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29
第二章 模糊关系与模糊关系合成
第一节 模糊关系
在第一章中我们介绍过“关系”的概念,那是指事物之间一种完全清晰的关系,即直积中序偶(x,y)的第一个元素与第二个元素之间,要么存在关系R,要么不存在关系R,不存在其他情形。但是实际事物中却大量存在另一类型的关系,这种关系不能简单地用“有”或“无”作肯定或否定回答,因此可以考虑运用模糊关系加以描述,即在直积空间中各元素之间,可以在不同程度上具有我们所指的某种关系,也就是说,对于这种关系允许有中间过渡性。例如,用X,Y表示两类人的集合,那么对于“亲密关系”而言,X,Y的各成员之间具有这种关系就不会那么清晰,允许存在由亲密到不亲密的中间过渡状态,若以表示具有“亲密关系”的元素序偶组成的集合,则序偶对于的隶属关系就不象清晰关系那样非有即无,如果以表示这种隶属程度,则可以取[0,1之间的任何数值。
一、模糊关系定义
设X,Y为两个非空集合,则称直积X×Y中的一个模糊子集是X到Y的一个二元模糊关系,可表示为
模糊关系是由其隶属函数
:X×Y→[0,1] (表示从X×Y到[0,1]的一个映射)完全刻划。
对 (x ,y)∈X×Y,(x,y)→∈[0,1]
其中表示(x,y)具有关系的程度。
当X=Y 时, 称为“在X上的二元模糊关系”。
注意在表示模糊关系时,序偶(x,y)的顺序不能颠倒。
二、模糊关系表示法
当论域是有限域时,一个模糊关系可以用图形或数来表示,这里主要介绍最常用的矩阵表示法,称这种矩阵为模糊关系矩阵。
例1 设论域A={1,2,3},B={1,2,3,4,5}
从A到B的模糊关系定义为“a比b小得多”,则此关系可用下表给出:
表2-1 a比b小得多
隶属度μR
B
1
2
3
4
5
1
0
0
0.5
0.8
1
A
2
0
0
0
0.5
0.8
3
0
0
0
0
0.5
或者表示成为如下的关系矩阵:
例2 设论域X={x1 ,x2 ,x3 ,x4 ,x5}是五个人的集合,X上的一个模糊关系定义为他们之间“面貌相象”关系,则此关系可用模糊矩阵表示如下:
根据上面所举例,我们给出模糊关系定义
设论域X={x1 ,x2 ,x3 ,…, x m}
Y={ y1 ,y2 ,y3 ,…, y n }
则从X到Y的模糊关系R可以用矩阵表示
称为模糊关系矩阵,
其中,1≤ i ≤m ,1≤ j ≤n , x i ,x j ∈X 。
若是X上的模糊关系,则称为n×n的方阵。
三、模糊关系的性质
1.自反性
设是X上的模糊关系,对x∈X,必有,则称是有自反性的模糊关系,例如相象关系具有自反性。
2.非自反性
设是X上的模糊关系,对x∈X,必有,则称是非自反性的模糊关系,例如仇敌关系是非自反的。
3.对称性
设是X上的模糊关系,对x∈X,y∈X,必有,则称具有对称性
4.设是X上的模糊关系,对x∈X,y∈X,要么,要么,则称是 X上的非对称模糊关系,例如大于关系就是非对称模糊关系。
5.传递性
设是X上的模糊关系,对x,y,z∈X,若
则称是 X上的有传递性的模糊关系,例如“大得多”关系就是传递性的模糊关系。
采用矩阵形式,就可以更方便地显示模糊关系的性质。设是X上的模糊关系,则我们有下列结论:
⑴ 具有自反性,则的主对角线上元素皆为1。
⑵ 具有非自反性,则的主对角线上元素皆为0。
⑶ 具有对称性,则是对称方阵,即,其中是的转置矩阵。
⑷ 具有非对称性,则中关于主对角线对称的任意两个元素不相等或这两个元素皆为0。
6.模糊关系运算
我们已经看到,一个模糊关系就是一个模糊集合,于是对模糊关系的运算就是对模糊集合的运算,运算的结果就是模糊关系式,X上的模糊关系之间有并、交、补、包含、相等的基本运算,定义如下:
⑴ 相等
,对x∈X,y∈X,必有
⑵ 包含
,对x∈X,y∈X,必有
⑶ 并
,对x∈X,y∈X,必有
⑷ 交
,对x∈X,y∈X,必有
⑸ 补
对x∈X,y∈X,必有
⑹ 恒等
X上的模糊关系称为恒等关系,记为,定义为
⑺ 全称关系
X上的模糊关系称为全称关系,记为E,定义为
。
四、模糊关系的矩阵运算方式
有了模糊关系矩阵,则模糊关系运算可以用矩阵运算来表示
1.相等
,
2.并
设 , 则
3.交
设 , 则
4.补
设 ,则
例3 设
求 , ,
解:
第二节 模糊关系合成
所谓模糊关系合成,是指模糊关系之间的一种运算关系,既然模糊关系使用矩阵表示直观方便,因此模糊关系合成也可以采用矩阵运算进行。
一、模糊关系合成
定义1 设是从集合X到Y的一个模糊关系,是集合Y到Z的一个模糊关系,所谓对的合成,是指从X 到Z的一个模糊关系,记为,它具有隶属函数:
∨∧
其中符号∨表示取大运算,符号∧表示取小运算
若是X上的模糊关系,则可以记为
,
定义2 设,,
设是从集合X到Y的一个模糊关系,是集合Y到Z的一个模糊关系,相应的模糊矩阵分别为: 、 ,则称矩阵
是 、的模糊积,或称是与的合成。
由上述定义可知:模糊关系与模糊关系的合成可以用矩阵表示成为
例1 设 ,求
解:
例2 设
求
解:
例3 某家庭中,子女与父母面貌相似关系用表示,父母与祖父母面貌相似关系用表示,具体表示如下:
父 母 祖父 祖母
子 0.8 0.2 父 0.5 0.7
女 0.1 0.6 母 0.1 0
求子女与祖父母面貌相似关系?
解:写成矩阵关系
把它们还原为模糊关系就是:
祖父 祖母
子 0.5 0.7
女 0.1 0.1
也就是说,在该家庭中,孙子与祖父、祖母的相似程度分别是0.5与0.7,孙女与祖父、祖母的相似程度只有0.1,仔细回味生活中这个例子,我们就能明白现实生活中模糊矩阵相乘时先取小后取大的现实根据,有人认为取大取小是模糊数学的特别美妙之处。
二、模糊乘法的性质
1.结合律
推论:
2.对并的分配律
但是对于交,其分配律未必成立
3.(为单位矩阵)
4.包含
,
,
,
第三节 模糊相似关系、模糊等价关系与λ— 截关系
一、模糊相似关系
模糊相似关系是一类有价值的特殊关系,它的特点是在论域中任何一个元素自身与自身完全具有所指的关系,并且如果元素甲与元素乙在同样程度上具有这种关系,故可以概括为如下定义。
定义3 若X上的模糊二元关系满足:
1.自反性----对x∈X ,
2.对称性----对(x,y) ∈X ,
则称为X上的模糊相似关系。
例如面貌相象关系便是模糊相似关系。
若用模糊关系矩阵来表示模糊相似关系的话,则这矩阵中主对角线上元素为1,这说明模糊关系具有自反性,这矩阵中的元素是关于主对角线对称,即
例如下面的模糊关系矩阵就具有上面所述的性质。
表示的关系是模糊相似关系,且为相似矩阵。
二、模糊等价关系
定义4若X上的模糊相似关系满足传递性:
则称为X上的模糊等价关系。
传递性的实质是 。
因为模糊关系可以由模糊关系矩阵表示,因此一个模糊等价关系也可以由模糊关系矩阵表示,一个模糊关系是否等价可以由其模糊关系是否等价来判断,而模糊等价矩阵的定义如下:
定义5 若相似矩阵满足
则称为等价矩阵。
例4 下面的矩阵为模糊相似矩阵,验证它是模糊等价矩阵。
因为
故所以它是模糊等价矩阵。
要构造一个模糊等价关系,只需要构造一个模糊等价矩阵即可。
下面介绍构造模糊等价矩阵的方法,它也表示了模糊相似矩阵与模糊等价矩阵之间的关系。
1.首先给出一个模糊相似矩阵
2.作出自身的复合
3.若首次出现
则为一个模糊等价矩阵。
例5 由下面的模糊相似矩阵构造模糊等价矩阵
解:
故为所求的模糊等价矩阵,其对应的模糊关系也就是模糊等价关系。
定理1 设为有限域X上的模糊相似关系,且,则必然存在一个自然数k≤n ,使得是X上的模糊等价矩阵。(证明从略)
这个定理也就是说,给定一个模糊相似关系,总可以得到一个模糊等价关系。
三、λ—截关系
1.模糊关系的λ—截矩阵
设为一个模糊矩阵,则对于λ∈[0,1]的每一个取值,均对应一个非模糊矩阵
Rλ 称为的λ—截矩阵,其中
显然,Rλ 的元素只取0,1两个值,即,这样的矩阵称为布尔矩阵。
例6 设 ,求 , ,
解:
2.λ—截关系
直积X×Y上一个模糊关系的λ—截关系Rλ ,是指X×Y上的一个特征函数
那么由定义知道:模糊关系的λ—截关系可以完全由模糊关系矩阵的λ—截关系表示出来。
习 题 二
1.设有模糊矩阵
求 , ,,,,。
2.设有模糊矩阵
试求:(1) (2) ,指出合成运算不满足交换律。
3.下列模糊关系是自反的?对称的?还是模糊等价关系?
4.四名高考学生,最后一诊的考试成绩如下表,试用λ(分别取0.60,0.75,0.90)截矩阵分出他们的成绩水平。
语文 外语 数学 物理 化学
甲 91 98 95 93 90
乙 55 75 82 62 84
丙 67 53 90 83 81
丁 90 82 61 58 53
提示:将上面成绩矩阵除以100,化成模糊矩阵,再按λ(分别取0.60,0.75,0.90)取截矩阵。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