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课题5 古诗三首课型新授课时2教学目标1读懂古诗,了解古诗所描写的景色,从中感受自然美和语言美。2体会这首诗所表达的思想感情。3学习本课生字、词,理解诗句的意思。4有感情地背诵这首古诗。5默写。教学重、难点1、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每首诗所表达的思想感情。2想象诗中描写的景色,从中感受自然美和语言美。3、能有感情地朗诵古诗,背诵古诗。课前准备及课件设计春天画面的图片课件。教学方法自主探究法 读书感悟法小组合作法 情境引导法5 古诗三首教学设计(四年级 精读 课文)教学过程泊船瓜洲【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同学们,课前老师让大家复习或收集一两首唐代诗人的诗,你们完成了吗?(检查二三人),今天,我们
2、再学习两首,着重体会诗人所表达的思想感情。二、讲读第一首古诗泊船瓜洲。1初读指导,理解诗句意思。(1)解题。板书题目:泊船瓜洲指名读题,用自己的话说一说题目的意思。(2)教师范读。(注意生字、新词。)(3)指名学生试读。思考:这首诗写了什么内容?有什么不懂的地方?(4)学生试讲,逐句理解,教师点拨。2精读训练,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1)指名朗读。(2)思考议论,加深理解。第一句,用了一个“间”字,在文中有什么作用?体会“春风又绿”在这里的意思。诗人在诗中运用了两个贴切的比喻,比喻的作用是什么?(3)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轻声自读,想象诗的意境,说说这首诗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感情?指名学生有感情
3、地朗读,注意节奏和韵味。寒食【教学过程】一、检查预习效果及自学能力。1指名读。(读后评读)2填空练习。韩食这首诗是( 唐代 )诗人( )所做。二、教师点拨。1知诗人,解诗题韩翃:字君平,南阳(今属河南)人。天宝进士。官至中书舍人,“大历十才子”之一。原有诗集,后散佚,明人辑有韩君平集。修改意见教学过程寒食是我国古代一个传统节日,一般在冬至后一百零五天,清明前两天。古人很重视这个节日,按风俗家家禁火,只吃现成食物,故名寒食。2明诗意,感情读。师:自由读诗,结合注释看能不能说说诗句的含义。 “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诗人立足高远,视野宽阔,全城景物,尽在望中。“春城”一语,高度凝炼而华美
4、。“春”是自然节候,城是人间都邑,这两者的结合,呈现出无限美好的景观。“无处不飞花”,是诗人抓住的典型画面。春意浓郁,笼罩全城。诗人不说“处处飞花”,因为那只流于一般性的概括,而说是“无处不飞花”,这双重否定的句式极大加强了肯定的语气,有效地烘托出全城皆已沉浸于浓郁春意之中的盛况。诗人不说“无处不开花”,而说“无处不飞花”,除了“飞”字的动态强烈,有助于表现春天的勃然生机外,还说明了诗人在描写时序时措辞是何等精密。“飞花”,就是落花随风飞舞。这是典型的暮春景色。不说“落花”而说“飞花”,这是明写花而暗写风。一个“飞”字,蕴意深远。由此我们可以充分体会到诗人炼字的功夫。可以毫不夸张地说,这首诗能
5、传诵千古,主要是其中的警句“春城无处不飞花”,而这一句诗中最能耀人眼目者,就在一个“飞”字。 “寒食东风御柳斜”,春风吹遍全城,自然也吹入御苑。苑中垂柳也随风飘动起来了。风是无形无影的,它的存在,只能由花之飞,柳之斜来间接感知。照此说来,一个“斜”字也是间接地写风。第三、四句,论者多认为是讽喻皇宫的特权以及宦官的专宠。不过我们也不妨只视之为风俗画。“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这其中写实的成份是主要的。唐代制度,清明日皇帝宣旨,取榆柳之火以赐近臣,以示恩宠。又寒食日天下一律禁火,唯宫中可以燃烛。“日暮汉宫传蜡烛”,皇帝特许重臣“五侯”也可破例燃烛,并直接自宫中将燃烛向外传送。能得到皇帝赐
6、烛这份殊荣的自然不多,难怪由汉宫(实指唐朝宫廷)到五侯之家,沿途飘散的“轻烟”修改意见教学过程会引起诗人的特别注意。3悟诗情。师:如果说一二句是对长安寒食风光一般性的描写,那么,三四句就是这一般景象中的特殊情景了。两联情景有一个时间推移,一二写白昼,三四写夜晚,“日暮”则是转折。寒食节普天之下一律禁火,唯有得到皇帝许可,“特敕街中许燃烛”(元稹连昌宫词),才是例外。除了皇宫,贵近宠臣也可以得到这份恩典。“谁优先享受到这种特权的?读到这里,你会想到写什么?4朗读全诗。江畔独步寻花【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新课: 1指名背诵山行。2今天我们再学习一位因为也是唐朝诗人写的上诗,他可是一位了不得的诗人
7、,人称“诗圣”,写的诗被称为“诗史”。这位诗人的名字叫杜甫,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他一首描写美丽的春景的古诗江畔独步寻花。(板书课题)二、初读,指导读正确、有节奏感。1老师下面要来个四组读诗比赛,要求是:响亮、正确、有节奏。想获得为本组争光的机会吗?那就练习读几遍。2指名读,随机纠正字音、节奏。3齐读。4、借助注释初步理解首句“黄四娘家花满蹊”,点明寻花的地点。“蹊”是小路。“花满蹊”是说繁花将小路都盖住了,连成片了。次句“千朵万朵压枝低”。“千朵万朵”形容数量之多。“压枝低”中的“压”和“低”两个字用得十分贴切、生动,形象地描绘了春花密密层层,又大又多,沉甸甸地把枝条都压弯了。这句是上句“满”字的
8、具体化。第三句“留连戏蝶时时舞”。“留连”是形容蝴蝶飞来飞去舍不得离开的样子。这句从侧面写出春花的鲜艳芬芳。其实诗人也被万紫千红的春花所吸引而留连忘返。第四句“自在娇莺恰恰啼”。“娇”是形容莺歌柔美圆润。“恰恰啼”是说正当诗人前来赏花时,黄莺修改意见教学过程也在鸣叫。只因为诗人内心欢愉,所以想当然地认为黄莺特意为自己歌唱。这与上句说彩蝶留连春花一样,都是移情于物的手法。由于诗人成功地运用了这一手法,使物我交融,情景相生,这首小诗读起来就更亲切有味。三、精读,入诗境,悟诗情。1诗我们已经读了好几遍了,同学们,诗人来到江边,看到那些景物? 板书:花蝶莺2这些景物中你最喜欢什么?能不能结合诗句,发挥
9、想象,把仿佛在眼前的情景用老师这里的句式说一说,例:啊,花真多啊,你看,把小路都遮得严严实实的了。同学们的想象力真丰富,语言真美,花多、花美引得蜂飞碟舞,说到现在的花,你们猜猜都可能有什么花呢? 3教师放课件,边放春到江边的音乐,用优美的语言把学生带入意境。(好一派繁花似锦的美景啊,你们看,杏花开了,远远看去,就象天边粉红的彩霞;桃花呢,笑得小脸粉粉的;梨花挤满枝头,仿佛一夜间枝头坠落了满树的白雪,香气四溢,引来了蝴蝶在花丛翩翩起舞,黄莺飞落枝头,自由自在地唱起动听的歌。美吧,这情景让蝴蝶醉了,黄莺醉了,我们也醉了。下面同学们用自己有感情的朗读、表情、动作让老师感受到你们的陶醉吧! 4赛读。四
10、、深化,体会诗情。1读到这,老师心头不禁有个疑问:你们看,诗中写到花不仅多,而且美,这景色在春天随处可见,只要一出门就可以看到,为什么要“寻”呢? 2是不是该把诗题再读读,读出诗人心情的欢愉。3让我们用自己的诵读读出诗人对春天美景的喜爱吧。修改意见板书设计课堂练习及作业设计一、 默写古诗江畔独步寻花 寒食 泊船瓜洲二、你最喜欢的一句诗是( )这句诗的大意是( )。教后反思6桂林山水教学设计(四年级 精读 课文)课题6、桂林山水课型新授课时2教学目标1通过看图、学文,了解桂林山水的特点,从而受到热爱祖国锦绣河山的教育,陶冶爱美情趣。2学习作者细致观察和具体形象地描写景物的方法,培养观察、想象、理
11、解、表达能力。3学会本课生字新词,理解重点词句。4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课文。教学重、难点1了解桂林山水的特点,想象其美景。2学习作者观察和表达的方法。课前准备及课件设计挂图、投影或电影、录像;生字生词卡片。教学方法自主探究法 读书感悟法小组合作法 观察法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桂林以盛产桂花,桂树成林而得名,它是一个风景优美的城市。这里山秀、水清、石美、洞奇,有桂林山水甲天下之誉。古今中外,不知有多少文人墨客为它写下了优美的诗文,唐代大诗人韩愈就曾以江作青罗带,山如碧玉簪的诗句来赞美它。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桂林山水的作者,又是抓住了桂林山水的什么特点来赞美桂林呢?”学生听了老师的这段导语后,
12、兴趣顿生,开始积极阅读,认真思考。二、逐层分析(一)引导学生进入图文描绘的桂林山水的美景之中出示挂图或放映投影片,同时播放课文朗读录音或教师进行范读,对图文进行整体感知,尔后让学生谈感受。(二)课文是怎样评价桂林山水的?找出来读一读,导入学习第一自然段。“甲天下”是什么意思?(天下第一)既然桂林山水天下第一,那我们和作者一起荡舟漓江,观赏桂林山水。(三)观赏漓江的水(学习第二自然段)。1观察图画或投影、录像中的漓江水问:漓江的水与别处的水有什么不同,有哪些突出的特点?(可用图画、录像等手段,展示波涛汹涌的大海,以帮助学生理解“波澜壮阔”;展示风光旖旎的西湖,以帮助学生理解“水平如镜”。)2归纳
13、漓江水的特点自读课文,画出漓江水的三个特点,想想课文是怎样分别描写的。(特点之一“静”。课文用“让你感觉不到它在流动”,从感觉上突出了漓江水的“静”。)(特点之二“清”。课文用“可以看见江底的沙石”,从视觉上突出了漓江水的“清”。)修改意见教学过程(特点之三“绿”。课文用“仿佛那是一块无瑕的翡翠”这一形象的比喻,从色彩和品质上突出了漓江水的“绿”和“纯”。翡翠:绿色的硬玉,有光泽。无瑕:没有斑点,非常纯净。)3体会最后一句4练习朗读,读出漓江水的静、清、绿,读出对漓江水的喜爱之情注意指导读好“真静啊”“真清啊”“真绿啊”。(四)观赏桂林的山(学习第三自然段)1观察图画或投影、录像中桂林的山桂林
14、的山与别处的山有什么不同,有哪些显著的特点?(可用图画、录像等手段,展示泰山和香山,以帮助学生理解“峰峦雄伟”“红叶似火”。)2归纳桂林山的特点自读课文,画出体现桂林山特点的三个词,想想课文是怎样分别描写这些特点的。 特点之一“奇”。课文从两方面描写: 一是“拔地而起,各不相连”。一般的山脉逐渐高上去,且连绵不断,桂林的山却是从平地崛起,互不相连。 二是“奇峰罗列,形态万千”。罗列:排列。形态万千:各有各的样子。除了像老人、像巨象、像骆驼,教师还可补充介绍,有的像背着娃娃的妇女,有的像好斗的公鸡,有的像下山的猛虎,有的像含苞欲放的莲花,有的像捧书而立的书童,有的像敞胸露肚的罗汉使学生感到桂林的
15、山真是形态万千,目不暇接。 特点之二“秀”。课文打了两个比方“像翠绿的屏障,像新生的竹笋”,写出“秀”的表现:郁郁葱葱,色彩明丽。屏障:起遮挡作用的东西,本课指桂林一带的山。 特点之三“险”。课文用“危峰兀立,怪石嶙峋”概括了这一特点,并用“好像一不小心就会栽下来”的感觉,突出了桂林山的“险”。危峰兀立:即高峰耸立。怪石嶙峋:指奇形怪状的石头重重叠叠。修改意见教学过程3练习朗读,读出桂林山的奇、秀、险,读出对桂林山的喜爱之情,重点指导读好“真奇啊“真秀啊“真险啊”。(五)我们观赏了漓江的水,观赏了桂林的山,总的有什么感觉?作者又有什么感受?(学习第四自然段)1看图或投影,启发学生把山、水联系起
16、来读感受2看看作者有什么感受?(1)画出感受最深的句子:“像是走进了连绵不断的画卷,真是舟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2)理解“画卷”“连绵不断的画卷”及“舟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 “画卷”绘画长卷,一般要卷起来收藏。“连绵不断”,接连不断。“连绵不断的画卷”,即很长很长的画卷。从桂林到阳朔,航程83公里,沿途都是青山绿水,美不胜收,说桂林山水是一幅“连绵不断的画卷”,十分贴切。“舟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道出了荡舟漓江,观赏桂林山水是一种美的享受,充满情趣,与开头的“桂林山水甲天下”相呼应。3练习朗读第四自然段读出荡舟漓江,被桂林山水所陶醉的感情。三、朗读全文 第二课时一、 指名读课文,回顾
17、课文内容二、自读课文,思考以下问题,然后讨论1课文第二、三、四自然段的内容和开头的“桂林山水甲天下”有什么关系?第一段总的说人们赞美“桂林山水甲天下”,引起我们对桂林山水的向往,急于阅读下文。后三段讲作者荡舟漓江看到的景色。第二、三两段分别描述漓江的水,桂林的山,使读者对那里的山和水有深切的感受。第四段则将桂林的山和水联系起来,使我们读了修改意见教学过程在头脑中形成连绵不断的活动画面,深深感到桂林山水的确是天下第一。)2朗读课文第四自然段,想象“这样的山围绕着这样的水,这样的水倒映着这样的山”是怎样一种景象,体会“舟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的感觉,然后用自己的话说一说。三、识记生字,练习书写漓:
18、注意右半部的写法。澜:前鼻音。右边“门”里面是“柬”。瑕:可与“假”进行比较。注意右上。翡:上下结构,下边是两个“习”,整个字要写紧凑。峦:前鼻音,与“澜”比较读音。与“恋”比较字形。筏:上下结构,右下不要丢撇。四、指导背诵1在了解句与句关系的基础上,一个自然段一个自然段地练习背诵。2在了解自然段之间的关系及自然段与全文之间的关系的基础上,练习背诵全文。五、完成“思考练习3”抄写句子,注意分号的用法要求:以标点为标志,看半句抄半句,不可看一个字词写一个字词;格式要正确,字迹要工整;想想分号的用法(长句子中有三个并列的分句,每个分句中已经用了逗号,并列的分句之间要用分号。这样,要以把一个个意思分
19、得很清楚。)修改意见板书设计课堂练习及作业设计一、比一比,再组词。 瑕( ) 绵( )峦( )骆( )驼( )罗( ) 假( ) 棉( )恋( )格( )蛇( )萝( ) 泰( ) 障( ) 秦( ) 章( )二、在括号里填上恰当的词。 ( )的大海 ( )的翡翠 ( )的香山 ( )的画卷 ( )的西湖 ( )的泰山 ( )的屏障 ( )的漓江三、选词填空。 观赏 欣赏 观看 观察 1、“六一”联欢会上,同学们津津有味地( )小琪表演的节目。 2、路边放的盆花,是供行人( )的,不能随便采摘。 3、( )了电影孔繁森,我的感触很深圳特区。 4、对事物( )得愈仔细,就了解得愈全面。四、仿照例
20、句,把下列句子补充完整。 例:漓江的水真清啊,清得可以看见江底的沙石。 1、这个山洞里面真黑呀,( )。 2、那座山上的蘑菇真多呀,( )。 3、叔叔画的画真好呀,( )。教后反思课题7走进丽江课型新授课时2教学目标1体会丽江的“神奇而美丽”,从而产生爱国的情感。2体会过渡句在文中承上启下的作用。3认识“朴”等7个生字,会写“雄”等10个生字。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整体把握课文内容,理解丽江古城的特点和丽江神奇的自然景观。教学难点体会过渡句在文中承上启下的作用。课前准备及课件设计多媒体课件。教学方法自主探究法 读书感悟法小组合作法 观察法7走进丽江教学设计(四年级 精读 课文)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
21、、导入同学们,意大利有一座水城市威尼斯,在我国云南也有一座高原水城,你们想不想去看一看我们东方的威尼斯?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走进丽江,去领略一下那里独特的风光(板书课题)。二、初读课文1自己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2检查词语:雄伟 城镇 纯朴 下旬 纺织百货绵延闪烁昂然挺立3检查朗读(指名分段读)4自己读课文(思考:课文写了哪些丽江的景点?)5指名说三、自读课文,整体感知。1.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读课文,看看丽江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要求:要读准字音,读通句子,不理解的词多读几遍)让学生选择自己喜爱的形式自学,既体现了语文教学的以人为本,给学生以自主空间,充分发挥学生的特长,又引发了学
22、生交流的愿望。2朗读课文第一自然段,说说你都知道了什么?(学生根据理解回答问题)用一句话概括地说说,你读这段的感受。(板书:神奇而美丽)修改意见教学过程 练习朗读3边读边画出自己不懂的词句。4同组互读。5小组内交流,试着解决不懂的问题。四、布置作业1抄写优美的词句。2收集有关丽江的图片。 第二课时细读课文,感悟理解。1. 默读课文思考:好一个丽江城!真不愧为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世界文化遗产!围绕着神奇而美丽,那么作者重点带我们游览了那两个景点呢?板书:地点谁能用书上的句子把这些景点连起来说说?那么下面我们就随同作者的脚步一起走进古城!欣赏那千年古城的神韵!2.自读自悟。学习课文3、4自然段(1)
23、请同学默读3、4自然段,拿出笔来,边读边把把体现丽江神奇而美丽的句段画出来。一会谈谈你的理解!(学生默读思考)默读不但是充分理解阅读材料的重要手段,而且有助于提高理解和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修改意见教学过程(2)指名谈理解并练习朗读。(出示课件)(3)为什么说是高原姑苏图景?这幅图景究竟是一幅怎样的画面,结合你的想象还有图上,你能不能谈谈这是一幅怎样的画面?(出示图片:江南苏州图和云南丽江图让学生边对比边谈感受)。(4.)出示配乐图片,引导学生体会丽江的神奇而美丽。借助一些图片资料,能够让学生深切的感受到丽江古城的布局特点和奇特风貌。(5.)带着赞赏的感情读。学习课文5自然段(1)走出古城,不远处
24、就是玉龙雪山,下面我们就一起去看看雪山的美景吧!(出示图片)请同学们用你喜欢的方式读第五自然段(自由读)把你读懂的可以和同桌交流一下!(2)汇报交流,深入体会。边汇报边交流也是一种读书的好方法(3)读这一段时应该饱含着怎样的情感?(自由读、指名读、师生齐读)(4)集体交流,评读。你认为他哪儿读得好,为什么?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是学生情感外显的特殊形式。学生不但读得有滋有味,更可贵的是能真切地体会作者在字里行间流露的感情,并用自己的语言、朗读把这种感情表达出来。学习第六自然段(1) 除了古城和玉龙雪山,丽江还有很多迷人的景色,下面请同修改意见教学过程学们齐读第六自然段!(2) 同学们,除了书上所说
25、的,你还知道丽江有那些迷人的风光,把你课下搜集到地说一说?(学生交流收集的资料)(3)除了这些丽江还有很多迷人的景色,(板书:)希望你们课下再查找一下资料,你会对丽江了解得更多!学习最后一段(1)同学们前面我们欣赏了阳光下的丽江古城,那月下的古城究竟是怎样一幅画面呢?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边读边想月色中的古城给你什么样感觉?(出示课件)(2)指名说并有感情的朗读(配乐),体会作者的情感。 用配乐朗读来体会文中之情,让学生在情感上和作者共鸣,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总结全文,深化体会同学们今天作者带我们游览了,丽江古城和玉龙雪山,此时此刻,你想不想用自己的话来赞美一下丽江?(学生谈自己
26、的感受)【谈感受,既使学生感情积蓄到一定程度得到及时宣泄,也是加强理解,内化情感,升华情感的手段。】(教师小结)听到同学们的赞美,让我想起了郭沫若赞美丽江的一首对联:春风杨柳千万条,风景这边独好!飞起玉龙千百万,江山如此多娇!希望同学们将来有机会也亲自去领略一下丽江那神奇而美丽的景观! 修改意见板书设计课堂练习及作业设计 一、把下面的词语补充完整迷( )不( ) 面( )菜( ) 狼( )虎( )骨( )如( ) 走( )串( ) 将( )比( )二、选择恰当的关联词语填入句子中的括号里。虽然但是 不但而且 因为所以1、这位年轻的护士( )是第一次扎针,( )显得特别紧张。2、这位年轻的护士(
27、 )两针却没扎进血管里,( )我的母亲并没有责怪她。3、对这位年轻的护士的行为,我的母亲( )没有责怪她,( )还给予她鼓励。三、按要求写句子1、哈默的言行感动了所有读者。 改为“把”字句: 改为“被”字句:2、这群逃难的人狼吞虎咽地吃起香味俱佳的食物来。 缩写句子:教后反思课题8、五彩池课型新授课时1教学目标1认识6个生字;正确读写“腾云驾雾、漫山遍野、闪耀、拇指、镰刀、石笋、起伏、丘陵、折光镜”等词语。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二、四自然段。3理清课文叙述的顺序,了解五彩池的特点及其成因,感受大自然的美,培养热爱祖国河山的思想感情。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体悟感受五彩池的美丽及其形成五彩颜色的
28、原因。教学难点探究形成五彩颜色的原因。课前准备及课件设计多媒体课件。教学方法这是一堂基于网络信息化环境的学生自主性、探索性学习,试图引导学生自由阅读,感悟体会,生动描述,独立思考,分组合作,主动交流。教师通过激发兴趣、审美欣赏、拓展学习三个阶段,以组织同学们进行“网络虚拟旅游”为线索,来开展学习活动。教师利用事前开发设计的“五彩池”主题学习网站,充分引导学生利用国际互联网络资源组织学习活动、创设模拟旅游情景,展开平等对话。8五彩池教学设计(四年级略读课文)教学过程一、揭题1板书课题:8五彩池2齐读课题。本文是一篇游记。3看到这个题目,小朋友一定觉得很新鲜吧?这个五彩池在四川省的藏龙山上,那里的
29、景色既奇异又美丽,下面,我们一起来欣赏五彩池的美景。二、熟读课文(一)读通课文1提出自学要求。读通课文,读准字音,给小节标上序号。2检查自学情况。请个别同学分节读课文,注意“一亩”和“漫山遍野”两词的读音。3谈初读感受。(1)五彩池给去游览的人们留下什么印象呢?同学们能不能用一个词来说一说?(奇异、美)(2)这儿的“异”什么意思?(特别)(二)熟读课文1再读课文。思考:课文从哪两方面来反映五彩池的奇异和美的呢?如何给课文分段呢?分小组讨论2指名1人读第1节,1人读2、3节,1人读第4节,交流问题。理清结构:课文从“池”和“水”两方面介绍五彩池的奇异和美,这两方面分别对应课文的第2、3小节。按总
30、分总结构可把课文分成三段。修改意见教学过程第一段:第1节;第二段:第2、3节;第三段:第4节。三、精读课文(一)提出突破口,重点分析第二节,自读,分小组讨论。1这节共有几句,是围绕哪一句话来写的?2作者是怎样吧“大大小小、形状各异”写具体的?讨论,归纳。板书:大大小小 形状各异(先总后分,列举具体数字,对比,比喻)3默读课文,摘录描写五彩池形状的词语。板书:像葫芦像镰刀像脸盆犹如盛开的莲花4自读第二节,指名读,体会五彩池景象的奇异。(二)自学第三节1第二节主要写了五彩池的形状,第三节主要写了五彩池的什么呢?2默读,找出五彩池的颜色有些什么特点?板书:鲜艳多彩 变幻神奇3、分小组讨论这节怎么把五
31、彩池的特点写具体的?指名说。造成五彩池鲜艳多彩,变幻神奇的原因是什么?读句。4读课文第二段,归纳段意(摘词连句法)(三)略读一三段1自读第13段,归纳段意并说说你是用什么方法概括的。板书:(1)“我”被五彩池奇异的景象迷住了。(2)“我”深深赞叹五彩池的美。2齐读13段。四、总结全文1朗读全文;2我们学了四川藏龙山五彩池的奇异景象及其产生的原因后,你有什么感想?(培养热爱祖国大自然的思想感情和审美能力。)修改意见板书设计课堂练习及作业设计一、比一比,再组词。仑() 瑶() 拇() 仓() 谣() 姆() 柠() 碟() 瑚()泞() 蝶() 湖()二、根据意思写词语。1山势高而险。( ) 2高
32、耸地立着。( )3铺开并向四周伸展。 ( )4漫布山野,形容很多。 ( )三、把下面的句子补充完整,并回答问题。1水池大的面积不足( ),水深不过一丈;小的像个( ),水很浅,用小( )就能触到池底。2池边是金黄色的石粉( )的,像一圈圈( ),把大大小小的水池围成各种不同的形状,有像( )的,有像( )的,有像( )的,有像( )的3有些水池的水还不止一种颜色,上层是( )色的,下层却成了( );左半边是( )的,右半边却成了( )。问题:3句话主要抓住什么特点写的?主要运用了怎样的写法? 教后反思课题语文百花园二课型新授课时5教学目标1能够分类积累词语。2运用已有的阅读文章的方法,自己独立
33、阅读理解现代诗。3能够清楚、明白地把一件事介绍清楚。4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选择一件寒假中的事记叙,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1分类积累词语。2能够清楚、明白地把一件事介绍清楚。教学难点1练习把句子写具体。2能够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选择一件寒假中的事记叙,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课前准备及课件设计多媒体课件教学方法自主探究法 读书感悟法 小组合作法 语文百花园二 教学设计(四年级 精读 课文)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出示图片:同学们,今天老师带着大家去一个地方,看这是知识花园,你们想去看看那里有什么吗?知识花园有很多的地方可玩,但是只有答对问题过关才可以往下走。二、出示词语姐妹花园来到姐
34、妹花园你会发现有很多词语就像姐妹一样有相似之处。1找姐妹(1)想一想,下面哪些字可以和以上的字音搭配组成词语,试着把这些词语写下来。 h( )蝶、( )水 ji( )驶、衣( )n山( )( )才 炼( )m( )色( )布( )碑(2)读一读所填的同音字,比较字形,了解字义。(3)读一读词语,加深巩固。2(出示一株大花,每朵花的花瓣上都有一个词语)在姐妹花园里,修改意见教学过程有一株特殊的花,每朵花的花瓣上都有一个词语(1) 读读这些词语,想想它们有什么特点 千山万水 千言万语千变万化 千姿百态、千差万别 千丝万缕、千真万确 千奇百怪(2) 试着说一说你还知道哪些词和这些词差不多。(3)同桌
35、比一比,看谁说得多。第二课时一、 丰收园 来到这个园子你们肯定能猜到,这里会有很多知识等着你来收获。出示:百花图谁先背下来,百花园的花就会为你开放一次,看谁背得快。出示古诗、诗歌,理解古诗渔歌子 唐张志和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渔歌子:此调原为唐教坊曲,又名渔父。分单调、双调二体。西单调二十七字,平韵,以张氏此调最为著名。双调,五十字,仄修改意见教学过程韵。西塞山:即道士矶,在湖北大冶县长江边。鳜(音贵)鱼:俗称“花鱼”、“桂鱼”。箬笠:用竹篾编成的斗笠。此词在秀丽的水乡风光和理想化的渔人生活中,寄托了作者爱自由、爱自然的情怀。词中更吸引我们的不是一蓑风
36、雨,从容自适的渔父,而是江乡二月桃花汛期间春江水涨、烟雨迷蒙的图景。雨中青山,江上渔舟,天空白鹭,两岸红桃,色泽鲜明但又显得柔和,气氛宁静但又充满活力。而这既体现了作者的艺术匠心,也反映了他高远、冲澹、悠然脱俗的意趣。此词吟成后,不仅一时唱和者甚众,而且还流播海外,为东邻日本的汉诗作者开启了填词门径,嵯峨天皇的渔歌子五首及其臣僚的奉和之作七首,即以此词为蓝本改制而成。又,旧注都以西塞山在湖州,恐非是。张氏渔歌子词共五首,分咏西塞山、钓台、松江、雪溪、青草湖,泛言江湖渔钓之乐,其地都不在湖州。当依陆游入蜀记所说,西塞山即鄂州的道士矶:“矶一名西塞山,即玄真子渔父辞所谓西塞山前白鹭风者。”苏轼谪居
37、黄州时,曾游其地,有云:“元真语极清丽,恨其曲度不传,加其语以浣溪沙歌之。”(徐俯鹧鸪天词跋,见乐府雅词卷中)苏轼浣溪沙词:“西塞山前白鹭飞,散花洲外片帆微。”散花洲即在长江之中,与西塞山相对。徐俯鹧鸪天词:“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镢鱼肥。朝廷若觅元真子,晴在长江理钓丝。”亦以西塞山在长江边。修改意见教学过程背诵古诗,赛一赛同学们背诵得很快,百花园不仅为你们开了花,看还有很多硕果等着你们拿.看看这些诗歌中有哪些你喜欢的词语,把它写在卡片上的小花篮里。四、阅读平台这首诗歌是我国著名儿童诗人金波写的,诗人以一颗童心与大自然无拘无束地交流。 全诗共六个小节,表达了作者对春天、对大自然浓浓的爱意。今天我朗诵了前三个小节,下面就重点赏析这三个小节第一小节仿佛是一个特写镜头:春风、春水、树枝、水鸭构成了一幅春意盎然的图画,春天的美好跃然纸上。第二小节运用比喻的修辞方法,作者把自己比成了快乐的小鸟,换上春装,飞过树林,飞上山冈,让我们感受到了作者寻找春天那种快乐高兴的心情。第三小节给我们描绘了一副戏春图:从“牵引”一词,能体会到作者发现第一只蝴蝶时高兴又情不自禁的感情。“爱怜地”和“放”这两个词,能让我们感受到作者捉住蝴蝶的高兴又怕伤害小蝴蝶的心里。这幅戏春图能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捉、放飞舞的蝴蝶,是爱怜,是珍惜的情感流露在字里行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