年10月粉碎江青反革命集团。文革结束.五、评价1、性质:“文化大革命”是一场由领导者错误发动,被反革命集团利用,给党、国家和各族人民带来严重灾难的内乱。2、危害:国家政权遭到严重削弱;民主与法制被肆意践踏;国民经济发展缓慢,生产处于半停产或停产状态;人民生活水平
17、基本没有提高;对教育科学文化事业严重摧残,阻滞了全民族文化素质的提高和现代化事业的发展。中国与发达国家之间的差距拉大了。六:文革中汲取的启示:1)没有监督的权力导致腐败,必须建立与完善领导监督机制;2)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3)反对个人崇拜和个人迷信;4)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建设成为当务之急,要积极推进社会从人治走向法制;5)要以史为鉴.七课后练习1 想一想(2)P38答:说明了国家主席的尊严受到侵犯,宪法受到侵犯,说明“文化大革命”期间原来就薄弱的民主法制荡然无存。(3)P40答:“文化大革命”十年间,我国的国民收入损失约5000亿元。从19491979年30年我国建设起来的全部国营
18、企业,包括工业、农业、建设业、交通运输、邮电、商业和城市公用事业等,其固定资产原值约4900亿元。十年浩劫,仅国民收入的损失,就相当于全国人民整整30年艰苦创业积累起来的一份家当。2材料阅读P41“坏事”指的是它给党、国家和各族人民带来了严重的灾难;“好事”指的是他留下了永远不应当重犯这类错误的深刻教训,从反面为党探索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提供了历史借鉴,从而促使人们总结经验教训,从政治上、经济上改变国家的面貌,变“坏事”为“好事” 3自我测评P41因为十年“文化大革命”是一场由领导者错误发动,被反革命集团利用,给党、国家和各族人民带来严重灾难的内乱。所以必须从根本上否定。 4什么叫“拨
19、乱反正”答:文化大革命中的冤假错案得到平反,实事求是的优良传统得到恢复和发扬第8课 铸起共和国钢铁长城一、国防 (“两弹一星”原子弹、导弹、人造地球卫星)1、核武器的发展 过程:1964 年10月,原子弹爆炸成功 1966年10月,导弹核武器实验成功 1967年6月,成功地进行了氢弹爆炸实验 意义:是中国人民自力更生的辉煌成就,集中代表了我国当时科学技术达到的先进水平,大大提高了我国的国际地位。 2、“东方红”卫星遨游太空 过程:1970年 4月,中国第一颗人造卫星“东方红1号”顺利升入太空 意义:标志着中国人民成功地掌握了人造卫星的空间技术。从此,中国在空间技术领域跻生于世界先进国家行列。
20、3、解放军的发展:1949年4月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成立;1949年11月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成立;1966 年7月1日组建地地导弹部队 我国“三位一体”战略核力量 (1)组成:地地战略导弹部队;海军潜地战略导弹部队;空军战略轰炸机部队 (2)意义:标志人民军队现代化建设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走上科技强国之路。4原子弹,导弹,氢弹的研制成功历史意义?答:是中国人民自力更生的辉煌成就,集中代表了我国当时科学技术达到的先进水平,大大提高了我国的国际地位。5简述我国第一颗人造卫星送入太空的情况和历史意义?答:1970年4月,长征一号火箭运载我国第一颗人造卫星“东方红一号”送入太空;它标志着中国人民已掌握
21、人造卫星的空间技术。从此,中国在空间技术领域位于世界先进国家前列。6三位一体指什么?答:地地战略导弹部队,海军潜地战略导弹部队,空军战略轰炸机部队共同构成了我国的三位一体战略核力量。7人民解放军导弹部队的组建和发展有何意义?答:标志人民军队现代化建设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走上科技强军之路。8.课后练习:1)想一想 P42我国发展核武器是为了打破核垄断,反对核威胁,最终目的是为了消灭核武器,保卫祖国的独立和安全,维护世界和平。我国政府多次宣布,中国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不会首先使用核武器,不向国外扩散核武器,不在国外部署核武器。2)议一议P43“长征一号”运载火箭是中国第一种航天运载火箭,
22、它将中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顺利送入太空轨道,这标志着中国人民成功掌握了人造卫星的空间技术。从此,我国在空间技术领域跻身于世界先进国家行列。中国又成功发射了第一颗返回式人造地球卫星,成为当时世界上除美、苏之外第三个掌握卫星回收技术的国家。3)说一说P44中国人民解放军地地战略导弹部队与海军潜地战略导弹部队和空军战略轰炸机部队构成了我国“三位一体”的战略核力量。9补充练习1)为什么我国要研制原子弹而研制成功后又为什么向世界宣布在任何时候,情况下,都不会首先使用?答:尽快增强国防实力,打破西方大国对核的垄断局面,为了摆脱西方大国对新中国和世界其他爱好和平的国家的威胁;因为中国是爱好和平
23、的国家,我们爱好和平,倡导和平,维护和平,发对霸权,所以任何时候,情况下,都不会首先使用核武器。10.两弹一星的精神:热爱祖国.无私奉献.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大力协同.勇攀高峰的精神.第9课 新国中走向世界舞台一、重返联合国 概况:1971 年10月第二十六届联大恢复中国在联合国的一切合法权利,中华人民共和国成为中国在联合国的唯一合法政府。(阿尔巴尼亚、阿尔及利亚) 意义:中国正式作为联合国安全理事会五个常任理事国之一等上国际政治舞台。 在联合国组织内,我国为实现联合国宪章的种植、维护十家和平、加强各国友好合作、促进人类进步事业,做出了自己不屑的努力。 二、中美建交 背景:新中国成立后,中美关
24、系十分紧张 1970年,两国领导人在不同的场合表达了直接会谈的共同愿望 “乒乓外交”:1971 年,中国邀请美国乒乓球对访问中国 过程:1972年2月,美国总统尼克松访问中国,双方在上海签署了中美联合公报。 1978年12月,中美双方发表建交公报 1979年1月1日,中国于美国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意义:美国承认,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对国际形势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三、同世界各国的关系: (1)1972 年,中日两国政府签署了中日联合声明,建立了正式的外交关系 (2)70 年代:西方世界许多国家于中国建立了外交关系 (3)显著成就:建立和发展了同亚非拉国家的友好合作关系 注:我国外交
25、取得巨大成就和中国国际地位的日益提高,主要归功于中国综合国力的提高四课后练习3说一说P50在处理对外关系时,我国政府始终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这是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如70年代初,在日本断绝了与台湾的官方关系后,我国正式与他建立外交关系;在英国撤销其驻台湾淡水的领事馆后,中国政府与英国正式建立外交关系。4材料阅读P52是从国家利益和国家力量的角度出发来处理国际关系,他对中美两国关系的改善起了积极的作用。五:补充练习1.中国加入联合国国的意义?答:在联合国组织内,我国实现联合国宪章的宗旨,维护世界和平,加强各国友好合作,促进人类进步事业作出了自己不懈的努力。2改变世界的一周指什么?答:1972
26、年美国总统尼克松访问中国的这一周。3历史性的握手指什么?答:周恩来总理在机场与美国总统尼克松握手。4什么是“小球”?什么是“大球”?“小球转动大球”指什么?答:“小球”指乒乓球,“大球”指地球;意味着从“乒乓外交 ”开始,中美关系逐步改善并进入正常化阶段,国际关系和世界局势发生了微妙的变化。 51972年来华访问和发达国家资本主义国家领导人是哪几个?答:尼克松,田中角荣。6建国初期的中美关系怎样?现在中美合作有哪些?答:美国对中国实行外交孤立政策,对中国沿海封锁禁运,包围威胁的政策;反恐,经济,技术等。720世纪70年代,促进中美关系走向正常化的因素有哪些?答:中国的国际地位提高,美国孤立政策
27、失败,美苏争霸的影响等第10课 走近创业年代的英雄铁人王进喜 两弹元勋邓稼先 人民的好干部焦谷禄 党的好干部雷锋第11课 伟大的历史转折一、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1978年12月)-改革开放的开始1、内容:确立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指导思想;党和国家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和实行改革开放;形成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中央第二代领导集体。2、意义:重新确立了实事求是的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实行改革开放,走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正确道路,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共和国历史上一个伟大的转折点。二、对内改革-A农村经济体制改革 1.改革的本质:改革生产关系中不适应生产力的环节,解放和发
28、展生产力。2.经济体制改革首先在农村展开,(安徽凤阳率先尝试)3.形式:“包产到户”以家庭联产承包为主要形式的责任制,就是在土地公有制的基础上,集体所有的土地长期包给各户农家使用。 4.特点:把农民的责、权、利紧密结合 5.方向:促使农业经济朝专业化、商品化、社会化发展。6.意义:极大地解放了农业生产力,农村经济迅速发展起来。在农村经济体制改革中。乡镇企业“异军突起”。 乡镇企业的崛起改变了农村单一产业结构,推动了城镇的发展,促进了国家的工业化进程。B、城市国有企业改革 1.时间:1985年,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在城市经济体制改革中,国有企业改革成为重点。2.方向: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3
29、.内容:扩大企业自主权,加强了企业责任制,将企业推向市场,朝着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现代企业制度目标迈进。 4.目标: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三、对外开放1、经济特区(广东、福建):深圳、珠海、汕头、厦门(1980年)、海南省(1985年);2、沿海开放城市:大(连)秦(皇岛)青(岛)烟(台)连(云港)天(津);江(湛江)海(北海、上海)通(南通)南北;宁波三州(广州、温州、福州)。3、经济开放区: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闽东南地区、环渤海地区、上海浦东新区。四课后练习1.想一想(1)P59答: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2)P61答: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农民的根本利益得到保障,生产积极性
30、空前提高,农业生产发展迅速。2.说一说P63答:1980年起,建立了深圳、珠海、汕头、厦门和海南到5个经济特区;1984年,开放了14个沿海港口城市为沿海开放城市,兴办经济技术开发区;1985年起,开放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闽东南三角地区和环渤海地区为沿海经济开放区;1990年,开放和开发了上海浦东新区。3.材料阅读P64建设经济特区,可以增强同国外的经济技术的交流与合作,学习国外先进的科学技术和管理经验,有利于人才的培养,有利于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更快、更好的发展;同时,也有利于世界了解中国,扩大中国的国际影响。五、补充练习1.最大的经济特区是什么地方?答:海南。2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31、的目的是什么?答: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促进农村经济发展。3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是什么?答:经济建设。4在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最重大的决策是什么?答:实行改革开放。5列举中国一个世纪以来经历的三次巨大变化?孙中山:推翻清王朝,建立民国。毛泽东: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邓小平:实行改革开放,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时期6.思考与探究在20世纪中国走向强国之路的进程中,经历了重要的四步。 第一步:辛亥革命结束了封建帝制 第二步: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中国人民站起来了 第三步:三大改造社会主义制度建立 第四步:改革开放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入新时期第12课 欣欣向荣的科教文体事业A科技 一、“籼型杂交
32、水稻”的培育和推广 1、农业科学家袁隆平 “杂交水稻之父” ,在国际上首次培育成“籼型杂交水稻”。2、水稻特点:米粒细而长、亩产量很高。被外国媒体称为“东方魔稻“ 二、“八六三计划”的制定 1背景: 1986 年 3 月,中国科学院科学家向党中央提出跟踪世界先进水平、发展高技术的建议。中共中央和国务院及时做出决定,实施高技术研究开发计划纲要,后称“八六三计划“ 2内容:在信息技术、生物技术、空间技术、激光技术、自动化技术和能源、新材料七个前沿领域实施高科技与开发的革命。 3意义:加快实现高科技成果的转化,为国民经济向更高水平发展做准备。 三、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发展 1概况: 20 世纪 80
33、 年代以来,计算机和网络技术广泛应用 2影响:人类的经济社会生活开始发生新的巨大变化 3作用:1)、在经济、社会、科技、国防、教育、文化、法律等方面积极加以运用。 2)、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实现科学技术和社会生产力的跨越时发展。B教育 1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国家从现代化建设对教育的需要出发,制定了“科教兴国”的国策。国家先后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等法规,制定了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这就确立了教育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教育事业得到全面、快速的发展。2战略:科教兴国 3任务:大量培养通现代化要求相适应的高素质劳动者和专门人才。 4举措:1)、
34、普及九年义务教育 1986 年,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颁布。20 世纪末,全国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的人口覆盖率达到 80% 。 2)、高等教育发展迅速:1977年底,停顿12年之久的普通高等学校入学考试制度得到恢复 目前,普通高校招生人数大幅增加 我国设立学位制度,大力发展研究生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了大批高层次专业人才。 C、文艺体育事业主要成就 1 、文化艺术事业: 小说:20世纪5060 年代著名作品:青春之歌红旗谱创业时 红岩 文学奖: 1981年,茅盾文学奖设立 “五个一工程”:各省煤年度推出一本好书、一台好戏、一部优秀影片、一部优秀电视剧、一篇好文章。 2、体育运动事业: 新
35、中国打破世界纪录第一人:陈镜开(1956年,打破最轻量级挺举世界纪录)新中国第一个世界冠军:容国团(1959年在第25届世界乒乓球锦标赛男子单打冠军)第23 届奥运会:实现零的突破(许海峰男子自选手枪射击金牌),获金牌 15 枚,名列金牌榜第四 2000年的悉尼奥运会(第27 届):获金牌 28 枚,名列金牌榜第三2001年北京申奥成功,2008年,第29届奥运会在北京举行。D、补充练习1.“东方魔稻”指什么?为什么这样说?答:袁隆平的第一代籼型杂交水稻;其产量高220世纪80年代我国政府的战略是什么?答: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努力实现科学技术和社会生产力的跨越式发展。3改革开放以来,为了振兴科
36、教和繁荣经济我国有什么措施?答:我国实施科教兴国战略。4我国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目标的重大举措是什么?答:普及九年义务教务和发展高等教育5我国开始有计划,有步骤地推进九年义务教育的标志是什么?答:1986年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的颁布。6我国设立学位制度,大力发展研究生教育有何意义?答: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了大批高层次专业的人才。7列举20世纪5060年代几篇长篇小说?答:青春之歌红旗谱创业史红岩8“五个一工程”指什么?有何历史意义答:要求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党委宣传部力争每年度推出一本好书,一台好戏,一部优秀影片,一部优秀的电视剧或电视片,一篇或几篇有创见,有说服力的文章;在文化思想领域产
37、生了重大的影响,加强了社会主义文化事业的建设。第13课 祖国统一的历史大潮一、“一国两制”的构想 1.背景:实现祖国统一是全国人民的共同心愿 2.邓小平“一国两制”的创造性构想,成为祖国统一大业的基本方针 3.内容:在一个中国前提下,我们国家的主体部分是社会主义,香港、澳门和台湾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作为特别行政区仍然保持资本主义制度。 4.特色:在解决香港、澳门和台湾问题上实行一国两制,这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一个很重要的内容。 5.香港澳门回归祖国:1).指导方针:“一国两制” 2).过程:A香港 1982年,我国政府做出收回香港的决策 1984年12月,中英联合声明在北京签署 19
38、97年6月30日晚21是中国人民解放军进驻香港的先头部队开进香港,是中国队香港恢复行使主权的重要标志。 1997 年7月1日,中英两国政府在香港正式举行政权交接仪式(图)。 B澳门:1987年4月,中国和葡萄牙签署了关于澳门问题的联合声明。 1999年12月20日,中葡两国政府在澳门举行了澳门政权的交接仪式(图)。 (“一国两制”针对台湾问题提出,首先被运用于解决香港问题。)二、两岸交流1、方针:和平统一,一国两制; 2、原则:相互尊重、互补互利三课后练习1、材料阅读P75 坚持一个中国的立场,维护了国家的主权和统一;“一国两制”只是在香港、澳门等个别的小的地区实行资本主义制度,维护了社会主义
39、制度的主体地位,维护了国家的社会主义性质;尊重了台港澳等地区的历史和现实,有利于保证他们的繁荣稳定,从而有利于整个国家的社会主义经济的发展。2、英国在香港统治了多少年?答:115年。第14课 迈向社会主义现代化一、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建设1982年通过新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又通过刑法、刑事诉讼法、民法通则-建立以宪法为核心的法律体系。二、市场经济体制1993年通过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规定国有企业改革的基本方向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邯郸钢铁总厂。建立市场导向的就业机制,打破了“铁饭碗”。三、推进建立国际新秩序 1989年“亚太经合组织”(APEC)建立,1991年我国加
40、亚太经合组织;2001年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四、高举伟大的旗帜1997年9月中国共产党召开第十五次全国代表大会,大会首次使用“邓小平理论”,成为指导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旗帜。五课后练习1想一想P78 积极开展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出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两大主题的科学论断,积极地活跃在国际舞台上,广泛参与各种国际组织,增进对外交流,主动参与国际竞争与合作,努力发展自己的重要作用2材料阅读P80 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把“邓小平理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写进宪法,是以法律的形式肯定了“邓小平理论”是中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指导思想的历史地位,以法律的形式确定了中
41、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根本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并以法律的手段保障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的顺利进行。3自我测评P80 1)、国有企业改革的主要内容: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进行公司制、股份制的改造社会保障制度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适应社会主义改革的需要,编织社会安全网,维护公民的社会保障能力,保障公民的基本利益,以此有利于社会的稳定发展。4、为适应国有企业改革和社会发展的稳定需要,我国进行社会保障制度改革的重点是什么?答:养老,医疗,失业保险,社会救济。第四单元 人类祖先的基业第16课 当人类还是野蛮人的时候一、人类的形成 1、起源:三个阶段,猿人阶段,如南方古猿;早期智人阶段;晚期智人阶段。人类距
42、今约三四百万年前形成。 南方古猿:约300多万年前 非洲 (非洲大草原的南方古猿是人类的始祖)2、人种产生:人种的形成是长时期自然条件影响的结果。人类学者按肤色、发型、眼型、鼻型等外貌特征,将现代人类划分为黄种人(蒙古利亚人种)、黑种人(尼格罗人种)和白种人(欧罗巴人种)三大人种。 3、氏族社会 (1)母系氏族社会:妇女居于支配地位;人们只知其母,不知其父;亲戚以母系计算。 (2)父系氏族社会:男子居于支配地位;人们即知其母,也知其父;亲戚以父系计算。二课后练习1议一议P86答:从男女体力的差异、社会生产的特点、重男轻女传统观念的影响第17课 大河流域的文明曙光一、古代埃及:尼罗河-公元前31
43、00年埃及统一-法老的陵墓金字塔。二、古代西亚:公元前1894年叙利亚草原上阿摩利人建立古巴比伦王国,汉谟拉比制定一部世界上体系完备的奴隶制法典-汉谟拉比法典(分序言、正文、结语三部分)三、古代印度1、种姓制度(等级制度):婆罗门刹帝利-吠舍首陀罗-(贱民)。2、佛教:创立时间公元前6世纪;地点-印度;人物-乔达摩悉达多(后称释迦牟尼);教义:反对分为等级的种姓制度,主张“众生平等”。人生一切皆苦,苦的根源在于人有欲望,佛教的任务是教导人们消除欲望避免苦的因果。分布:东亚、东南亚 传入中国:汉朝四课后练习想一想P92种姓制度鼓吹不平等的社会等级是天生的,每个等级之间有着不可逾越的鸿沟,以此来维
44、护婆罗门贵族的特权。佛教反对等级制度,主张“众生平等”,认为神、人及众生都是平等的,社会上的不同种姓只是由于不同的职业分工形成的,而不是天生如此。佛教宣扬消灭一切欲望,通过修行人人都能达到“极乐世界”第18课 蓝色的地中海文明(海洋文明)希腊是西方文明的摇篮,罗马是希腊文明的继承者,希腊与罗马文明构成了地中海文明。一、海洋文明的特征经济上:海外贸易频繁;政治上实行民主政治(议会制);侵略成性。一、西方文明的摇蓝1、地理环境:多山靠海,地势崎岖不平;土地只适合种植葡萄、橄榄等,粮食不能自给;海岸曲折,多良港。2、地理环境产生的影响:形成小国寡民的城邦;只能发展海外贸易;经常向海外殖民;平等观念,
45、建立民主政治;进取精神。二、雅典(全希腊的学校)1、民主政治的由来:平民反对贵族的斗争及梭伦改革。2、民主政治的表现:除十将军外,各级官职向所有公民开放,以抽签的方式产生;公民大会是最高的权力机构;每个公民都有机会成为陪审员、议员、公民大会的轮值主席;国家为担任公职、参与政事的公民发放津贴。-仅适用于雅典的男性成年公民。三、罗马1、共和国时期(公元前509-公元前27年)公元前509年建立共和国,在向地中海扩张过程中,与迦太基爆发了布匿战争。2、帝国-公元前27年屋大维四课后练习1想一想 古代希腊与古代中国在自然地理方面有哪些差异?P94答:古代希腊多山靠海,地势崎岖不平,平原小,土地只适合种植葡萄、橄榄等,粮食不能自给;海岸线曲折,岛屿密布,多良港。古代中国在大河流域,水力丰富,平原辽阔,土地肥沃,人口稠密,最适合发展农业生产。 2议一议 民主政治与专制政治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