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医院隔离技术规范试题样本.doc

上传人:w****g 文档编号:7205951 上传时间:2024-12-27 格式:DOC 页数:18 大小:47.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医院隔离技术规范试题样本.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医院隔离技术规范试题样本.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医院隔离技术规范试题样本.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医院隔离技术规范试题样本.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医院隔离技术规范试题样本.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资料内容仅供您学习参考,如有不当或者侵权,请联系改正或者删除。医院隔离技术规范试题一、 单项选择( 18题) 二、 多项选择 ( 16题) 三、 填空题 (31题)四、 判断题 ( 16题) 五、 简答题( 4题) 一、 单项选择( 18题) 1、 患者, 王某, 28岁, 因足底外伤, 继而发热、 惊厥、 牙关紧闭呈苦笑面容 入院, 诊断为破伤风。该患者换下的敷料应( D) A 先清洗后消毒 B 先灭菌后清洗 C 先清洗后曝晒 D 焚烧2、 医用防护口罩的效能持续应用多长时间? (A)A 6-8小时B 4-6小时 C 8小时以上D 10小时以上3、 近距离接触经空气传播或飞沫传播的呼吸道传染

2、病患者时应戴哪种口罩? ( D) A 纱布口罩 B 一次性医用口罩 C 外科口罩 D 医用防护口罩4、 进行诊疗护理操作时, 可能发生血液、 分泌物喷溅时执行标准预防措施包括哪些防护用品的使用( D) A 口罩、 帽子 B 口罩、 帽子、 手套C 口罩帽子、 手套、 防护面罩 D 口罩帽子、 手套、 防护面罩、 隔离衣5、 口罩何时更换? ( B) A 2小时 B 潮湿或污染时 C 24小时 D 一周2次6、 MRSA肺部感染者如不能单间放置最好与下列哪类病人同室安置? ( D) A 昏迷患者 B 气管切开患者 C 开放性创口患者 D MRSA尿路感染患者7、 飞沫传播是一种近距离传播,近距离

3、是( A) A 1米以内 B 1.2米以内 C 1.5米以内 D 2米以内8、 空气传播是指带有病原微生物的微粒子经过空气流动导致的疾病传播,微粒子直径为( A) A 直径5m B 直径10m C 直径5m D 直径10m9、 传染病区内属半污染区的是( B) A 库房 B 病区走廊 C 值班室 D 病室10、 各种治疗、 护理及换药操作次序应为( A) A 清洁伤口-感染伤口-隔离伤口 B 感染伤口-隔离伤口-清洁伤口 C 清洁伤口-隔离伤口-感染伤口 D 隔离伤口-感染伤口-清洁伤口11、 传染病患者出院时的终末消毒处理, 错误的做法是( C) A 患者洗澡、 换清洁衣裤B 个人用物经消毒

4、后带出病区C 被服及时送洗衣房清洗D 室内空气可用喷雾消毒12、 不符合隔离原则的一项是( D) A 隔离单位标记明显B 门口设消毒盆、 手刷、 毛巾C 脚垫用消毒液浸湿D 使用过的物品冲洗后立即消毒13、 进行戴无菌手套的练习时, 以下哪项操作是错误的? ( C) A 戴手套前先洗手、 戴口罩和工作帽B 核对标签上的手套号码和灭菌日期C 戴上手套的右手持另一手套的内面戴上左手D 戴上手套的双手置腰部水平以上14、 隔离衣的使用, 正确的做法是( D) A 每周更换1次B 保持袖口内外面清洁C 隔离衣潮湿后立即晾干D 隔离衣必须全部盖住工作服15、 护士小张为传染病人进行注射, 她使用过的隔离

5、衣, 清洁处应是( B) A 衣的肩部 B 衣的内面和衣领C 两侧腰部D 腰以下部分16、 无菌操作中发现手套破裂应( C) A 用无菌纱布将破裂处包好B 用胶布将破裂处粘好C 立即更换D 再加套一副手套17、 为防止交叉感染, 具有针对性的措施是: ( D) A 进行无菌操作时要戴口罩、 帽子B 无菌操作环境要清洁、 干燥、 宽敞C 无菌物品与非无菌物品要分开放置D 一份无菌物品只供一人一次使用18、 急诊观察室床间距应不小于 (A)A 1.2米 B 1.1 米 C 1米D 0.9米二、 多项选择 ( 16题) 1、 某病区住院病人1周内出现6例MRSA感染病例, 经调查病人均为院内感染,

6、以下哪些可能是传播途径 ? (BCE)A 空气B 医务人员手C 呼吸机管道 D 食物 E 病室内抹布2、 感染途径是病原微生物从感染源传播到新宿主的方式包括哪几种? (ABCDE) A 接触传播 B飞沫传播子 C空气传播 D消化道传播 E昆虫媒介传播3、 哪些是戴医用防护口罩的注意事项(ABCDE)A 不应一只手提鼻夹 B 医用外科口罩只能一次性使用 C 口罩潮湿后, 应及时更换。 D 每次佩戴医用防护口罩进入工作区域之前, 应进行密合性检查 E 口罩受到患者血液、 体液污染后, 应及时更换。4、 个人防护用品包括(ABCDE) A口罩 B 帽子 C 防护衣 D 眼罩 E 手套5、 标准预防是

7、医院所有患者和医务人员采取的一组预防感染措施。包括(ABCD)A手卫生 B个人防护用品的使用 C 安全注射 D穿戴PPE正确处理患者环境中污染的物品与医疗器械E 医疗垃圾规范处理6、 急性传染性非典型肺炎, 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的隔离要求医务人员穿戴防护用品应遵循的程序(AB) A 清洁区进入潜在污染区: 洗手戴帽子戴医用防护口罩穿工作衣裤换工作鞋后进入潜在污染区。手部皮肤破损的戴乳胶手套。 B 潜在污染区进入污染区:穿隔离衣或防护服戴护目镜/防护面罩戴手套穿鞋套进入污染区。 C 清洁区进入潜在污染区: 洗手穿工作衣裤戴医用防护口罩戴帽子换工作鞋后进入潜在污染区。手部皮肤破损的戴乳胶手套。 D

8、 潜在污染区进入污染区: 戴护目镜/防护面罩穿隔离衣或防护服戴手套穿鞋套进入污染区。 E清洁区进入潜在污染区: 戴帽子洗手戴医用防护口罩穿工作衣裤换工作鞋后进入潜在污染区。手部皮肤破损的戴乳胶手套。7、 脱防护用品应遵循的程序正确的是 (ABC) A 医务人员离开污染区进入潜在污染区前: 摘手套、 消毒双手摘护日镜/防护面屏脱隔离衣或防护服脱鞋套洗手和/或手消毒进入潜在污染区, 洗手或手消毒。用后物品分别放置于专用污物容器内。 B 从潜在污染区进入清洁区前:洗手和/或手消毒脱工作服摘医用防护口罩摘帽子洗手和/或手消毒后, 进入清洁区 C 离开清洁区: 沐浴、 更衣离开清洁区 D 离开清洁区:

9、更衣、 沐浴离开清洁区 E 从潜在污染区进入清洁区前:洗手和/或手消毒摘医用防护口罩脱工作服摘帽子洗手和/或手消毒后, 进入清洁区 8、 下列情况应穿防护服: (AB) A 临床医务人员在接触甲类或按甲类传染病管理的传染病患者时。 B接触经空气传播或飞沫传播的传染病患者, 可能受到患者血液、 体液、 分泌物、 排泄物喷溅时。 C 在治疗室加药时 D 护理呼吸道感染病人时 E 铺无菌治疗盘时9、 医务人员的防护包括(ABCDE) A 接触隔离患者的血液、 体液、 分泌物、 排泄物等物质时, 应戴手套 B 离开隔离病室前, 接触污染物品后应摘除手套, 洗手和/或手消毒 C 手上有伤口时应戴双层手套

10、。 D 进入隔离病室, 从事可能污染工作服的操作时, 应穿隔离衣 E 离开病室前, 脱下隔离衣, 按要求悬挂, 每天更换清洗与消毒; 或使用一次性隔离衣, 用后按医疗废物管理要求进行处理10、 医院感染传播过程包括以下环节( ABC) A 感染源 B 传播途径 C 易感人群 D 疫源地 E 免疫力11、 各种诊疗活动所致的医院感染的传播, 常见有以下几种( ABCDE) A 血液及血制品 B 输液制品 C 药品及药液 D 诊疗器械和设备 E 一次性使用无菌医疗用品12、 下列哪些情况应穿隔离衣 (ABC) A 接触经接触传播的感染性疾病患者如传染病患者、 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等时。 B 对患者实

11、行保护性隔离时, 如大面积烧伤患者、 骨髓移植患者等患者的诊疗、 护理时。 C 可能受到患者血液、 体液、 分泌物、 排泄物喷溅时。 D 在治疗室加药时 E 铺无菌治疗盘时13、 清洁区是进行呼吸道传染病诊治的病区中不易受到患者血液、 体液和病原微生物等物质污染及传染病患者不应进入的区域,包括(ABCD ) A 医务人员的值班室 B 卫生间 C 男女更衣室 D 浴室以及储物间 E 治疗室14、 潜在污染区是进行呼吸道传染病诊治的病区中位于清洁区与污染区之间, 有可能被患者血液、 体液和病原微生物等物质污染的区域, 包括(ABCDE)A 医务人员的办公室 B 治疗室 C 护士站 D 患者用后的物

12、品 E 医疗器械等的处理室。15、 医院建筑区域划分, 根据患者获得感染危险性的程度, 应将医院分区(ABCD) A 低危险区域 B 中等危险区域 C 高危险区域 D 极高危区域 E 超高危区域16、 下列哪些情况应使用护目镜或防护面罩 : (ABC) A 在进行诊疗、 护理操作, 可能发生患者血液、 体液、 分泌物等喷溅时。 B 近距离接触经飞沫传播的传染病患者时。 C 为呼吸道传染病患者进行气管切开、 气管插管等近距离操作, 可能发生患者血液、 体液、 分泌物喷溅时, 应使用全面型防护面罩。 D 在治疗室加药时 E 铺无菌治疗盘时三、 填空题( 共31题) 1、 医院内感染的发生必须具备感

13、染源 、 传播途径和易感宿主3个基本条件。2、 隔离区工作的医务人员应每日监测体温两次, 体温超过 37.5 及时就诊。3、 易感人群的口、 鼻黏膜或眼结膜等导致的传播,短距离指1米之内4、 普通病室床位数单排不应超过 3 。5、 空气传播是指带有病原微生物的微粒子直径5m经过空气流动导致的疾病传播。6、 标准预防是针对医院所有患者和医务人员采取的一组预防感染措施。包括手卫生, 根据预期可能的暴露选用手套、 隔离衣、 口罩、 护目镜或防护面屏, 以及安全注射。也包括穿戴合适的防护用品处理患者环境中污染的物品与医疗器械。标准预防基于患者的血液、 体液、 分泌物(不包括汗液)、 非完整皮肤和黏膜均

14、可能含有感染性因子的原则。7、 医用防护口罩 能阻止经空气传播的直径5m感染因子或近距离 1m接触经飞沫传播的疾病而发生感染的口罩。医用防护口罩的使用包括密合性测试、 培训、 型号的选择、 医学处理和维护。 8、 防护服是临床医务人员在接触甲类或甲类传染病管理的传染病患者时所穿的一次性防护用品。应具有良好的防水、 抗静电、 过滤效率和无皮肤刺激性, 穿脱方便, 结合部严密, 袖口、 脚踝口应为弹性收口。9、 负压病区(房)是经过特殊通风装置, 使病区(病房的空气按照由清洁区向污染区流动, 使病区(病房 )内的压力低于室外压力。负压病区房)排出的空气需经处理, 确保对环境无害。 10、 隔离的管

15、理要求 在新建、 改建与扩建时, 建筑布局应符合医院卫生学要求, 并应具备隔离预防的功能, 区域划分应 明确、 标识清楚。11、 隔离的实施应遵循”标准预防” 和”基于疾病传播途径的预防”的原则。12、 医院建筑区域划分, 根据患者获得感染危险性的程度, 应将医院分为低危险区域 、 中等危险区域、 高危险区域 、 极高危区域 4个区域。13、 医院建筑区域隔离要求应明确服务流程, 保证洁、 污分开, 防止因人员流程、 物品流程交叉导致污染吸道传染病病区的建筑布局与隔离要求 14、 经呼吸道传播疾病患者的隔离建筑布局 应设在医院相对独立的区域, 分为清洁区、 潜在污染区和污染区, 设立两通道和三

16、区之间的缓冲间。缓冲间两侧的门不应同时开启, 以减少区域之间空气流通。15、 经空气传播疾病的隔离病区, 应设置负压病室, 病室的气压宜为一30 Pa, 缓冲间的气压宜为一 15Pao。16、 同种类传染病患者应分室安置;疑似患者应单独安置; 受条件限制的医院, 同种疾病患者可安置于一室, 两病床之间距离不少于 1.lm。 17、 普通病区的建筑布局与隔离要求 受条件限制的医院, 同种感染性疾病、 同种病原体感染患者可安置于一室, 病床间距宜大于0.8米。18、 建立预检分诊制度, 发现传染病患者或疑似传染病患者, 应到专用隔离诊室或引导至感染疾病科门诊诊治, 可能污染的区域应及时消毒。 19

17、、 一般诊疗活动, 可佩戴纱布口罩或外科口罩; 手术室工作或护理免疫功能低下患者、 进行体腔穿刺等操作时应戴外科口罩, 接触经空气传播或近距离接触经飞沫传播的呼吸道传染病患者时, 应戴医用防护口嚣。 20、 接触患者的血液、 体液、 分泌物、 排泄物、 呕吐物及污染物品时, 应戴清洁手套。 21、 进行手术等无菌操作、 接触患者破损皮肤、 粘膜时, 应戴无菌手套。 22、 重复使用的围裙, 每班使用后应及时清洗消毒。遇有破损或渗透时, 应及时更换23、 在标准预防的基础上, 医院应根据疾病的传播途径( 接触传播、 飞沫传播、 空气传播和其它途径的传播) , 结合本院的实际情况, 制定相应的隔离

18、与预防措施。24、 一种疾病可能有多重传播途径时, 应在标准预防的基础上, 采取相应传播途径的隔离与预防。25、 隔离病室应有隔离标志, 并限制人员的出入, 黄色为空气传播的隔离, 粉色为飞沫传播的隔离, 蓝色为接触传播的隔离。26、 传染病患者或可疑传染病患者应安置在单人隔离房间, 受条件限制的医院同种病原体感染的患者可安置于一室。27、 急性传染性非典型肺炎, 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的隔离要求将患者安置于有效通风的隔离病房或隔离区域内, 必要时置于负压病房隔离。 28、 急性传染性非典型肺炎, 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的隔离要求严格限制探视者, 如需探视, 探视者应正确穿戴个人防护用品, 并遵守

19、手卫生规定。 29、 急性传染性非典型肺炎, 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的隔离要求限制患者活动范围, 离开隔离病房或隔离区域时, 应戴外科口罩。 应减少转运, 当需要转运时, 医务人员应注意防护。30、 急性传染性非典型肺炎, 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的隔离要求为患者进行吸痰、 气管切开、 气管插管等操作, 可能被患者的分泌物及体内物质喷溅的诊疗护理工作前, 应戴防护面罩或全面型呼吸防护器。 31、 戴医用防护口罩或全面型呼吸防护器应进行面部密合性试验。 四、 判断题( 共16题) 1、 标准预防是针对医院所有患者和医务人员采取的一组预防感染措施。包括手卫生, 根据预期可能的暴露选用手套、 隔离衣、 口

20、罩、 护目镜或防护面屏, 以及安全注射。也包括穿戴合适的防护用品处理患者环境中污染的物品与医疗器械。 ( ) 2、 保护性隔离措施是指为预防高度易感病人受到来自其它病人、 医务人员、 探视者及病区环境中各种条件致病微生物的感染, 而采取的措施();3、 只要手套没有破就不用担心有害微生物会污染到手。( ) 4、 感染源是病原体自然生存、 繁殖并排出的宿主或场所。( ) 5、 传播途径是病原体从感染源传播到易感者的途径。( ) 6、 易感人群 是对某种疾病或传染病缺乏免疫力的人群。( ) 7、 隔离是采用各种方法、 技术, 防止病原体从患者及携带者传播给她人的措施。( ) 8、 医院建筑布局分区

21、的要求, 同一等级分区的科室相对集中, 高危险区的科室宜相对独立, 宜与普通病区和生活区分开。( ) 9、 病室采用负压通风, 下送风、 上排风; 病室内送风口应远离排风口, 排风口应置于病床床头附近, 排风口下缘靠近地面但应高于地面 lOcm。门窗应保持关闭。( ) 10、 通风系统应区域化, 防止区域间空气交叉污染。( ) 11、 不同种类的感染性疾病患者应分室安置; 每间病室不应超过4人, 病床间距应不少于0.5m.。()12、 佩戴防方护目镜前应检查有无破损, 佩戴装置有无松懈。每周应清洁与消毒1次。()13、 进入确诊或可疑传染病患者房间时, 应戴帽子、 医用防护口罩; 进行可能产生

22、喷溅的诊疗操作时, 应戴护目镜或防护面罩, 穿防护服, 当接触患者及其血液、 体液、 分泌物、 排泄物等物质时应戴手套。()14、 医务人员接触多个同类传染病患者时, 防护服可连续应用。()15、 接触疑似患者, 防护服每个患者之间不必进行更换。()16、 隔离衣每周更换、 清洗与消毒, 遇污染随时更换。()五、 简答题( 共4题) 1、 穿脱隔离衣的注意事项 答: ( 1) 隔离衣和防护服只限在规定区域内穿脱。 ( 2) 穿前应检查隔离衣和防护服有无破损;穿时勿使衣袖触及面部及衣领 发现有渗漏或破损应及时更换;脱时应注意避免污染。 ( 3) 隔离衣每天更换、 清洗与消毒, 遇污染随时更换。2

23、、 什么是隔离? 答: 采用各种方法、 技术, 防止病原体从患者及携带者传播给她人的措施。3、 隔离的原则是什么? 答: ( 1) 在标准预防的基础上, 医院应根据疾病的传播途径( 接触传播、 飞沫传播、 空气传播和其它途径的传播) , 结合本院的实际情况, 制定相应的隔离与预防措施。 ( 2) 一种疾病可能有多重传播途径时, 应在标准预防的基础上, 采取相应传播途径的隔离与预防。 ( 3) 隔离病室应有隔离标志, 并限制人员的出入, 黄色为空气传播的隔离, 粉色为飞沫传播的隔离, 蓝色为接触传播的隔离。 ( 4) 传染病患者或可疑传染病患者应安置在单人隔离房间。 ( 5) 受条件限制的医院, 同种病原体感染的患者可安置于一室。4、 穿脱防护用品的注意事项 ? 答: ( 1) 医用防护口罩的效能持续应用 6h8h, 遇污染或潮湿, 应及时更换。 ( 2) 离开隔离区前应对佩戴的眼镜进行消毒。 ( 3) 医务人员接触多个同类传染病患者时, 防护服可连续应用。 ( 4) 接触疑似患者, 防护服应每个患者之间进行更换。 ( 5) 防护服被患者血液、 体液、 污物污染时, 应及时更换。 ( 6) 戴医用防护口罩或全面型呼吸防护器应进行面部密合性试验。

展开阅读全文
部分上传会员的收益排行 01、路***(¥15400+),02、曲****(¥15300+),
03、wei****016(¥13200+),04、大***流(¥12600+),
05、Fis****915(¥4200+),06、h****i(¥4100+),
07、Q**(¥3400+),08、自******点(¥2400+),
09、h*****x(¥1400+),10、c****e(¥1100+),
11、be*****ha(¥800+),12、13********8(¥800+)。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包罗万象 > 大杂烩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