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生活中十大火灾隐患及应对策略
三年级一班
一、缺乏消防安全常识,防火意识薄弱,如火灾发生时不会使用灭火器,不懂及时拨打报警电话,火灾中不懂得简单的火场逃生知识。
二、在装修越来越豪华的同时,大量使用易燃材料。
三、违章使用电器。家用电器成倍增加导致用电量急剧上升,若超过原电气线路和开关的最大承载能力,极易造成打火或局部发热,从而引发火灾。另外电线长期受热、受潮、失去绝缘能力,年久失修,绝缘层老化或破损,乱接乱拉,致使电线短路,也极易引发火灾。在使用家用电器后,有些人只是将电器机身的开关关掉,而不将电线插头从插座中拔出,使电器仍处于局部通电状态,长期蓄热引起电器故障而发生起火或爆炸;家电插头布置过于集中,或者干脆从一个插座取用,增加了线路的接触电阻,长此以往也极易引发火灾;电冰箱、空调、灯具等过于*近窗帘、沙发等可燃物;使用电烫斗时突遇停电,却忘了拔下插头,一旦来电,也极易引发火灾。
四、家庭生活用火不慎。如在烹调中使用的食用油,如果连续加热时间过长,当温度超过油的自燃点时,遇明火也会发生燃烧。
五、对燃气灶具不进行定期检查,出现破损(如阀门、垫圈、胶管破损),导致燃气泄露,或者操作不规范(如倒卧气瓶、高温烘烤、用后不及时关闭阀门等),也易引起爆炸起火。
六、家中存放易燃易爆物品。由于摩托车、汽车越来越多地进入居民家庭,有些人为图方便,将汽油存放在家中而不采取安全措施,埋下了火灾隐患。
七、小火源处理不当,如有些人喜欢躺在床上或沙发上吸烟,特别是饮酒以后,烟未吸完,人已入睡,烟头极易烧者被褥。
八、小孩玩火或者燃放鞭炮。
九、用易燃材料私搭乱建,乱接电线,稍有不慎就可能引发火灾。
十、重防盗,轻防火。如窗户上安装防盗护栏,住宅小区通道上设置栏杆,造成火灾发生时无法逃生和消防通道不畅。
十大应对策略:
一、增强消防安全意识,提高自防自教能力。利用广播、电视、报纸等新闻媒体,印发居民防火知识手册,向广大居民普及消防安全常识,提高防火意识和自救能力。
二、尽量使用耐火材料进行装修或对易燃材料进行阻燃处理。同时,家用可燃物品摆设不要过于集中,要有适当间距,以便于起火时扑救。
三、安全使用电器,定时对电器线路进行维修保养,防止受热、受潮或腐蚀;科学管理家电设备,添置大功率家电时把好质量关,尽量采用明线敷设,以便于改线和维修;不要用一个插座带多个电器;养成用电后随时断电的习惯;家用电器周围不堆放可燃物;不使用铜、铁、铝线等代替保险丝。
四、加强生活用火管理。烹调菜肴时,如油温度过高而起火,应迅速向锅内倒入菜肴,或盖上锅盖,千万不可向锅内浇水;烟道也要定期疏通。
五、加强燃气灶具日常管理。使用前要进行检查,发现老化、破损的配件要及时更换;使用时先开门窗或排气扇,并严格按要求操作。
六、汽油、酒精等易燃物品最好放在室外,不可存放于易引起静电的 料桶或易碎裂的玻璃容器中,更不可*近明火或热源。同时,严格控制存放量,不可存放太多。
七、不要躺在床或沙发上吸烟,最好不要酒后吸烟。要将划过的火柴和烟蒂熄灭。
八、教育儿童不要动各种燃气开关。易燃物品要放置在儿童不宜接触到的地方。
九、不要私搭乱建,对于已建好的具有较大火灾隐患的违章建筑,要坚决清理。
十、在设置防盗网时要兼顾防火,根据人的体型特点保留适当的宽度,并尽量采用防火防盗门。
家中起火切不可盲目开窗
三年级一班
家中意外发生火灾该如何处理?初期火势该如何控制?如何才能避免火势蔓延?这都是市民关注的焦点。消防部门表示,报警、自救都是重点,但发现火情后不要盲目开窗,更是大家容易忽视的常识。
消防部门表示,发现火情后如果盲目开窗,容易形成空气对流,造成火势扩大蔓延,造成严重后果。而多数火灾都因发现不及时或初期扑救不及时而造成了巨大损失。2006年1月6日23时20分,南岗区十字街153号居民家因儿童使用电炉子不当引燃周围可燃物后火势扩大,致使3人死亡,1人受伤。
扑救初期火灾十要点:
1.发生火灾后要大声呼喊并迅速拨打“119”火警电话,并派人去路口迎候消防车,在消防车到达现场前,应设法扑救。
2.不要盲目打开门窗,以免空气对流,造成火势扩大蔓延;
3.扑灭火苗可就地取材,如用灭火器灭火或使用沙土、毛毯、棉被等简便物品覆盖火焰灭火;
4.及时组织人员用脸盆、水桶等传水灭火,或利用楼层内的墙式消火栓出水灭火;
5.可移动物品着火,可视情况将着火物品搬到室外灭火;
6.油锅起火,不能用水浇油锅中的火,应马上熄掉炉火,迅速用锅盖灭火;
7.燃气炉具起火,应设法关闭阀门或用衣服、棉被等浸水后捂盖灭火,并迅速关闭总阀门;
8.着火处附近的可燃物要及时转移到安全的地方;
9.家用电器着火,要先切断电源,然后灭火;
10.电视机、电脑着火,要先切断电源,用毛毯、棉被灭火时,人要站在侧面,防止显像管爆裂伤人。
初起火灾扑救12招
三年级一班
1、发现火情,沉着镇定。发现起火时,首先要保持沉着冷静,理智分析火情。如果是在火灾的初期阶段,燃烧面积不大,可考虑自行扑灭。如果火情发展较快,要迅速逃离现场,向外界寻求帮助。
2、大声呼救,及时报警。“报警早,损失少”,一旦发现火情,既要积极扑救,又要及时报警。拨打火警电话时,接通后要首先确认是否是消防队,得到肯定回答后,即可报警。说清起火单位及其街、路、门牌号。要说清起火单位、着火物品和火势大小,是否有人被围困。要讲清报警人的姓名、所用电话的号码。
3、扑灭小火,争分夺秒。当刚发生火灾时,应争分夺秒,奋力将小火控制、扑灭;千万不要惊慌失措地乱叫乱窜,置小火于不顾而酿成大灾。
4、小孩老人,逃生要紧。中小学生身体、心智都没有发育成熟,分析问题和处理问题的能力相对薄弱,自力保护能力不强,在火场上很可能因为对危险情况不能进行正确判断和处理而造成不必要的人身伤亡。所以,我国任何单位和个人都不得组织中小学生参加灭火。对于孕妇、老年人和有较严重身体缺陷的残疾人,一般也不应该组织他们参加灭火。
5、生命至上,救人第一。火场上如果有人受到火势的围困时,首要的任务就是把受困的人员从火场中抢救出来。救人与救火可同时进行,以保证救火与救人同时展开。
6、家庭火灾巧用工具。家用小型灭火器是扑救家庭火灾的不二之选。此外,也要学会巧用身边的灭火器材。水是家中最简单也是最有效、最方便的灭火剂,但电器、油锅着火,不能用水扑灭。另外,黄沙、用水淋湿的棉被、毛毯、扫帚、拖把、衣服等也可用作打灭小火的工具。
7、灭火器材,分类选择。常用灭火器按内部充装的灭火剂不同可分为清水灭火器、泡沫灭火器、干粉灭火器、二氧化碳灭火器等类型,不同类型的灭火器有其不同的适用场所。清水灭火器用以扑救木、竹、棉、毛、草、纸等一般固体物质初起火灾,不宜用于油品、电器设备等火灾。泡沫灭火器用来喷射泡沫扑救油类及一般固体物质初起火灾。干粉灭火器是目前使用和配置最多的一种灭火器,可扑救易燃液体、可燃气体、带电设备等的初起火灾。二氧化碳灭火器适用于扑救电器火灾、可燃液体火灾、贵重设备、图书资料、仪器仪表等场所的初期火灾。
8、煤气泄漏,小心谨慎。万一家中发现了燃气泄漏,务必保持镇定,千万不要触动家中任何电器开关,更不能用打火机、火柴、手电筒照明检查,也不能在家中打电话报警。首先应迅速关闭气源,然后打开窗门,让自然风吹散泄漏气体,如需打电话报警,应到远离现场的地方进行。
9、油锅起火,方法多多。油锅起火时千万不要用水往锅里浇,因为冷水遇到高温油会形成“炸锅”,使油火到处飞溅。有多种方法可以有效扑灭油锅火灾:(1)、用锅盖盖住起火的油锅,使燃烧的油火接触不到空气,油锅里的火便会因缺氧而立即熄灭。(2)、用手边的大块湿抹布覆盖住起火的油锅,也能与锅盖起到异曲同工的效果,只是要注意到覆盖时不能留下空隙。(3)、如果厨房里有切好的蔬菜或其他生冷食物,可沿着锅的边缘倒入锅内,利用蔬菜、食物与着火油温度差,使锅里燃烧着的油温度迅速下降。当油达不到自燃点时。火就自动熄灭了。
10、电气火灾,断电第一。一般电气线路、电器设备的火灾,首先必须要切断电源,然后才考虑扑救措施。只有当确定电路或电器无电时,才可用水扑救,在没有采取断电措施前,千万不能用水、泡沫灭火剂进行灭火,因为水是导电的导体,着火电器上的电流可以通过水、泡沫等导体电击救火的人。对于电视机、微波炉等电器火灾,在断电后,用棉被、毛毯等覆盖住着火的电器,防止电器着火后爆炸伤人,再把水浇在棉被、毛毯上,才能彻底进行灭火。
11、房间着火,门窗慎开。如果封闭的房间里着火,看到浓烟和火焰时,应立即盛水浇灭火焰,不要大开门窗。因为门窗一开,房间里的空气就会与室外的空气形成对流,这就等于给房间里的大火加添助燃剂,会助长火势蔓延。
12、火势凶猛,撤退求援。如果火势越烧越大,参加灭火的人员应迅速撤离火场,等待公安消防队前来救援。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