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新课程评价之我见.doc

上传人:仙人****88 文档编号:7215717 上传时间:2024-12-28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2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课程评价之我见.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新课程评价之我见.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新课程评价之我见.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新课程评价之我行河南省宝丰县大营镇初级中学教师张万杰新课程评价强调评价功能的激励,反馈和调整;注重评价内容的多方面发展和评价技术的质的分析;注重评价主体的多元化和方式的多样化;关注评价角度的过程性,发展性及学生的个别差异。因此新的评价模式更强调可操作性,力求评价达到指标简化,方法可行,使一线教师容易操作。现浅谈本人在英语教学中采用的有效评价方式,以与读者分享。一.新课程评价的基础多元智力理论。多元智力理论由美国哈佛大学心理学家HowardGardner于1983年提出来的。该理论认为人的智力由九种智力组成,并分析和阐述了智力在学生个体上的存在方式以及发展潜能。首先,它直接影响教师形成积极乐观的

2、学生观。因此,它提出学校没有所谓的“差生”。每个学生都有独到之处。其次,它直接影响着教师重构学生“智力观”。因此教师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更要重视学生的全面发展,尤其是重视培养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再次,它帮助教师树立新的教育观。它认为教育首先是赏识教育,其次是个性化的教育,再次是主动发展的教育。根据新课程评价体系以及多元智力理论的学习,结合我班学生的实际,我从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以及知识掌握情况等三个方面对学生进行评价。二.新课程评价的操作模式。根据新课程评价体系以及多元智力理论的学习,结合我班学生的实际,我从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以及知识掌握情况等三个方面对学生进行评价。1.课堂表现累

3、计“希望之星”。学生凡在每节课中有以下行为表现之一者,均可计“希望之星”。(1)每正确发言一次或提出一个有价值的问题,有一种独特的见解,均可获一颗。(2)能积极开展讨论,见解独特的合作小组,组内成员每人均可获一颗星。(3)学生在课堂竞赛中获胜可获一颗星。(4)在每节课中,经师生推荐或自荐经同学们认可表现特殊者也可获一颗星。每期评价以月为单位,每月以获星多少来评价学生课堂表现。到本期末,以累计总星数评价学生本学期的课堂表现。一般评出A等级三分之一,剩余学生为C等级。最后教师根据评价等级写出终结性评语。 2.学生每次作业按时完成,质量获得A级者计两颗星;获B级者记一颗星;获得C级者,2次计一颗星。

4、学生每次完成教师布置的课外作业,如预习,文章阅读,课外写作等,由家长签字证明者可获一颗星;学生每次参加课外活动表现积极者可获一颗星。具体操作办法同课堂表现操作方法。 3.知识掌握积攒“成功之星”。 以学生单元及综合测试成绩为依据,每次成绩排班级前30%名者获两颗星,获班级前30%80%名者获一等奖;获班级剩余20%名者不得星。每次测验后能把错题写入纠错本并认真写出考后感者计两颗星。纠错态度不认真者或缺其中一项者计一颗星,纠错和教后感均缺者不计星这样即使成绩不好但纠错认真且写出教后感者也可赢回一颗星。期末按照得星数排在班级前30%名可评为优秀之星,排在班级30%80%名次者评为成功之星,剩余的不评星。三.评价后的反思。 1 评价要始终坚持公正,全面科学,鼓励的原则,以激励学生学习兴趣。 2 评价要坚持发展的原则,既注重学生现状,又注重其发展潜能。 3 评价要坚持合作原则,提倡师生生生的合作。 4 坚持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 5同一评价法不宜短时间内重复使用,不得加重学生

展开阅读全文
部分上传会员的收益排行 01、路***(¥15400+),02、曲****(¥15300+),
03、wei****016(¥13200+),04、大***流(¥12600+),
05、Fis****915(¥4200+),06、h****i(¥4100+),
07、Q**(¥3400+),08、自******点(¥2400+),
09、h*****x(¥1400+),10、c****e(¥1100+),
11、be*****ha(¥800+),12、13********8(¥800+)。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小学其他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