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弱电解质的电离》同步练习
【本周练习】
一、选择题(每题有1个或2个正确选项)
1.根据下表数据,比较相同温度,三种酸的相对强弱,正确的是( )
A、HX>HY>HZ B、HZ>HX>HY
C、HY>HZ>HX D、HZ>HY>HX
酸
HX
HY
HZ
浓度(mol/L)
0.1
0.5
0.9
1
1
a
0.3
0.15
0.1
0.3
10
2.下列图中,能正确表示饱和H2S溶液中通入过量SO2后溶液导电情况的是( )
3.下列各组物质反应后,溶液的导电性比反应前明显增强的是( )
A、向亚硫酸钠溶液中加液态溴
B、向硝酸银溶液中通入少量氯化氢
C、向氢氧化钠溶液中通入少量氯气
D、向硫化氢饱和溶液中通入少量氯气
4.PbSO4既不溶于水又不溶于稀HNO3,但可溶于醋酸钠溶液,得醋酸铅溶液,其反应过程可用下列方程表示:PbSO4+2CH3COONa=(CH3COO)2Pb+Na2SO4 该反应能进行的理由是( )
A.CH3COO-还原了PbSO4
B.(CH3COO)2Pb是一种很弱的电解质
C.(CH3COO)2Pb熔沸点低,常温不是一种气体
D.(CH3COO)2Pb比PbSO4的溶解度更小
5、硫化氢的水溶液中有如下的动态平衡关系H2SH++HS-;HS- H++S2-;H2OH++OH-,在浓度为0.1mol/L的H2S溶液中下列各离子浓度间的关系正确的是( )
A、c(H+)=c(HS-)+2c(S2-)+c(OH-) B、2c(H+)=2(HS-)+c(S2-)+2c(OH-)
C、c(H+)=c(HS-)+c(S2-) D、c(S2-)+c(HS-)+c(H2S)=0.1mol/L
6.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液态氯化氢不导电,说明它是共价化合物
B.弱电解质溶液中分子和离子同时存在,电离方程式中只能采用“ ”表示
C.相同条件下,强电解质溶液的导电性一定比弱电解质溶液强
D.物质导电的本质是存在自由移动的离子
7.下列电离方程式错误的是( )
A.NaHCO3=Na+ + H++ CO32- B.NaHSO4=Na+ + H+ + SO42-
C.CH3COOHCH3COO-+H+ D.H3PO43H+ + PO43-
8.下列物质可使NH3·H2ONH4++OH-的电离平衡向电离方向移动的是( )
A.NaOH B.HCl C.同浓度的氨水 D.H2O
9、在18℃时,H2SO3的Kl=1.5×10-2、K2=1.0×10-7,H2S的Kl=9.1×10-8、K2=1.1×10-12,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亚硫酸的酸性弱于氢硫酸
B.多元弱酸的酸性主要由第一步电离决定
C.氢硫酸的酸性弱于亚硫酸
D.多元弱酸的酸性主要由第二步电离决定
10、把0.05molNaOH分别加入到下列100mL溶液中,溶液的导电能力变化不大的是( )
A、自来水 B、0.5mol/L盐酸
C、0.5mol/L醋酸 D、0.5mol/L氯化铵
11.A用水稀释0.1mol L –1的醋酸溶液,其中随水的增加而增大的有①H+的物质的量,②c(H+),③c(OH-),④,⑤
A.①③④ B.①③⑤ C.②④ D.③④
1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强电解质溶液的导电能力不一定比弱电解质强。
B.冰醋酸是弱电解质,液态时能导电。
C.盐酸中加入固体NaCl,因Cl-浓度增大,所以溶液酸性减弱。
D.相同温度下,0.1 mol•L-1NH4Cl溶液中NH4+的浓度比0.1 mol•L-1氨水中NH4+的浓度大
13、已知下面三个数据:①7.2×10-4、②2.6×10-4、③4.9×10-10分别是三种酸的电离平衡常数,若已知这三种酸可发生如下反应:①NaCN+HNO2==HCN+NaNO2 ②NaNO2+HF== HCN+NaF ③NaNO2+HF==HNO2+NaF,由此可判断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HF的电离常数是① B.HNO2的电离常数是①
C.HCN的电离常数是② D.HNO2的电离常数是③
二、填空题
14、下列物质中:① Cu;② 液态氯化氢;③ SO3;④ 氯水;⑤ 硫酸钡;⑥ 熔融氢氧化钠;⑦ 稀硫酸;⑧ 冰醋酸;⑨ 乙醇;⑩氯化钠固体。其中:
属于强电解质的是: ;
属于弱电解质的是: ;
属于非电解质的是: ;
能够导电的是: 。
15、一定温度下,冰醋酸加水稀释过程中溶液的导电能力如图所示曲线,请回答:
(1)“O”点为什么不导电______。
(2)a,b,c三点的pH值由小到大的顺序是______。
(3)a,b,c三点的醋酸的电离程度(α)最大的一点是_____。
(4)若使C点溶液中的c(CH3COO)提高,应可以采取下列措施中的____(填标号)。
A、加热 B、加很稀的NaOH溶液 C、加NaOH固体
D、加水 E、加固体CH3COONa F、加入Zn粒
16、25℃时,有0.01 mol•L-1的醋酸溶液,试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醋酸的电离平衡常数表达式
(2)达平衡时,溶液中氢离子浓度是多少?(25℃时,醋酸的电离平衡常数为1. 75×10 -5)
(3)当向该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盐酸时,溶液中的c(H+)、c (CH3COO-)、c (CH3COOH) 是否又生变化? 电离常数是否发生变化? 为什么 ?
【参考答案】
1.D 解析:相同条件下弱电解质的电离程度随浓度的减小而增大,是解答本题的关键点。从表中数据可知HY和HZ浓度相等时,aHZ%>aHY%,故酸性HZ>HY,HX和HY电离程度都为0.3时,HY的浓度为1mol/L,而HX为0.1mol/L,浓度越大电离程度越小,故酸性HY>HX,所以酸性排序为:HZ>HY>HX,选D。
2.D 解析:两者反应方程式为 2H2S+SO2=3S↓+2H2O,所以开始时溶液导电性越来越弱。H2S溶液反应完后,继续通SO2生成H2SO3,导电性逐渐增强,选D。
3. AD解析:A选项:H2SO3+Br2+H2O=H2SO4+2HBr,溶质由弱电解质变为强电解质,溶液离子浓度增加,导电能力增强;B选项,AgNO3+HCl=AgCl↓+HNO3,溶液中离子浓度未变,导电性几乎不变;C项,Cl2+2NaOH=NaClO+NaCl+H2O,离子浓度未变,导电性几乎不变;D选项,H2S+Cl2=2HCl+S↓, 溶质由弱电解质变为强电解质,溶液离子浓度增加,导电能力增强。选AD。
4.B解析:从反应方程式中可看出只有(CH3COO)2Pb是一种电解质才能使反应向右进行,注意题中所给醋酸酸铅是溶液,且方程式中(CH3COO)2Pb无沉淀标志。D误认为(CH3COO)2Pb是沉淀,所以得出溶解度的比较。
5.AD解析:在有关弱电解质溶液中微粒关系的分析中多从两个角度入手分析:①电量守恒,电解质溶液不显电性,故应正,负电荷所带电量总量应相等。本题中阳离子只有H,H所带正电荷数应与该溶液中的阴离子(OH,S,HS)所带电荷数之和相等,所以A正确。②原子守恒,可以是某种元素不同状态的微粒之和在平衡前后守恒,所以H2S、HS—、S2—达到平衡后三者之和应为0.1mol/L。
答案:AD
6.D 7.A、D 8.B、D 9. BC 10. BD
解析:电解质溶液导电能力与该溶液中的离子浓度有关,离子浓度越大,导电能力越强。导电能力变化不大,说明该溶液中在加入NaOH前后离子浓度无显著变化。A选项中自来水中加入NaOH后离子浓度发生显著变化。C选项中醋酸为弱电解质,反应前离子浓度较小,加入NaOH后发生CH3COOH+NaOH=CH3COONa+H2O反应后生成强电解质CH3COONa,离子浓度显著增大。故A、C不选。B、D选项中原溶液中本来就是强电解质,加入NaOH后显然发生了化学反应,但溶液仍然是强电解质的溶液,且物质的量相等离子浓度变化不大,故符合题意。
答案:BD
11.A解析:加水稀释醋酸的电离程度增大,H+、CH3COO-的物质的量增多,但c(H+)和c(CH3COO-)减小,c(OH-)变大;由于在同一溶液中进行,④中分子分母同时乘以体积变成H+的物质的量和醋酸的物质的量,比值增大。
答案:A
12. AD 13. A
14、属于强电解质的是: ② ⑤ ⑥ ⑩ ;
属于弱电解质的是: ⑧ ;
属于非电解质的是: ③ ⑨ ;
能够导电的是: ① ④ ⑥ ⑦ 。
15.解析:(1)冰醋酸中无自由移动的离子所以不导电。
(2)pH值大小与c(H)有关,pH大c(H)小。导电能力与离子浓度有关,在醋酸溶液中离子来源于醋酸的电离,所以醋酸溶液的导电能力越强说明c(H)越大。
(3)电离度在一定温度下与浓度有关,溶液越稀电离程度越大。
(4)若想使c(CH3COO)增大,可以促进CH3COOH电离平衡向电离方向移动。(A)(B)(C)(D)(F)均可以达到平衡向电离方向移动的目的。但(B)(D)中虽然使CH3COOH的电离平衡向电离方向移动但稀释占据了主导作用,c(CH3COO)减小,所以不能选入,(E)选项中虽然使CH3COOH的电离受到抑制,但其加入的是CH3COO离子从而使c(CH3COO)增大,所以可以选入。
答案:(1)无离子 (2)b,a,c (3)c (4)A、C、E、F
16. (1)K=
(2)4.18×10 -4 mol•L-1
(3)c(H+)增大 c (CH3COO-)减小 c (CH3COOH)增大 电离常数不变,因为电离常数只受温度影响,温度不变,电离常数不变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