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习作:写读后感教学目标1.了解读后感的基本特点。2.学习并掌握写读后感的基本要求和方法。3.学会运用联想、想象、质疑、思考、探究等方式,从不同角度感受作品,找准感悟点从而写好读后感。4.通过老师的讲评指导,学会修改自己的读后感。教学重点学习并掌握写读后感的基本要求和方法。教学难点学会运用联想、想象、质疑、思考、探究等方式,从不同角度感受作品,找准感悟点从而写好读后感。教学策略1.重视学生准备读后感写作材料的过程。读懂文章或书是写好读后感的基础和关键。2.减少对学生写作的束缚,教师不能以一个模式来要求学生,更不要用范文来束缚学生。让学生自选内容,自读自悟,自主拟题,自由写作。3.让学生紧密结合习
2、作例文体会、学习写作方法,忌空洞的说教。要尊重学生独特的理解和感受,从不同角度表达自己真实的想法和情感,不写空话、大话、套话。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课时 2课时第1课时课时目标1.了解读后感的基本特点。2.学习并掌握写读后感的基本要求和方法。3.学会运用联想、想象、质疑、思考、探究等方式,从不同角度感受作品,找准感悟点从而写好读后感。教学过程板块一 谈话导入,激发兴趣1.大家最近喜欢看什么书呀?(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红楼梦)2.能将古典名著完整地阅读一遍的人让人心中佩服,老师为你们点赞。我在书上看到一个字谜,想拿来给大家猜一猜黄昏方与志士别,你们能猜出这是什么字吗?(学生自由猜谜,老师相机板
3、书谜底“感”字)说文解字中是这样解释“感”字的:“感,动人心也。从心,咸声。”这是一个形声字。“咸”字本义是“呼喊”,所以“感”就可以说是“动人心的呼喊”了。3.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写读后感,把这“动人心的呼喊”写成一篇感想之花,让它绚烂绽放!板书习作主题,齐读习作主题。(板书:写读后感)【设计意图】本环节我利用谈话导入本单元习作的学习,激发了学生阅读古典名著的兴趣,为写读后感打下了基础。板块二 知读后感,抓感悟点 1.高尔基说:“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在人生的漫漫长河中,书籍就像永不熄灭的圣火,照亮了我们蒙昧的心灵,指引着人生的航程。现代社会中,我们几乎每天都离不开阅读。读一篇文章或一本书后
4、,我们应该从中知道些什么呢?(文章的主要内容、结构层次、写作方法、思想感情)2.读一篇文章或一本书,不但要知道文章的主要内容、结构层次、写作方法,更重要的是要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能够与作者产生共鸣,并且能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谈感受。这就是我们所说的读有所感,读有所悟。那么什么是读后感呢?课件出示读过一篇文章或一本书之后,把获得的感受、体会以及受到的教育、启迪等写下来,这样的文章就叫“读后感”。3.本次习作的要求是什么?(指名学生说)课件出示l 简单介绍一下文章或书的内容,可以重点介绍你印象最深的内容。l 选择一两处让你感触最深的内容,写出自己的感想,感想要真实、具体。可以联系自己的阅读积累和生活
5、经验,也可以引用原文中的个别语句。学生齐读习作要求。4.明确了习作要求,在写读后感前还要做好一些准备。是不是读过的每篇文章都能写读后感?(不是。引导学生认识到读得懂的文章能写读后感,而如果文章太深奥,读不懂就没有办法写读后感;文章读着有意思,激发了你的情感,使你有话想说,有话可说,就能写读后感,而文章读着没有意思,就不能写读后感)5.读后感的侧重点是“读”还是“感”?(通过举例,让学生明白读后感侧重在“感”上。如果侧重于“读”,那么读后感就成了“读后抄”了)6.写好读后感的前提是什么?(在讨论中让学生认识到:“读”是写读后感的前提和基础,是最关键的一环。要想写好读后感就得把原文读懂。走马观花地
6、读,可能连原作讲的什么都没有掌握,哪能有“感”?读得肤浅,当然感受也不深。只有读得认真,才能有所感,并且有深刻的感受。)7.读后感中的“感”指什么?(引导学生用“感”来组词,明白读后感的“感”是感受、感想、感动、感情、感悟,即获得的知识、明白的道理、情感的波动以及不同的见解等)感想从何而来呢?(先读后感)课件出示我们读一篇文章或一本书往往会产生自己的感想。有时一些人物会给你留下很深的印象,如安徒生童话中的小人鱼;有时一些情形会让你受到触动,如祖父的园子中“我”跟着祖父学种菜的温馨情景;有时文中蕴含的道理会让你深受启发,如铁杵成针揭示的做事要有恒心的道理。写读后感不能泛泛而谈,要有依据。依据就是
7、触发你产生这种感受的点,也就是感悟点,抓住一个感悟点谈感受才会具体。自由读课件中的这段话,找一找所给示例的感悟点。预设:生1:写安徒生童话读后感的感悟点是拇指姑娘的人物形象。生2:写祖父的园子读后感的感悟点是“我”跟着祖父学种菜的温馨情景。生3:写铁杵成针读后感的感悟点是做事要有恒心的道理。8.同一篇文章或同一本书,感悟点不同,感受也就不一样。课件出示读后感“读”是前提,“感”才是最重要的。提炼感悟点的角度,一般可以侧重以下几个方面:人物形象、重要事情、讲述的道理等。9.想一想:下面这段话的感悟点是什么?(课件出示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相关语段)指名学生说感悟点。(保尔柯察金的形象)【设计意图】引导
8、学生了解什么是读后感,让学生明确习作要求,指导学生写读后感的方法是先读后感,以感为主。再用具体的例子,来帮助学生学会抓感悟点。板块三 学会拟题,写法指导1.精准地找到感悟点后就可以构思了。我们先要拟一个醒目生动的题目。题目是文章的眼睛,题目的优劣直接关系到文章的好坏。本单元我们学习了四大名著中的经典篇章,回想一下你对哪个人物最感兴趣;也可以选择课外书上的一篇文章。(课件出示三种题目:读XXX有感;XXX读后感;XXX读XXX有感)选择第种题目的同学,要自拟主标题。拟主标题要紧扣感想的中心,即抓住感悟点,突出感想的主题,同时讲究语言的高度概括。2.标题拟好后,就可以正式谋篇布局了。要整体构思文章
9、的开头、中间、结尾,这样才能让文章条理清晰、层次分明。写读后感比较常见的方法即“四字口诀”:引、议、联、结。(板书:引、议、联、结)课件出示l 第一步“引”是简述文章内容。l 第二步“议”是评议所引内容。l 第三步“联”是联系生活实际。l 第四步“结”是总结自己怎样做。3.第一步简述文章内容是为了交代感想从何而来,并为后文的议论做好铺垫。“引”的内容如所读文章的篇名、作者、内容概要,也可以是文章中的一个片段或一句话。快速默读你选好的文章,想想你要怎样介绍这篇文章。(学生默读后思考并回答)4.第二步评议所引内容,对你所读文章中的人物或事件进行简单的评价,也就是你对文中的人物或事件有什么看法?你体
10、会到了什么?它让你懂得了什么?这部分内容是针对文章内容谈的,先不要联系实际。同桌间互相说一说自己对所写文章的评价。5.第三步联系生活实际,再好的评价,再多的感受,如果不能和自己的生活实际联系起来,都会显得空洞无味。所以必须把感受和自己的生活实际联系起来,做一下对比,我们在生活中是否也遇到过或者见到过和文章中类似的情况?我们又是怎样做的?谁能联系实际讲一讲自己生活中的故事呢?(全班交流)6.学生讲故事,老师相机指导。(联系生活实际写的时候要写详细,要多加一些语言、动作以及心理等描写。这部分是最重要的,可以将与文中主人公截然不同的人和主人公进行比较。最好是你自己,这样才可以显现出你要向他学习的决心
11、)7.第四步总结自己怎样做,对原文内容进行了评价,并且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举出了例子,明白了自己与主人公的差距,那么我们今后该怎样去做呢?这就是读后感的总结部分。谁能说说根据你所读的文章所得到的感受?你今后要怎样去做呢?(学生思考后进行交流)8.教师小结:这四步就是写读后感的基本思路。同学们也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适当的调整,但一定要保证把自己的感情表达清楚。【设计意图】指导学生写好读后感的四步方法是:“引”“议”“联”“结”,引导学生边学习方法,边运用方法,为写好读后感打下基础。板块四 例文评析,学生习作1.同学们来评一评,这篇读后感是不是按我们讲的四步法来写的?课件出示读了西游记我深有感触,文
12、中曲折的情节和唐僧师徒的离奇经历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本书作者罗贯中为读者讲述了唐僧和他的徒弟一路上历尽艰险、降妖伏魔,经历了九九八十一难,最终取得真经的故事。正是这离奇的故事情节赢得了广大读者的心,使这本书成为我国古代的四大名著之一。预设:这篇读后感只有“引”和简单的“议”,没有“联”和“结”。2.再来评一评,下面这一篇与上一篇有什么不同?(课件出示一个水浒传的读后感片段)预设:这一篇读后感以“义”字为感悟点,运用了“引”“议”“联”“结”的方法,把自己的感想表达得很清楚。3.学以致用。赶快拿起你手中的笔,把自己最想写的读后感写出来吧!(学生安静习作,老师相机辅导)【设计意图】通过对两个例文
13、片段的点评和分析,掌握写读后感的方法。创造安静的环境,引导学生专心习作,养成良好的写作习惯。第2课时课时目标1.通过总体评价学生的作文,让学生了解自己作文中的优点与不足。2.通过老师的讲评指导,学会修改自己的读后感。教学过程板块一 佳作欣赏,习得方法1.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写读后感,请同学们回顾一下写读后感的要求。(指名学生说)课件出示l 简单介绍一下文章或书的内容,可以重点介绍那些给你留下印象最深的内容。l 选择一两个让你感触最深的内容,写出自己的感想,感想要真实、具体。可以联系自己的阅读积累和生活经验,也可以引用原文中的个别语句。2.要达到习作的要求,首先要找到自己的感受点。习作中有不少同学能
14、够用简练的一句话,明确自己的感受点,而且感受很独特,呈现出了许多角度的想法。课件出示l 实践出真知l 心中有正义l 顾大局,识大体l 凡人中的英雄我从这次习作中挑选了一些同学的感受点,“实践出真知”是谁写的感受点?(学生举手示意)请你告诉同学们,你是从哪个角度写的?(从亲身经历这个角度写的)3.还可以从哪个角度来写?(家长不能什么都包办代替,要学会放手让孩子自己去体验,否则孩子将一事无成)4.这次习作中,不少同学不仅有明确的感受点,而且能结合生活实际把自己的感受写得特别具体,耐人寻味,所以被选入了今天的佳作欣赏中。(教师指名学生上台读自己的习作,其他同学边听边想:这篇读后感的感受点是什么?他是
15、怎样把自己的感受点写具体的)预设:生1:他的感受点是亲身体验很重要。他是结合自己的亲身经历来把自己的感受点写得具体的。(板书:亲身经历)5.再欣赏一篇佳作,指名学生上台读自己的习作,其他同学边听边想:这篇读后感的感受点是什么?他又是怎样把自己的感受点写具体的?预设:生2:他的感受点是心中有正义。他是结合他人的事例来把自己的感受点写具体的。(板书:他人事例)6.欣赏最后一篇佳作。指名学生上台读自己的习作,其他同学边听边想:这篇读后感的感受点是什么?他又是怎样把自己的感受点写具体的?预设:生3:他的感受点是亲身体验是成功的源泉。他是结合相关的资料把自己的感受点写具体的。(板书:引用资料)7.教师小
16、结:这三篇佳作分别从不同的角度把自己的感受点写得特别具体,特别感人。看来,结合生活实际谈感受时,可以结合自己的亲身经历,也可以结合他人的事例,还可以结合自己在电视或书中看到的相关资料。【设计意图】通过三篇佳作的欣赏,引导学生抓准感受点,把自己的感受写具体。可以结合自己的亲身经历、他人的事例或相关资料写读后感。板块二 对比优劣,修改习作1.欣赏了三篇佳作之后,你一定从他们的佳作中学到了不少写好读后感的方法。现在就请你运用这些方法来当一次“习作小医生”,评价一下这篇读后感,看看这篇习作有哪些值得学习的地方和哪些不足。课件出示三国演义读后感前段时间我读了三国演义这本书,可以说让我受益匪浅。这本书中讲
17、述了很多个小故事,每一个故事都那么精彩,那么扣人心弦,比如说草船借箭、周瑜打黄盖、桃园结义,等等。其中给我印象最为深刻的是三顾茅庐这个故事。故事讲述了刘备三次请诸葛亮出山的事情,诸葛亮最后被刘备的坚持和真心打动了,同意当刘备的军师。其实我感动的原因是刘备的坚持。我是一个做事经常不能坚持到底的人,往往做一件事会做到一半就放弃了。刘备让我看到了坚持的意义,只有坚持下去才会有收获,才能体会成功的快乐。以后我也要做一个坚持到底的人。读书让我明白了做事的方法,我会坚持读书,读好书,不断从书中丰富自我、提高自我。学生自由评议这篇读后感的优点和不足。(我觉得这篇文章的优点是能够联系生活实际,不足是他的“感”
18、写得不够具体)2.谁能抓住感受点帮他把“感”写具体一点?(指名学生上台修改习作)课件出示三国演义读后感前段时间我读了三国演义这本书,可以说让我受益匪浅。这本书中讲述了很多个小故事,每一个故事都那么精彩,那么扣人心弦。比如说草船借箭、周瑜打黄盖、桃园结义,等等。其中给我印象最为深刻的是三顾茅庐这个故事。故事讲述了刘备三次请诸葛亮出山的事情,诸葛亮最后被刘备的坚持和真心打动了,同意当刘备的军师。其实我感动的原因是刘备的坚持,他始终坚持自己的信念。刘备少年立志:匡扶汉室,拯救苍生。他的一生只围着一个志向转。同时刘备的大半生可以用一个词来概括,那就是:屡败屡战。换个人,估计早放弃一万次了。首先对于刘备
19、来说,他如果不自己死磕,随便跟个诸侯都能混得一个不错的官职。比如袁绍,比如曹操,都很欣赏刘备,但是刘备不为所动,他只想坚持自己的理想。事实证明,刘备通过努力,取得了成功,坚持就是胜利。我是一个做事经常不能坚持到底的人,往往做一件事会做到一半就放弃了。有一次妈妈送我去学毛笔字,才去了三天,我就觉得练毛笔字十分枯燥乏味。妈妈叫我练字,我一会说肚子痛,一会说纸用完了,找各种借口逃避练字,到最后我的字还是歪歪扭扭的。读了三国演义,刘备让我看到了坚持的意义。只有坚持下去才会有收获,才能体会成功的快乐。以后我也要做一个坚持到底的人。同时,读书让我明白了做事的方法,我会坚持读书,读好书,不断从书中丰富自我、
20、提高自我。这篇修改后的习作在“议”这个环节,举事例说明刘备从少年一直坚持信念直到成功。在联系生活实际这个环节,又举了一个没有坚持写毛笔字的事例。借他人的事例和自己亲身经历的事情来写读后感,能把自己的感想表达得更清楚。3.老师还发现有些同学是这样写感受的,先摘录了原文中的一些关键句,然后再结合这些句子谈自己的感受。同学看看这段话,想一想:他把感受写出来了吗?课件出示渔王的儿子读后感渔王的儿子这篇文章主要讲了:渔王手把手地教给三个儿子捕鱼的经验和技术。可是孩子们的捕鱼技术却很平庸,渔王很不理解,一个路人告诉了他答案。渔王说:“我都毫无保留地告诉他们,可他们的捕鱼技术还不见长进!为了让他们得到一流的
21、捕鱼技术,我教得很仔细很耐心。为了让他们少走弯路,我一直让他们跟着我学。”路人说:“你只传授给了他们技术,却没传授给他们教训。对于他们来说,没有教训与没有经验一样,都不能使人成大器!”鱼王给儿子传授捕鱼的技术,让我想到的是关于“扶”与“放”的爱的智慧,是经验教训对人成长同样重要的道理。因此,想学好任何一种本领都要有经验和教训。指名学生点评这篇习作的不足之处。(我觉得这篇习作没有写出自己的感受,读的文章与自己的感受没有结合起来。读是读,感是感,两者分离,没有有机结合)4.怎样才能把自己的感想表达清楚呢?(读感结合,边读边感)课件出示渔王说:“我都毫无保留地告诉他们,可他们的捕鱼技术还不见长进!”
22、(1)读完这句话,你会怎么想?(我想:虽然渔王把捕鱼技术毫无保留地告诉孩子们,但他忘记了最重要的一点,平时我们都说“亲自下河知深浅,亲口尝梨知酸甜”。他如果不让孩子们亲自下海的话,孩子们是不会亲自体验到成功或失败的,技术就不可能提高。)(2)这位同学引用了生活中的一条俗语谈了自己的想法。除了这样的想法,你们还会怎么想呢?(我想:因为实践出真知,如果不亲身经历,永远不会成功。俗话说得好:失败是成功之母。只有亲身体验,才能尝尽酸甜苦辣。)(3)这位同学则把生活中的一些俗语、谚语引用了过来,还对渔王提出了一些建议。大家还有没有其他想法?(我想:渔王把他这几十年来捕鱼的经历,一下子全部都告诉儿子们,他
23、的儿子们肯定吸收不了,得让孩子们去尝试。慢慢地,捕鱼的生活就会验证渔王的经验道理。陆游的一首诗中有这样一句话:“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所以说无论做什么事,只有自己去体验过才可以获得真知,取得真正的成功。)5.这位同学由文中渔王说过的一句话,联想到了自己积累的一句古诗,谈出了自己的感受。通过对大家习作的讲评,我发现大家的读后感存在四个问题。课件出示有读无感、读多感少、有感无读、读感脱节6.请同学们拿出自己的初稿,先读一读自己完成的读后感初稿,针对这四个问题想一想:你的初稿有没有把自己的感想表达清楚?结合刚才学到的方法,当堂修改一下你认为还不太理想的地方,把自己的感想表达得更清楚。(学
24、生修改习作,老师相机指导)【设计意图】出示有问题的例文,引导学生上台修改,使其他学生也能学习到修改习作的方法。针对学生中出现的普通问题“有读无感、读多感少、有感无读、读感脱节”,对症下药,指导学生修改习作。板块三 展示成果,养成习惯1.谁来向大家汇报一下你当堂修改的成果?(指名几位学生上台朗读自己修改好的读后感)2.老师采访上台朗读的学生:你是怎样修改自己的读后感的?把自己的好方法跟同学们分享。预设:读了渔王的儿子这篇文章后,我最深的感受是:我们都需要独自体验生活。我重点修改的是联系生活实际谈感受的那个自然段。修改时,我首先在这段话中把我的父母与渔王进行了对比,初稿我是这样写的“在我的生活中,
25、我对我的父母不像渔王那样感到很满足”。我把这句话改成了“在我的生活中,我的父母不像渔王一样,他们总是让我独自体验生活中成功与失败的感受,我很庆幸我有这样的父母”。我还把初稿中写的“我发现自己的胆量变大了,便不畏惧地又站了起来,又开始一步一步地练习了。渐渐的,我滑得越来越快,越来越稳。我终于学会滑冰了,这就是我独自体验成功或失败所带给我的进步”改为“我发现自己的胆量变大了,便不畏惧地又站了起来,这时我想:我可千万不能半途而废呀!现在虽然失败了,可只有不断努力才能取得成功,于是我又开始一步一步地练习了。我终于学会滑冰了。是呀,亲自下河知深浅,亲口尝梨知酸甜。只有自己在生活中去亲身体验成功或失败,才
26、能取得最终的胜利”。3.大家觉得他修改得怎么样?(他结合生活实际写得更具体了,还把生活中自己的父母和文中的渔王进行了对比,把自己的感受谈得更加深入了)4.如果让你来修改渔王的儿子读后感,你会怎么修改?预设:我的感受是:家长的溺爱是多么可怕。我会这样修改:“文中渔王说过为了让他们少走弯路,我一直陪着他们,这看似尽到了父母的责任,但最终的结果呢?他的孩子却一事无成。父母当然会爱自己的孩子,但不能什么事情都包办代替。父母不能做文中的渔王,因为这是溺爱,后果也会不堪设想。渔王对他的儿子们的溺爱将使他们一事无成,这足以说明溺爱的可怕。”5.教师小结:你用上了刚才学到的方法,结合文中的关键句来谈自己的感受
27、,通过你的修改,这篇习作更具体、更感人了!刚才我们只改了其中的一些片段,下面请同学们继续对全篇进行修改。“文章不怕改,越改越精彩”,相信在同学们的不断思考、加工下,你们的作文一定会更加生动鲜活。也衷心地希望同学们今后能在平时的课外阅读中养成写读书笔记的习惯,就可以为自己以后写读后感积累更多的写作素材了。【设计意图】展示学生修改习作的成果,让学生形成“好文章是改出来”的意识,培养学生多次修改习作的习惯。教学反思1.指导写读后感时,引导学生了解什么是读后感。课件出示写读后感的要求,让学生了解写读后感的四字诀窍是:“引”“议”“联”“结”。学生习得方法后再进行习作就能行如流水。2.为了增强评改课的课
28、堂实效性,我没有将感受写具体的方法直接填鸭式地灌输给学生,而是始终采用让学生在阅读、分析例文例段的过程中,自主发现他人和自身读后感的优缺点,发现如何将感受写具体的好方法,我再适时地进行点拨、总结和提炼。另外,我觉得评改课上一定要给学生充分的修改初稿的时间。为此,我将评与改都视为课堂的重点环节,让学生在修改的过程中,尝试着将所积累的写法加以运用,在亲身体验中收获、学习如何写好读后感。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期末试卷带答案【A4打印版】班级: 姓名: 满分:100分 考试时间:90分钟题序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总分得分一、 看拼音,写词语。sh j zhng fu qio mn zo go po xio
29、 yng di zho g y wng 二、 给下列加点的多音字选择正确的读音,用“”表示。1.这座大山之中蕴藏(cngzng)着许多神秘的宝藏(cngzng)。2.这个蒙(mngmng)古包是我读书启蒙(mngmng)的地方。3.当我们遇到困难一定要沉着(zhuzho),不要着(zhuzho)急。4.在一阵哄(hnghng)笑声中,大家一哄(hnghng)而散。三、 比一比,组词语。距(_) 坦(_) 射(_) 爆(_)矩(_) 但(_) 躲(_) 瀑(_)四、 用下面汉字组词,把下面四字词语补充完整,然后答题。瀑(_) 爆(_) 缝(_) 蓬(_) 度(_) 渡(_)全神(_)注 一(_)
30、无际 别出心(_) 热血(_)腾心满(_)足 技高一(_) 暴露无(_) 居高(_)下1“渡”字的解释有:由这一岸到那一岸,通过;载运过河;渡口。你组的词语中“渡”的意思是:_。(填序号)2加点字“足”的意思是:_。3表示“处在高处,俯视下面”意思的词语是:_。4从上面选择恰当的四字词语填在句子中的横线上:看到大家一个个抓耳挠腮无计可施的样子,小明说:“我来试试!”一会儿的工夫,小明就把小机器人修好了。同学们夸奖小明:“还是你_。”5用表示“全副精神高度集中”意思的词语写一句话:_五、 选词填空。爱惜 爱护 爱抚 爱戴1.鲁迅先生是深受众人(_)的著名作家。2.不论是大人还是孩子,大家都应养成
31、(_)花草树木的习惯。3.小侄儿在家里得到了好多长辈的(_)。4.真正的读书人大都(_)各种书籍,不会损坏它们。六、 按要求写句子。1世界上还有几个剧种是戴着面具演出的呢?(改为陈述句)_2在外边做事的人,除非万不得已,必定赶回家来,吃团圆饭,祭祖。(改为双重否定句)_3北京的春节真是十分热闹非凡呀!(修改病句)_4初学喊爸爸的小孩子,会出门叫洋车了的大孩子,嘴巴上长了许多白胡子的老孩子,提到腊八粥,谁不是嘴里就立时生出一种甜甜的腻腻的感觉呢。(照样子,写一种你喜爱的食物)_七、 根据课内外阅读内容填空。1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我们认识了_的桑娜夫妇、_的老支书和_的鲁迅先生;我们随着作者的如花
32、妙笔,参观了_的草原,观看了_的开国大典,见到了_的丁香花2童年的作者是苏联作家_,主人公是_。3本学期我在古诗文的学习中任意徜徉,我遇到了关心人们生活,期盼丰收的辛弃疾;我遇到了_;我遇到了_。4唐代诗人_在浪淘沙(其一)中运用_的修辞方法写出了黄河的气势,主要诗句是:_,_。5在“日积月累”中,我感受到孟浩然“_”的朋友间的深情厚谊:欣赏到朱熹“_”的绚丽春景;领悟到贺知章“_”的无奈和凄凉;感动于曹植“_”的爱国热情。(填序号)A捐躯赴国难,视如忽如归 B少小离乡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C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D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6作为环保小卫士,请你写一份简单的倡议书,号召
33、你们小区的居民们开始实行垃圾分类活动,并用上“逐条说明”的方法说明你的观点。倡议书_八、 课外阅读。深山秋韵清晨起来,简单地洗漱后,接过房东老人热情地递给我的一杯自采的山野茶,顿时,一股清香扑鼻而来,轻轻地喝一口,立刻感到神清气爽,浑身有着说不出的舒畅。于是,我拿着茶杯,出门信步走进这深秋清晨的山野中,举目四望,仿佛置身于一个梦幻般的仙境。一树树的枫叶高举着燃烧的火炬,一棵棵的乌桕树招展着鲜艳的旗帜。露珠在草丛间闪烁出灿烂的珠光。小鸟欢叫着,从这个枝头跳到另一个枝头,炫耀着这里的充分自由。层层梯田铺展开丰腴的成热,片片果林悬挂着成熟的丰腴。我不知不觉地在一块被露水洗净的山石上坐下来,欣赏着色彩
34、斑斓的深山特有的秋韵,聆听着幽雅迷人的深山独创的秋歌,任思绪在这纯净无尘的天空中自由自在地飞翔这时,空气中缓缓飘来一阵草木特有的清香,我看到缕缕乳白色的炊烟在小村的上空蔓廷又集聚,集聚又蔓延。灵巧地编织成一幅洁白而又透明的纱幔,轻轻地覆盖在小村的上空,从而隔住了外界的烦躁和喧嚣对这里的骚扰,保护着这里的安逸和宁静。一条小溪从远处时而急促时而舒缓地飘来,在小村前面迁回成一泓明净透彻的池塘,又从另一方悄悄地绕过,走向远方。姑娘们在池塘边浣洗着,那节奏均匀的捣衣声,在这深山里回荡出一曲清纯古朴的歌谣。我想,她们洗去的可能是一个枯燥而烦闷的季节,迎来的一定是一个新的清爽而丰厚的希望。几声悠扬的鸡鸣和一
35、阵铿锵的犬吠,将我从遐想的幻境中唤回到现实的人间。一回头,猛然发现房东老人正在我身旁祥和地微笑着。我知道,他已经在这里陪我很久了。他是来叫我回去吃早餐的。于是,我随着他踏上这条枫叶和乌桕叶铺就的海绵一样柔软的山路时,心情就像当年走过红地毯时一样的激动,是的,我想我已经与这里结下了深厚的情感之缘啊!1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舒畅(_) 丰腴(_) 集聚(_)2第二自然段描写的景物有:_、_、_、_、_、_。3文中画“_”的句子把_比作_,_比作_,生动形象地写出了秋天美丽的景色。4联系上下文,画“”句子中“枯燥而烦闷的季节”指的是_,“崭新的清爽而丰厚的希望”指的是_。5选文表达了作者( )A对房
36、东老人的感激之情B对自由生活的向往之情C对深山秋韵的喜爱和赞美之情6我积累的描写秋景的古诗名句是:_。九、 作文。_给我带来了快乐要求:谁给你带来了快乐呢?是家庭、学校?还是某一动物、植物呢?把题目补充完整后再写。做到重点突出,内容具体,用词恰当。_参考答案1、书记 丈夫 敲门 糟糕 咆哮 拥戴 照顾 渔网 2、g zng 2.mng mng 3.zhu zho 4.hng hng3、距离 坦克 射手 爆竹 矩形 但是 躲开 瀑布4、瀑布 爆发 缝隙 蓬松 度过 渡河 贯 望 裁 沸 意 筹 遗 临 满足,满意 居高临下 技高一筹 观众们全神贯注地观看魔术师的精彩表演。5、爱戴 爱护 爱抚 爱
37、惜6、1世界上没有几个剧种是戴着面具演出的。 2在外边做事的人,除非万不得已,不可能不赶回家来,吃团圆饭,祭祖。3北京的春节真是热闹非凡呀!(或:北京的春节真是十分热闹呀!) 4蹒跚学步的小孩子,忙于学业的大孩子,牙齿脱落的老孩子,想起糖葫芦,谁不是嘴里就立刻分泌口水呢。7、善良 不徇私情 爱憎分明 一碧千里 隆重、庄严 美丽、幽雅 高尔基 阿廖沙 热爱、向往田园生活的王安石 享受万紫千红的春景的朱熹 刘禹锡 夸张 九曲黄河万里沙 浪淘风簸自天涯 C D B A 8、1舒适 丰满 汇集 2枫叶 乌桕树 露珠 小鸟 梯田 果林 3枫叶 燃烧的火炬 乌桕树叶 鲜艳的旗帜 4夏季 秋天给人们带来丰收
38、的喜悦 5C6示例: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9、示例:书给我带来了快乐说到书,有人很恨书,也有人爱书。有人相信书能改变自己的命运,也有人相信读书是一条出路,因为“书中自有黄金屋”但我觉得读书的看书都是一种情趣,因为只有读书才能帮助自己实验理想。小时候,每当睡觉时,妈妈就会给我讲故事,她每天讲故事都不同,讲得栩栩如生,因此我对书就有了好感,从小就养成了读书的习惯。就在我小学一年级的时候,我完全成为了一名爱书狂,虽然,我是多么的爱书,但是我读书的时候,总是断断续续,读得非常糟糕。这时候,妈妈听到我的读书声,就走进我的房间,妈妈教了我读书时要有感情,要读准字音,做到抑扬顿挫。我每天都按妈妈的方法来朗读,不到一个星期,我发现朗读时比原来好了很多,到了第二个学期,我被老师选为班干部,早读带领同学们读书,这全部都是妈妈的功劳。现在六年级了,我更加爱看书,不管作业多少,我总不会放弃看书,因为看书已经成为我生活的一部分,就等于鱼需要水一样。在生活中,我驾驶着小船在书的海洋里遨游。追逐着海中的浪花。我这叶小船无时不在感受现代的气息,自由女神的雄伟美丽,金字塔是神秘古朴,俄罗斯是热情豪迈。这些知识全部都是在书中领略到的。书啊,你给我无限的空间吧。书籍是改造灵魂的工具。它对于人类之所以必需,就在于它是滋补灵魂的养料。让我们一起来读书吧!读一本好书,读一本充满人生欢乐的书。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