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高中语文-2.8《杜牧诗三首》课前预习-粤教版选修《唐诗宋词元散曲选读》.doc

上传人:仙人****88 文档编号:7208932 上传时间:2024-12-28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26.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语文-2.8《杜牧诗三首》课前预习-粤教版选修《唐诗宋词元散曲选读》.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高中语文-2.8《杜牧诗三首》课前预习-粤教版选修《唐诗宋词元散曲选读》.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本文档共2页,全文阅读请下载到手机保存,查看更方便
资源描述
8 .杜牧诗三首课前预习 积土成山 一、基础字词 1.识记字音 胡骑(qí) 潇湘(xiāo xiānɡ) 菰米(ɡū) 莓苔(méi tái) 樊川(fán) 2.理解词义 早雁:农历八月是秋季的第二个月,故称此时南飞的大雁为“早雁”。 虏弦开:胡人拉弓控弦射雁,暗指军事侵略。 菰米:菰草的果实。菰,多年生草本植物,一般生于浅水中,花淡紫色。 绣成堆:形容华清宫及其周围的花卉树木一片翠绿,远远望去如同锦绣一般。 次第:依次。 一骑红尘:运送荔枝的马奔跑如飞,尘土飞扬。 不期:难以预料。 二、文学常识 杜牧(803—852),字牧之,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因有别墅在樊川,亦称“杜樊川”。唐文宗大和进士,又登贤良方正直言极谏科。为弘文馆校书郎,后赴江西、宣歙观察使幕和淮南节度使幕,后入朝为监察御史,分司东都。曾任黄州、池州、湖州等地刺史,人为考功郎中、知制诰,官终中书舍人。与李商隐齐名,人称“小李杜”。 杜牧诗以七言律绝见长,俊爽圆淳,风流华美,气势豪宕而情韵缠绵,并常能寓讽喻、感慨于景物描写之中。他自称“苦心为诗,本求高绝。不务奇丽,不涉习俗。不今不古,处于中间”。咏史诗成就颇高,其中多有诗人深沉的历史感慨。 三、课外经典句段 过华清宫绝句两首 其 二 新丰绿树起黄埃,数骑渔阳探使回。 霓裳一曲千峰上,舞破中原始下来。 其 三 万国笙歌醉太平,倚天楼殿月分明。 云中乱拍禄山舞,风过重峦下笑声。 问题导读 1.王安石也写过《题乌江亭》:“百战疲劳壮士哀,中原一败势难回。江东子弟今虽在,肯为君王卷土来?”请从诗中表达的观点角度与杜牧的同名诗作比较。 提示:王安石在这首诗中回答了杜枚的提问,说明楚霸王是因为当时政治军事上的一系列错误才导致了军事上的失败,当时的处境已无回天之力。就算项羽回到江东,只怕也难以招集人马卷土重来。杜牧的诗中说,只要以平常心看待胜败,“包羞忍辱”,总结失败的教训,必能“卷土重来”。 2.《早雁》一诗表面写雁,实际写人,这是一种什么手法? 提示:这首诗托物寓慨,表面上写雁,实际上写人,写北地难民南逃,又不为朝廷所恤的悲惨处境。全诗用象征的手法,以雁象征边地人民:惊飞四散的哀鸿,象征在回纥侵略蹂躏下逃亡的边地人民。诗中既表现了对难民的体贴同情,亦隐含着对朝廷未能抵抗强敌、安抚百姓的不满。 3.《过华清宫绝句三首(其一)》和《题乌江亭》都是咏史诗。请结合有关资料信息说说两首诗在立意与表现方法方面的不同之处。 提示:立意上,《过华清宫绝句三首(其一)》比较直接,在于对唐玄宗宠爱杨贵妃而酿成安史之乱的不满和批判;《题乌江亭》在于咏史时别出心裁,标新立异,为历史翻案。 表现方法上,《过华清宫绝句三首(其一)》以小见大,从小处着手,善用细节表达主题,总结历史兴亡,冷静的描绘中隐含诗人强烈的爱憎;《题乌江亭》从大处着眼,直接议论,直抒胸臆,对历史事实不是正面评说,而是另有新论,令人耳目一新。 2 用心 爱心 专心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小学其他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抖音    微博    LOFTER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