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公务员行测之真假推理解题技巧真假推理属于逻辑判断显性结论类的一种,其具体表现是在题目中给出若干个前提,前题有真有假,要求通过判断命题的真假情况,进而推理出指定的结论。一、题型分析经过对近年真题的比较与研究,我们不难发现,真假推理题型的难度在不断增加,答题的重点从矛盾关系扩大到反对、推出等多种关系,提问方式也从“只有一真”,“只有一假”扩大到“两真两假”。对于公务员考试,绝大多数考生没有必要也不需要去学习专业的逻辑学知识,只要掌握如下解题方法即可。二、解题思路首先,判断题型是“只有一真”,“只有一假” 还是“两真两假”;其次,在题干当中寻找一组矛盾关系,反对关系和推出关系,判断这两个条件是一真一
2、假、不能同真、不能同假,还是必须同真、必须同假;最后,进行推导,得出结论。三、真题示例(一)只有一真【例1】桌上有四个杯子,每个杯子都写着一句话,第一个:“所有的杯子里都有啤酒”;第二个:“本杯中有可乐”;第三杯“本杯中没有咖啡”;第四个“有些杯子中没有啤酒”。假如只有一个为真话,那么( )为真。A.所有的杯子中有啤酒B.所有的杯子中都没有可乐C.第三个杯子中有咖啡D.第二个杯子中有可乐【答案】C【专家解析】首先看提问部分,本题属于真假推理题型中的“只有一真”。其次看题干,发现这四句话中的第一句与第四句是一对矛盾关系,必然一真一假。第三,一真其余为假,绕过这对矛盾关系,第二、三句肯定都是假的,
3、因此选C。【例2】在一次对全市中学假期加课情况的检查后,甲乙丙三人有如下结论:甲:有学校存在加课问题。乙:有学校不存在加课问题。丙:一中和二中没有暑期加课情况。如果上述三个结论中只有一个正确,则以下哪项一定为真( )A.一中和二中都存在暑期加课情况B.一中和二中都不存在暑期加课情况C.一中存在加课情况,但二中不存在D.一中不存在加课情况,但二中存在【答案】A【专家解析】真假推理题型中的“只有一真”方法1:找反对关系,甲和乙所说的必有一真,所以丙说的为假,即“并非一中和二中没有暑期加课情况”,进而可以推出甲所说的为真,那么乙所说的为假,因此“所有的学校都存在加课问题”,选A。方法2:找推出关系,
4、一真前假。丙可以推出乙,因为三个结论中只有一个正确,所以丙只能为假,后面推理同上。分享一点个人的经验给大家,我的笔试成绩一直都是非常好的,不管是行测还是申论,每次都是岗位第一。其实很多人不是真的不会做,90%的人都是时间不够用。公务员考试这种选人的方式第一就是考解决问题的能力,第二就是考思维,第三考决策力(包括轻重缓急的决策)。非常多的人输就输在时间上,我是特别注重效率的。第一,复习过程中绝对的高效率,各种资料习题都要涉及多遍;第二,答题高效率,包括读题速度和答题速度都高效。我复习过程中,阅读和背诵的能力非常强,读一份一万字的资料,一般人可能要二十分钟,我只需要两分钟左右,读的次数多,记住自然
5、快很多。包括做题也一样,读题和读材料的速度也很快,一般一份试卷,读题的时间一般人可能要花掉二十几分钟,我统计过,最多不超过3分钟,这样就比别人多出20几分钟,这是非常不得了的。我是之前在论坛里看到一个关于速读的帖子,之后才了解速读的。地址按住键盘Ctrl键同时点击鼠标左键点击这里就链接过去了,也因为速读,才获得了笔试的好成绩。其实,不只是行测,速读对申论的帮助更大,特别是那些密密麻麻的资料,看见都让人晕倒。学了速读之后,感觉有再多的书都不怕了。另外,速读对思维和材料组织的能力都大有提高,个人觉得,拥有这个技能,基本上成功一半,剩下的就是靠自己学多少的问题了。平时要多训练自己一眼看多个字的习惯,
6、慢慢的加快速度,尽可能的培养自己这样的习惯。有条件的朋友可以到这里用这个训练的软件训练,大概30个小时就能练出快速阅读的能力。大家好好学习吧!祝大家早日上岸!(二)只有一假【例3】某珠宝商店失窃,甲、乙、丙、丁四人涉嫌被拘审。四人的口供如下:甲:案犯是丙。乙:丁是罪犯。丙:如果我作案,那么丁是主犯。丁:作案的不是我。四个口供中只有一个是假的。如果以上断定为真,则以下哪项是真的?()。A.说假话的是甲,作案的是乙B.说假话的是丁,作案的是丙和丁C.说假话的是乙,作案的是丙D.说假话的是丙,作案的是丙【答案】B【专家解析】首先看提问部分,本题属于真假推理题型中的“只有一假”。其次看题干,发现乙和丁
7、说的话是一对矛盾关系,必然一真一假。第三,一假其余为真,绕过这对矛盾关系,甲和丙说的肯定都是真的,因此选B。(三)“两真两假”【例4】有一件未留姓名的好人好事在某社区传开,甲乙丙丁四人有如下对话:甲说:这件事肯定是乙、丙、丁中的一位做的。乙说:我没有做这件事,好人好事是丙做的。丙说:此事是甲和乙中的一位做的。丁说:乙说的是事实。经调查,证实这四人中有两人说的符合实际。由此推出( )A.是甲做的好事B.是乙做的好事C.是丙做的好事D.是丁做的好事【答案】B【专家解析】首先,看提问部分,本题属于真假推理题型中的“两真两假”。其次,乙和丁说的话一样,利用推出关系,假设乙丁为真,可以推出甲也真,与原题
8、不符,所以乙和丁说的为假,甲、丙说的为真,选B。以上就是公务员考试中真假推理题型的主要知识点和解题技巧,希望考生在备考时做到多总结,多思考,最后华图教育祝所有考生金榜题名。国家公务员面试精品辅导课程公务员行测之文章阅读题目方法文章阅读在选材、题型方面的趋同性,决定了解题方法上也具有普适性,华图教育专家在深入分析最新新疆历年行测真题基础上为广大考生总结了以下三种解答文章阅读题目的通用方法。一、筛选法筛选法,即用辨别筛选的方法从文章中找出关键的信息,作为答案或判定选项正误的依据。提醒考生在运用此种方法时要注意以下几点:1.筛选的对象重要的信息,如基本概念、新的见解、含有特殊指代的词语、阐释概念、表
9、明写作意图或文章主旨的重要语句等。此外,对一些诸如“也许”、“可能”、“大概”、“如果(一旦)”、“部分(全部)”、“过去(将来)”、“目前”、“除了之外”、“唯一”等词语,阅读时也应及时标注。这些词语,或是对文章的论断,或是对事物的程度、数量、范围、特征、功能等有限定强调的作用,一旦被改变,文章的论断也会随之扩大或缩小。这是命题者常设的出题点。2.筛选的方法检索性筛选是根据试题要求从阅读材料中迅速找出所需要的内容、观点,其关键在于准确地“锁定”筛选的对象。理解性筛选是对某种科学知识进行分析综合,用自己的语言概括阐释,其关键在于准确地抽取特征,组织严密的语言进行说明。3.筛选的原则找准与选项对
10、应的原文,即将题目要求与筛选出来的原文相关信息联系起来。有时对应的原文可能找到好几处,但一般情况下只有一处是符合要求的,因此要进行必要性辨别。其他筛选出的原文,可能具有补充说明的作用。二、排除法通常,除了正确的选项外,试题中还存在起干扰、迷惑作用的其他错误选项。针对文章阅读主要从逻辑角度来设置错误选项的特点,考生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将选项与筛选出的原文逐一对照分析、比较排除,从而判断出正确的选项:1.曲解原意:即故意歪曲理解原文语句的意思。2.偷换概念:即在一些重要概念或关键说法上故意张冠李戴,使人误入歧途。3.无中生有:即选项的表述脱离了所提供的语境,凭空捏造或妄作阐释。4.超前肯定:即将
11、原文中不确定的或是设想中的说法变成确定的或已成现实的说法。5.以全概偏/以偏概全:即选项故意扩大/缩小信息的范围、作用、程度等,或者断章取义。6.不含因果:一是选项不是题干的因或果;二是选项颠倒了因果关系。三、比较法材料中重要的信息要经过比较鉴别后,才能找准所需信息。运用比较法,提醒考生应注意以下几点:1.比较的方法将各个选项同筛选出来的原文进行比较,多方位、多角度地思考,明确差异,去伪存真,提取出正确选项。2.比较的内容范围的大小、程度的高低、可然与必然、部分与整体、现象与本质、肯定与否定、设想与现实等。考生应注意,以上解题方法的运用必须建立在对文章的整体阅读基础上,建立在忠于原文(不夸大不
12、缩小、不改变原文观点态度)的基础上,否则容易发生断章取义,肢解甚至曲解原意的错误。国家公务员面试精品辅导课程公务员行测之数量关系审题技巧审题是做题整个过程中最先也是最重要的一个环节,如果在此出现偏差,则会导致整道题目陷入歧途,最终浪费了时间反而做不出来或者做错,甚至有时候会功亏一篑,前面90%的部分都做对,但是最后却选错了答案。因此,各位考生在行测考试过程中务必应审好题,抓住题目的关键字眼,理解清楚题目的意思,并分清题目属于平时复习过的哪种题型,从而顺利解答。纵观行测的各部分内容,数学运算这一部分一直是广大考生复习过程中的重点和难点。本文将从历年公务员考试真题出发,帮助各位考生突破数学运算这部
13、分题型的关键之处-审题,从而决胜于行测考场。接下来通过几道真题体会审题的重要性。【例1】(2010-46)某单位订阅了30份学习材料发放给3个部门,每个部门至少发放9份材料。问一共有多少种不同的发放方法?A.12B.10C.9D.7【解析】B。部分考生读完题后会有疑问就是这30份学习材料是否相同,这时注意到选项,发现均比较小,如果材料各不相同,那么情况将会十分复杂,并且答案应该很大,因此此题中的30份学习材料应是相同的。这样这题就是平时复习中遇到的插板法问题的变形,将其转化成6份学习材料分给3个部门,每个部门至少一份的情况(先给每个部分发8份材料,这样还剩下6份),答案是【例2】(2009-1
14、11)甲、乙两人卖数量相同的萝卜,甲打算卖1元2个,乙打算卖1元3个。如果甲乙两人一起按2元5个的价格卖掉全部的萝卜,总收入会比预想的少4元钱。问两人共有多少个萝卜?( )A. 420B. 120C. 360D. 240【解析】D。此题属于基本的运算问题。关键词在于题目问的是两人共有多少萝卜。假设甲、乙的萝卜数为X,则由题意可得方程:解得X=120,这时部分考生会误选答案为B,从而功亏一篑。注意此题问的是两人共有萝卜多少个,故应乘以2,答案选择D。【例3】(2008-59)甲、乙、丙、丁四个人去图书馆借书,甲每隔5天去一次,乙每隔11天去一次,丙每隔17天去一次,丁每隔29天去一次,如果5月1
15、8日他们四个人在图书馆相遇,问下一次四个人在图书馆相遇是几月几号?( )A. 10月18日B. 10月14日C. 11月18日D. 11月14日【解析】D。此题属于周期问题,关键是确定各人的周期,然后通过求最小公倍数求出四个人的共同周期。部分考生没有仔细审好题,误将题目中给出的数字5、11、17和19当做四个人的周期,而这四个数两两互质,最小公倍数为四个数的乘积,结果发现数字很大很难算,并且也无对应的答案。此题的关键词在每隔这个词上,每隔N天其实应是每N+1天,即周期为N+1天,因此四个人的周期应分别为6、12、18和30天,求出最小公倍数为180,因此答案选择D。【例4】(国家05一类-45
16、)对某单位的100名员工进行调查,结果发现他们喜欢看球赛和电影、戏剧。其中58人喜欢看球赛,38人喜欢看戏剧,52人喜欢看电影,既喜欢看球赛又喜欢看戏剧的有18人,既喜欢看电影又喜欢看戏剧的有16人,三种都喜欢看的有12人,则只喜欢看电影的有多少人。A.22人B.28人C.30人D.36人【解析】A。此题属于容斥问题,从表面上看属于三集合模型,可以用文氏图法解决,但计算过程比较麻烦。而在三集合容斥问题中需要各位考生审好的关键之一是总体中是否存在三者均不符合的,在本题中也就是球赛、电影和戏剧都不喜欢看的。题目的第一句话是:对某单位的100名员工进行调查,结果发现他们喜欢看球赛和电影、戏剧。也就暗
17、含了这100名员工没有三者都不喜欢的。这样只喜欢看电影的就是既不喜欢看球赛又不喜欢看戏剧的,设为X,将此题转换成两集合模型。运用两集合公式58+38-18=100-X,解得X=22。【例5】(2011-70)受原材料价格涨价影响,某产品的总成本比之前上涨了,而原材料成本在总成本中的比重提高了2.5个百分点。问原材料的价格上涨了多少?【解析】A。此题读完题之后,部分考生会觉得缺少条件,无法算出原材料的价格上涨了多少。其实如果注意审好题的话,会发现总成本的上涨只是由于原材料价格上涨引起的,其它部分并未上涨。可用赋值法求解,设原来总成本为15,涨价后变成了16,而原材料价格也是涨了1,设原来原材料的
18、成本为X,则涨价后的成本为X+1,于是有方程:,解得X=9,于是原材料价格上涨了1/9。通过这几道例题,各位考生能够体会到审题在公务员考试中的重要性,应很好的过好审题关,快速而准确的选出答案国家公务员面试精品辅导课程申论写作的技巧和提高申论,是公务员资格考试的其中一个科目。在公务员考试中,通过对设定资料的阅读,回答有关问题,考察应试者能力的一种考试形式。下面对申论的5个阶段进行简单的介绍。1.初学阶段目标:正确认识申论学习的过程,掌握一些基本的申论知识。学习任务:刚开始接触申论,有必要将考试大纲阅读一遍;重点了解历年考试大纲的变化以及申论测试的环节;其次还需要了解申论测试的试卷结构和注意事项,
19、以及评分标准。学习方式与巩固:制订初步的学习计划,同时将申论测试的注意事项以及历年大纲的变化情况制成对照表,并牢记申论测试的评分标准。2.应用总结阶段目标:在充分了解历年真题的基础上,掌握各个题型的命题规律和解题方法。学习任务:至少做完近五年省公务员考试试题,并依据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进行评分。学习方式与巩固:每做完一套题,对照参考答案和评分标准认真总结得分和失分原因,同时总结不同题型的特点、命题规律以及自己的解题方法。3.熟练提高阶段目标:强化训练,保持状态,提高做题的速度。学习任务:学会在最短的时间内抓住给定材料的主题,依据题目要求形成基本答题思路,在模拟练习中提高自己的阅读能力、总结概括能力、分析判断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学习方式与巩固:开始限时做题,发现自己的强项类型和弱项类型,并找出其原因。4.查缺补漏阶段目标:完善自己的知识体系,进一步提高解题能力。学习任务:在明确自己弱项的基础上进行有针对性的训练。学习方式与巩固:在考前每天坚持在规定时间内做完一套题,对自己的弱项加以完善。5.高手阶段目标:不仅能够迅速读完材料,掌握材料大意,同时能够快速形成解题思路。时间没有限制。一般考生达到查缺补漏阶段就足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