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课程论文 题目:浅析娱乐节目中“导师”角色 的作用学 部: 新闻学院 专 业: 新闻学 班 级: 2009级 学 号: 0932000176 学生姓名: 陈顺熙 指导教师: 罗西 二 一 三年 六 月摘要目前,随着娱乐节目的“舶来”模仿和自我完善,节目的表现形式不断更新,增加了一些新的元素。“导师”这一元素在娱乐节目中越来越频繁出现,并且在各个节目中都起着不同程度的重要作用。本文通过观看设置有“导师”角色的各档热门娱乐节目,进行统筹分析和比较,运用一定的专业知识,从其中寻找我国娱乐节目频繁出现“导师”角色的原因,重点分析它存在的合理性和重要性,包括增加关注度、增加娱乐性和专业性等。同时也指出所
2、存在的矛盾和问题,比如“导师”身份和“评委”身份的统一有一定的矛盾,并提出了自己的思考。 关键词: 娱乐节目 “导师”角色 作用 矛盾 前言近20年来,电视技术和传播技术的发展飞速,为娱乐节目提供了技术前提,而观众对娱乐性的需求则为娱乐节目提供了市场。在经历了综艺表演时期、游戏娱乐时期、益智竞猜时期后,以超级女声的串红为起点,大众选秀类节目纷纷破土而出。这类节目都几乎不可缺少一个角色评委,单纯进行点评和抉择的“评委”角色又逐步演变成现今的“导师”角色。“导师”除进行点评和作出选择外,还起到对选手进行指导、包装的作用。但同时,也存在一定的矛盾和问题。一、“导师”角色的出现近十年,从湖南卫视的超级
3、女声唱歌选秀节目开始,大众选秀类节目开始了迅速的发展和完善。而随着选秀节目的出现,节目中的“评委”角色也是必不可少的,否则难以甚至无法进行评选。“导师”角色的前身就是“评委”,由“评委”演变而来,在发展丰富了“评委”的职能和作用的同时,增加了对选秀选手专业性的指导,甚至是包装。在2010年7月开播第一季的东方卫视的中国达人秀中,导师更多是对选手进行一些非专业性的提问和偏向于观众欣赏视角的点评,再合议进行“yes”或者“no”的选择。两年后2012年7月开播的浙江卫视的中国好声音,也同样设置了导师的角色。因为该节目是唱歌单类选秀,专业性较强而单一,导师也选择了职业歌手刘欢、那英等,这些导师的点评
4、更偏向于专业性,也更注重选手的成长。于2013年2月登陆东方卫视的舞蹈类选秀节目舞林争霸,也是专业性强的节目,设置的四个导师席位杨丽萍、金星、陈小春、方俊等都是不同舞种的专业舞者,同样的,点评专业且关注选手的进步和包装。从“评委”到“导师”,这个演变的过程是随着娱乐节目的再度发展和完善而进行的,同时也为娱乐节目所服务着。所以,“导师”角色的出现是有必要的前提和合理性的。 二、“导师”角色的作用和重要性娱乐节目中的“导师”角色不仅起到评委的点评和抉择的作用,因为导师的明星或专业歌手、舞者等身份,还增加了节目的关注度、娱乐性、话题性和专业性等。(一)增加节目的关注度选秀节目设置“导师”身份,最直接
5、的作用之一就是增加节目的关注度。通常,上节目的导师一般顶着明星的光环或者是行业内的佼佼者,比如中国达人秀里的伊能静和舞林争霸中的杨丽萍等。这些导师首先就拥有一定的知名度和粉丝,他们的人气能在一定程度上转化为节目的人气,这在节目的宣传期和播放初期都有重大的积极影响。在一个节目的宣传期,如果仅仅是对节目本身的主题、赛制等进行宣传,效果会比较有限,冲击力较小。明星“导师”正是弥补了这个弱点。比如,在舞林争霸的宣传期,如果只是宣传说这个舞蹈选秀节目要开播了,受众会相对小,而其宣传中国的孔雀王后杨丽萍和经历过变性的现代舞大师金星要担任导师,那么熟知杨丽萍或金星的受众就会受到较大强度的吸引,对于她们粉丝的
6、吸引度更是毋庸置疑。(二)增加节目的娱乐性和话题性由于导师的知名度和娱乐圈或演艺界的特殊身份,比较容易产生娱乐性和话题性。首先,在外貌和打扮上,部分导师就已经增加了节目的亮点。舞林争霸中,杨丽萍导师的不老容颜和瑰丽服装不时被娱乐新闻报道。她每期节目都在妆容和服装上下大功夫,不少观众直呼这是其个人服装秀。同一节目的导师陈小春,虽然本身有并不弱的舞蹈专业素养,但在比赛中鲜有专业性点评,从始至终说得最多的还是“好看”、“真好看”。而陈小春的发型和服装,尤其是决赛中化身一朵“白云”的装扮,也不时被观众议论、被记者报道,同样为节目增添了娱乐性。其次,导师之间的竞争或矛盾,也是观众和娱记的聚焦点之一。部分
7、设置有导师角色的节目,是将不同的选手归于各个导师的麾下,比如中国好声音和中国最强音,每个选手都有特定的导师,每个导师也拥有一定数量的学员,学员之间的竞争实际上也是导师之间的竞争。在中国好声音中,实力相对稍弱的陈坤被冠以“32郎”的称呼,因其经常以“我今年有32场演唱会”为优势吸引钟爱的选手。而在中国最强音的中后期比赛中,每个导师都很重视自己有多少组选手留在冠军组或逆袭组,手下将员较少的导师还试图合谋“围剿”具有明显优势的导师。舞林争霸中,虽然导师之间没有因为赛制产生竞争性,但矛盾却比较突出,导师之间因为意见不合不时会引发激励的争论,甚至有报道和现场观众称,金星曾因和方俊吵架受辱而摔话筒离席,导
8、致节目一度中断。在话题性方面,因导师和学员之间的关系引发关注的情况比较多见,包括关系暧昧、偏爱、走后门等等。(三)增加节目的专业性因为部分导师身份是行业内的精英,自身具备较强的专业素养,在点评和指导时就会有一定的专业性。尤其在单一的唱歌选秀和舞蹈选秀中,大多导师都有唱歌或舞蹈方面过硬的专业能力。比如,舞林争霸中,四位导师都是不同舞种的专业舞者或接受过舞蹈训练;中国好声音的四位导师均为不同曲种的歌星;中国最强音中除章子怡是以观众视角进行点评外,其余三位导师都不乏专业性。因此,设置有专业素养强的导师的节目,专业性也会更强,观众可以听到从专业角度出发的点评,也更容易看到选手的进步。三、“导师”角色的
9、矛盾性“导师”角色兼具了评委和导师的职能,把两个不同的身份集合到一个人身上,有一定的矛盾性。如果是单纯的“导师”,应该在选手排舞或练唱的过程中进行专业性指导,注重选手的进步和成熟,而不进行评判。如果仅仅是评委,就应该只是进行最终的定夺,而不再以“导师”自居。美版的舞林争霸相对采用的就是分离“导师”和“评委”的方式。两种职能的集合,较容易导致两个职能都相对发挥不好,“导师”的身份影响单纯的评判。这点在中国最强音中比较突出,节目的导师打分环节中,经常有导师直言给自己的学员“感情分”。而导师之间的“派兵布置”、“合谋围剿”等,也同样涉及到了评审公平性、公正性的问题。结语从娱乐节目的发展来看,进入选秀时期进而出现“导师”角色,是合理且必然的。综上分析和论述,“导师”角色在选秀节目中的作用明显而重大,增加关注度、增添娱乐性、引发话题等最终都会转变成收视率,而收视率对电视娱乐节目的重要性和关键性是毋庸置疑的。同时,也应该看到这一角色的矛盾性,分析后争取加以完善。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