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河南省开封市2013届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政治能力试题 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全卷共30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学校、考场、考号、姓名、座号等填写(或涂黑)在答题卷的相应栏目内。考试结束,仅收答题卷。 2第I卷(选择题)选出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卷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不能答在试题卷上;把第卷(非选择题)的答案,填写在答题卷上的相应栏目内。第I卷(选择题)12图中OP表示价格,OQ表示供给量和需求量,D是需求曲线,S是供给曲线。当市场某商品价格处于Pl时 该商品的替代品需求量增加该商
2、品处于卖方市场 该商品价格上涨,需求量增加 该商品价格上涨,供给量剩余 A B C D13 2012年11月20日,经过国务院批准,浙江省政府出台了浙江省温州市金融综合改革试验区实施方案,该方案指出,要建立健全民间融资监测体系,形成民间融资综合利率指数(也称“温州指数”),进一步规范民间资本的运作。支持民间资金参与地方金融机构改革,鼓励民间资金根据有关规定发起设立或参股村镇银行、贷款公司、农村资金互助社等新型金融组织。这有利于 建立和完善基本经济制度 规范金融市场秩序,实现资源优化合理配置 让资本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使民间资本成为社会主义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A B C D14国民经济和社
3、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中提出,“十二五”期间的年均经济增长率目标为7%,这一目标低于“十一五”期间的平均增长率,这一变化突显了科学发展的决心,引导各方面把注意力转向经济发展方式和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上。这一“变档减速”充分说明 我国始终紧紧扭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不放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成为国家发展战略的核心我国更加注重处理好速度与结构、质量、效益的关系 我国的经济发展要为经济转型和改善民生腾出空间 A B C D2012年11月8日,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情怀,犹如一条红线贯穿于十八大的始终。据此回答1517题。15十八大报告指出:努力实现居民收入增
4、长和经济发展同步,劳动报酬增长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对“两个同步”目标的理解,正确的是 实现共同富裕,共享经济发展成果加快发展生产力,体现效率优先,兼顾公平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扩大国内消费需求促进收入分配公平,保障和改善民生 A B C D16“当政府不受欢迎的时候,好的政策与坏的政策都会同样地得罪人民。”这是西方政治学的“塔西佗陷阱”定律。这一定律给我们政府的启示是 要做到政务公开,打造“阳光政府”切实履行职责,树立政府公信力 限制行政权力,拓宽民主渠道 审慎行使权力,科学民主决策 A B C D17党的十八大报告强调:“要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和推进政治体制改革。要把制度建设摆
5、在突出位置,充分发挥我国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优越性。这样做的哲学依据是 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矛盾具有特殊性,要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事物的性质主要是由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的 主要矛盾在事物发展过程中处于支配地位、对事物发展起决定作用 A B C D18“弘扬法治精神,促进社会和谐”是今年第十二个全国法制宣传日的主题。全国法制宣传日是适应普法深入发展的要求,适应实施依法治国基本方略的要求,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发展需要而确立的。下列说法与材料所蕴含的哲学道理相同的是 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花在树则生,离枝则死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
6、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A B C D19瑞典皇家科学院诺贝尔奖评审委员会10月11日宣布,中国作家莫言获得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莫言在获奖后对凤凰卫视表示:同样一部小说张三认为是黄金,李四认为是马粪,不能说是马粪的人就不对。人们之所以对同一部小说持不同的看法,是因为 不同的认识主体对同一客观对象的认识是客观的 不同主体对同一事物总是作出不同的价值判断和选择认识主体的立场不同导致对同一客观对象的认识不同 价值观对人们的认识和实践活力具有制约和导向作用 A B C D2012年11月30日,党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在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指出,改革开放以来,我们总结经验不断艰辛探索,终于找到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
7、复兴的正确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空谈误国实干兴邦。我们这一代共产党人一定要承前启后,继往开采,团结一起,奋勇拼搏。我坚信,到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年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一定能实现;到新中国成立100年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目标一定能实现。据此回答20-21题。20上述材料蕴含的历史唯物主义道理是 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发展的状况 经济基础一定要适应上层建筑的发展 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A B C D21要在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完成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要求我们党必须全面加强党的建设,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执政水平 改善党的领导,加强党对国家
8、的组织领导 加强党的思想建设,用科学发展观指导小康社会建设用党的意志取代国家意志 A B C D22 2012年,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在北京举行,党和国家领导人出席大会并为获奖者颁奖,这充分体现了我国对科技和人才的重视。就文化自身的传承而言,科学技术的进步 是推动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 是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保障 能促进文化的传播、继承和发展决定着文化的发展方向 A B C D23最美乡村女教师董瑾,一个充满爱心追求理想,坚强乐观懂得感恩的最美乡村女教师,用她的言行让传统美德在新时代闪光。在价值选择多元化的今天,经济的发展更需要道德标杆和传统美德的力量。为此我们必须 A把思想道德建设作为当前工作的中
9、心 B将社会公德作为思想道德建设的核心 C随着时代的发展赋予道德新的内涵 D使思想道德建设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第卷(非选择题) 本卷包括必考题和选考题两部分。第36 41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作答。第42题48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作答。 (一)必做题38(35分)2012年9月25日,我国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表钓鱼岛是中国的固有领土白皮书。指出:中国在钓鱼岛问题上的立场是明确的、一贯的,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的意志坚定不移。某校高三文科班的同学们开展了主题为“国家、主权、我们”的班会活动,让我们也参与其中。 活动一:在这次主题班会上,针对中日钓鱼岛问题的冲突,大多数同学们都理性地
10、表达了自己对钓鱼岛主权问题的看法和爱国诉求。纷纷表示支持我国政府为维护国家领土完整所采取的一切措施,表达了捍卫国家领土完整的决心。某同学在班会上发言说:“在钓鱼岛问题上,日本是在和我们玩太极,但我们绝不能和他们玩推手,维护领土完整是我们必须要做到的,而且要同仇敌忾,绝不退让。” (1)请你运用政治生活的相关知识,分析说明我国政府怎样做才能“不和他们玩推手”?(9分) 活动二:同学们通过网络发现日本经济新闻与2012年9月25日转载了题为“浮躁的中国抵制不了日货”的署名文章。文章指出:中国人在购买汽车时,无论买的是哪一款,其中都大量使用了日本的零部件和原材料。如果不愿意使用日本的零部件和原材料,
11、就必须建立起能在世界上站稳脚跟的汽车企业。汽车是一项竞争激烈的产业,每年最少需要数十亿美元的投资,还需多年的研发。中国企业就算拥有丰富的资金,他们选择的往往也是房地产投资之类的投机方式。在日本有很多制造零部件及其模具的中小企业,在小小的工厂里,大家都在专心致志地工作,不断改进技术。日系汽车产业的品质,依靠的就是这些零部件的精巧。 (2)运用经济生活的知识,说明要振兴我国汽车产业,政府和企业应该从中受到哪些启发?(14分) 活动三:随着钓鱼岛事件的不断发展,日本的无礼行为在中国激起了民间的强烈反响,多个城市的群众都自发地举行了游行示威活动,并掀起抵制日货活动。但在一些城市的反日游行示威队伍中出现
12、极少数人企图蓄意煽动,打砸和烧毁日系产品和商店的过激行为,甚至出现殴打普通群众的违法行为。对此人们的态度褒贬不一,有的表示支持,有的表示反对。但大多数人还是提出要理性爱国。据此,同学们经过讨论得出的结论是:爱国不能过激,必须制止上述过激行为,如果让这种行为得逞,威胁的将是人民群众的人身和财产安全,损坏的将是自己同胞的财物,影响的将是我们良好的社会秩序,破坏的将是国法纲纪。 (3)运用价值观的相关知识,针对上述活动三的内容进行简要分析。(12分)39(17分)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于2012年11月8日召开,胡锦涛总书记代表十七届中央委员会向大会作了工作报告。 材料一:十八大报告指出:必
13、须更加自觉地把以人为本作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核心立场,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尊重人民首创精神,保障人民的各项权益,不断的在实现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上取得新成效。必须更加自觉地把全面协调可持续作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全面落实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促进现代化建设各方面相协调,促进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相协调,不断开拓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1)请结合“探索世界和追求真理”的相关知识,为党和政府实现社会建设的“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提供方法论指导?(8分) 材料二:十八大报告指出: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发挥文化引领风尚、教育人民、服务社会、推动发展的作用。 (2)结合文化生活的相关知识,说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理论依据?(9分)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