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8 刘胡兰【教学目标】1.认识“刘、兰”等10个生字,读准多音字“血”,会写“刘、民”等8个字,会写“民兵、知道”等词语。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了解刘胡兰面对凶残的敌人毫不屈服的革命气概,感受刘胡兰坚贞不屈、视死如归的英雄形象。3.能联系上下文体会重点词语的意思。【教学重难点】朗读课文,了解刘胡兰面对凶残的敌人毫不屈服的革命气概,感受刘胡兰坚贞不屈、视死如归的英雄形象。【教学准备】1.预习提纲:完成课时预习卡。2.准备资料:多媒体课件。【教学课时】 2课时第1课时【课时目标】1.认识“刘、兰”等10个生字,读准多音字“血”,会写“刘、民”等8个字,会写“民兵、知道”等词语。2.正确、流
2、利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教学过程】板块一 揭示课题,导入新课1.(课件出示刘胡兰塑像)导入新课。同学们,你们知道这是谁的塑像吗?你怎么知道的?(引导学生看图,关注文字)有谁知道刘胡兰的故事呢?(相机出示文字简介)课件出示:刘胡兰8岁上村小学,10岁起参加儿童团。14岁加入中国共产党,15岁英勇就义,毛泽东主席知道后非常伤心,专门为刘胡兰写了挽词:“生的伟大,死的光荣。”2.今天,就让我们走进那个血雨腥风的年代,去了解刘胡兰的英雄事迹。板书课题,学生书空课题。指导书写生字“刘”:左宽右窄,左边“文”的捺变成点,最后一笔竖钩挺直。【设计意图】通过图片导入新课,让学生初步了解刘胡兰,提高学生的
3、学习兴趣。板块二 初读课文,认读生字1.自由读课文,出示学习提示。课件出示:学习提示:l 借助拼音把课文读正确,读通顺。l 用“”标出生字,用“ ”标出带有生字的词语,给自然段标出序号。l 想一想: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2.读通课文。开火车读课文,教师相机正音。3.认读生字。课件出示由生字组成的词语,开火车读带拼音的词语,齐读,去掉拼音后指名认读。提示:“兵”“挺”都是后鼻音。“兰”是前鼻音。注意区分“被”和“烈”的韵母。课件出示:刘(li)胡兰(ln) 反动派(pi) 被(bi)捕 鲜血(xu) 拉(l)到民兵(bn) 血(xi)淋淋 挺(tn)起 要杀(sh)要砍 烈(li)士(1)刘胡兰姓
4、什么?我们班有姓刘的同学吗?你能教同学们认识这个字吗?(2)“反动派”是什么意思?(反动派是指反对进步、反对社会变革的集团或个人。)在课文中,“国民党反动派”是贬义词。(3)很乐观的人,我们可以称他们为乐观派。表里不一,口是心非的人,我们可以称他们为两面派。很有风度的人,我们可以说他很有派头。(老师提示,学生回答)(4)“挺”可以表示动作,请你们挺起腰杆儿,挺起胸脯。瞧,抬头挺胸的你们真是很有气派哟!4.理解“杀”的字义。(依次出示下面的课件)(1)同学们,猜猜看,这是个什么字? 课件出示:(2)你能猜到这个字是什么意思吗?课件出示:一头野兽的头部中了利器,尾巴垂了下来,它被杀了。这就是甲骨文
5、“杀”字的字形。小篆以后又加义符殳。本义是打死野兽。说文:“杀,戮也。”论语:“有杀身以成仁。”5.教学多音字“血”。(1)我们读记生字的时候,有一个字形一样,读音不同的字,你们发现了吗?(血)(2)是的,“血”是一个多音字,请大家观察下面字典中对“血”的解释,你发现了什么?课件出示:老师总结:“血”在口语中读“xi”(多单用)。【设计意图】运用形声字构字规律识记“被”“烈”,联系生活实际理解“派”,做动作理解“挺”,依据字源认识“杀”,体现了识字方法的多样性。6.指导写字。课件出示“民”的笔顺,学生观察笔顺,指名在黑板上书写。写完后请学生评议。重点指导:写“被”字时注意左边的衣字旁,不要少写
6、了小撇;写“道”字时注意先写里面的“首”,后写“辶”,捺要舒展,包住“首”。课件出示“村”与“材”,指名说出两个字的区别,并比较组词。【设计意图】指导学生识字写字,掌握书写要领,习得学写汉字的方法。板块三 朗读课文,了解大意1.朗读课文,画出表示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词句,并思考:课文写了什么事?课件出示:学习提示:l 朗读课文,用“”画出表示时间、地点、人物的词句。l 试着用一句话写出每个自然段的主要内容。l 把每个自然段的主要内容连起来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2.小结。1947年1月12日,国民党反动派在云周西村抓住了刘胡兰。敌人威逼利诱都没有让刘胡兰屈服,最后她光荣地牺牲了。毛主席听到这个
7、消息,亲笔写了挽词。板块四 观察描红,学写汉字1.描红课后生字,想一想:怎样才能将字写得好看?2.学写“反”“关”“兵”。“反”竖撇要先竖直行笔,后出撇,末笔捺与竖撇形成对称,底部平齐。“关”字撇捺舒展。“兵”字中间的横要写得平直,底部撇、点形成对称。3.学生练写后评议,再次进行修改。第2课时【课时目标】1.巩固识记生字词。2.朗读课文,说说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刘胡兰在敌人面前毫不屈服。3.关注有新鲜感的词句,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意思,积累词语。【教学过程】板块一 复习知识,导入新课1.指名认读生字词。上节课我们学习了生字,现在开火车认读,看看哪辆火车开得又快又稳。 课件出示:刘胡兰 反动派
8、被捕 鲜血 拉到 民兵 血淋淋 挺起 要杀要砍 烈士2.听写词语:请拿出听写本,听写词语。 课件出示:刘胡兰 民兵 反正 村民 被子 关心 道路3.导入新课:1947年1月12日,天阴沉沉的,寒风呼啸,在云周西村,年轻的共产党员刘胡兰被捕了,接下来她与国民党反动派会有怎样的斗争呢?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板块二 抓住言行,感悟形象1.自主实践,读通课文。(1)自由朗读课文,把难读的句子多读几遍。(2)同桌互读课文,纠正读错的地方。(3)刘胡兰是怎样与敌人作斗争的呢?请仔细读一读第2、3自然段,找出相关句子。(4)全班交流,老师相机板书: 课件出示:2.小组探究,感悟形象。(出示课件) 课件出示:
9、l 用“ ”画出刘胡兰说的话,用“ ”画出敌人说的话。l 在小组里分角色读一读,说说刘胡兰当时可能是怎么想的。预设:(1)敌人想收买刘胡兰,对她说:“告诉我村子里谁是共产党员,说出一个,给你一百块钱。”刘胡兰大声回答:“我不知道!”(2)敌人又威胁她说:“不说就枪毙你!”刘胡兰愤怒地回答:“不知道!就是不知道!”(3)敌人从刘胡兰口中什么都没有得到,恼羞成怒,把她打得鲜血直流。刘胡兰像钢铁铸成似的,一点儿也不动摇。(4)敌人指着血淋淋的铡刀说:“不说,也铡死你!”刘胡兰挺起胸膛说:“要杀要砍由你们,怕死不是共产党员!”她迎着呼呼的北风,踏着烈士的鲜血,走到铡刀前。3.全班交流汇报句子一。(课件
10、出示对话) 课件出示:敌人想收买刘胡兰,对她说:“告诉我村子里谁是共产党员,说出一个,给你一百块钱。”刘胡兰大声回答:“我不知道!”(1)谁知道“收买”是什么意思?(用钱财或其他好处笼络人,使受利用。)(2)你从哪儿知道这个词语的意思的?(敌人对刘胡兰说的话)(3)谁能联系上下文,说说这个词语在课文中的意思?(课文中指敌人用钱笼络刘胡兰,想让刘胡兰说出村子里谁是共产党员。)(4)你说得真好,此时刘胡兰心里可能是怎么想的呢?国民党反动派想收买我,我是共产党员,绝不能出卖自己的战友!4.全班交流汇报句子二。(课件出示对话)课件出示:敌人又威胁她说:“不说就枪毙你!”刘胡兰愤怒地回答:“不知道!就是
11、不知道!”(1)谁能联系上下文说说加点词语的意思?(威胁:课文中指敌人见收买不了刘胡兰,就用枪毙的方式胁迫她。)(2)刘胡兰的话该用怎样的语气来读?(愤怒)(3)此时她心里可能是怎么想的?这些国民党反动派太可恨了,心狠手辣,即使我牺牲了自己,也不能出卖自己的同志。(4)让我们带着对敌人的仇恨、带着满腔的愤怒来读一读刘胡兰的话。5.全班交流汇报句子三。(课件出示对话)课件出示:敌人从刘胡兰口中什么都没有得到,恼羞成怒,把她打得鲜血直流。刘胡兰像钢铁铸成似的,一点儿也不动摇。(1)“恼羞成怒”是什么意思?(由于羞愧和恼恨而发怒。)(2)“像钢铁铸成似的”写出了刘胡兰当时的样子,从这句话中你知道了什
12、么?(刘胡兰虽然被打得鲜血直流,但是她毫不屈服。)(3)老师总结:是的,小小的刘胡兰多么坚强,多么勇敢!即使面对死亡的威胁,她也毫不畏惧。哪怕面对敌人的毒打,她也毫不妥协。(4)让我们带着坚定的决心读一读这句话吧!6.全班交流汇报句子四。(课件出示对话)课件出示:敌人指着血淋淋的铡刀说:“不说,也铡死你!”刘胡兰挺起胸膛说:“要杀要砍由你们,怕死不是共产党员!”她迎着呼呼的北风,踏着烈士的鲜血,走到铡刀前。(1)让我们走进电影刘胡兰,去看看当时的场景吧!(课件播放视频刘胡兰中的相关情节)(2)面对敌人血淋淋的铡刀,15岁的刘胡兰是怎么做的,怎么说的呢?语言:要杀要砍由你们,怕死不是共产党员!动
13、作:挺起、迎着、踏着、走到。(3)谁来扮演刘胡兰,来表演一下这个场景。教师总结:面对血淋淋的铡刀,面对穷凶极恶的敌人,刘胡兰毫不畏惧,更不屈服,正义凛然地走向铡刀,这一幕深深地印在了每个中国人的心里,成为永久的旗帜。这就是共产党员,为了中国的解放事业,宁愿抛头颅、洒热血!这就是共产党员,心中装着同志,装着人民,就是没有装着自己!【设计意图】在此环节,首先引导学生通读课文,梳理情节,帮助学生体会刘胡兰在敌人面前毫不屈服的精神。然后,通过小组交流、全班汇报、观看视频等形式,从重点句子入手,抓关键词理解课文内容,感受刘胡兰的伟大形象。板块三 认识牺牲,提升认知1.“刘胡兰光荣地牺牲了”,联系上下文想
14、一想:这里的“牺牲”是什么意思?可以换成其他的词语吗?为什么?(文中是指刘胡兰为了不说出村里的共产党员,舍弃了自己的生命。)(不能换成其他的词语。因为刘胡兰是为了正义的事业而舍弃了自己的生命,其他的词语没有这样的意思。)2.在我们的生活中,还有哪些人为了正义的事业而献出自己的生命呢?(董存瑞、黄继光、邱少云等无数为了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胜利而献出生命的革命烈士)(出示课件)3.是的,为了新中国,无数革命烈士牺牲了自己,让我们全体起立,向这些英雄敬礼!(全班起立,敬礼!)【设计意图】从理解“牺牲”一词入手,提升学生的认知能力,加深学生对人物的认识和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最后以向英雄敬礼的形式结束课堂
15、学习,升华学生的情感。【板书设计】刘胡兰敌人 刘胡兰金钱诱惑 我不知道不说就枪毙你 就是不知道恼羞成怒 一点儿也不动摇不说,也铡死你 挺起胸膛,走到铡刀前坚贞不屈 视死如归【教学反思】在教学时,我运用多种识字方法,落实生字词教学。学习课文时,引导学生抓住描写人物言行的句子,感受到刘胡兰的毫不屈服。在指导书写生字时,随文出现,分散难点,先结合课题指导学生写好“刘”,并结合生活实际理解字义。“民”“被”两个字学生易写错,所以重点指导易错处。“道”重点指导笔顺,让学生掌握好含有“辶”的字的写法。“村”与“材”容易混淆,因此,重点指导学生如何区分两个字。在理解课文内容部分,我引导学生读文、品词、析句、
16、看视频,通过多种方式帮助学生理解课文,体会人物形象。2023年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上册期末试题带答案【下载】题序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总分得分一、 看拼音,写词语。ln tin sh ji hu y b si z gu yu li li bi zh r 二、 比一比,再组词。坏(_) 扎(_) 祝(_) 句(_)松(_) 抓(_) 福(_) 幸(_)三、 按要求填空。1“浓”的读音是_,第六画是_,组词_。2“赛”共_画,是_结构,组词_。3“祖”的读音是_,部首是_,组词_。4“摘”的读音是_,第七画是_,组词_。5“掏”共_画,第九画是_,组词_。四、 看一看,连一连。登鹳雀楼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
17、踪灭。夜宿山寺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小儿垂钓 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江 雪 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五、 选词填空。亲密 亲切1小熊是我最(_)的朋友,我真喜欢他。2妈妈(_)地对我说:“快点睡吧!”乐趣 快乐3我俩度过了数不清的(_)时光。4学习中的(_)是无穷的。六、 照样子,填一填。例: 采蘑菇 蓝蓝的天空 叫(苦)连(天)(_)垃圾 (_)的树荫 (_)人(_)目(_)野果 (_)的风景 (_)(_)团结(_)秋千 (_)的小路 与(_)隔(_)七、 按要求改句子。1妈妈把衣服收起来了。(改为“被”字句)_2黄鹂在枝头唱着歌。(把句子写具体)_3天不过井口那么大,还用飞那
18、么远吗?(换一种说法,使句子意思不变)_八、 阅读短文。飞呀飞看见小鸟在天上飞,其他小动物都很羡慕。乌鸦奶奶摇摇头说:“你们没有翅膀,永远飞不起来!”“我偏要飞!”小蚂蚁说着,摘了一朵蒲公英当小伞。“飞起来喽!”小蚂蚁高兴得叫起来。“我也要试试看!”小青蛙着急地吹了一个大气球。“飞起来喽”小青蛙好快乐。三只小兔用花绸布糊了一个美丽的风筝。他们乘着风筝也飞上了天空。“咦?这是什么?”乌鸦奶奶戴上老花镜。胖小猪骄傲地说:“这是我造的飞机。”胖小猪开着飞机上了天。地上只剩下了河马。乌鸦奶奶叹了口气:“哎,你太重”河马造了一艘飞船,他自豪地一按电钮,“轰隆隆”,飞船飞上了天。乌鸦奶奶想了想,说:“看来
19、,只要肯动脑筋,谁都能飞起来!”1读一读,填一填。 蚂蚁摘一朵蒲公英飞起来,_吹了一个大气球飞起来,_糊一架风筝飞起来,_造了一架飞机飞起来,_造一艘飞船飞起来。2想一想,填一填。 “脑筋”一词中“脑”用音序查字法先查音序_,再查音节_;“筋”用部首查字法先查_部,再查_画。3这个故事让我们明白了:_ 九、 看图写话。仔细看图,想一想图中有谁?它们之间会发生什么故事?请你用几句话写下来。_参考答案1、蓝天 世界 回忆 比赛 祖国 由来 类别 值日2、坏事 包扎 祝福 句子 松鼠 抓住 幸福 幸而 3、nng 丿 浓绿 14 上下 比赛 z 礻 祖国 zhi 摘花 十一 丨 掏钱 4、5、亲密
20、亲切 快乐 乐趣 6、倒 浓绿 引 注 摘 美丽 民 族 荡 弯弯 世 绝 7、衣服被妈妈收起来了。 两只黄鹂在枝头欢快地唱着歌。 天不过井口那么大,不用飞那么远。8、1 小青蛙 小兔 胖小猪 河马 2 N no 6 3只要肯动脑筋,谁都能飞起来9、例文:有一天,一个阳光明媚的早晨,小猴和小猴爸爸很开心地来到了有一座独木桥的河边。小猴对爸爸说:“桃子树在河对面,我们过独木桥去摘桃子吧。”爸爸说:“好啊,摘了桃子带回家我们一起吃”。这时河对面来了一只小白兔,它开心的,蹦蹦跳跳地要去上学。小兔看见了对面的小猴和小猴爸爸,它就说:“猴叔叔,猴叔叔,你和小猴还挑着篮筐,我让你们先过吧。”小猴和小猴爸爸就踏上了独木桥,过了小河。小猴爸爸对小兔说:“你真是一个有礼貌又讲文明的小朋友。”小兔听了猴叔叔的这句话心里很开心。小兔也踏上了独木桥,走过了独木桥,开开心心地上学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