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7课 美丽的园林授课时间:教学内容:苏教版小学美术第12册第7课,属于欣赏评述学习领域。 教学目标:基础性目标:1. 通过情境体验、欣赏比较,让学生了解中国园林的形成原因及发展过程。感受中国园林可游可居的特点,同时能通过对比的方法感受中西园林的不同之处。2.学生感受中国古典园林中建筑、植被和水的造型特点。3.通过了解中西方不同的园林特点,从而感受不同的地域文化形成的不同审美特点。同时也培养学生珍惜世界文化遗产与民族艺术的情感。 提高性目标:绘制园林一角或全景的草图。教学重点:通过对比、观察,引导学生发现中国古典园林的形成原因、发展过程和造园特点,以及中西方园林的相似与不同之处。教学难点:通过
2、简单的描绘园林一角体会中国古典园林的布局美,以及可游可居的特征。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准备:师:中西方园林局部特写照片、整体照片。生:炭笔、彩色画纸。课时1课时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唤起回忆1模拟“曲径”,进行体验。(1)请一名同学从教室后门走到前面。(2)铺设一条“曲径”,这条路和刚才那条有什么不同?(弯曲)(3)再请这名同学沿着老师铺设的弯曲路线走一走。(4)学生说说走时前后有什么变化。(时间延长了,每转一次弯,看到的人和物都不一样。)2学生小组活动:你走过这样的路吗?在哪里走过。(小区、公园等)3师:下面,我们就沿着这样的小路,一起来游览一座经典的中国园林。(1)播放“拙政园”视频。学生
3、欣赏。(2)学生说说:如果这时下雨了,可以在哪里玩。(亭子、长廊等)说说拙政园给你的第一印象。(3)师介绍苏州的拙政园,拙政园始建于明代,是我国私家园林的代表。今天,我们就从拙政园开始,一起来了解美丽的园林。(4)出示课题美丽的园林。二.探访园林,感受特征1师:现在,我国的古典园林都是开放的旅游景点。其实,在古时候,园林是家宅的一部分,人们在这里生活。大人在这里会客、聊天、小憩,孩子在这里嬉戏、玩耍。园林的主人在设计园林时,都经过了精心的思考,会和当时的大文学家、画家一起商讨园林的布局。园子里的山石水池、亭台楼阁、花草树木,都是极有讲究的。(出示狮子林全景图)可以说中国园林是由建筑、山水、花木
4、等组合而成的一个综合艺术品。(板书:建筑、山水、花木)2.(出示西方古典园林全景图)3.学生比较, 西方古典园林和中国古典园林有何相似之处。(都有建筑、山石、花木)4将学生分为三组,深入园林中去仔细观察研究。一组负责亭台楼阁、一组负责山石水池,一组负责花草树木。发现研究主体的造型特点,在园林布局里的作用以及给人带来的美感。5汇报交流结果:中西园林对比欣赏。(1)建筑。中:(出示建筑图片配文字)园子里的建筑讲究高低错落,亭台楼阁巧妙安排,变化多端。花间隐榭,水边安亭,长廊云墙,曲桥漏窗构成各种画面,使空间增大、层次分明。多为曲线造型,因此,游过中国园林的人常说,花园虽小,游来却曲折有致。园子里的
5、围墙不高,为的就是将墙外的景物借进园中,增加园里景色的层次。让园中的游览者仰视、俯视都有景。现在想想,刚才我们走的“曲径”有什么作用呢?园中的曲桥、曲径、曲廊左右都有景,随着小桥、小路、走廊曲折一下,使参观者左顾右盼有景,信步其间,使距离延长,趣味加深。小路曲折,再加上拱门的烘托,更有曲径通幽的感觉。感觉:小巧、雅致。西:体积巨大的建筑物是园林的统率,总是矗立于园林中十分突出的中轴线起点之上。整座园林以此建筑物为基准,构成整座园林的主轴。多为直线造型。感觉:宏伟、规则。(2)山水。中:我国的古典园林妙在含蓄,一山一石耐人寻味。园林中的假山虽是人工堆砌,却给攀登者“身在山间”的感觉。“立峰”,就
6、是单独欣赏的石头。这些石头的姿态可以“入画”,才能与园林相配。(出示颐和园图片)不仅可以在园内造山石之景,还可以“借景”。颐和园的主要组成部分是昆明湖与万寿山,但是当我们在游玩的时候,近处的玉泉山和较远的西山仿佛也都被纳入园中。感觉:人工雕琢,模拟自然。西:西方古典园林中一般没有矗立的山石,园中的石头也多为雕塑。在园林中开辟笔直的道路,整个布局,体现严格的几何图案。水面被限制在整整齐齐的石砌池子里,其池子也往往砌成圆形、方形、长方形或椭圆形,池中总是布局人物塑像和喷泉。感觉:讲究科学、图案之美。(3)花木。中:树木栽植,不仅为了绿化,更要具有“画意”,讲究树木的姿态,高树与低树俯仰生姿。园里古
7、老的藤萝和盘区嶙峋的枝干,就是一幅好画。西:园林花木,严格剪裁成锥体、球体、圆柱体形状,草坪,花圃则勾划成菱形、矩形和圆形等。总之,一丝不苟地按几何图形剪裁,绝不允许自然生长形状。师小结:中国古典园林的总体特征和西方古典园林的总体特征。中国古典园林虽是人工建造,却像自然天成,通过建筑、山水、花木的巧妙搭配,产生移步换景,充满画意诗情的效果,引用叶圣陶先生的一段话设计者和匠师们一致追求的是:务必使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为了达到这个目的,他们讲究亭台轩榭的布局,讲究假山池沼的配合,讲究花草树木的映衬,讲究近景远景的层次。总之,一切都要为构成完美的图画而存在,决不容许有欠美
8、、伤美的败笔。他们惟愿游览者得到“如在画图中”的美感,而他们的成绩实现了他们的愿望,游览者来到园里,没有一个不心里想着口头说着“如在画图中”的。中国古典园林可游可居,追求素雅、宁静,表现中国文人亲近自然的追求。东西方古典园林的一个最大区别,就在于是突出自然风景还是突出建筑。西方古典园林讲求形状、色彩和气派,园中的植物几何形图案讲求对称美、秩序美,人为修饰因素很多,体现人类改造自然的力量,给人恢弘大气之感。三表现园林1学生作业:画出你最欣赏的园林一角,体现中国古典园林或西方古典园林的特点。画出园林高低错落、疏密有致的特点。四点评作业:是否体现出相关园林特点;是否利用线条的粗细、深浅不同画出了建筑
9、、树木、山水的坚硬、柔和与疏密的特点了。五:小结:(出示世界文化遗产标志)我们经常会听到“世界文化遗产”这几个字,这就是世界文化遗产标志。而我们今天所研究的中西方古典园林都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这说明,这些园林有文化的积淀和深厚的底蕴,是人类文化的宝贵财富。中国园林可追溯到远古时代的昆仑山瑶池玄圃、东海神山仙岛的古老神话传说。反思和总结由于条件限制,无法带学生走进园林实地写生,因此,在本课的导入部分,我设计了“模拟曲径”“视频游园”“欣赏照片”这些环节,让学生走一走模拟的“曲径”,跟着镜头游览苏州园林,欣赏园林整体、局部特写等学习活动。主要目的是唤起学生的记忆,尽力让学生置身园林情境之中,使学生对中国古典园林的造园特征以及中西方古典园林的不同特点有更加直观的认识和更深入的理解。学习过程中,学生通过欣赏对比,小结出中西方古典园林的造园特点,在此基础上绘制园林一角,让理性的认识和感性的表现有机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