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兰州市中心滩马拉松文化景观休闲运动带.doc

上传人:pc****0 文档编号:7198638 上传时间:2024-12-27 格式:DOC 页数:22 大小:254.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兰州市中心滩马拉松文化景观休闲运动带.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兰州市中心滩马拉松文化景观休闲运动带.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国环评证乙字 第3706号 第3703号 兰州市中心滩马拉松文化景观休闲运动带 及湿地修复项目 环境影响报告书 (简本) 建设单位:兰州市体育局 编制单位:兰州交通大学环境影响评价所 2013年02月 兰州市中心滩马拉松文化景观休闲运动带及湿地修复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 目 录 1. 建设项目概况 2 1.1 基本情况 2 1.2 项目用地现状情况 2 1.3 项目建设规模及内容 2 1.4项目技术经济指标 3 1.5主要工程内容及技术方案 4 1.6 项目选址合理性 10 2.项目周围环境现状 11 2.1建设项目所在地的环境现状 12 2.2 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等级、范围 12 3.项目环境影响预测及拟采取的主要措施与效果 13 3.1 污染因素识别 13 3.2 保护目标分布 13 3.3项目的主要环境影响及其预测评价结果 14 3.4污染防治措施、效果及可行性 16 3.5环境影响的经济损益分析结果 16 3.6环境监测计划及环境管理制度 17 4. 公众参与 18 4.1公众参与调查方式、对象及内容 18 4.2统计结果 18 4.3小结 19 5.评价结论 21 6. 联系方式 21 1. 建设项目概况 1.1 基本情况 项目名称:兰州市中心滩马拉松文化景观休闲运动带及湿地修复项目。 建设性质:新建。 建设单位:兰州市体育局。 建设地点:甘肃省兰州市黄河北岸中心滩,西至城关黄河大桥,东至雁滩黄河大桥,北至北滨河绿地,南临黄河为不规则狭长带状河滩和绿化带。 项目占地:本项目建设用地性质为河滩地,其占地面积约为17hm2(约255亩)。 项目投资:1988.71万元。 1.2 项目用地现状情况 本项目建设用地区域地势平坦,东西方向宽广,视线非常宽广,地块大部分为荒滩地,少数区域有草坪及植被覆盖。现状植物以盐沼湿地为主,主要有芦苇、碱蓬、披碱草、芨芨草等植物,局部地段种植有少量柳树。现状道路不成系统且大多为黄土便道,作为临时性道路存在。本项目场地现有3座鱼塘、1座废弃的练车场、1座篮球场。场地内现有停机坪1个、码头1座、车行主入口1个以及停车场1座均为2012年建设的设施。 1.3 项目建设规模及内容 本项目主要建设内容包括以下四部分: (1)在沿线滩地建设共设3个广场。项目中心广场直径83m,正对会展中心,位于整个公园的中心位置,其中心树立一尊高11.73m的“奔跑的兰州”的主题雕塑,雕塑集中展示兰马会徽形象;在中心广场东西两侧布置两处广场,与中轴对应呈齐飞的布局,西翼为起源广场,距离中心广场382m,长65m,宽35m,广场平面铺成世界地图;东翼为未来广场,距离中心广场300m,长50m,宽30m。 (2)沿河提挡墙镶嵌浮雕,采用浮雕、线刻手法雕琢600m长的马拉松长廊,全民展示马拉松运动的起源、发展、兰州新面貌以及兰马的影响成就。 (3)布置一条2.4km长闭合的的环路贯穿全园,把景观河马拉松的五环布局有机的穿连起来,打造马拉松健身运动带。 (4)生态治理河堤,对现状不好的疮斑荒滩进行整治,以大面积的绿草和灌木覆盖。 1.4项目技术经济指标 本项目用地技术指标见表1。 表1 项目用地技术指标 序号 名称 面积(m2) 比例(%) 备注 1 总面积 169621 100 2 道路广场 45450 26.8 原有硬化路面改造4312m2 3 水体 2299 1.4 4 绿化 121872 71.8 含湿地修复中沙场及乱石滩改造区域 本项目工程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见表2。 表2 项目工程主要技术经济指标一览表 序号 项目名称 工程量 单位 备注 (一) 铺装 45450 m2 1 彩色透水地坪 14437 m2 含原有硬化路面改造4312㎡ 2 透水砖 6927 m2 3 花岗岩 6260 m2 4 木栈道 298 m2 5 混凝土 1653 m2 羽毛球场、篮球场及网球场 6 沙排 681 m2 沙滩排球场铺50cm砂 7 钢化玻璃铺装 375 m2 8 青石板汀步 912 m2 9 浅草铺装 1490 m2 10 塑胶场地 2760 m2 11 看台 470 m2 12 卵石路 2479 m2 13 停机坪 2500 m2 14 码头 4208 m2 (二) 水体 2299 m2 1 水景 947 m2 包含64㎡叠水,雾化及喷泉装置 2 荷塘 728 m2 原有2个鱼塘改造 3 原有鱼塘 624 m2 1个鱼塘保留 (三) 景观小品 1 彩陶罐 1 个 2 题字石 5 块 3 张拉膜 350 m2 (四) 绿化 121872 m2 1 原有林地改造 19000 m2 移除病枯死树及部分移植 2 保留绿地 27840 m2 3 湿地生态修复区 75032 m2 (1) 绿化种植 63515 m2 (2) 原有沙滩 4519 m2 (3) 改造沙滩 5033 m2 平整场地、铺30cm砂 (4) 卵石滩 1965 m2 平整场地、散铺30cm卵石 (五) 绿化喷灌 63515 (六) 照明系统 1 路灯 39 盏 太阳能灯 2 射灯 5 盏 3 草坪灯 47 盏 太阳能灯 (七) 服务设施 1 休息座椅 30 个 2 指示牌 6 个 3 垃圾桶 20 个 4 移动公共卫生间 4 座 1.5主要工程内容及技术方案 兰州市中心滩马拉松文化景观休闲运动带及湿地修复项目主要包括:中心广场及中心雕塑、西翼起源广场、东翼未来广场、浮雕、健身运动环、水系景观、健身休闲区、基础绿地区、公用设施、停车场及码头等。 1.5.1中心广场及中心雕塑 项目中心广场及主题雕塑坐落于正对会展中心“甘肃地图”以及“黄河—黄土”雕塑中轴线上,这条轴线即本方案的“一轴”。中心广场直径83m,中心放置主题雕塑“奔跑的兰州”,即一心。 主题雕塑由兰州马拉松会徽立体演绎而来,造型富有动感,雕塑高11.73m,与第一届兰州马拉松比赛日2011年7月3日数字呼应,雕塑材质采用不锈钢。形态从兰州的“兰”字抽象得来,橙色的终点线代表黄河,造型简洁有力。 1.5.2西翼起源广场、东翼未来广场及浮雕 在中心广场东西两侧布置两处广场,与中轴对应呈两翼齐飞的布局。西翼起源广场距离中心广场382m,由现有台阶进入,广场长65m,宽35m,广场平面铺成世界地图,在地图上,标有伦敦、纽约、北京、厦门、兰州等世界及中国著名马拉松赛事的举办城市和第一届举办时间。 东翼未来广场距离中心广场300m,长50m,宽30m,四个水滴涟漪形的圆形铺装将原本直线条的铺装打破,同时有效地联系了东侧停机坪。一条“星光大道”横穿未来广场,大道上镶嵌历届兰马冠军手足印及姓名成绩铜牌。 1.5.3浮雕墙 西翼起源广场正对河堤挡墙上布置马拉松起源浮雕,通过胜利、报捷、欢庆三个场面形象地介绍了马拉松运动的由来。 在中心雕塑正对的河堤挡墙处布置马拉松来到兰州浮雕,此组浮雕再现了兰州两山夹一河的地形地貌特征,其上绘有兰州地标性建筑,西侧有皋兰山、三台阁,东侧有白塔山、碑林,二者与主广场中的叠水共同构成了兰州两山夹一河的地形地貌。以黄河纹路打底,兰州地标建筑轮廓线为顶,中间穿插跑步的人和全民健身盛况,表达了马拉松来到兰州激发起全民健身热潮的情景。 东翼未来广场在星光大道正对的河堤挡墙处布置奔向明天浮雕。 以上三处浮雕彼此间隔约300m,在这两段挡墙上布置一条“五线谱”,五线谱蜿蜒曲折好似黄河,在五线谱上,将五线谱的符号由形似五线谱音符的体育运动形象代替,这一条运动的五线谱九曲不回,连接起了马拉松起源、马拉松来到兰州、奔向未来三组主题浮雕,以河堤挡墙为依托,形成了一条马拉松文化长廊。 浮雕墙整体采用石材,其中彩色部分由金属着色,由传统的彩陶纹样串联而成,在体现传统文化的同时,又极具有现代时尚气息。 1.5.4健身运动环 靠近黄河处流畅地布置一条马拉松健身步道,步道材质选用赛色透水地坪,颜色酷似跑道,步道宽3.5m,北侧靠近挡墙处宽1.8-2.5m,南北步道围合形成环路,路长4.219km,为全程马拉松长度的1/10,人们可在这条马拉松运动环上奔跑、散步,近处观赏浮雕景观,同时,这条马拉松运动环也将一轴、一心、两翼、一廊有机的联系起来,成为布局中重要的纽带。其余部分为健身休闲区和基础绿化区。 1.5.5水系景观 (1)中心广场水系景观 在中心雕塑处设水系景观,一条水系从入口台阶跌落横穿中心广场,汇入南边芦苇荡。打破了由玻璃和花岗岩石材构筑广场的生硬感觉,作为2500m3/s淹没区和3800m3/s淹没区之间的过渡。 (2)喷灌设计 场地喷灌分三大块,分别沿河在休闲健身区中部以及马拉松文化广场区建2座蓄水池,将中心核心浇灌区分为A、B两个区,每个区分为3个轮灌区,轮流开阀用来供水。 浇灌系统管道材质均为PE管,管道埋深1.2m,开挖沟宽60cm,管道安装前检查开发沟底平整度,防止管道受不均匀地基影响而被拉裂,检查完毕后进行管沟安装,按照规范要求进行回填,回填土方采用“水夯法”进行回填夯实。 场地西段苗圃地使用原有浇灌系统,金雁大桥西侧沙滩及场地东段不设喷灌设施,依靠天然降水和河床渗水生长。 (3)荷塘映日 全民健身区现有两个鱼塘,将现有东侧的一个鱼塘改造为荷花池,此景点名为荷塘映日,取自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一诗。荷塘中间铺设木栈道,游人从中穿过,荷香阵阵沁人心脾,池中设置鸟类饮水台,吸引候鸟栖息。 1.5.6健身休闲区 在项目建设场地现存一座篮球场,周边环境脏乱,本次项目将改造现有的该座篮球场,并在此基础上增加一座篮球场,并在其隔壁设置一座沙滩排球场,形成多样化的竞技体育活动空间。 在现状练车场处布置儿童活动区,通过草地、沙坑的形式引导孩子们在其间玩耍。 金雁大桥两侧狭长地块为沙滩,现状比较杂乱,改造中进行清理,形成天然阳光沙滩,与北侧太阳能研究中心和欧洲阳光城相呼应,可以供市民联系书法、堆沙雕、晒日光浴等活动。 全民健身区东段位于全园东段雁滩大桥西侧,码头附近。该区域地形平坦,视野开阔,规划拟建四座标准羽毛球场和四座标准网球场,也是第一个对公众开放的网球运动场地。 全民健身区现状有大约9亩的一片柳树林,郁闭度非常高,改造中对现有树木进行稀疏,增加园路和膨胀小广场,林中小广场可供群众进行太极拳等体育锻炼,局部可布置卵石按摩园路。 1.5.7绿化及景观 兰州市中心滩马拉松文化景观休闲运动带及湿地修复规划的设计理念上致力于表达黄河文化、兰州文化、马拉松历史、自然生态方面的特色,在布局上强调了历史文化线和自然生态线,相互包容,相互依存,相互渗透,并在此基础上布置了各景观节点。 自然生态线:对环境与生态的闸述,着重强调景观与生态的处理及循环、生态的营造,达到自然生态的再生。 马拉松历史文化运动休闲带:布置供市民了解马拉松历史知识,游览、休憩、健身、运动的游园空间。 景观节点:在三个景观场景上串联着大小不同、景观各异的马拉松文化景观空间序列。 全园最西端现状为14亩苗圃地,种植各种苗木,郁闭度非常高,在改造中对现有苗木进行梳理,按照园林手法进行移栽改造,添加园路,形成城市之中有野趣的林地穿行空间。 各景点疏密有致,视野开阔,道路通畅,确保市民休闲健身、游览观光及游人来往可以看到各个景点。 生态背景林:以林带组成丰富的景观视觉,通过模拟大自然景观,大尺度的地形、树林使人在行进的过程中体验城市中难以体验的森林及湿地感受,丰富了沿河立面湿地形态与天际线,形成特色化城市湿地生态与马拉松运动休闲界面。 色叶林:兰州市属温带落叶、阔叶林区,采用当地观赏价值突出的色叶树种及湿地植物如芦苇,根据自然群落规律,创造变化丰富又协调统一的湿地唯美景致。 疏林草地: 在景观视线较好的地段采用乔木配以层次丰富的花灌木如石竹、月季、四季菊等草本植物,结合缓坡草坪,给行人营造一个舒适的马拉松健身环境。 在植物材料的选择上根据本地区气候、栽植地的小气候和地下环境条件选择适于在该地生长的树木,以利于树木的正常生长发育,抗御自然灾害,保持较稳定的湿地恢复成果。选择适应性强、生长强健、管理粗放的植物。绿化采用大手笔、色块手法,种植观花、观果、观叶植物,空间上采用层次种植,平面上简洁有序,线条流畅,强调整体图案性,形成舒展、开敞、明快的风貌。选择多种植物创造不同氛围,体现植物生长的多样性和植物的层次性与季相性。 植物种植的重点是湿地修复,因此,在河边多用水生植物如芦苇将河水与湿地分割,景观带用乔灌草配置,采用乔灌木混交的形式种植,使植物种植变化丰富,挑起了城市湿地恢复的天际线,降低植物病虫害相互影响,同时,形成各种植物共生的生态系统。 1.5.8公用设施 公园内公用设施包括张拉膜亭、厕所、垃圾桶、指示牌等。 (1)张拉膜亭 在园内东端网球和码头附近设张拉膜亭1个,张拉膜面积350m2,供行人休息。 (2)厕所 在园内共设移动式公共卫生间4座,分别位于园内沙滩西端处、西翼起源广场南侧处、东翼未来广场东侧处、东侧码头处。建筑造型与周边环境协调统一,古朴大方。 (3)垃圾箱 在公园内广场、健身休闲区等游客相对集中的场所,设置固定垃圾箱,垃圾箱外部造型力求美观大方,垃圾箱顶部设置五环弯曲形状的环,与公园主题相适应,惟妙惟肖。 需设置垃圾共20个。 (4)休闲座椅 在园内共设置各类休闲座椅30个,供游人休息。 (5)指示牌 在园内共设置各类指示牌及警示牌6个,指示牌内标识园内各个景观节点及公共卫生间的位置等。 (6)照明 公园面积较大,为方便游客夜晚游游览公园等需要,另一方面增加公园景观,需在公园安置景观灯。 在园内共设路灯、草坪灯以及射灯三种类型的照明灯具。其中路灯和草坪灯设置为太阳能灯具,太阳能路灯为高杆路灯,在灯杆上设置马拉松文化的宣传牌等,既照明又环保又励志。路灯共设置39盏,草坪灯设置47个。 射灯主要布置在中心广场以及停机坪附近,共设置5盏。 1.5.9停车场及码头 (1)交通组织 项目地块狭长,因此沿河堤设置一个车行主入口、三个人行主入口、三个人行次入口满足出入需要。 交通车辆:保留现有直升机停机坪,提供马拉松竞赛进行时的航拍作业平台。 (2)停车场 停车场:保留现有车行道及停车场,在游船码头区设停车场,停车场可提供40个停车位。道路区域内不设机动车及自行车停车场。 (3)道路分级 车行道:位于甘肃会展中心、甘肃大剧院南侧挡墙以北一线。 健身步道:景观绿化美化在健身步道进行。 园路:主要对健身步道起补充作用。 (4)码头 保留现有的游船码头,方便水路游客进园游览。 1.5.10附属设施 (1)供水、排水管道 本项目公园内不设生活管理设施,公园内移动式环保厕所为免冲式环保厕所,其是一种微耗水、无需上下水管道支持的环保公厕,采用集成式双封泡沫蹲便器,利用发泡混合液产生的泡沫封堵便器的排污口,从而阻止不良气味向厕间内扩散,同时泡沫有很强的润滑作用,使粪便可以很顺畅的滑落到处理池内,可采用吸污车抽取排放,也可直接接入市政排污管道;使用卫生洁净,管理方便省心;运行成本低,耗水量极少,适用于景区等无水的场所。 故本项目用水主要为绿化用水、水系景观用水等。考虑投资及景观的影响,本项目水系景观及人工浇灌绿化用水尽可能就近给水管取水。根据场地实际情况,在休闲健身区中部以及马拉松文化广场区建2座蓄水池,将中心核心浇灌区分为A、B两个区,每个区分为3个轮灌区,轮流开阀用来供水。南侧黄河水经泵抽至蓄水池内沉淀静置,满足《景观娱乐用水水质》(GB12941-91)后用于公园内水系景观及绿化用水。 项目区灌溉均采用喷灌方式,按设计喷灌强度:10mm/h,设计喷灌时间2h/d,单个喷头作用面积约为176.6m2,单个喷头设计流量:0.88m3/d,项目区绿化面积共约121872 m2,则绿化用水量约为607.28m3/d。 项目排水主要为为雨水,雨水以暗沟收集至沉淀池沉淀处理后,排至南侧黄河。项目公园内环保厕所内粪污等定期由吸粪车拉走处理。 (2)供热管道 本项目不设宾馆、住宅等,不需供暖,不设采暖设施。 (3)电力、照明 公园电力从北侧北滨河路靠近公园的变压器引入两路独立的220V电源,配电采用放射式与树干式相结合,室外动力、照明配电箱落地安装在绿化内,室内配电箱根据容量、回路分别采用落地或嵌墙安装。 道路景区设置PLC集中控制系统,对各地块的道路照明、景观照明等进行自动控制,各地块根据用地设备设置户外副控箱,自动系统可根据日落时差自动调整灯光开启时间。 (4)防雷及接地 高低压配电设备及重要弱电设备设防雷电浪涌保护装置;室外照明及喷泉设备设漏电开关保护装置。 1.5.11防汛规划工程设计 如河水淹没区域图所示,当黄河水流量达到2500m3/s时,项目规划中的阳光沙滩、全民健身区西段将被淹没,淹没面积约为20000m2(约30亩)。2012年7月30日兰州段水位达到3860m3/s,为30年一遇汛情,淹没面积约为51000m2(约76.5亩)。图中红色部分为4500m3/s河水淹没区域。自1970年以来,仅有1981年最大峰值突破过该水位,因此除非遇到极端条件,本规划主要设施广场不会被淹没。主雕塑和园区西段现有苗圃地平均高程在1514m以上,即使在4500m3/s水位下也不会被淹没。 本项目主要在南侧沿黄河在坡脚设置了一些种植树、石笼、木桩护岸,斜坡种植植被,实行乔灌结合,固堤护岸。 依据国家计委、水利部《河道管理范围内建设项目管理的有关规定》(水政[1992]7号),对于河道管理范围内建设项目,应进行防洪评价,编制防洪评价报告。本次环评对项目防洪方面环境影响进行简要的分析并提出一些环保要求。本项目应对项目进行单独防洪评价,本次环评不包括防洪评的相关的内容。 1.6 项目选址合理性 1.6.1项目与产业政策的符合性分析 根据《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1年本)》,本项目属于鼓励类中三十六条教育、文化、卫生、体育服务业中的18、基层公共文化设施建设和33、大众体育健身休闲服务,因此,本项目符合国家产业政策。 1.6.2城市规划符合性分析 根据《兰州市城市总体规划》(2001-2010)第三版,项目建设场地区块为公共绿地,符合城市总体规划,目前新的《兰州市城市总体规划》第四版正在规划、修编阶段。 同时,本项目的建设可以发挥当地的资源优势,推动当地经济发展,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符合甘肃省经济规划及产业政策,符合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要求,并可有效地带动兰州市相关行业的发展。 1.6.3项目选址合理性分析 兰州市中心滩马拉松文化景观休闲运动带及湿地修复保护项目位于兰州中心滩黄河北岸城关黄河大桥至盐雁大桥不规则狭长带状河滩地一线,东西长约3000m,南北最宽约150m,总占地面积约17hm2。 项目占地全部属于国有河滩地,工程建设规模较适宜,符合该河滩地实际现状,根据 2012年9月16日的兰州市城乡规划委员会主任委员会会议纪要(见附件),兰州市城乡规划局原则上同意该项目的规划建设,由市体育局牵头,市园林局配合,结合黄河河堤修整工程统一规划实施。 经评价单位现场实地考察,建设场地呈带形分布,地层岩性结构简单,无不良地质现象。场地平整和少量土建施工过程中,不需另设取土场,建设范围仅限于场地所在区域,其它诸如原材料、燃料、动力、交通运输等条件充足,均可满足本项目的实施要求,且能够满足发展的需求。 因此,本项目建设用地合理。 1.6.4基础设施配套可行性分析 本项目电源从北侧北滨河路靠近公园的变压器引入两路独立的220V电源,配电采用放射式与树干式相结合,负荷等级三级负荷,照明电源采用高压钠灯、金卤灯、节能灯、LED灯、太阳能灯,高低压配电设备及重要弱电设备设防雷电浪涌保护装置,室外照明设漏电开关保护装置。 本项目生活不用水,用水主要为绿化景观用水,水源为黄河水,据场地实际情况,在休闲健身区中部以及马拉松文化广场区建2座蓄水池,将中心核心浇灌区分为A、B两个区,每个区分为3个轮灌区,轮流开阀用来供水。南侧黄河水经泵抽至蓄水池内沉淀静置,满足《景观娱乐用水水质》(GB12941-91)后用于公园内水系景观及绿化用水。可满足生产、生活用水。 公园地处兰州市黄河北岸中心滩,距离城关黄河大桥、金雁大桥(在建)、雁滩大桥以及北滨河路、兰州市北出口均较近,地理位置较优越。 综上所述,本项目符合国家产业政策以及兰州市城市总体规划,建设用地合理,基础设施可行,因此,本项目选址合理、可行。 2.项目周围环境现状 2.1建设项目所在地的环境现状 (1)环境功能区划 环境空气:项目所在地属于环境空气功能二类功能区,执行环境空气质量二级标准。 水环境功能区划:根据《甘肃省人民政府关于甘肃省水功能区划的批复》(甘政函[2007]51号),该区域地表黄河环境功能区划为Ⅲ类水域,执行Ⅲ类地表水标准。 声环境功能区划:根据兰州市噪声功能区划以及《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声环境》(HJ2.4-2009)的相关要求,项目所在地属于2类区。因此,本项目评价范围内声环境质量执行2类区标准限值。 (2)环境质量现状 环境空气:环境空气质量现状评价采用甘肃省环境科学设计研究院于2011年8月编制的《兰州市热力总公司雁滩高新区应急调峰热源厂建设项目》中的相关监测数据。该监测数据为兰州市环境监测站在其项目区的历史监测数据,6个监测点位距离本项目距离约3~5km,可以代表本项目所在当地的环境空气质量现状。监测结果表明:监测点环境空气中TSP和PM10污染较为严重,SO2和NO2在个别监测点位出现轻度超标,超标原因主要为兰州市气候干旱、扬尘较多等环境因素所致。 水环境:地表水环境质量现状评价引用兰州市环境保护局网站公布的2011年第一~三季度兰州市黄河水自动监测结果报告,根据自动监测结果分析,在新城桥断面,上述指标均可满足《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中Ⅱ类水体标准,在什川桥断面,上述指标均可满足《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中Ⅲ类水体标准。另外,根据《兰州市2011年环境状况公报》(兰州市环境保护局),2011年黄河兰州段地表水水质总体较好,监测的5个断面中扶河桥和新城桥断面达到二类水质标准,包兰桥和什川桥断面达到国家三类水标准,支流湟水桥断面为四类水质。 声环境:项目所在地为国有河滩地,目前基本为绿地、河滩等,无工业企业等,项目所在地噪声源主要为受北滨河路的交通噪声的影响,但由于项目所在地距离北滨河路之间均有一定的绿地等间隔,本项目噪声背景值不高,可以满足《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中的2类适用区噪声标准,即满足昼间等效声级为60dB(A),夜间等效声级为50dB(A)的要求。 2.2 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等级、范围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范围见表3所示。 表3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范围 环境要素 评价等级 评价范围 确定依据 大气 3 施工场地周围100m范围。 HJ/T 2.2-2008 地表水 3 黄河兰州段 HJ/T 2.3 -93 地下水 3 / HJ610-2011 声环境 2 厂区周边200m范围 HJ/T 2.4-2008,声功能区为3类区,噪声治理措施得当,工业噪声对周围敏感目标影响程度小 生态环境 2 项目所在地整个区域范围内植被、土地利用等以及影响生态景观及绿地 占地面积17hm2,一般区域 3.项目环境影响预测及拟采取的主要措施与效果 3.1 污染因素识别 本项目对环境造成的影响在建设期主要表现在少量开挖工程、管道敷设等度社会经济环境和生态环境的影响,施工材料的堆放、运输、装卸等环节产生的扬尘、废气和噪声对沿线环境空气及声环境的影响;营运期主要表现在生态环境及景观、公园内游人产生的固体废弃物等环境影响。建设项目环境污染分析见表4。 表4 项目环境污染及影响分析 时期 影响分类 影响来源与环节 主要污染物 影响位置 影响程度 特点 施 工 期 生态环境 施工 施工场地 较严重 地表扰动、土壤侵蚀 声环境 运输、施工机械 噪声 施工场地 严重 与施工期同步,随着施工过程结束,环境影响程度降至最低 环境空气 运输、堆放的原材料、施工机械 TSP 施工场地 严重 水环境 少量生活污水 COD、SS 施工场地 较轻微 固体废物 生活垃圾和建筑垃圾 施工场地 较轻微 营 运 期 生态环境 生态环境改善 项目所在地 明显 项目对生态环境、社会环境均有一定的正面影响,废气、废水、固废等对周围环境影响极小 社会环境 开发旅游资源,城市特色 项目所在地 明显 环境空气 汽车尾气 CO、THC 停车场 较轻微 水环境 移动环保厕所 COD、氨氮 厕所所在地 较轻微 固体废物 生活垃圾 项目所在地 较轻微 3.2 保护目标分布 项目主要保护目标见表5。 表5 主要环境保护目标 序号 保护目标名称 方位、距离(m) 概况 环境保护功能 1 甘肃省会展中心 北侧,50m 文教区 环境空气、噪声 2 甘肃省大剧院 北侧,80m 文教区 环境空气、噪声 3 省人大 北侧,80m 行政区 环境空气、噪声 4 欧洲阳光住宅小区 北侧,80m 居民区 环境空气、噪声 5 盐场堡村 北侧,120m 居民区 环境空气、噪声 6 黄河 南侧,相邻 地表水,Ⅲ类功能区 水环境 3.3项目的主要环境影响及其预测评价结果 3.3.1施工期环境影响分析 (1)生态环境 施工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主要是施工期间少量的填挖土石方、管道敷设将使沿线的植被遭到一定程度的破坏,地表裸露,从而使该区域的生态结构发生一定变化,但影响的程度和范围有限。该项目所处区域内现状为国有河滩地,属于城市总体规划中的公共绿地区域,区域内基本上无野生动物,工程建设对野生动物的栖息地不产生影响。 (2)水污染源 本项目施工期较短,工程量较小,不设施工营地,仅有少量的施工人员产生的生活污水,可直接用于洒水抑尘。 (3)大气污染源 施工中由于挖取土(石)、填方、推土及搬运泥土和水泥、石灰、沙石等的装卸、运输、拌合过程中有大量尘埃散逸到周围环境空气中,同时,施工时运送物料堆放期间由于风吹等都会引起扬尘污染,尤其是在风速较大或装卸、汽车行驶速度较快的情况下,粉尘的污染尤为严重。 此外,运送施工材料、设施的车辆、施工机械的运行时排放出的污染物将对空气造成污染。 (4)噪声污染源 在施工期间,作业机械类型较多,主要有推土机、压路机、平地机、装载机等。这些机械运行时在距声源5~15m的噪声值在65~118dB(A)。因此,这些突发性非稳态噪声源将对周围环境产生一定影响。 (5)固体废物 固体废物来源于施工过程中施工人员产生的少量生活垃圾、施工渣土及损坏或废弃的各种建筑材料。施工人员生活垃圾产生量按每人1.0kg/d计算,劳动定员平均每天为20人,则施工人员每天可产生20kg的生活垃圾。 3.3.2运营期环境影响分析 (1)生态环境及景观的影响 项目区现为国有河滩地,项目建成后变为马拉松文化主题公园,内有马拉松文化广场、绿化景观,提高林木覆盖率,能够改造自然环境,治理水土流失,美化家园,生态效益十分明显。同时项目建成后将形成绿野漫步、阳光沙滩、彩陶流花、荷塘映日、雁聚芦荡等景观节点,将构成一幅非常优美的生态景观画面,为兰州市增添一个诱人的人文景观。 (2)社会环境影响 该马拉松主题文化公园的建成不仅将改变了当地的生态环境,开发当地旅游资源,增加就业机会,为当地农民增收致富奠定了基础,而且有利于整合城市资源,拓展城市空间,打造城市特色,提升城市品位,优化投资环境,为兰州市增添诱人的人文景观,促进当地旅游业发展。 (3)水污染源 本项目公园内不设生活管理设施,公园内移动式环保厕所为免冲式环保厕所,其是一种微耗水、无需上下水管道支持的环保公厕,采用集成式双封泡沫蹲便器,利用发泡混合液产生的泡沫封堵便器的排污口,从而阻止不良气味向厕间内扩散,同时泡沫有很强的润滑作用,使粪便可以很顺畅的滑落到处理池内,可采用吸污车定期抽取,送至城市污水处理厂处理。 (4)废气 项目运营期的废气主要为停车场产生的汽车废气。 该项目停车场位于项目区东端码头附近,共设40个泊位,由于停车场周围以绿化为主,加上处进出外停车多为静止车辆,因此,汽车尾气不会形成较大的集中污染源,因此,本环评不定量预测项目汽车尾气对环境的影响,只提出污染防治措施。 (5)固体废物 项目运营期固废主要游人等产生的生活垃圾。根据类比调查,主要固体废弃物有食物残渣、果壳、废纸巾及各种包装袋。按日均1千人次/d的规模计算,生活垃圾产生量按每人0.5kg/d计算, 生活垃圾产生量约0.5t/d、182.5t/a。垃圾经统一收集后运至指定的垃圾填埋场填埋。 3.4污染防治措施、效果及可行性 3.4.1施工期污染防治措施 ①大气污染防治措施:主要采取洒水抑尘、限制车速、保持施工场地地面清洁、避免大风天气作业、开挖及时回填等方式来减缓。 ②水污染防治措施:施工场地不设施工营地,施工人员产生的少量生活污水就近泼洒施工场地、蒸发消减。 ③声环境污染防治措施:主要采取加强施工机械管理、高噪声设备基础防振减振等措施。 ④固体废物环境污染防治措施:施工过程中产生的建筑垃圾统一收集后送往当地建筑垃圾填埋场;施工人员产生的生活垃圾送当地生活垃圾填埋场等。 3.4.2运营期污染防治措施 ①大气污染防治措施:运营期大气污染源主要为汽车尾气,项目停车位为地上式且数量较少,经合理安排交通等措施防治,对周围环境影响较小。 ②水污染防治措施:水系景观水质保持一定的活度,防止富营养化;公园内设免冲式移动环保厕所,几乎不产生废水量,厕所中粪污由吸污车定期吸走运至城市污水处理厂处理。 ③固体废物污染防治措施:公园内游人产生的生活垃圾经垃圾收集桶收集后,定期送往城关区垃圾填埋场卫生填埋处理。 ④生态环境:本项目运营期对生态环境有一定的正面效应,主要包括维护生物多样性、调节小气候、净化水体和空气等方面。 ⑤社会环境:本项目可促进兰州经济社会发展,提升兰州城市形象;是理想的马拉松精神、兰州精神的科普教育基地;是理想的体育休闲运动健身场所;还可增强市民对动植物知识的了解,树立生态环保意识。 3.5环境影响的经济损益分析结果 该项目投资约16万元用于环保工程,占项目总投资1988.71万元的0.8%,这些环保费用的投入和实施,可使项目产生良好的环境正效益。环保投资具体分配情况见表6。 表6 项目环保投资估算 序号 环保措施 费用(万元) 备注 1 施工期 施工场地洒水等扬尘防治 1.0 施工期扬尘防治 2 对高噪声设备基础防振减振等噪声减免措施 1.0 施工期噪声防治 2 垃圾收集等 1.0 施工期固废防治 3 水土流失防治 2.0 施工期生态治理 4 环境管理监理 1.0 5 运营期 设置4座免冲式移动环保厕所 2.0 6 垃圾收集桶11个 1.0 运营期固废防治 7 警示牌 1.0 运营期社会环境治理 8 运营期环境管理及监控 1.0 9 环保竣工验收 5.0 合计 16.0 3.6环境监测计划及环境管理制度 3.6.1环境管理 施工期应成立相应的环境管理监督小组,成员包括施工单位的环保监督员、监理工程师和建设单位的环境管理人员,必要时也可由当地环保部门出面组织协调。施工场地内有关施工活动造成的污染和生态破坏的防治措施,由施工单位负责实施,由工程监理单位和建设单位进行检查、监督,兰州市环保局审核实施的结果,从工程的施工开始到施工结束,贯彻“预防为主、防治结合、因地制宜、综合治理”的指导方针,积极配合环保部门“三同时”验收工作,并督促、检查环保措施不合理要求的进行整改完善。 3.6.2环境监控计划 本项目环境监测计划见表7、表8。 表7 施工期环境监控计划 监测项目 监测点位 监测因子 监测时间、频率 施工扬尘 工地及运输道路 TSP 随时抽查 固体废弃物 施工现场建筑垃圾、生活垃圾 随时抽查是否妥善处理 水土保持 植被恢复等 施工期一次 表8 运营期环境监控计划 环境要素 监测地点 监测项目 监测频次、时间 实施机构 生态环境 绿化带 植被成活率 营运期前5a,1次/a 项目管理部门 水环境 湖水 COD、总氮、总磷等 1次/a 兰州市环境监测站 4. 公众参与 公众参与是环境影响评价工作中一项重要的工作内容,也是公众参与环境管理的一种必要形式。公众参与也是建设单位同公众之间的一种双向交流,其目的是为了全面了解项目评价范围内公众及相关团体对项目的认识程度,让公众对项目建设过程中和实施后有可能带来的环境问题提出意见和建议,保障项目在建设决策中的科学化、民主化,通过公众参与调查,促使项目的设计和实施更加完善、合理,从而最大限度的发挥项目建成后带来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 4.1公众参与调查方式、对象及内容 4.1.1调查方式 本项目公众参与采用在媒体上公示,并随即走访项目区公众及发放调查问卷等形式进行调查。 本项目在评价工作的初步分析阶段于兰州市体育局网站上( 在该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初稿完成后,对项目所在区域进行了公众参与调查,采用问卷调查形式。 4.1.2调查对象 本项目调查的主要对象为项目受影响区内的农民、工人、技术人员、干部、庄浪县环保局等工作人员,调查表的发放为不同阶层、职业、性别及年龄的公众,尽可能做到从各个方面获取不同的反映情况。 4.1.3调查内容 为了更好的掌握评价区内公众的环保意识及对项目的意见、建议,针对建设项目可能产生的环境问题进行了广泛的调查,在调查问卷中设计了8个选择题和1个问题(详见表9),不仅方便参与问卷调查的公众回答,也便于我们更好的了解评价区公众对项目意见和建议。 4.2统计结果 从表10可知:被调查对象中,男性占总调查人数的76.25%,女性占总调查人数的23.75%;以30~50岁年龄段的人数较多,占58.75%;从文化程度看,高中及以下程度占55%,中专及大专程度占23.75%,本科及以上程度的占21.25%,被调查公众文化水平一般;被调查者职业中干部及公务员占23.75%,教师、职员及技术人员占23.75%,农民占3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休闲 > 其他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抖音    微博    LOFTER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