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复式统计表评课稿范文 本节课是二年级下册统计教学的第一课时,在这节课的教学,陈老师注意让学生经历统计活动的全过程,让学生统计一年级、二年级的体重,鼓励学生参与到活动之中,在活动中不断培养学生的理论才能和独立考虑才能,并加强与同伴的合作与交流。整节课,陈老师语言和蔼可亲,有亲和力,非常吸引孩子的注意力。 通过这节课的教学,我认为低年级的统计教学应当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虽然学生在一年级时初步已经学习了一些简单的统计图表知识,初步认识了条形统计图(一格表示一个或两个单位)和简单的统计表。但经过了一个学期的时间,大部分学生已经记忆模糊了,复习导入做的不够,为后面的探究新知留下了隐患。 在探究过程中,每
2、个学生轮流起来报自己在一年级时的体重,其他学生记录,其实二年级的学生统计才能还达不到如此纯熟,这就造成了数据记录,一年级时的体重就没记清楚,二年级时的体重记录的就更,后面的复式统计表就没法完成。老师对学生才能估计失误,是造本钱节课不够成功的关键。时间拖沓,后面的练习根本没有时间完成。 我认为可以这样改进,学生说体重时,老师要求放慢速度,老师和学生一起做记录,这样就不会造成数据统计两遍,还不准确的场面。 陈老师在统计表的表头问题处理上做的特别好,可以让调动学生积极性,主动探知,学生对这个知识点理解的透彻。 整节课,黑板上除了板书课题外,没有任何板书。 每一节课,黑板上都应该呈现出这一节课的重要知
3、识点,即使在课件中已经出示过了也不能代替板书。 每一节课都有自己的优点与缺点,让我们一起认真学习,认真研究,不断进步我们的教学才能。 这节课是学生在初步认识简单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的根底上,进一步教学复式统计表和复式条形统计图。这节课分为五大板块,分别是:常规积累、创设情境,激发认知冲突、自主探究经历复式统计表的形成,稳固练习和课堂。 这节课开场之前,陶老师课件动态回忆了小学阶段学习统计的经历,帮助学生回忆感受统计的开展过程,接着呈现了四个兴趣小组活动的图片,再列出单式统计表,学生会意识到单式统计表存在一定的缺陷,激发学生的认知冲突,从而引出要设计一个复式统计表。在这一环节,陶老师让学生自主探究
4、复式统计表的形成,学生会有各种答案,但都大同小异,在这一方面,就需要老师的逐步完善,这也是一个集思广益的过程,把学生的想法融会贯穿,逐渐就可以得到一个完好的复式统计表。在得到复式统计表的时候,再提出一些问题,在这一环节,陶老师创新地采用了抢答的形式,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学生又能很好地掌握所学的知识。课堂需要活泼的气氛,这样学生学起来才会有更高的激情,学习效果也才会更好,这一点很值得学习。接着就是对所学内容的稳固练习,练习的选择既结合学生的实际又很有针对性,在练习中,学生逐渐会发现复式统计图的优势:丰富、集中、好比较。再这节课完毕之际,陶老师还不忘回忆本节课所学,使学生及时掌握今天所学。 这节
5、课思路非常明晰,课堂气氛很活泼,还经历了完好的解决问题的过程。这节课很值得学习和借鉴。 赵敏老师执教的四年级统计-复式条形统计图有如下几个鲜明的特点: 1、让学生体验数据的过程和用复式条形统计图描绘和分析的过程,教学目的明确、重点突出。特别是将两个单式统计图合并成一个复式条形统计图、图例等新知的形成,都让学生经历了探究的过程,而水到渠成。 2、在新知识的学习过程中,表达了动手理论、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比方老师提问要想比较1985年城镇和乡村的人口数量,单看自己手中的单式统计图方便吗?能不能创造出一种观察比较方便的统计图?学生交流讨论后,于是有学生提出“把两个统计图合并成一个统计图”的
6、想法。当画完了1985年的城镇、乡村人口数量的直条后,不少学生将两个直条用了不同颜色,老师问:“这是为什么呢?”学生自然地想到是为了识别与区分城镇、乡村人口数。其实这就是新知图例的自主探究。 3、教学过程中适时对学生进展国情及品德教育,让学生体会数学与生活的亲密联络,并培养学生细心观察的良好学习习惯和动脑分析的习惯。例如:提问学生:为什么城镇人口逐年增加,乡村人口逐年下降?让学生感悟我国改革开放以及城镇化建立的伟大成就。 总之:本节课老师能根据学生已有知识根底和生活经历,以1985-2000年城乡人口数量的变化为主线,让学生亲身经历、制作复式条形统计图的全过程,调动了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在探究新知-画复式条形统计图的活动中采用理论尝试、合作交流学习方式,主动获取新知,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使学生在尝试中发现问题,引发矛盾,画完了表示城镇,乡村人数量的直条,为什么要用不同的颜色?通过分析、评价让学生掌握了图例这一新知.这样学生的学习才能、动手才能,、创新意识得到了有效培养,促进了学生主动、活泼的开展。另外,在稳固训练中,引入学生身边的事:用四年级课外小组人数的统计表,制作复式条形统计图。让学生感受到自己学习的是生活中的数学,体验到生活中处处有统计的知识、处处有数学的问题,培养了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