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生物化学考试大纲.doc

上传人:xrp****65 文档编号:7222148 上传时间:2024-12-28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35.5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生物化学考试大纲.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生物化学考试大纲.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生物化学考试大纲.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生物化学考试大纲.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生物化学考试大纲.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生物化学课程考试大纲一. 课程性质与设置目的、要求生物化学是研究生命的分子基础、化学变化及信息传递的科学。生物化学是生命科学领域重要的基础学科和前沿学科。它是生命科学教育中重要的基础课。基础生物化学在农业院校的开设是农业科学向分子水平深入的显著标志之一。在生命科学研究科学领域中,生物化学暨分子生物学已是一门发展最为迅速、应用最为广泛的学科,已是或将是各相关学科研究的基础手段。 基础生物化学课程要求介绍生物大分子的结构、性质和功能,以及物质代谢和信息传递的过程。并适当介绍本学科研究的最新进展,以使学生了解本学科的发展动向,对生物化学在生命学科中的作用具有宏观的认识。二. 课程内容与考核目标第一章

2、:蛋白质1.学习目的与要求 学习和并要求掌握蛋白质分子的结构、性质与功能,以及蛋白质结构与功能之间的关系。2.课程内容(1) 蛋白质生物功能的多样性。(2) 蛋白质的基本结构单位氨基酸:氨基酸的分类;光吸收性;酸碱性;重要的化学反应。(3) 蛋白质分子的结构:一级结构;二级结构(螺旋,折叠,转角,无规则卷曲);超二级结构;结构域;三级结构;四级结构。(4) 蛋白质结构与功能的关系:一级结构与功能的关系;空间结构与功能的关系。(5) 蛋白质的理化性质:两性解离性与等电点;胶体性质;变性与复性;呈色反应。3.考核知识要点识记:氨基酸的结构与分类;光吸收性;等电点;茚三酮反应;Sanger反应;Ed

3、man反应;蛋白质的结构层次;构型与构象;酰胺平面;维持蛋白质结构的作用力;胶体性质与沉淀反应;盐析与透析;变性与复性;蛋白质的呈色反应;分子病;亚基等等。领会:氨基酸、蛋白质的酸碱性与等电点;氨基酸重要的化学反应;氨基酸与蛋白质的光吸收性;蛋白质的结构层次及相互间的关系;蛋白质结构与功能的关系;构型与构象;酰胺平面;胶体性质的应用及意义;变性与复性;沉淀反应与呈色反应的应用等等。应用:能利用氨基酸的性质进行氨基酸的提取、分离、分析鉴定、定量测定;利用蛋白质的性质进行蛋白质的提取、分离、分析、定量测定鸡蛋白质的初步纯化。4.考核要求能正确认识有关蛋白质、氨基酸的概念、含义和性质;并在此基础上理

4、解蛋白质结构层次、结构与功能的关系、蛋白质和氨基酸的重要性质;能利用这些性质进行有关氨基酸和蛋白质的研究和测定。第二章:酶1.学习目的与要求学习并要求掌握酶的催化特性、作用机理及影响酶促反应的因素、维生素与辅酶等等。2.课程内容(1) 酶在生命活动中的重要性。(2) 酶的化学本质与催化特性。(3) 酶组成与分类。(4) 酶的命名国际分类。(5) 酶的作用机理:中间产物学说;活性中心。(6) 影响酶促反应的因素:底物浓度;温度;激活剂;PH;抑制剂等。(7) 酶活力及其测定。(8) 变构酶与同工酶。(9) 维生素与辅酶。3.考核知识要点识记:酶的概念与化学本质;催化特性;命名方法;分类;中间产物

5、学说;活性中心;影响酶促反应的因素;酶活力及活力单位;变构酶与同工酶;各种维生素与辅酶的关系;米氏方程及米氏常数;竞争性、非竞争性抑制剂;变构效应和本章常见的符号等等。领会:酶的化学本质与催化特性;中间产物学说;活性中心;影响酶促反应的因素;变构效应;米氏常数;竞争性与非竞争性抑制剂;酶活力;辅酶的功能等等。应用:能利用米氏方程进行相关计算;利用酶活力进行计算并设计相关实验;能够根据实际需要调控酶促反应速度;能够解释生活中与酶有关的知识和现象;了解酶在生产中的应用机制。4.考核要求能正确认识酶的概念与化学本质、催化特性、命名与分类、酶活力及其单位、活性中心等一系列有关酶的基本知识;并在此基础上

6、深入理解酶促反应机理、影响酶促反应速度的因素、变构调节、酶活力概念、维生素与辅酶的关系;能解释有关酶的现象和应用,能够运用酶的催化性等知识。第三章:核酸1.学习目的和要求学习并要求掌握核酸分子的组成、结构、性质与功能。2.课程内容(1) 核酸的分类和分布。(2) 核酸的化学组成。(3) 核酸的分子结构:核酸的一级结构;DNA的高级结构;RNA的高级结构。(4) 核酸的性质:核酸的一般性质;紫外吸收性质;变性、复性与分子杂交。3.考核知识要点识记:核酸的分类与分布、化学组成及结构;核酸的一级结构;DNA的双螺旋结构模型;三种RNA的高级结构;核酸的一般性质;紫外吸收性;变性、复性与分子杂交;解链

7、温度;增色效应;减色效应等。领会:DNA的双螺旋结构模型;核酸的一般性质;紫外吸收性;变性、复性与分子杂交;三种RNA的功能。应用:能利用电泳技术分离分析核酸;能利用核酸的性质初步分离提纯核酸、测定核酸含量、分析核酸。4.考核要求能正确认识核酸的分类与分布、化学组成、结构、性质和功能;并在此基础上深入理解核酸双螺旋模型、结构与功能的关系、核酸的性质;能利用核酸的性质进行有关核酸的研究分析。第四章:糖类代谢1.学习目的与要求学习并要求掌握糖类代谢的规律。2.课程内容(1) 蔗糖和淀粉的酶促降解。(2) 糖酵解:糖酵解的生化历程;糖酵解过程的能量变化;糖酵解的调节;糖酵解的生物学意义;糖异生作用。

8、(3) 三羧酸循环:丙酮酸脱氢酶系及其调控;TCA循环的生化历程;TCA循环过程中的能量变化;TCA循环的调节;TCA循环特点及意义。(4) 磷酸戊糖途径:氧化阶段与非氧化分子重排阶段。(5) 蔗糖与淀粉的生物合成。(6) 生物氧化:氧化呼吸链和电子传递过程;氧化磷酸化的概念和形成ATP的部位;氧化磷酸化的解偶联剂和抑制剂。3.考核知识要点识记:蔗糖和淀粉的合成与降解过程;糖酵解的生化历程、能量变化生物学意义;TCA循环的生化历程、能量变化、特点及意义;磷酸戊糖途径的过程;生物氧化、呼吸链、氧化磷酸化、底物水平磷酸化、能荷、解偶联剂、化学渗透学说等概念;催化糖代谢关键部位的酶等。领会:糖酵解的

9、能量变化、调控、生物学意义;TCA循环的调控、生物学意义、特点及能量变化;磷酸戊糖途径的生物学意义;糖异生途径;氧化磷酸化过程及形成ATP的机理;淀粉酶与淀粉酶。应用:能利用糖代谢的相关知识解释生命活动现象,能进行燃料大分子能量的计算。4.考核要求能正确掌握糖代谢的生化历程、能量变化及相关;并在此基础上深入理解糖代谢的调控机制、生物学意义,理解生物氧化过程及ATP的形成机理;能利用糖代谢知识进行相关计算。第五章:脂类代谢1.学习目的与要求学习并要求掌握脂类的代谢规律。2.课程内容(1) 三脂酰甘油和甘油的分解代谢。(2) 脂肪酸的氧化:脂肪酸的活化、穿梭过程、氧化历程及能量的变化。(3) 脂肪

10、酸的生物合成:乙酰辅酶A羧化酶和脂肪酸合成酶系,乙酰基穿梭,合成过程。(4) 三脂酰甘油的生物合成。(5) 乙醛酸循环。3.考核知识要点识记:三脂酰甘油的分解和合成过程;甘油的合成与降解过程;脂肪酸的合成与降解过程;脂肪酸的活化过程;乙醛酸循环的两个关健酶及反应过程;乙酰辅酶A羧化酶和脂肪酸合成酶系;肉毒碱穿梭过程;乙酰基穿梭。领会:乙醛酸循环与三羧酸循环的关系;脂肪酸氧化与其合成过程的关系;脂肪酸氧化的能量变化及生物学意义;乙醛酸循环的生物学意义。应用:能利用脂类代谢的知识解释有关的生命活动现象;能进行脂类的能量计算。4.考核要求能正确识记脂类的合成与降解过程;并在此基础上深入理解脂肪酸氧化

11、和乙醛酸循环的生物学意义、乙醛酸循环与三羧酸循环的关系;脂肪酸氧化与其合成过程的关系;能利用脂类代谢的知识解释有关的生命活动现象。第六章:含氮化合物代谢1. 学习目的与要求学习并要求掌握含氮化合物的代谢规律。2.课程内容(1) 蛋白质的分解代谢:蛋白酶和肽酶。(2) 氨基酸的分解代谢:脱氨基作用(氧化脱氨基作用,转氨基作用,联合脱氨基作用,脱酰胺作用);脱羧基作用;氨基酸分解产物的去向。(3) 氨基酸的合成代谢:直接合成;转氨基作用;氨基酸的相互转化。(4) 核酸的分解代谢:核酸的降解;嘌呤的分解;嘧啶的分解。(5) 核苷酸的生物合成:嘌呤核苷酸的从头合成;嘧啶核苷酸的从头合成;补救途径;脱氧

12、核糖核酸的合成。3.考核知识要点识记:蛋白酶与肽酶;脱氨基作用(氧化脱氨基作用,转氨基作用,联合脱氨基作用,脱酰胺作用);脱羧基作用;氨基酸分解产物的去向;氨基酸家族;核酸酶分类;嘌呤和嘧啶的各原子来源。领会:核苷酸的生物合成和降解的大致过程(特点);氨基酸的相互转化及关系;氨基酸与糖、脂的联系;氨基酸脱氨基的主要方式。应用:能用含氮化合物的代谢规律解释有关生命活动现象;能运用蛋白酶和核酸酶的专一性进行分析研究。4.考核要求能正确识记含氮化合物代谢规律及相关概念;并在此基础上深入理解氨基酸与糖、脂的联系,理解氨基酸之间相互转化的关系;能用含氮化合物的代谢规律解释有关生命活动现象。第七章:代谢调

13、节1.学习目的与要求学习并要求掌握物质代谢的相互关系和调控方式。2.课程内容(1) 物质代谢的相互关系。(2) 代谢调节(酶水平):反馈调节;共价修饰调节;酶原激活调节;转录水平调节。3.考核知识要点识记:操纵子学说;酶原激活;级联放大系统;反馈调节等。领会:物质代谢之间的相互关系;乳糖操纵子模型;酶原激活调节;反馈调节;共价修饰调节。应用:能利用物质代谢之间的相互关系以及代谢调节方式4.考核要求能正确识记操纵子学说;级联放大系统等基本概念;并在此基础上深入理解物质代谢之间的相互关系及调节方式与机制;能用这些知识解释有关生命现象。第八章:遗传信息的传递1.学习目的与要求学习并掌握遗传信息的传递

14、过程以及详细掌握DNA的复制、mRNA的转录、蛋白质的生物合成。2.课程内容(1) 中心法则。(2) DNA的生物合成:半保留复制;参与复制的酶和蛋白质因子;复制过程;逆转录。(3) RNA的生物合成:RNA聚合酶;不对称转录;转录过程;RNA的复制。(4) 蛋白质的生物合成:蛋白质的合成体系;合成过程;合成所需能量;合成后加工。3.考核知识要点识记:复制、转录、翻译的定义及过程; DNA和RNA聚合酶结构与功能;多核糖体;遗传密码;前导链和滞后链;启动子及本章的一些常见符号。领会:中心法则;半保留复制生物学意义;参与复制的酶和蛋白质因子的功能;蛋白质的合成体系;遗传密码特点;不对称转录;复制

15、与转录的异同;蛋白质合成所需能量及合成后加工过程。应用:利用复制、转录、翻译的知识解释生命活动现象(如生物界物种的稳定性)。4.考核要求能正确识记本章的一些基本概念与符号,掌握生物遗传信息的传递过程;并在此基础上深入理解半保留复制、遗传密码特点、蛋白质合成后加工等的生物学意义;能利用这些知识解释一些生命活动现象。三.有关说明1.教材与主要参考书教材:基础生物化学,吴显荣等。农业出版社。2000年出版。参考书:基础生物化学,刘卫群主编,气象出版社,2000年8月出版。生物化学,沈同,王镜岩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1990年12月出版(第二版)。基础生物化学,郭蔼光主编,世界图书出版公司,1997年8月出版。2.考试命题说明本课程考试可采用的主要题型有:名词解释;符号题;填空题;是非判断题;选择题;问答题等六种题型。 -生物化学课程组

展开阅读全文
部分上传会员的收益排行 01、路***(¥15400+),02、曲****(¥15300+),
03、wei****016(¥13200+),04、大***流(¥12600+),
05、Fis****915(¥4200+),06、h****i(¥4100+),
07、Q**(¥3400+),08、自******点(¥2400+),
09、h*****x(¥1400+),10、c****e(¥1100+),
11、be*****ha(¥800+),12、13********8(¥800+)。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休闲 > 其他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