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填空、选择、判断题
1.第一届古奥林匹克运动会是公元前776年举行的。
2.至2004年第28届奥运会田径项目达46项,项目增加了3倍,占全部311项奥运会项目的14.79%。
3.田径运动的价值有:田径运动的教育价值、田径运动的健身价值、田径运动的竞技价值。
4.1896年举行了第一届现代奥林匹克运动会。田径运动是现代奥运会的核心项目:奥运会的竞赛有28个大项目,301枚金牌,其中田径金牌最多,共46枚。
5.在古希腊阿尔菲斯河岸的峭壁上篆刻的“如果你想聪明,跑步吧!如果你想强壮,跑步吧!如果你想健康,跑步吧!” 从现代奥林匹克格言“更快、更高、更强”到“奥运会重要的不是胜利,而是参与”的千古绝唱 。
6.奥运会田径比赛中为中国夺金的人:陈跃玲成为中国第一个获得奥运田径比赛金牌的运动员、王军霞是中国第一位获奥运会长跑金牌的运动员、刘翔是中国男选手在奥运会上夺得的第一枚田径金牌
7.2004年北京马拉松比赛,发生了两名大学生跑步猝死的悲剧。
8.跑属于周期性运动,运动员在跑的一个周期中经历了两次单腿支撑时期和两次腾空时期。(就一腿的动作而言,在一个周期中经历了一次支撑和一次腾空时期)
9.腾起角:腾起角是运动员起跳蹬离地面的瞬间,身体重心的腾起方向与水平线之间的夹角。
10.田径比赛田径项目中的正式投掷项目有铅球、铁饼、标枪和链球。
11.器械出手角度:铅球是38°~~42°,掷链球是42°~44°、掷标枪和掷铁饼是30°~36°。
12.运动员通过助跑可以明显地提高投掷成绩,效果如下:铅球提高1.5~2.5米;铁饼提高8~12米;男子标枪提高20~30米;女子标枪提高15~20米;男子链球提高20~25米;女子链球提高10~15米。
13.极点出现后,应继续坚持运动,随着内脏器官活动加强,氧气供应增加,乳酸得到氧化,就会出现所谓的第二次呼吸状态,一切不舒服的感觉都会消失。
14.跳跃项目的教学安排,最好先学跳远、跳高后再三级跳远,而且跳远教学应在短跑教学后进行,掌握了跳远、跳高的技术后,有利于学习三级跳远技术。投掷项目的教学安排,一般是先学习铅球,再学习标枪,最后学习掷铁饼。
15. 讲解法与示范法是田径技术教学中运用频率最高、运用范围最广的教学方法。
16.运动员的竞技能力构成因素决定了田径训练的主要内容:身体、技术、 战术、心理训练。
17. 从训练因素的角度考虑,运动训练基本方法主要包括重复训练法、间歇训练法、持续训练法、变换训练法、循环训练等法、比赛训练法、高原训练法等。
18.短跑全程技术,可分为起跑、起跑后的加速跑、途中跑和终点跑四个部分。
19.跑的专门性练习:①小步跑 ②高抬腿跑 ③后蹬跑④车轮跑
20.跨栏技术分为起跨攻栏、腾空攻栏、下栏着地三个阶段。
21.纵观现代跳远技术的发展过程,大体经历了“力量型”和“速度型”两个不同类型的发展阶段。
22.助跑的起动方式有两种:⑴原地起动 ⑵行进间起动
23.腾空步之后的空中动作有:⑴蹲踞式 ⑵挺身式 ⑶走步式
24.到目前为止跳高技术出现了:①跨越式 ②剪式 ③滚式 ④俯卧式 ⑤背越式
25.跳高技术这个有机的整体分为助跑、起跳、过杆和落地4个部分。
26. 常用的握枪方法有现代式握法和普通式握法两种。
27. 助跑距离一般男子在22~35米,女子稍短一些。预跑距离从第一标志点起到第二标志点止,一般长12~21米,通常跑8~14步。投郑步距离从第二标志点起到投郑步最后一步左脚着地处止,长约8~12米,用4~6步完成。
28. 趣味田径运动时指运用田径运动特有的走、跑、跳、投等运动形式,进行趣味体育游戏或体育健身活动的总称。
29男子110米跨栏跑的栏高为106厘米,400米跨栏跑的栏高为91.4厘米;女子100米跨栏跑的栏高为84厘米,400米跨栏跑的栏高为76.2厘米。
30.健身走的方法很多,主要包括:走楼梯 、倒步走 、踏步走 、快步走
31.掷标枪的完整技术过程可分为握枪与持枪、助跑、最后用力和标枪出手后维持身体平衡四个部分。
32.竞赛日程的编排竞赛日程的编排原则:
⑴全能项目以及径赛各赛次之间,要保证运动员有一定的休息时间。
⑵按兼项的一般规律,尽量把相关项目分开编排,以减少兼项冲突。
⑶对性质相近的项目,尽量考虑比赛先后顺序的编排。例如一般先100米,后200米;先5000米,后10000米;先跳远,后三级跳远等。
⑷不同组别的同一田赛项目,一般不连续安排在同一单元内比赛。而不同组别的同一径赛项目,最好衔接进行,如男子100米和女子100米等。短距离跑项目如赛次少,最好安排一天结束比赛。
⑸跨栏跑项目一般安排在各单元的第一项比赛,也可安排在长距离跑、竞走之后进行。
⑹同一时间不要安排两个田赛长投项目的比赛。
⑺撑杆跳高比赛要考虑阳光的照射方向和所需的时间较长,最好安排在上午早些时候进行。
⑻接力跑项目最好安排在每单元的最后一项进行比赛,以便保证兼项运动员参赛。
⑼最后一个单元临近结束之前,可安排长距离跑或适当减少比赛项目,以便闭幕式宣布团体总分与发奖。
⑽安排田赛项目的比赛,应防止出现场地一端过分集中,另一端空场而冷落观众。
⑾每单元的比赛,尽量使径赛项目和田赛项目同时结束。
33.起点裁判工作:(选择 填空 判断)P101
34.标准田径场径赛各标志线的颜色和长度(119页)
简答题
一.田径运动的定义:田径运动是由走、跑、跳、投掷与全能所组成的运动项目。以时间计算成绩的竞走、跑、接力跑和跨栏跑的项目称之为“径赛”;以远度高度计量成绩的跳跃和投掷项目称之为“田赛”;以规定的跑、跳、投掷项目组合的项目采用查分表计算成绩的项目称之为全能项运动;“田赛”和“径赛”合称为田径运动。
二.影响跑的力与决定跑速的因素:一般分为内力与外力,外力包括支撑反作用力、重力、摩擦力、空气阻力、向心力。
三.影响跑速因素的相互关系:影响跑速的主要因素是步频和步长,那么改变步频或步长,或者是两者同时改变,都将对跑速产生影响。步频和步长相互依存、相互制约,辩证统一。如果保持步长不变提高步频或保持步频不变而加大步长,都可以提高跑速。但在实践中,过分加大步长会因完成每一单步的时间延长而降低步频,而过分加快步频也会因每一单步的用力效果受到影响而减小步长。因此,只有了解影响步长和步频的各种因素及两者的关系,使两者合理配合,才能达到提高跑速的效果(自己总结一下)。
四.动作技能形成规律一般包括三个阶段:(1)粗略掌握动作阶段 (2)改进和提高动作阶段 (3)巩固动作与自动化阶段
五.田径运动的教学方法:(一)讲解教学法与示范教学法(二)分解教学法与完整教学法 而分解教学法是指将完整的技术动作分成几个部分,逐段进行的教学方法。一般适用于运动技术难度较大、动作结构复杂而又可分解的运动项目。完整教学法是指从动作开始到结束不分部分和段落,完整、连续地进行教学和练习的方法。条件教学法:条件教学法是指利用具体、形象的标志物或借助外在条件的帮助,给学生指示动作的方向、幅度、轨迹、节奏以及通过触觉和肌肉的本体感觉,直接体会动作的要领,辨别空间与时间的关系,从而形成正确的动作。(三)条件教学法 (四)探究学习教学法 (五)合作学习教学法
身体训练:身体训练是指发展运动员力量、速度、耐力、灵敏和柔韧性等身体素质的训练。身体训练分为一般身体训练和专项身体训练。
六.起跑器安装方法主要有“普通式”和“拉长式”两种
普通式:起跑器前抵足板距起跑线约一脚半长,后抵足板距前抵足板也约一脚半长。前抵足板与地面夹角为30°~45°,后抵足板与地面夹角为70°~80°。两个抵足板的中轴线间隔约15厘米。
拉长式:起跑器前抵足板距起跑线约两脚长,后抵足板距前抵足板约约一脚长。其他要求同普通式。
七.起跑至第一栏的技术: 起跑至第一栏加速跑的任务是:快速启动,积极加速,为顺利跨过第一栏和建立全程跑节奏打好基础。技术要领:直栏起跑加速跑时,两腿、两臂协调一致,积极用力后蹬,角度略大于短跑,身体重心较高,起跑后各步步长均匀增大,栏前最后两步跑进更为积极,最后一步靠加快两腿剪绞动作和起跨腿积极着地。
八.助跑技术:①适用于跳远的助跑方法,积极加速、高重心、高支撑、高频率 ②保持稳定的助跑加速节奏和踏板的准确性 ③助跑时肌肉放松与用力的交替
九.过杆技术要领:过杆就是充分利用起跳获得的腾空时间改变身体姿势,缩短身体重心与横杆之间的距离,并利用身体的屈伸、旋转越过横杆。过杆时,立即屈髋收腹,下颚迅速引向前胸,同时双腿补偿地高举两小腿积极向上甩起。应注意,落地前的收腹举腿,以背先着地,或团身以肩先着地,然后再做一个后滚翻。为了控制腾越方向,头部不能后仰,要注意在落垫过程的"视力监督",眼睛始终要注视着横杆方向。
论述题:自己在书上找。
1.初中阶段田径教学特点及注意事项:(次要)高中阶段田径教学特点及注意事项;(主要)第60页
2.创编趣味田径时需要考虑的主要内容,包括名称、目的、场地与器材、方法、规则、注意事项和教学提示 第286页
3.健身走的练习方法 第82页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