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刘东升八年级语文《醉翁亭记》教学设计.docx

上传人:仙人****88 文档编号:7238349 上传时间:2024-12-28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23.5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刘东升八年级语文《醉翁亭记》教学设计.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刘东升八年级语文《醉翁亭记》教学设计.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刘东升八年级语文《醉翁亭记》教学设计.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刘东升八年级语文《醉翁亭记》教学设计.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刘东升八年级语文《醉翁亭记》教学设计.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第7单元第27课醉翁亭记一、 学习目标1.了解欧阳修及醉翁亭记2.通过练习疏通文意并巩固3.欣赏朗读并掌握“也”、“而”的用法4.理解课文写法和内容并初步背诵5.明确写景的方式和作用,理解从“乐”和“醉”中抒发的政治理想6.讨论文章的优美之处,提高欣赏水平。二、学习难重点1.明确写景的方式和作用,理解从“乐”和“醉”中抒发的政治理想2.讨论文章的优美之处,提高欣赏水平。三、教学工具多媒体课件四、 教学过程一、 导入新课寄情山水是古代不少文人墨客的表达方式,吴均如此,柳宗元如此,范仲淹如此,欧阳修也不例外。今天让我们一起来学习醉翁亭记,一起去欣赏醉翁亭的优美风光,一起去感受欧阳修“与民同乐”的情

2、怀。二、 作者简介欧阳修,字永叔,谥“文忠”,北宋文学家、史学家。中年时自号“醉翁”。晚年号“六一居士”(古录一千卷、书一万卷、琴一张、棋一局、酒一壶、翁一人)。“唐宋八大家”之一。欧阳修领导了北宋诗文革新运动,散文创作成就最大,建立了清新、秀美、刚健、婉转的文学风格。醉翁亭记就是他文学主张的最好艺术实践。他的诗词、文评也有很高的成就,如六一词话等。“二十四史”中有两部是他编撰的,即新五代史、新唐书,欧阳修称得上是饱学之士。他一生对我国的文学、文化作出了卓越的贡献。欧阳修在历史上以奖掖后进著称。他大力扶植、提拔有才之士,宋代著名文学家苏洵、苏轼、苏辙、曾巩,还有王安石等人都出自他门下,得到过他

3、的栽培。欧阳修幼年丧父,家境贫寒,其母以荻杆画地教他认读。24岁登进士第,屡遭贬谪。本文就是庆历六年他因支持范仲淹的政治改革,愤然谴责权臣而被贬到滁州(安徽滁县)太守时写的。1一读课文,读准字音滁( )州 林壑( ) 琅琊( )( ) 潺潺( ) 酿( )泉倾泻( ) 僧( ) 辄( ) 林霏( ) 暝( )晦( )明 朝( )暮 伛偻( )( ) 提携( ) 清洌( )野蔌( ) 宴酣( ) 射者中( ) 对弈( ) 颓( )然觥筹( )( )交错 阴翳( )2两人互读,正音正字(二)朗读课文,读出语气。1.全文一共21个“也”字,用法不同,语气也不尽相同。大致表达以下几种语气:(1)陈述(

4、用于描述景物)。如:“环滁皆山也。”“琅琊也”。(2)肯定(用于介绍人名)。如:“山之僧智仙也。”“太守自谓也”。(3)感叹(用于直抒胸臆)。如:“在乎山水之间也。”“得之心而寓之酒也”。2.全文一共25个“而”字,读时应注意分辨轻重。(1)表示转折或递进意味时要重读。如:“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2)表示承接和调整音节作用时可以轻读。如:“朝而往,暮而归。”3.句式骈散结合,读时节奏要富于变化,悦耳动听。五、归纳词汇1.词类活用:山行六七里 在山上,名词作状语。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 像鸟儿的翅膀,名词作状语。名之者谁 命名,名词用作动词。自号曰醉翁也 取名,名词用作动词。而不知太守之乐

5、其乐也 以为乐,动词。2.说说下列“而”的用法:泉香而酒洌 (表并列) 太守归而宾客从也 (表承接) 杂然而前陈者 (表修饰) 而不知人之乐 (表转折)六、探究主旨(一)感受山水之美1贯穿全文,表现作者感情的是哪个字?(“乐”)2作者围绕“乐”字写了哪些具体的景和事?风景画:(山水之乐)亭周围的环境;山间朝暮之景,山间四时之景;风俗画:游宴之乐;太守之乐。3“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这句话在文章中哪些地方得以印证呢?明确:课文第一段写了醉翁亭四周的山水之景、第二段写了醉翁亭所在的山间朝暮之景和四时之景,表现出山水之美,显示出山水之乐。4合作研讨,说说文章如何表现山水之美,显示山水之乐

6、的。讨论后明确:课文第一段是从远山落笔,立足于滁州,先是定点观察环视,然后把焦点对准西南诸峰,点出了望之蔚然而深秀的琅琊。接着动点观察,景随步移,山行六七里,先闻水声,后见泉水,最后峰回路转,推出了泉上的醉翁亭,写出了亭的环境,按照由远而近的顺序,写完景过后层层设问,通过作亭者谁,名之者谁,引出了命名之意: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抒发了作者寄情山水的感情。课文第二段作者眼中醉翁亭山间朝暮四时无一不美,清晨,日驱之雾,怡红快绿顿现眼前,傍晚谷归山各,让人遐想神弛。春天,野花香气无处不散,夏季绿树成荫,微风习习。秋天天高气爽,霜色洁白,冬日里的嶙嶙怪石令人感受到

7、的是另一种诗情画意,真是美不胜收,难怪作者抒发到“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表现了作者纵情山水之意。总结:“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这样看来,“醉”只是表象,“乐”才是实质。5.诵读一、二两段,用朗读表达作者的山水之乐。注意:读出抑扬顿挫的节奏,读出陶醉山水的乐趣。(学生读,大家评)。(二)体会太守之乐1朗读第三、四段,感受作者情怀。思考: 若仅表现山水之乐,第一、二小节的山水画(风景画)似乎已经足矣,那么第三、四小节写什么内容呢,请用精炼的语言概括。明确:我们看第三自然段共有四句话(一个也字一句),若每一句话为一幅图时,我们可命名为:

8、滁人游图、太守宴图、众宾欢图、太守醉图。2思考:这几幅图画与“醉翁之意不在酒”有怎样的联系呢?(提示:可以联系时代背景思考) 太守周围的人情事物无一不让他愉悦动情,驼背弯腰的龙钟老人,天真活泼的少年儿童,络绎不绝的游人,一切都那么有生气有色泽。在他所治理的滁州这一方水土,可谓政通人和,百姓安居乐业,快乐无比,太守自然也就乐得其醉了,他沉醉于这方山水之乐,也更沉醉与民同乐之中。3思考:在第四小节中,列出了四种“乐”,分别是山林之乐、禽鸟之乐、游人之乐、太守之乐。 很显然,文章着意表现的是“太守之乐”,结合全文来看,请你总结他的“乐”所包含的具体内容。明确:太守的“乐”有目接山水之乐而乐,耳听禽鸟

9、之声而乐,眼见滁州游人之乐而乐。作为被贬至滁州的太守,作者娱情山水排遣内心的郁闷,确也得到山水之乐,更主要的是在他所治理的滁州这一方水土,可谓政通人和,百姓安居乐业,快乐无比,太守自然也就乐得其醉了,他沉醉于这方山水之乐,也更沉醉与民同乐之中,“与民同乐”是他的理想,这正是他在失意中仍坚守自己的理想之后所得到的心理慰藉。这种“乐”也许并不为别人全知晓,也不需要别人都知晓,而他自己却愿意自得其乐。五、课文小结这是一篇优美的抒情散文,文章极其生动地描写了醉翁亭的秀丽环境和变化多姿的自然风光,并勾勒出一幅太守与民同乐的图画,抒发了作者的政治理想和寄情山水以排遣抑郁的复杂感情。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同学们

10、还掌握了由景生情、情景交融手法在文中有特色的应用,指导了今后的写作。六、 布置作业1想象写作:醉翁亭记是一篇极其优美的散文,秀丽多姿,富有诗情画意。请大家就课文景物描写的内容,重点诵读,并发挥想象,用优美的语言为我们推荐一下。示例1:山水相映之美。在作者笔下,醉翁亭的远近左右是一张山水画。“蔚然而深秀”的琅琊山,风光秀奇,迤逦连绵,苍翠欲滴,一泉环绕而过。林深路曲,泉流弯旋,有亭踞临泉上。山与泉相依,泉与亭相衬,构置成诗一般的优美境界。2名句背诵默写:(1)文中写山间四时景色的文句是: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2)文中点明“醉翁之意”的句子是: 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3)太平祥和的百姓游乐图: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七、板书设计8

展开阅读全文
部分上传会员的收益排行 01、路***(¥15400+),02、曲****(¥15300+),
03、wei****016(¥13200+),04、大***流(¥12600+),
05、Fis****915(¥4200+),06、h****i(¥4100+),
07、Q**(¥3400+),08、自******点(¥2400+),
09、h*****x(¥1400+),10、c****e(¥1100+),
11、be*****ha(¥800+),12、13********8(¥800+)。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小学其他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