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历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第一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1953天津新中国刚刚诞生,就对各民族民间传统体育活动十分重视。1953年11月8日至12日,国家在天津市举办了全国民族形式体育表演及竞赛大会。1984年,国家体委、国家民委将这次体育运动会定为第一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运动会。从此,这项以少数民族传统体育为主的赛事活动便每4年一次地开展起来。大会在天津民园体育场举行。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副总理兼文化教育委员会主任郭沫若、卫生部部长李德生出席了开幕式并讲话。参加这次民族形式体育表演及竞赛大会的有满 、蒙古、回、藏、苗、维吾尔、哈萨克、塔吉克、塔塔尔、傣、朝鲜、纳西等13个民族的39
2、5名运动员。他们分别来自华北、东北、西北、中南、西南(包括西藏)等行政区和内蒙古自治区、解放军及铁路系统等9个单位。体育项目分竞赛、表演和特邀三部分。竞赛项目有:举重、拳击、石锁、摔跤、击剑和步射(弓箭射准)。表演项目有:武术(分棒术和器械,共383项);民间体育(分石担、石锁、弓箭术、弹丸、爬杆、跳板、木杠、皮条、沙袋、地围、跳桌、筋斗、叠罗汉、大武术、五虎棍、打术、跳术、跳绳、飞叉、中幡等22项);骑术(各种马上技巧表演9项)三大类。特邀表演有:马球、蒙古式的摔跤、舞狮、杂技等。其中维吾尔族的踩绳(即达瓦孜)、蒙古族的摔跤、朝鲜族的跳板、回族的武术以及内蒙古骑兵的马术等少数民族项目给人留下
3、了深刻的印象。竞赛项目中有10名举重运动员创造了国家新纪录。来自全国各地及天津市的观众有12万人次。运动会闭幕后,又挑选了90名优秀运动员进京连续表演了31场,受到观众的热烈欢迎。新疆5名运动员参加了达瓦孜(踩绳)、摔跤和武术等项目的表演和比赛。其中司地克的达瓦孜表演获3枚金质奖章和多面锦旗。本届运动会是在中国共产党和人民政府的关怀重视下召开的,它不仅是建国以来的第一次民族形式的体育盛会,更是一次体现民族平等团结的体育盛会。历史上备受压迫和歧视的少数民族,第一次将自己的民间传统体育项目,与汉族体育项目一起平等地拿到全国体育运动会上展示,在中国体育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对贯彻党的民族政策,推动民
4、族体育事业的发展,增强民族团结产生了重要影响。从此,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进入了一个繁荣发展的新时期。第二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1982呼和浩特1982年9月2日至8日,由国家体委、国家民委主办,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承办的第二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在呼和浩特市举行。这是建国以来首次举办的有55个少数民族代表参加的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乌兰夫,中共中央书记处书记、国务院副总理万里,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阿沛阿旺晋美,中共中央统战部部长兼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主任杨静仁,国家体委主任李梦华,内蒙古自治区党委书记周惠、政府主席孔飞出席了运动会开幕式,并接见了
5、与会的全体运动员、裁判员及工作人员。开幕式上,杨静仁致开幕词,万里代表中共中央和国务院致贺词,孔飞致欢迎词。5000多名中小学生表演了大型团体操民族盛会。乌兰夫、万里还分别为运动会题词。乌兰夫的题词是:“努力发展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繁荣各民族文化,增进民族团结”;万里的题词是:“开展民族传统体育活动,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开创民族体育的新局面。”来自全国29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56个民族的863名运动员和教练员参加了本届运动会,其中少数民族运动员593人。体育项目分竞赛项目和表演项目两大类。竞赛项目有:射箭邀请赛和中国式摔跤。内蒙古、新疆、西藏、青海4省区5个民族的24名运动员参加了射箭邀请赛
6、;15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13个民族的56名业余摔跤运动员参加了4个级别的中国式摔跤比赛。表演项目有68项,分别由26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46个少数民族的800多名运动员进行表演,其中有:傣族的孔雀拳、白族的霸王鞭、纳西族的东巴跳、彝族的阿细跳月、高山族的背篓球、回族的斗牛、藏族的“碧秀”、土族的轮子秋、朝鲜族的秋千、黎族的跳竹竿、壮族的高空舞狮、维吾尔族的“达瓦孜”、哈萨克族的马上拾银、塔吉克族的叼羊、蒙古族的赛骆驼和赛马、达斡尔族的“彼依阔”等。这些传统的民族表演项目,各具特色,异彩纷呈,吸引了80多万观众前来观看。新疆代表团由13个民族的65名运动员、教练员和工作人员组成。运动员们参
7、加了中国式摔跤、射箭邀请赛和达瓦孜、叼羊、姑娘追、萨哈尔地、飞马拾银等表演项目。另有各地、州、市派出参观人员35名。在射箭邀请赛中,新疆运动员获11个冠军、5个亚军,其中汝光包揽男子双轮全能、90米、70米、50米、30米5个第一名;郭梅珍获女子双轮全能、60米、50米、30米4个第一名和70米第二名;巴永善获男子双轮全能、90米、50米3个第二名;郭秀芳获女子双轮全能第二名;新疆男、女射箭队双获团体第一名。在中国式摔跤中,达吾提汗获52公斤级第四名;热合满获74公斤第五名。本届运动会是建国以来对民族传统体育成就的一次大检阅、大推动,体现了我国各民族的大团结和民族传统体育的源远流长,运动会取得
8、了圆满的成功。运动会期间,还举办了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活动图片展览及12000人参加的盛大联欢晚会等活动。第三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1986乌鲁木齐1986年8月10日至17日,由国家体委、国家民委主办,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政府承办的第三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在乌鲁木齐市举行。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万里,中共中央顾问委员会常务委员刘澜涛、江华,第六届全国政协副主席杨静仁、包尔汉,国家民委主任司马义艾买提,国家体委主任李梦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党委书记宋汉良、政府主席铁木尔达瓦买提等出席了开幕式。李梦华主持开幕式,万里致开幕词,铁木尔达瓦买提致欢迎词。国际奥委会执委、国家体委
9、副主任何振梁代表国际奥委会向大会赠送了一尊铜质和平鸽以示祝贺。数千名学生和艺术家表演了大型团体操天山盛会。本届运动会首次启用了会徽、会旗、会标,这标志着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逐步走向正规化。来自全国(除台湾省外)29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55个少数民族的运动员和各民族的教练员、工作人员共1097人参加了盛会,其中少数民族运动员777人。参加运动会的还有29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组成的观摩团、计872人,特邀代表73人(包括8名少数民族优秀运动员),中外记者和新闻技术人员580人(170多个单位),工作人员1037人,港澳同胞和外国朋友及各有关方面代表45人,总规模为3704人。运动会设7个竞赛项
10、目和115个表演项目。竞赛项目除保留上届摔跤、射箭外,增设了赛马、叼羊、射弩、抢花炮、秋千5个项目。表演项目比上届增加了47项。由于本届运动会制订了较为科学的比赛规则,使参赛运动员的技术水平得到了较好发挥,各代表团都取得了较好的成绩。新疆代表团由包括维吾尔、哈萨克、蒙古、柯尔克孜、回、塔吉克、乌孜别克、锡伯、俄罗斯、达斡尔、塔塔尔等12个民族的132人组成。运动员们参加了叼羊、摔跤、速度赛马、秋千、射箭5个竞赛项目和达瓦孜、帕卜孜、赛走马、赛骆驼、姑娘追、马上拾银、恰克皮来克、击木、武术9个表演项目,获11枚金牌、1尊金杯、12枚银牌、6枚铜牌、2个第四名、2个第五名、4个第六名。有6人9次打
11、破6项全国少数民族运动会纪录。新疆代表团列奖牌第一名。运动会期间,国家民委、国家体委联合表彰了一批民族地区体育先进单位和个人。新疆温泉县、麦盖提县被国家体委、国家民委授予“民族地区体育先进集体”称号。万里副总理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同运动员、教练员、裁判员、工作人员、中外来宾及各民族的代表在天山脚下的南山牧场一起联欢,歌声、笑声汇成一曲民族大团结的赞歌。闭幕式上,国家民委主任司马义艾买提致闭幕词。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政府主席铁木尔达瓦买提代表自治区人民政府向国务院、国际奥委会、国家民委、国家体委和29个代表团赠送了纪念品,并向下届全国少数民族运动会的承办单位广西壮族自治区代表团团长张声震移交了会旗。第四
12、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1991南宁1991年11月10日至17日,由国家民委、国家体委主办,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承办的第四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在南宁市举行。其中,赛马项目由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承办,于1991年8月4日至7日在呼和浩特市举行。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万里,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委员李铁映,中共中央顾问委员会常务委员李德生,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阿沛阿旺晋美、赛福鼎艾则孜,国务委员、国家扶贫办领导小组组长陈俊生,全国政协副主席杨静仁、程思远出席了开幕式。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李鹏,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委员李铁映,国家民委主任司马义艾买
13、提为大会题词。李鹏的题词是:“加强民族团结,发展民族体育运动。”李铁映的题词是:“发展民族体育,弘扬民族文化。”司马义艾买提的题词是:“发展民族体育,振奋民族精神,促进民族进步。”本届运动会的宗旨是:平等、团结、进步、繁荣。来自全国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55个少数民族的1740名运动员和各民族的教练员、工作人员、观摩人员、少数民族体育先进地区和单位代表及记者参加了运动会。总规模为4500人。台湾少数民族龙舟队和少数民族传统歌舞艺术团第一次参加了比赛和表演。运动会设竞赛项目和表演项目两大类。竞赛项目有龙舟、抢花炮、秋千、射弩、珍珠球、木球、摔跤、赛马和武术9项,设金牌34枚;表演项目有120项
14、,设奖114个。本届运动会不仅在竞赛项目和表演项目的数量上超过了历届,而且制订了较为科学、系统的总规程、竞赛项目规程和规则、表演项目评判办法,使本届运动会向着规范化的轨道迈进了一大步。大会还增设了“道德风尚奖”。新疆代表团由包括维吾尔、哈萨克等10个民族的94人组成。运动员们参加了民族式摔跤(且力西、格、北嘎)、秋千、武术3个竞赛项目,获4枚金牌、5枚银牌、2枚铜牌、2个第四名、3个第六名;达瓦孜、叼羊、马上角力、套马4个表演项目,获2个一等奖、1个三等奖。运动会期间,召开了民族体育表彰会,国家民委、国家体委联合表彰了一批为发展少数民族地区体育事业做出贡献的先进地区、单位和个人。为配合运动会的
15、举行,举办了“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图片展览”。还有来自全国各地的12家艺术团体,为各族群众演出30场文艺节目。运动会间隙,56个民族的运动员、教练员、裁判员、工作人员及中外来宾等欢聚于南宁市青秀山,举行了盛大的联欢会,各民族代表欢歌劲舞,共叙友情。本届少数民族运动会承办单位举办了运动会歌曲征集活动,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第一次有了自己的会歌。由乔羽作词、徐沛东作曲、青年歌手韦唯(壮族)演唱的爱我中华,从广西南宁唱响全国,唱遍了祖国的大江南北。第五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1995昆明1995年11月5日至12日,由国家民委、国家体委主办,云南省人民政府承办的第五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
16、会在昆明市举行。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吴邦国,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布赫,国务委员兼国家民委主任司马义艾买提,全国政协副主席杨汝岱出席了开幕式。吴邦国宣布本届少数民族运动会开幕。党和国家领导人为第五届全国少数民族运动会题了词。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江泽民的题词是:“发展民族体育运动,促进两个文明建设”。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李鹏的题词是:“发展民族体育,建设伟大祖国”。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乔石的题词是:“发展民族体育,建设锦绣中华”。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政协主席李瑞环的题词是:“展民族体育风采,促团结文明进步”。为运动会题词的领导人还有
17、: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委员李铁映,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布赫、阿沛阿旺晋美,国务委员、国家民委主任司马义艾买提,全国政协副主席赛福鼎艾则孜。本届运动会宗旨是:发展民族体育,增强民族体质,加强民族团结,振奋民族精神,为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服务。来自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55个少数民族的2342名运动员和各民族的教练员、裁判员、工作人员、观摩人员、少数民族体育模范代表及中外记者参加了运动会。总规模为7000人。本届运动会中国人民解放军、新疆生产建设兵团首次组团参赛。台湾省少数民族组团参加了龙舟竞赛。大会还邀请了部分港、澳、台同胞前来观摩。运动会设竞赛项目和表演项目两大类。竞赛项
18、目有龙舟、抢花炮、秋千、射弩、珍珠球、木球、民族式摔跤(搏克、格、且里西、北嘎、绊跤)、马上项目(速度赛马、走马、跑马射击、跑马射箭、跑马拾哈达、叼羊)、武术、打陀螺和毽球共11项,设金牌65枚;表演项目129项,设一、二、三等奖。另设“体育道德风尚奖”。新疆代表团由包括维吾尔、哈萨克等12个民族的75人组成。运动员们参加了秋千、射弩、民族式摔跤、马上项目(速度赛马、赛走马)、武术5个竞赛项目,获4枚金牌、5枚银牌、8枚铜牌;达瓦孜、马上角力2个表演项目,获2个一等奖。运动会期间,国家民委、国家体委联合召开表彰会,表彰了一批为发展少数民族地区体育事业做出贡献的模范集体和模范工作者。为配合运动会
19、的举行,还举办了“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摄影艺术展”、“民族团结艺术灯展”、“焰火晚会”等活动,并在海埂民族村举行了民族大联欢。第六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1999北京拉萨由国家民委、国家体育总局主办,北京市人民政府承办主赛场(1999年9月24日至30日)、西藏自治区人民政府承办分赛场(1999年8月18日至23日)的第六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分别在北京市和拉萨市举行。第六届全国少数民族运动会是20世纪我国举办的最后一届大型综合性体育运动会。本届运动会在举办时间和举办地点上都具有特殊的重要意义。从举办时间看,运动会适逢新疆中国成立50周年和西藏民主改革40周年,是喜庆之年,又是20世
20、纪的最后一年;从举办地点看,北京和拉萨这两个城市都具有独特的国际影响力,北京是祖国的首都,是各族人民向往的地方,西藏是“世界屋脊”,是我国典型的边疆民族自治地区,为全世界所关注。这样的时间和地点,56个民族欢聚一起举办运动会,其意义和影响远远超过体育本身。党和国家领导人为第六届全国少数民族运动会题了词。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江泽民的题词是:“发展民族体育,增强民族体质”。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李鹏的题词是:“发展民族体育,促进全民健身”。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政协主席李瑞环的题词是:“开好民族运动会,促进民族大团结”。为运动会题词的领导人还有: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帕
21、巴拉格列朗杰、铁木尔达瓦买提,全国政协副主席阿沛阿旺晋美。本届运动会宗旨是:发展民族体育,增强民族体质,加强民族团结,振奋民族精神。拉萨分赛场先期于1999年8月18日上午在拉萨市人民体育场举行了隆重、热烈的开幕式。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帕巴拉格列朗杰宣布第六届全国少数民族运动会拉萨分赛场开幕。国家民委主任李晋有致开幕词。国家民委、国家体育总局向西藏自治区人民政府赠送了纪念杯。来自西藏各地区的7000多名藏族农牧民表演了具有浓郁藏族特色的大型民族歌舞吉祥颂。拉萨分赛场是西藏有史以来举办的第一次全国性大型体育运动会。来自全国各省(除台湾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中国人民解放军共33
22、个代表团的35个少数民族的764名运动员和各民族的教练员、工作人员、40个观摩团的观摩人员及记者参加了拉萨分赛场的盛会。总规模为2386人。拉萨分赛场设竞赛项目和表演项目两大类。竞赛项目有马上项目(速度赛马、走马、跑马射击、跑马射箭、跑马拾哈达)、射弩、打陀螺、押加共4项,设金牌25枚;表演项目39项,设一、二、三等奖。另设“体育道德风尚奖”。参加拉萨分赛场的新疆代表团由包括维吾尔、回、塔吉克、锡伯、汉5个民族的12人组成。运动员们参加了马上项目中速度赛马、赛走马7个单项的比赛和表演项目达瓦孜,获2枚银牌、1个第四名、1个第五名、1个第七名、1个第八名。1999年9月9日9时9分9秒在北京天坛
23、,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第六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组委会名誉主席李岚清,用采自珠穆朗玛峰的火种点燃了本届运动会“中华民族圣火”,揭开了第六届全国少数民族运动会北京主赛场的序幕。1999年9月24日晚在北京工人体育场,朱镕基总理宣布第六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开幕。中央统战部副部长、国家民委主任李德洙致开幕词。党和国家领导人李瑞环、李岚清、丁关根、贾庆林、帕巴拉格列朗杰、布赫、铁木尔达瓦买提、司马义艾买提、王忠禹、王兆国、阿沛阿旺晋美、赵南起、白立忱等出席开幕式,并观看了7000多人参加的展现56个民族风采的大型文艺表演锦绣中华。9月30日下午,第六届全国少数民族运动会在人
24、民大会堂举行了闭幕式。李岚清、贾庆林、司马义艾买提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出席了闭幕式。李岚清副总理宣布第六届全国少数民族运动会闭幕。第七届全国少数民族运动会的承办单位宁夏回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副主席、代表团团长刘仲从国家体育总局副局长张发强手中接过会旗。闭幕式前,李岚清、贾庆林、司马义艾买提等党和国家领导人亲切接见了参加全国民族体育模范表彰大会的全体代表和各代表团团长。来自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中国人民解放军及台湾省共34个代表团的55个少数民族的2626名运动员和各民族的教练员、裁判员、工作人员、29个观摩团的观摩人员、少数民族体育模范代表及中外记者参加了北京主赛场的盛会。总
25、规模为6000人。北京主赛场设竞赛项目和表演项目两大类。竞赛项目有抢花炮、珍珠球、毽球、蹴球、木球、秋千、武术、龙舟、民族式摔跤(搏克、格、且里西、北嘎、绊跤)、马上项目(速度赛马、走马、跑马射击、跑马射箭、跑马拾哈达)共10项,设金牌71枚;表演项目111项,设一、二、三等奖。另设“体育道德风尚奖”。参加北京主赛场的新疆代表团由包括维吾尔、哈萨克、回、蒙古、柯尔克孜、锡伯、塔吉克、乌孜别克、塔塔尔、俄罗斯、汉11民族的48人组成。运动员们参加了秋千、民族式摔跤、马上项目(速度赛马、赛走马)3个竞赛项目,获5枚金牌、2枚银牌、5枚铜牌、5个第四名、3个第六名、4个第七名、4个第八名;达瓦孜、马
26、上角力2个表演项目,达瓦孜获技巧类一等奖,马上角力获竞技类二等奖。摔跤队集体获体育道德风尚奖。运动会期间,国家民委、国家体育局联合召开了全国民族体育模范表彰大会,对为发展少数民族体育事业做出贡献的55个模范集体和35位模范个人进行了表彰。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体委获全国民族体育模范集体称号,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民委(宗教局)宣教处处长库德热提阿布里米提、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文体局局长买买提明阿不都热合曼、哈密地区体委主任祖龙克里木获全国民族体育模范个人荣誉称号。为配合运动会的举行,在中国民族文化宫举办了“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摄影艺术展”;在北京中华民族园举行了丰富多彩的民族大联欢。第六届全国少数民族
27、运动会北京主赛场闭幕之际,适逢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50周年庆典开始之时。10月1日,1000名各民族运动员精神饱满地参加了天安门前的庆典游行,接受了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检阅;晚上有3000名运动员、民族体育模范、裁判员等参加了天安门广场的联欢晚会。参加盛大的国庆活动给各民族运动员留下了终生难忘的记忆,也为本届运动会增添了一道绚丽的光彩。第七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2003银川2003年9月6日至13日,由国家民委、国家体育总局主办,宁夏回族自治区人民政府承办的第七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在银川市、石嘴山市举行。第七届全国少数民族运动会是新世纪我国举办的重大体育赛事之一,是我国民族体育事业发展
28、史上的盛会。开幕式于2003年9月6日晚在银川市宁夏体育场隆重举行。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回良玉宣布第七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开幕。全国政协副主席白立忱、阿不来提阿不都热西提,国家民委主任李德洙、国家体育总局局长袁伟民,宁夏回族自治区党委书记兼人大常委会主任陈建国、自治区主席马启智、自治区政协主席任启兴和国家有关部委领导、各代表团、观摩团团长、特邀嘉宾等出席开幕式,并观看了6000多人参加演出的大型文体表演凤鸣塞上。9月13日,第七届全国少数民族运动会在宁夏体育馆举行了闭幕式。第八届全国少数民族运动会的承办地广州市市长张广宁从国家民委纪检组长郝文明手中接过会旗。闭幕式上还进行了
29、大型文艺演出金凤腾飞。本届运动会的宗旨是:平等、团结、拼搏、奋进。来自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中国人民解放军及台湾省共34个代表团的55个少数民族的3735名运动员和各民族的教练员、裁判员、工作人员、30个观摩团的观摩人员、少数民族体育工作先进代表和中外记者等参加了盛会。总规模为9039人。运动会设竞赛项目和表演项目两大类。竞赛项目有花炮、珍珠球、木球、蹴球、毽球、龙舟、秋千、射弩、陀螺、押加、高脚竞速、武术、民族式摔跤(搏克、格、且里西、北嘎、绊跤)、马术(速度赛马、走马、跑马射击、跑马射箭、跑马拾哈达)14项,设金牌93枚;表演项目有125项,设奖125个。另设“体育道
30、德风尚奖”。新疆代表团由包括维吾尔、哈萨克、蒙古、回、满、锡伯、塔塔尔、塔吉克、乌孜别克、俄罗斯、汉11个民族的116人组成。运动员们参加了珍珠球、秋千、押加、武术、民族式摔跤(搏克、格、且里西、北嘎、绊跤)、马术(速度赛马、走马、跑马拾哈达三项)6个竞赛项目,获3枚金牌、8枚银牌、5枚铜牌、5个第四名、5个第五名、6个第六名、4个第七名、5个第八名;达瓦孜、叼羊、马上角力、姑娘追4个表演项目,获2个一等奖、2个二等奖。新疆代表团获体育道德风尚奖。运动会期间,国家民委、国家体育局联合召开了全国民族体育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表彰大会,对为发展少数民族体育事业做出贡献的49个先进集体和35位先进个人进
31、行了表彰。喀什地区文体局、昭苏县人民政府获先进集体称号,洛浦县恰尔巴格乡乡长木合塔尔达吾提、乌鲁木齐县教育局教研室体育教研组副组长托合塔尔别克、阿克苏地区文体局副局长吐尔洪阿不都热合曼获先进个人称号。同时国家民委、国家体育局举行了第七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科学论文颁奖大会,对在全国范围内征集的40篇论文作者进行了表彰奖励。为弘扬和展示民族优秀文化和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为配合运动会的召开,还举办了“新中国体育成就暨民族传统体育展览”、“第七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摄影展”、“第七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邮品展”、“第七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美术书法作品展”等大型展览。运动会
32、间隙,各代表团,观摩团,全国民族体育先进集体、先进个人代表,科学论文报告会代表以及港澳台同胞、国际友人近万人,参加了在银川中山公园、光明广场举行的民族大联欢活动。各民族的兄弟姐妹欢歌共舞,畅叙民族团结之情。第七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的十大创新:一是首次在全国公开发行了40万套邮资附捐明信片;二是首次采用市场运作方式建设了一个8.8万平方米、可同时容纳3900名运动员入住和就餐的民族运动员村;三是会前首次在北京西长安街设立民族运动会倒计时牌;四是首次提出数字化民族运动会概念,由电信部门投资6000多万元建设民族运动会新闻中心综合布线工程、宽带应用平台及民族运动会专用网站等;五是首次开通筹委
33、会专用网站和民族运动会新闻网站,以及新华网民族运动会专题网站;六是首次为民族运动会建设新闻传输中心和音频视频新闻中心;七是首次在北京中央电视台电视塔举办民族运动会宣传专展;八是首次委托中国邮政局发行民族运动会特种邮票;九是首次在民族运动会期间举办“民族体育之花”展示活动;十是首次与全国12个省区的电视台、电台开展了运动会空中联播。第八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2007广州2007年11月10日至18日,由国家民委、国家体育总局主办,广东省人民政府协办,广州市人民政府承办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八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在广州市举行。这是广州第一次承办全国少数民族运动会,也是全国少数民族运动会首
34、次在一个少数民族散居的副省级城市举办。全国各省、直辖市、自治区包括台湾少数民族代表团在内的34个代表团参加了本届运动会。第八届全国民运会共设15个竞赛项目、148项表演项目。34个代表团的55个少数民族的6381名运动员、包括汉族在内的900多名裁判员和33个观摩团成员以及工作人员、少数民族体育工作先进代表、中外记者等共1.4万多参会代表齐聚广州,参加盛会。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回良玉,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广东省委书记张德江,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司马义艾买提,全国政协副主席阿不来提阿不都热西提,国家民委党组书记、副主任杨传堂,国家民委主任李德洙,国家体育总局局长刘鹏,广东省省长黄华
35、华,广东省委常委、广州市委书记朱小丹等出席了开幕式。开幕式前,回良玉、张德江、司马义艾买提、阿不来提阿不都热西提等领导亲切会见了参加本届运动会的各代表团团长、全国民族体育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代表、民族体育科学论文获奖代表以及各民族运动员代表,并与代表们合影。自治区副主席、新疆代表团团长贾帕尔阿比布拉带领身穿鲜艳民族服装的维吾尔、哈萨克、柯尔克孜、锡伯、塔吉克、乌孜别克、塔塔尔、俄罗斯等8个独有民族的代表参加了接见活动。第八届全国民运会是在全国人民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重要时刻举行的,是历届全国民运会中规模最大、水平最高、特色最浓、反响最好的运动会,也是
36、全国民运会第一次在一个少数民族散居的城市举办。本届民运会遵循“团结、强健、奔小康”的宗旨,充分展示了我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特色和运动水平,锻炼和培养了大批优秀民族体育人才,为弘扬民族文化,促进民族团结,建立和谐社会,进一步推动我国少数民族体育事业的发展做出了积极的贡献。在自治区党委、自治区人民政府的高度重视和正确领导下,在自治区党委宣传部、自治区民委、体育局、财政厅的精心组织和密切配合下,在历时9天的赛事中,新疆代表团通过全体运动员、教练员、编导和工作人员的团结协作、共同努力,顽强拼搏,在参赛的7个竞赛项目中,获得了6枚金牌、6枚银牌、2枚铜牌、7个第四名、5个第五名、5个第六名(含女子博克团体
37、)、1个第七名和6个第八名;参赛的5个表演项目,分获3个金奖和2个银奖。新疆代表团以及7个运动队和24名运动员分别荣获体育道德集体、个人风尚奖,实现了自治区党委、自治区人民政府赛前提出的比赛成绩和精神文明双丰收的目标。运动会期间,2个集体、2名个人受到国家民委、国家体育总局表彰,被授予全国民族体育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称号;8名新疆独有民族的民族体育之花参加了民族风采系列展演活动;3篇文章入选民族体育优秀科学论文。回眸第八届民运会:2007年广州第八届全国民族运动会于2007年11月10日晚,在广东奥林匹克体育中心隆重开幕。运动会融入“团结、强健、奔小康”的主题,充分展示民族大团结,弘扬民族优秀方
38、化的盛会。据悉,在11月15日,全体参加民族运动会的人员将汇聚长隆欢乐世界,举行民族大联欢。11月18日晚,在广州体育馆举行闭幕式,降下本届民族运动会的帷幕。该届民族运动会的竞赛项目有15个:包括花炮、珍珠球、木球、毽球、就球、武术、秋千、押加、民族式摔跤、陀螺、高脚竞速、板鞋竞速、射弩、龙舟、马术等;另外还有民族健身操、竞技类、技巧类、综合类等四大类的表演项目近150项,这些丰富多彩的比赛和表演项目均源于少数民族的传统体育,具有十分鲜明的特点。 参加比赛和表演的少数民族运动员有近6000人。竞赛和表演项目共安排使用18个场馆,主要分布在天河体育中心和大学城。此外,组委会还根据一些项目的比赛,在从化养生谷投资近1.9亿元兴建了占地35万多平方米,赛道全长1000米的设施齐全的赛马场。龙舟比赛安排的白云区竹料的国际划船中心,一流水平的水道将确保比赛的顺利进行。为了发挥秋千项目的观赏性优势,特意把秋千比赛作为景观体育安排在风景秀丽的麓湖公园聚芳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