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中水回用开停车方案.docx

上传人:pc****0 文档编号:7194945 上传时间:2024-12-27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31.7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水回用开停车方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中水回用开停车方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榆林煤化有限责任公司 回用水站开停车方案 给排水车间 2011年8月4日 中水回用开停车方案 一、 中水回用处理系统概况 中水回用站主要以循环水排污水、污水处理合格水、脱盐水排污水为水源。本装置采用预处理+超滤+反渗透作为处理工艺,其中,超滤部分产水能力2×150m3/h;反渗透部分产水能力2×102.5 m3/h,主要负责将污水处理后二次回用,减少排污量,降低成本,节约水资源。 1.1 中水回用处理系统流程 污水厂排水及循环水排水 调节池 射流气浮装置 原水泵 一体化净水器 中间水池 超滤进水泵 自清洗过滤器 PAC、PAM、次氯酸钠 盐酸 浸没式超滤装置 透过液泵 超滤产水池 反渗透进水泵 高压泵 反渗透装置 反渗透产品水池 还原剂、阻垢剂、杀菌剂 保安过滤器 PAC 本装置主要分为三部分:即预处理系统、超滤过滤系统、反渗透系统,其流程如下图所示: 1.2 工艺原理 1.2.1 絮凝原理 一般情况下,原水中含有一定数量的悬浮物和胶体物质,这些物质表面带负电荷,经电性中和后才会凝聚。因此如原水中悬浮物和胶体物质含量较高,应加入高电荷的阳离子或高分子聚合物即絮凝剂,使其凝聚变大变重,再气浮及一体化净水器沉淀、过滤,可大部分去除,达到去除悬浮物和胶体物质的效果。絮凝剂通常采用碱式氯化铝(PAC),也可加入聚丙烯酰胺(PAM)与PAC混合使用。碱式氯化铝(PAC)是一种介于三氯化铝和氢氧化铝之间的水解产物,适合于纯水制备的预处理,其净水效果为硫酸铝的3~5倍,三氯化铁的2~5倍,比其他净水剂成本降低40~50%,絮凝体形成快,絮块大,沉降速度快,还有除臭、灭菌、脱色等作用。 1.2.2 溶气气浮 采用以水带气射流器向废水中混入空气,射流器由喷嘴射出的高速水流使吸人室形成负压,并从吸气管吸人空气,在水气混合体进入喉管段后进行激烈的能量交换,空气被粉碎成微小气泡,然后进人扩散段,动能转化为势能,进一步压缩气泡,增大了空气在水中的溶解度,最终进入气浮池中进行气水分离。微小气泡做为载体,可以粘附水中杂质颗粒,使其密度小于水,然后颗粒被气泡挟带浮升至水面与水分离。 1.2.3 超滤装置 超滤是一种流体切向流动和压力驱动的过滤过程,并按分子量大小来分离颗粒。超滤膜的孔径大约在0.002-0.1微米范围内。溶解物质和比膜孔径小的物质能作为透过液透过滤膜,不能透过滤膜的物质被浓缩于排放液中。因此产水中含有水、溶解固体及小分子量物质,而胶体、悬浮颗粒、高分子量有机物、细菌、病毒和原生动物将被过滤去除。 1.2.4 反渗透原理 当把一张具有一定透过性的薄膜放到溶液中时,膜对溶剂或溶质表现出一定的选择透过性,即膜或是使溶剂通过或是使溶质通过,前者称为渗透,后者称为渗析。 若所用的薄膜只能使溶液中的溶剂或溶质单独通过,溶剂和溶质不能同时通过,这种薄膜称为半透膜。对于反渗透、渗析及电渗析使用的是致密膜,而超过滤及微孔过滤使用的是多孔质膜。 反渗透是反其自然渗透过程的一种科学方法,渗透和反渗透均是通过半透膜来完成的,当用半透膜隔开两种不同浓度的溶液时,稀溶液中的溶剂就会透过半透膜进入浓溶液一侧,这种现象叫渗透。当在浓溶液侧施加一外来压力时,渗透过程即停止,即达到所谓渗透平衡,平衡状态所需要的外加压力称为渗透压差。渗透压是溶液本身的一种性质,其值与膜无关。当继续增大浓溶液一侧的压力,即所施压力大于渗透压力时,溶剂会反其原来的渗透方向,由浓溶液侧通过半透膜进入稀溶液侧,这种现象称为反渗透。 1.3 工艺指标 (1) 预处理(气浮池及一体化净水器) 产 水 量 :2×150m3/h 产水水质 :浊度≤15NTU (2) 超滤装置 产 水 量 :2×135m3/h PH值 6~8 产水水质 :浊度<0.2NTU,TSS<2mg/l,SDI<3 水回收率 :>90% (3) 反渗透 产 水 量 :2×101m3/h 回 收 率 :≥75% 脱 盐 率 :≥97% (4) 主要操作条件 超滤产水 :SDI<3,总铁<0.1mg/L RO进水温度 :18~25℃, PH值6~8 RO回收率 :75% 高压泵入口压力 :≥0.2MPa 单台高压泵流量 :≤135m3/h 高压泵出口压力 :≤2.5MPa (5) 主要设备操作指标 保安过滤器入口压力 :≤0.6MPa RO入口压力 :≤1.7MPa 二、 开车 2.1 基本条件的检查 a、 .确定场地是否符合设备运行的要求,设施是否满足系统运行的要求; b、 .检查单台设备基础是否完成并完整可靠合理,不合理的地方要求整改过才能试车; c、 .确定所有管路与桥架的支撑是否完整,不牢固的地方要求加固,以防在试水时或长时间的负荷后发生事故; d、 .系统排水工艺是否符合工艺要求,特殊要求的防水、防腐条件等能否达到设备运行要求。 e、 .检查所有设备就位状况,各设备是否合格或符合工艺要求。 f、 .检查所有设备在工艺及制造上是否存在缺陷等问题,是否还有零部件未装配上或者安装不够完善; g、 .检查安装在设备上的零部件布局安装是否合理,支撑是否可靠 h、 .检查管路是否完成、是否符合工艺流程,走向及布局是否合理,管路连接是否牢固、规格及材质是否与工艺要求相符、有无破损及隐患等; i、 .各排产水口是否接至合理位置,是否排水影响电气设备并可能产生积水现象; j、 .确认阀门连接与方向是否正确; k、 确认现场的工艺管道连接是否正确;系统的每个加药管道连接是否正确; l、 清扫并清洗进气管路; m、 给气动先导阀通气,使之均能按要求开关,并达到驱动相关气动阀门开关的要求为止。 n、 确认阀门用气连接正确,保证气源正常供给。 o、 检查每台阀门的连接位置是否符合工艺要求; p、 检查每台阀门的安装、控制要求及阀门材质是否符合工艺要求; q、 检查气动阀门的动作及执行器动作是否符合、工艺要求,气动执行器是否漏气;阀门的开关是否到位,有无卡阀现象,反馈信号的动作显示是否和阀门状态一致; r、 检查电动阀门的动作及执行器动作是否符合工艺要求,执行器的动作是否需要校正,阀门的开关是否到位,反馈信号的动作显示是否和阀门状态一致; s、 检查止回阀门的安装,是否符合工艺要求,有无卡阀现象,安装方向是否正确; t、 水箱检查:检查水箱的内壁防腐是否满足要求,防腐表面的光洁度能否满足要求,有无表面脱落现象,水箱底部的清洁处理是否满足要求; u、 加药箱的检查:水箱内的清洁处理是否满足要求,水箱的辅助安装是否考虑防腐要求; v、 清洗箱的检查:水箱内的清洁处理是否满足要求,水箱的辅助安装是否考虑防腐要求; w、 电气系统是否到位: x、 检查电气是否完成、是否符合工艺进行安装,线路、走向及布局是否合理,线路连接是否牢固、规格是否与工艺相符、有无破损,有无接地或接地是否可靠等; y、 确保PLC自动单元参与各设备控制,并达到既手动又可自动的要求; z、 与各设备通电,检查水泵电机是否正常、方向正确,仪表初步通电,液位连接正确,阀门是否有相应动作; aa、 工艺条件是否具备 1. 水:流量>300 m3/h,压力稳定; 2. 电力:稳定的220V;380V; 3. 气源: 压力0.6MPa; 2.2 预处理系统的投用 1)气浮投用 (1)、将调节池内加满水。 (2)启动原水提升泵为气浮池注水,气浮池水注满。 (3)、先开溶气系统后进污水。 (4)、溶气水的运行:打开溶气水泵前阀(全开),关闭溶气水出口阀,压缩空气系统打入自动位置,启动溶气水泵,当罐内压力达到2公斤时,慢慢打开出口阀,压力控制在2-3公斤,当池内有白色水时,溶气水运行正常,压缩空气系统在浮球的控制下自动启动、停止。 (5)、溶气水正常后可向设备进污水,加入PAC、PAM药剂。 (6)、运行中进水总管上的阀门用于调节各布水支管的流量。、刮渣装置的刮渣口低于液面30-40mm。 注意事项 (1)、运行中进水口不得有空气进入。 (2)、转架下的走轮走道不得有毛刺,防止走轮打滑原地转动,转架不走。 (3)、停车先停进水,后停溶气系统(如果长时间停机,关闭溶气罐进气阀。 (4)、池底排泥阀,根据实际情况定期排出。 (5)、定期观察溶气罐内压力,保持在2-3公斤。 (6)、观察压缩空气系统是否会自动、启动、停止。 二、一体化净水器投运: 打开设备进出水阀门,启动水泵电机 打开加药系统,运行加药,设备初始运行。加药量尽量开大运行。 设备正常出水后,排放掉不合格初期出水,滤池需正反洗若干次,直至水质合格后,关闭排水阀,打开输往清水池阀门,正常产水。 2.3 超滤系统投用 首先启动超滤供水泵向缓冲池内供水,确定超滤膜池缓冲池内水位在总高度的75%以上, 开启进水阀门,待膜池内水位升高1.9m等待1S,关闭进水阀门 打开真空泵20秒后启动透过液泵,同时开启进水阀门、产水阀门,系统正常运行。 抽真空模式:当超滤产水管压力变送器检测管道真空度达不到要求时,抽真空系统启动;首先打开压缩空气电磁阀,在压缩空气的作用下,气动角座阀与真空泵同时作用,由于真空泵的抽吸作用,产水管内的空气经真空泵由膜池真空回流口排出, 当产水管内真空度达到0.04bar左右时,关闭压缩空气电磁阀门,停止抽真空,同时启动透过液泵,打开产水阀门,系统正常运行。 2.4 反渗透投用 在开始系统开机程序之前,必须先完成仪器仪表校正、薄膜元件的装填,薄膜前处理和其他系统检查。以下为RO系统开机的一般程序: a、 在开始开机程序之前,充分清洗前处理部分及冲洗管道,冲洗掉杂质和其他污染物,不使注水进入膜元件,并作开机前检查。 b、 检查RO装置所有阀门,打开浓水调节阀、浓水排放阀及淡水排放阀,其它阀门关闭。 c、 检查预处理系统中各阀门的设置是否正确,启动RO供水泵(首次开机用RO供水泵进行低压冲洗,运行后用冲洗水泵进行冲洗)打开RO进水阀门,使水进入RO装置,RO进水压力调整至0.2~0.4MPa,在低压冲洗期间,所有淡水和浓水排入地沟。 d、 低压冲洗时间在初次启动时通常为2~6小时,以后为5~10分钟。 e、 在低压冲洗期间,将还原剂、杀菌剂、阻垢剂在计量箱内配好备用,并按加药量计算好计量泵流量,将计量泵冲程旋钮调节至所需的刻度,作好开机准备; f、 低压冲洗完成后,关闭浓水排放阀门,关小高压泵出口阀门,然后启动高压泵,调节高压泵出口阀门,观察RO进水压力,当进水压力升至5bar时,停止调节; g、缓慢关小浓水调节阀,观察淡水、浓水流量,计算回收率,至回收率接近75%左右时停止; h、继续开大高压泵出口阀门,增大进水量,观察RO装置的淡水产量及回收率,调节浓水调节阀,使回收率达75%。反复调节,使单套RO装置淡水产量达101T/h,回收率75%。 i、淡水电导率符合要求后,打开淡水供水阀,关闭淡水排放阀,向后供水。 g、 确认机械操作与仪器安全设备是否适当。 h、 将系统设定成自动操作。 i、 将RO装置初始运行数据保存起来,作为标准。 三、 停车 3.1预处理停车 当调节池液位低于1米,停提升泵,停 泵,停气浮循环泵。 从气浮排污口排掉气浮积水。 从一体化进水器排污排泥口,排掉设备内及管道积水。 3.2超滤系统停车 (1) 中间水池液位低于1米,停超滤, (2) 首先关闭进水阀1#,待超滤膜池液位下降到1.7m时,停止透过液泵 (3) 2s后,同时关闭产水阀打开进气阀,确定进气阀打开后启动罗茨风机30s, (4) 然后同时启动反洗泵打开反洗进水阀,待膜池升到水位2.7m时后, (5) 同时关闭反洗泵、罗茨风机、进气阀、反洗进水阀,打开排水阀1#2#液位排到0.1m时(时间持续2s), (6) 关闭排水阀1#2#后,打开进水阀1#,待膜池液位到1.8m时,关闭进水阀1#,停止超滤供水泵,系统停止运行。 (7) 化学清洗完毕后,向膜池内注入含杀菌剂的药液,次氯酸钠浓度为5-10PPm; (8) 经过一段时间(约7-10天),对膜池内的药液进行检测,如次氯酸钠含量下降,继续向膜池内添加杀菌剂次氯酸钠; (9) 在超滤系统重新投入使用前,对系统进行漂洗(执行反洗程序),为保证漂洗质量,可多次执行反洗程序,然后启动真空装置,系统进入运行状态。 3.3反渗透系统停车 a、关闭RO装置时,先停止高压泵。 b、关闭RO进水阀门,同时打开冲洗阀门以及浓水排放阀,同时启动RO冲洗水泵进行低压冲洗,以除去膜组件内的高盐分浓水,直到浓水电导接近进水电导,时间约15~20分钟;冲洗以低压进行(约3bar),高进水流量对清洗有利,但应避免每一压力容器4bar的压降; d、 冲洗完成后,先关闭浓水排放阀,待浓水阀完全关闭后,再关闭冲洗进水阀,停止冲洗水泵,进入待机状态。 e、 用反渗透产出水配制杀菌液,并用杀菌液冲洗反渗透系统。 f、 用杀菌液充满反渗透系统后,关闭相关阀门使杀菌液保留于系统中,此时应确认系统完全充满。 g、 如果系统温度低于27℃,应每隔30天用新的杀菌液进行第二、第三步的操作;如果系统温度高于27℃,则应每隔15天更换一次保护液(杀菌液 h、 在反渗透系统重新投入使用前,用低压给水冲洗系统一小时,然后再用高压给水冲洗系统5~10分钟,无论低压冲洗还是高压冲洗时,系统的产水排放阀均应全部打开。在恢复系统至正常操作前,应检查并确认产品水中不含有任何杀菌剂。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休闲 > 其他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抖音    微博    LOFTER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