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教学设计
人的消化系统教学设计
一、设计指导思想
1、运用探究导学法,根据从宏观到微观、从结构到功能的认知规律进行知识的传授;
2、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学生的主体作用,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协作精神、实验能力等方面素质;
3、注重教学的直观性原则。
二、教材分析
(一)教材内容及地位
本节课是人教版初中《生物》第二册第三章第一节的内容,它是中学生接触人体生理知识的第一课,目前,学生对人体生理知识既好奇又迷惑,教师在本课教学上的成功与否,将直接影响着学生今后对生理知识的学习。人体生长发育和进行各种生命活动所需要的营养物质和能量都来自食物,而食物要在消化系统中消化吸收后才被人体利用,自然而然人的消化系统就成了人体物质代谢的基础。
(二)教学重点、难点
重难点设计
设计依据
重点:牙齿的结构,小肠的结构特点;
难点:小肠的结构特点与其功能相适应的关系。
小肠在消化系统发挥其消化吸收功能中所起的作用是最大的。
了解牙齿结构,对学生养成良好饮食习惯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结构与功能的辩证关系初一学生不易理解。
三、学情分析
教学对象为初中一年级学生,学生在小学学过自然常识,同时在生活中对牙齿、胃、肠等已有了一些认识,但没有系统地学习,对小肠内表面积大、有小肠绒毛和皱襞等特点缺乏感性认识。同时,结构与功能是相适应的知识更加抽象难懂,作为易于接受形象知识的初一学生,就更难于将其上升到理性的认识上去。另一方面,学生知道要注意良好的饮食习惯的养成,但相关的知识肤浅,对它的重要性的认识并不深入,重视程度也不够。
四、教学目标
目标设计
设计依据
知识目标:
1、 了解消化系统的组成、消化道的组成、消化腺的种类、位置和功能;
2、 理解牙齿的结构、功能和保健;
3、 掌握小肠的结构;
4、 理解小肠的结构与其功能相适应的特点。
能力目标:
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自学能力、交际能力、整理笔记的能力,以及创新意识、科学严谨的学习习惯。
情感价值与态度观:培养学生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饮食卫生习惯。
依据大纲要求、 书本编排以及初一学生身心特点、知识结构而定。
五、教法学法
教法、学法设计
设计依据
教法
以探索导学法为主,启发引导式等多种教法相互穿插、综合运用。
突出以教师为主导, 以学生为主体,以探究导学为主线的教学思想,发挥学生的个性,注重合作学习,依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及学生实际情况灵活运用多种教法及学法。
学法
探究答疑贯穿始终,自学与合作学习相配合,观察与动手操作兼容并重。
六、媒体选择
媒体设计
设计意图
1、自制课件
贯穿教学始终,增强教学直观性和趣味性,适时突出重点,突破难点,适度加快教学进程,扩大教学容量。
2白纸两张
解释皱襞存在的意义,以突破难点
3、新鲜羊小肠、镊子、
培养皿、清水、放大镜等
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培养学生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锻炼学生动手实验、观察判断的能力,以突出重点
七、教学程序
程序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引
题
众所周知,一个正常人每天都需吃饭,这是维持生命活动所必须的,但是我们吃下去的肉和蔬菜为什么就不能在身上长出肉和蔬菜来呢?食物中有六类营养物质,特别是其中的蛋白质、糖类、脂类,必须消化后才能被人体吸收利用,这一过程是在消化系统中进行的,这一节我们就来学习人的消化系统。
思索
答疑
回忆
梳理
由一个司空见贯的、人人都不着意去思考的现象引题,形象生动,新颖独特,而且意图明确,能吸引学生。
整
体
感知
消
化
系
统
的
结
构
功能感知
动画: 消化系统功能演示动画
观看动画
整体感知
在此处介绍消化系统功能,激发学生兴趣,增强学生学习的迫切性,有一种“未见其人先闻其声”的艺术效果。
利用动画将抽象知识形象化,学生容易理解。 同时,体现出了物理性消化和化学性消化,为下一节课学习打基础。
结
构
感
知
消化系统由那些部分组成的呢?
系统是由什么构成的呢?那么,消化系统都由哪些器官构成呢?
出示消化系统结构示意图
思考答疑
促使学生回忆学过的知识并进行纵横联系上下贯穿,加深理解,教给学生分析问题的思路,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指导学生自学。注意事项:
(1)小组内部进行交流
(2)充分结合自己身体进行学习
(3)区分示意图中人体的左右方位
(4)简单区分胸、腹
(5)要按顺序从上到下观察
结合身体阅读课文
讨论交流
强调合作教育, 发挥学生个性,培养交流能力、交际能力。
结合身体进行学习,其实是边学边用的过程,最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教给学生科学的看图方法, 这是学习生理学必备的基础。
检测反馈
提问:
(1)请说出组成消化系统各器官名称
(2)在自己身上指出胃、小肠和肝脏的位置
口答,并在身体上指出器官的位置
体现“小循环多反馈” 的教学思想,使教师能更好地把握学生学习的状况,从而及时调整教法,因材施教
为学“消化道“创设情景
做一个消化道式的动画城进行演示假设我们能从口腔进去,一路走一路看,都能看到些什么呢?
感知情景
创设情景, 让学生保持轻松愉快的心情。
将消化系统组成的结论移至最后学,学生自己就可总结,顺理成章。
口
腔
结构
动画: 进入口腔,标出牙齿、舌、唾液腺
观察
思考
答疑
牙齿的分化
出示牙齿排列示意图
人的口腔中不同部位的牙齿外形一样吗?两个同学张口相互观察一下。
吃馒头的时候,先咬一口,用哪个部位的牙齿?
嚼馒头时用哪个部位的牙齿?
使用启发式教学。
补充牙齿分化的知识, 扩大知识面,为学习动物分类的知识打基础。
养成教育
同学们吃苹果时,咔嚓咔嚓地咬,吃豆子时,咔嘭咔嘭地嚼,有的老年人为什么就不能?这些硬东西大块的吃下去,势必会加重肠胃的负担,所以,吃东西时要多咬多嚼,才能有利于消化、有利于健康。
思考
进行良好饮食习惯的养成教育。
牙齿的结构功能及保健
出示:牙齿外形及纵切面图
出示问题:(1)由于不注意口腔卫生,牙冠釉质受到损伤,书面语叫"龋齿",为什么不能有效的治疗?
(2)这种损伤到了什么地步会感到剧烈疼痛,并会出血?
出示护牙常识示意图
阅读课本自学基础知识并消化理解,然后应用以解答疑难
利用知识迁移性试题,训练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
了解牙齿的常见疾病及预防,培养学生卫生习惯。
咽、食道
动画:进入咽,经过食道
观察
胃
结构和功能
动画:进入胃
出示胃的切面图
胃壁中平滑肌的特性是什么?
用此知识可解释什么问题?
观察
思考
答疑
根据结构设计问题
提及胃壁中的平滑肌,促使学生对学过知识进行回忆。
培养学生的逆向思维的能力,促使学生处处留心、关爱生活。
小
肠
结
构
特
点
动画:进入小肠
小肠给大家的第一印象是什么呢?
小肠里面是个什么样子呢?
出示小肠皱襞图
这么多皱襞有什么意义呢?
观察
思考
答疑
这部分知识需要不断地认知、 总结、再总结,难度较大,设计为讲述与启发引导相结合的教学方式。
小肠结构是本节课教学的重点, 引导学生从肉眼直接观察、 放大镜观察、显微镜观察三个层次,由宏观到微观进行学习, 同时,利用实物、图片、自制教具来加强直观性和趣味性
师生共同参与,相互探讨,改变了传统教学中的师道独尊、学生惟命是从的局面,既改善了师生关系,使师生平等、愉快相处,又发挥了学生个性,培养了良好的性格特征。
注重引导,重在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和总结归纳的思维能力。
教师拿出两张白纸,和学生一道依据小肠结构动手操作进行模拟探究并得出结论(内表面积大,皱襞环形)
出示小肠绒毛示意图
观察
课堂实验 师生共同探究,先用肉眼看,再用放大镜看,发现问题:绒毛倒伏?由学生自己解决(放入清水中)
绒毛的出现有何意义?
使消化道内表面积增大
类比
答疑
出示小肠绒毛结构示意图
这都是一个一个细胞---柱状细胞。小肠绒毛壁由几层柱状细胞构成?
绒毛内有毛细血管,毛细血管壁也是一层细胞,现在看来,食物中的营养物质要进入血液,需经几层细胞?
出字内壁极薄
思索
答疑
功
能
小肠的这些特点有利于小肠干什么?
教师从侧面举例(如一群人过山洞,山洞的长短、多少都影响着过洞的速率)
从而引导学生得出结论
出字 吸收营养
进行类比分析,归纳总结
检测
反
馈
进行指导
出示评比标准并组织学生小组评比
评比标准:
1、语言简洁、思路清晰
2、字迹工整、布局美观
3、结构合理 4、有独到的见解
整理小肠结构特点的课堂笔记并相互评判
让学生自己整理笔记, 有助于对知识的理解与掌握。 同时,又能锻炼学生整理素材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大肠
肛门
动画:出小肠进入大肠,由肛门出去
观察
大肠的吸收功能放下一节学,有利于学生对知识进行梳理。
阑尾
十二指肠
盲肠
有时人这个部位疼痛(指图中阑尾的部位)最有可能是什么发炎?
阑尾是消化系统中的吗?还有十二指肠、盲肠呢?
指导学生用鼠标在图上找
凭借生活经验解答疑难,再搜集证 据,解答新的疑难
让学生了解消化道后再提及它们,符合从整体到局部的认知规律,同时, 能有效地防止学生将其与小肠、大肠混为一谈。
消
化
腺
分
布
回放 消化系统功能演示动画
食物在有些地方被一些物质消化了,这些物质是什么呢?
出示消化腺示意图 参考书本自己猜测一下,这些分别都是什么消化腺?
出示胃腺开口示意图
观察
分析
判断
示意图中没有标出胃、肠腺,但知道其部位对下一节课学习十分重要。
预测力是一个人必不可少的素质。
功
能
出示消化腺分泌消化液的文字图表
阅读
记忆
“消化液”、“消化酶”的真实含义,初一学生很难理解,课本只是在实验中提及唾液淀粉酶。在此只让学生了解,为学习胆汁的软化作用做好铺垫就可以了。
肝脏主要功能有三:
一是能分泌胆汁。
二是在人体代谢中起着总枢纽的作用。三是解毒。
补充肝脏的医学基础知识
基于生物学与医学密不可分的内在联系,在此补充一些关于肝脏的医学知识,能激起学生心灵的火花,为他长大后可能踏入医学的殿堂埋下希望的种子。
动画消化液流动动画
猜猜什么地方是消化食物的主要场所?
观察
分析
判断
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又是小肠,小肠真能干!
总结
归纳
用生动的语言对小肠功能进行总结,体现教学语言简洁明了,画龙点睛的艺术性。
课堂小结
出示消化系统结构示意图
指导学生画本节课的知识结构
指导学生总结
讨论构思,画知识结构图并归纳总结
培养学生归纳总结的能力。
八、教学评价:
(一)试题设计
根据教学内容设计不同层次的达标习题,如知识题、能力题、研究性试题,难易兼顾,层次分明,来对学生进行全面评价,并引导学生进一步获取信息,处理信息,以学会学习。
知识题:
1、消化系统由_________和_________组成。
2、牙冠的外面覆盖着一层乳白色的_________,极坚硬,损坏后不能再生。
A、釉质 B、牙龈 C、牙髓 D、牙本质
3、人体最大消化腺分泌的消化液是_________。
A、唾液 B、胰液 C、胆汁 D、胃液
4、具有暂时贮藏食物的功能的器官是_____。
A 肝脏 B 胃 C 口腔 D 小肠
5、阑尾位于_________。
A 腹腔左上部 B 腹腔右上部 C 腹腔右下部 D 腹腔中部
能力题:
6、细嚼慢咽、囫囵吞枣是吃东西时的两种现象,哪种对人体的健康有利?为什么?
7、某同学想逃学,用手捂住右肋骨下面,向老师请假:“老师,我胃疼,我想回家看病。”老师能准他假吗?为什么?
8、消化食物和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场所在哪里?为什么?
(二)研究性试题:
假如你是一名牙科医生,你们班请你去做预防龋齿的专题报告,请你参考下述途径进行准备,一周后在班级中进行交流评比。
(1)预防龋齿等卫生常识
(2)网址:卫生小常识(龋齿的预防)---崂山区崂发小学
(3)网址:
十、板书设计
设计意图:
基于简洁明快,形象概括且具有极强的艺术性的考虑,我的设计从知识的内在联系出发, 从上到下,参照各器官在人体的相对位置来定, 消化道和消化腺又用不同的色彩表示,清楚明显;从左到右,由结构到功能,一目了然。同时, 对小肠的结构特点也特异进行了描述,突出了重点。
第三章 营养第一节 人的消化系统
胃
小肠
口腔(有牙齿和舌)
③内有绒毛
①长
②内有皱褶
④绒毛及其内毛
细血管壁都由
一层细胞构成
内壁极薄
⑤消化液多
食管
咽
大肠
肛门
(胃腺)
(肠腺)
唾液腺
肝脏
胰腺
磨碎、搅拌并简单消化食物
暂时贮存并初步消化食物
结 构 特 点
适于吸收
适于消化
消化和吸收营养的主要场所
内壁面
积大
内壁
极薄
7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