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提升教师审美素养的路径思考.pdf

上传人:自信****多点 文档编号:719261 上传时间:2024-02-22 格式:PDF 页数:5 大小:4.19MB
下载 相关 举报
提升教师审美素养的路径思考.pdf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提升教师审美素养的路径思考.pdf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提升教师审美素养的路径思考.pdf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150-July 2023Journal of Ningxia(Humanities&Social Sciences Edition)LUniversit2023年7 月No.4Vol.45第4 期第4 5 卷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提升教师审美素养的路径思考张磊(宁夏教育厅宁夏教育杂志社,宁夏银川750011)摘要:美育既是艺术教师的职责,也是全体教师的职责。教师的审美素养关系着学校推进美育工作的成效,因此,改进和加强学校美育工作需要提高全体教师的审美素养。提高审美素养需要不断体验,增强审美意识;不断实践,提升专业素养;加强修养,提高审美能力。教师提升了审美素养,不仅会更多地发现工作中

2、、生活中的美,增强学生的审美体验,还能更多地发现学生美好的一面。这有益于保护学生的个性,促进学生个性发展,显著提升教育成效。关键词:美育;审美素养;审美意识;教师专业素养;审美能力中图分类号:G650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 0 1-5 7 4 4(2 0 2 3)0 4-0 15 0-0 5美育是美感教育、审美教育,是立德树人的重要载体。近年来,党和国家不断提出要加强学校美育工作并出台了一系列政策。2 0 13 年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改进美育教学,提高学生审美和人文素养”;2 0 15 年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2 0 2 0 年10 月中共中央办

3、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 。艺术课程是学校美育的主体课程,但不是美育的全部课程。当前要切实推进学校美育工作,需要“五育”融合,需要各学科教师在教学中挖掘美育资源,有效实施美育。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强调:“树立学科融合理念。加强美育与德育、智育、体育、劳动教育相融合,充分挖掘和运用各学科蕴含的体现中华美育精神与民族审美特质的心灵美、礼乐美、语言美、行为美、科学美、秩序美、健康美、勤劳美、艺术美等丰富美育资源。有机整合相关学科的美育内容,推进课程教学、社会实践和校园文化建设深度融合,大力开展以美育为主题的跨学科教育教学和课外校外实践活

4、动。”2 1美育既是艺术教师的职责,也是全体教师的职责。学科教学实施美育关键在教师,笔者通过座谈、个别访谈等形式了解到,目前中小学教师的审美素养不够高,部分教师审美意识不够强,不能积极主动承担美育工作。审美能力不够强,难以很好履行时代赋予的美育职责。教师的审美素养关系着学校推进美育工作的成效。因此,改进和加强学校美育工作需要提高全体教师的审美素养。不断体验,增强审美意识体验就是通过亲身经历或实践获得的感受或经验。审美的过程是体验的过程,审美体验是直接的感受,不是间接的抽象思维,而是全部的心理机制作用的过程。审美是感知、联想、想象、情感等心理因素交替出现、相互作用的过程。体验时会发生移情状况,审

5、美者将自己的情感投射到审美对象中去,使得审美对象和自己产生交流,从而更深刻地感知审美对象,比如面对月亮,教师以审美的视角进行教学,可以是“月是故乡明”的思念、可以是“明月松间照”的惬意,还可以是“明月几时有”的追问,等等。这样的教学是师生面对月亮的体验,也是师生精神自由自在的生长。充分的审美体验不仅可以增强教师的审美意识,还可以提高教师的审美能力。强烈的审美意识是教师进行美育不可或缺的条件。何谓审美意识?审美是人类特有的活动,审美的“审”是人的行为,主要体现人运用理智和情感的行为,审美的“美”是客体,是人“审”的对象。审美的目的是认识、感知自然与社会的存在。有人认为,美是能够让人产生愉悦的所有

6、事物,这话不准收稿日期:2 0 2 3-0 3-2 0基金项目:宁夏教育厅美育教学研究课题 提高中小学教师审美素养的策略研究(MY200352)作者简介:张磊(198 3 一),宁夏银川人,宁夏教育杂志社副编审,主要从事教师教育、现代教育技术研究151-确,美的确能够令人愉悦,虽然有些事情能够使人产生愉悦,但是并不美,比如有毒瘾的人吸毒会令其感到快乐,但是社会大众不会认为吸毒美。现实中单纯的感官刺激也会使一些人感到愉悦,但是单纯的感官刺激不能作为我们的审美对象。审美是人类感知人与世界的方式,这个感知需要情感,同时也离不开理智,这个感知是对人和世界的认识和评判。评判包含着价值判断,所以,审美对象

7、不仅美,还要真、还要善,是真善美的统一。什么是意识?从心理学角度看,它体现了人们对自身及客观世界的关注和察觉程度。如果我们从更广的角度理解意识,意识是个人经验的主观表现,是知、情、意三者的统一。教师的审美意识是教师个体关于美的“知”“情”“意”的统一。“知”是教师对美的认知与理性的追求。教师审美的范围非常广泛,包括教师的生活、工作和学习等,比如学校的建筑、校园里的音乐、学生和教师的服饰、大自然的风光以及生活中的美食等都是审美对象。教师审美意识的“知”是教师对美的认识和研究。教师研究审美有其职业特色,比其他人更关注探讨教学美、课堂美和学生美。为此,教师需要掌握基本的美学理论知识,学习中国艺术史,

8、了解世界艺术史,有意识地研读文学名著,参观画展,欣赏音乐会,不断增强艺术鉴赏能力,使自己的“知 逐渐丰富。“情”是指情感、情绪。教师审美意识的“情”是指教师对审美对象的感受和态度。教师的审美情感是由一定的审美对象引起的,离开特定的审美对象,无缘无故的情感是没有的。需要注意的是情感和认识是不同的,认识过程是人对客观事物特点的反映,而情感则是人对客观事物好恶的倾向,这种好恶倾向并不是完全客观的,也带有一些主观色彩。比如,针对同一审美对象有的人就非常喜欢,有的人则认为一般甚至不喜欢。情感虽然不同于认识,但是和认识却有密切的关系,没有认识就不会产生情感,认识得越深刻,情感也就越深厚。满足主观需要是情感

9、产生的动力,能满足主观需要的情感是一种积极肯定的情感,教师审美情感也不例外,如观看一场精彩的体育比赛,欣赏一场经典的音乐会,都会使人愉快高兴。反之,不能满足主观需要,或与人的需要相抵触的客观物体就会产生否定的情感,比如面对假恶丑的事物,人们就会感到痛苦、愤恨等。但是否定的情感并不是没有意义,人们在审美过程中也会产生痛苦、愤恨等情绪,这种情绪也是对自然和社会的感知,会促使人们远离和拒绝痛苦,追求美好。“知”与“情”是教师对审美对象的评判与追求,“知”与“情”相互作用、相互促进,增强了审美意识。审美是在理智与情感、主观与客观的有机统一下进行的。“意”指的是意志,是心理学名词。意志是人自觉地确定目的

10、并根据确定的目的调节支配自身的行动,克服困难,去实现预定目标的心理倾向。教师审美意识中的意志,具有以下特征。一是自觉性。教师是自觉自愿去行动,而非别人强迫去行动,行动中投人了巨大的职业热情和专业力量,且为了达到某种教育目的,教师审美意识中的意志会促使教师千方百计地克服困难而坚持行动。自觉性还表现为教师的控制力,对不利于实现目的的言行的控制。二是坚定性。教师在确定目的、权衡各种因素后果断地作出决定,一旦作出决定就坚决行动。教师的坚定性比普通人更能够深刻而全面地考虑行动的目的和步骤,以及达到目的所需要的方法。坚定性是以勇敢和深思熟虑为前提的,为了达到目的,教师的行动是果断的,但当情况发生变化时,需

11、要停止这种行动,他们又会坚定果断地停止行动。三是坚持性。坚持性是指在持久的行动中保持充沛的精力和顽强的毅力,不会浅尝止,更不会遇到困难就退缩。坚持性不是顽固和执劫,顽固、执是对自己的行动没有全面深刻的认识而一意孤行,往往会和目标背道而驰,增强教师的审美意识,需要教师不断地进行审美体验。审美是一个体验过程,教师在体验中能够收获更多的感知,从而丰富情感,提升意志品质。教师的审美体验,既可以是个人的审美行为,也可以是具有工作性质的美育活动。丰富的美育体验,不仅可以增强教师的审美意识,提升教师的审美素养,还会提高教师的美育工作能力和美育工作成效。不断实践,提升专业素养学校教育的主阵地、主战场在课堂,学

12、校一切工作都要围绕课堂教学来安排。推进学校美育工作,也要抓住课堂教学这个主阵地。艺术课程是美育的主体课程,实施美育必须紧紧抓住艺术课程教学,但是仅仅抓住艺术课堂教学是不够的,还需要抓其他学科的课堂教学。课堂教学要“五育”并举、“五育”融合。做好学科课堂教学的美育工作,一是教师要善于挖掘学科教学内容中的美育因素,二是教师要积极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2学校开设的各学科教学中都包含美育内容,或者艺术美、或者自然美、或者生活美、或者科学美,所以,在学科教学中实施美育,既是一种应然,也是一种必然。现实中,有些教师将世界上丰富多彩的美窄化为艺术美,进行课堂教学时或者忽视美育,或者为了渗透美育,生硬地将教材中

13、的艺术元素挖掘出来,以简单说教的方式进行美育,这样不仅背离了学科的教学目标,也难以达到美育的目的。一堂艺术课之外的其他学科教学成功地渗透美育,一定不是将美育内容和本学科内容割裂开来,而是坚持本学科特色,在成功地进行本学科教学的过程中自然而然地渗透美育。审美不是机械的说教,审美是自由自在的体验。学科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进行美育,需要具备扎实的学科专业知识,坚持学科特色进行教学设计和实施。在这个基础和前提下,教师以强烈的审美意识,挖掘学科教学内容中能够触动学生情感的形象化事物,润物细无声地对学生进行美育。现实中学校开设的学科教学内容本身就是很好的美育素材,如语文教材中的经典文学作品、历史教材中的礼乐器

14、皿、地理教材中的自然风光等,这些本身就是美育内容。理科教学内容里也有一些独特丰富的美育元素,如生物教学中神奇的生命,数学、物理、化学教学中学科体系的精密、学科内容的精妙、学科概念的精准,这些都是很好的美育内容。学科内容都有美育元素,对学科理解得越透,把握得越准,学科教学进行美育才越有效。抛开学科教学本身进行美育,无异于缘木求鱼。除此之外,教师熟练地运用现代教育技术,使教学过程更加流畅、教学内容展示更加形象醒目、教学结构更加合理等,这些具体的行为都可以促使学生进行审美体验。精通自己的专业知识,用高超的审美能力,在完成专业知识教学任务的同时又使学生获得美的享受,这是美育的有效途径。近年来,许多教师

15、和研究者常常用诗意课堂来评价一堂成功的课,但具体什么是诗意课堂却没有明确的解释,可是这并不妨碍人们去交流。笔者以为,诗意课堂应该有以下几个特点:启迪了学生的智慧,点燃了学生的热情;增长了学生知识,发展了学生的情感;既进行了智育,又进行了德育和美育。提升教师的审美素养,离不开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专业素养高、审美素养也会高,二者呈高度正态分布。教师专业素养包含着教师的学科知识、学科专业知识以及传播专业知识的能力。教师专业素养还包含着教师伦理。教师伦理不仅反映了教师对教育教学工作的认识,还表明了教师的态度和情感,态度和情感与审美是密不可分的。教师专业素养的提升过程就是教师专业发展的过程,教师专业发展

16、过程是一个实践过程,教师的实践内涵丰富。一是学习。学习理论知识,学习专业前沿知识,要认真地钻研学习,持续不断地学习。在知识爆炸的当今社会,终身学习是教师的特色品质。二是研究。教师的研究可以像专业研究者那样进行规范的研究,也可以根据自已的工作需要进行个性化研究。教师的研究需要坚持教师的特色,以工作中发现的问题作为研究课题,以学校和课堂为研究场所,以日常教育教学工作为研究内容,采用科学可行的研究方法,以解决问题为研究目标。三是情感。教师的工作是育人,教师的工作对象是学生,学生的发展包括情感发展。教师的职业是一个充满情感的职业。第一,热爱学生,热爱教师职业,把教师职业作为自己的人生事业来看待。没有爱

17、就没有教育,爱是对教育的最好诠释。第二,保持工作热情。优秀的教师总是充满热情地去工作,一旦热情消失了,教师的专业成长也就停止了。第三,好奇心。教师是专业工作者,专业工作者最显著的特点是不断研究、不断探索,好奇心是教师研究探索的动力。实践也是教师审美素养提升的捷径。教师专业素养真正内化为教师的审美素养,离不开教师的强烈审美意识和审美体验,离不开教师的美育工作实践。三加强修养,提高审美能力教师对于学生具有示范引领作用,教师的言行举止具有教育作用,教师要注意自己的形象,这不但关系教师的审美素养,而且关系着美育效果。教师不仅是美育实施者,也是学生的审美对象,是学校的美育资源1.注重形象,穿出教师的特质

18、。教师的形象包括教师的言谈举止和穿衣打扮,反映着教师的学识修养和气质个性。教师的形象具有教育功能,于学生而言,教师的形象不仅有德育的意义,还有美育的功能。现实情况是许多人往往关注教师形象善的一面,重视道德榜样作用,而具有审美价值的教师形象美的一面却被许多人忽视,包括一些教师自已也不重视。肩负美育责任的教师需要注意在工作中展现自己的美好形象。第一,在言谈举止中表现美。教师的言谈举止不仅要求是对的,而且还要是美的。追求言谈举止3美,教师讲话时要目视谈话对象,如果在课堂上,要环视学生,要目中有人,不能目光游离无视对方。身体要站直,双腿不宜叉开过大,坐姿要端正,不可松松垮。说话音量大小要适中,吐字要清

19、楚,声调要抑扬顿挫,有节奏感。行走时要挺直身板,步履要不疾不徐,忌讳摇头晃脑,要表现出落落大方、优雅从容。目光坚定、直视前方,不要左顾右盼,要表现出淡定自信。课堂是教师展现形象美的舞台,教师在讲台上要站直站稳,头发要平整,要面带微笑和全体学生进行目光交流。胸要挺直,不能肩勾腰。双手不能插在裤兜里,双腿也不能乱抖动。可以在讲台上走动,但不能过于频繁,恰当地运用手势语言有利于课堂教学,不停地挥动手臂则有损于教师形象。讲台上的教师要积极树立睿智、儒雅、自信、可亲的形象。第二,在衣着打扮中表现美。教师不修边幅是陈旧的观念,得体的衣着打扮能帮助教师树立良好的形象。教师的着装要符合其年龄特点和职业特点,以

20、简、净、平为原则,切忌过于露、过于透、过于异。“简”即简洁,教师穿的服装设计不能过于复杂,不能佩戴过多的装饰,过于复杂的衣服和过多的装饰会引起学生的好奇心,分散学生的注意力,影响课堂教学质量,也不利于展现教师的儒雅气质,还容易使教师流俗。“净”是干净,教师的服装要干净,视觉上不能有污渍,嗅觉上不能有异味,教师衣服要勤洗常换,保持干净清爽。“平”是指教师的服装要平整,皱巴巴的服装容易给人以邀遏不利索的感觉。教师的服装要穿出庄重的职业特点,穿出儒雅洁净的气质修养。过于时尚和过于保守的服装都不适合教师,过于时尚,容易媚俗,缺乏庄重感;过于保守,缺乏时代感,给人以落后陈旧的感觉。完全居家休闲的服装,如

21、吊带装、紧身装及短裤、背心、拖鞋等都不适合教师在学校穿,教师的服装还要满足学科工作要求。艺术课教师可以穿色彩明亮,设计感较强的服装,体育课教师宜穿宽松且易于运动的服装,其他学科教师要穿出庄重儒雅的感觉。2.真诚微笑,呈现教师最美的工作形象。真诚的微笑是教师发自内心的笑,是教师在情感作用下的面部表情。教育就是要以情感人,以理服人。教育的三维目标之一就是情感、态度、价值观。没有情感就没有教育。教师的情感在教育工作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第一,教师的情感要真。自然流露的真情实感,最能引起对方情感上的回应,虚假装出来的情感不仅不能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反而还会抑制学生情感的培育,严重妨碍学生身心健康及成长。

22、第二,教师的情感要饱满。情感饱满的教师在工作中活力四射,不仅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课堂也不会出现暮气沉沉的情况,而且有利于教师高效完成课堂教学任务。情感饱满的教师对学生热情和,在授课过程中更容易引起学生的情感共鸣,情感上产生共鸣的学生更愿意接受教师的教育。第三,教师的情绪要平和。教师的形象不同于科学家那样严谨、认真、凝重,也不同于艺术家那样奔放张扬,教师形象需要轻松微笑,也需要严谨端庄,教师的情绪需要控制。因为如果教师出现失去理智的行为,不管是大喜还是大悲,学生往往会不知所措,无法回应教师,这将不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3.坚持专业性,突显教师的语言能力。课堂是教师的主要工作场所,说话是教师最常

23、见的工作状态。从这个角度看,我们可以把教师说成是语言工作者。熟练地运用语言是教师必须具备的能力,教师语言不同于作家语言,虽然都是语言工作者,但教师语言以口语为主。正常情况下人人都在说话,都在用口语交际,但教师的语言比起普通人有更高要求,教师的语言具有专业性。一是目的性。严格说,绝大部分人讲话都是有目的的,但生活中很多人说话目的并不十分明确清晰。讲话时随性所至,交流目的会不时变化。教师的语言目的性强,是为了实现教学目标。有了这个目的,教师才能从自己的语言资料库里调取语言资料,然后进行组接转换增补,最后形成自已的教学工作语言。目的明确是教师语言的基本特色。二是准确性。教学的重要任务是传授知识,为此

24、教师的语言必须准确,否则会造成知识传递的错误,影响教学任务的完成。三是生动性。教师的语言是在特定的语境下发生的,最常见的场所是教室。口头语言具有一维性,话说完就消失了,不同于书面语具有二维性质,可以再回看,但是教师希望自己的语言在学生的脑海中保留时间更长久一些。所以教师力求自己的语言生动,这个生动包含着通俗形象文雅。“莘莘学子聚集在教室”就不如“教室里坐满了同学”通俗形象,通俗不同于粗俗,课堂上出现粗俗语言不符合教育初衷,所以教师语言在通俗形象之后,还需要文雅。四是交流性。教师讲课时需要和学生进行交流互动,交流互动时,教师依据捕捉到的反馈信息来调整自己的教学。课堂教学中教师一个人面对几十名学生

25、,课堂教学时间有限,教师不可能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充分表达自己的154-宇【责任编辑蒋上接第12 0 页)想法,所以教师会在讲课时更多地用疑问式、反问式、设问式的语言,以此观察学生的表情,获取反馈信息。如果说教师的审美意识、专业品质等审美素养难以被学生直观地感受到,那么教师的审美能力,教师的衣着、语言、形象等,则可以被学生直接观察。提升教师的审美素养,能有效提高学校的美育效益。教师本身就是学生受教育的资源,教师的审美素养可以被学生进行审美体验,尤其是表情、能力、语言等具体可见的元素更容易成为学生的审美对象。生活美是社会美的组成部分,教师的工作是教师生活的一部分,教师把自己美好的形象展现给学生,就是

26、在对学生进行美育。世界上并不缺少美,缺少的是发现美的眼睛。教师提升了审美素养,会更容易地发现工作中、生16阿尔弗雷德诺思怀特海.过程与实在 M.杨富斌,译,北京:中国城市出版社,2 0 13:3 8 4.17胡守钧,张凤池.以社会共生视角开展社会研究 J.长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 0 16(3):5 9-6 2.18刘炜,谢蓉,张磊,等.面向人文研究的国家数据基础设施建设 J.中国图书馆学报,2 0 16(5:2 9-3 9.19STRAUSS S.Datafication and the seductive power of un-certainty A critical explor

27、ation of big data enthusi-asmJ.Information,2015(4):836-847.20林曦,郭苏建.算法不正义与大数据伦理 J.社会科学,2020(8):3-22.21COHEN J E.What privacy is for J.Harvard Law Review,2013(7):1904-1933.22胡键.算法治理及其伦理 J.行政论坛,2 0 2 1(4:4 1-4 9.23彭兰.假象、算法囚徒与权利让渡:数据与算法时代的新风险 J.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 0 18(5):2 0-2 9.24梁玉成,张咏雪.算法治理、数据鸿沟与数据基础设施

28、建设 J.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 0 2 2(2):94-98.25王利明.论数据权益:以“权利束”为视角 J.政治与法律,2 0 2 2(7):10 0-10 3.26顺丰VS菜鸟:大数据争夺战 EB/OL.2022-10-30.https:/ 2022-10-30.https:/ J.教育家,2 0 2 1(10):15.2郝志军.新时代五育融合的路径与方式 J.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 0 2 2(3):6 1-6 9.【责任编辑李冬梅】9_481645.28申卫星.论数据用益权 J.中国社会科学,2 0 2 0(11):110-131.29崔淑洁数据权属界定及“卡一梅

29、框架”下数据保护利用规则体系构建 J.广东财经大学学报,2 0 2 0(6):7 8-8 7.30张梅芳,李蓉,大数据鸿沟的伦理风险治理研究 J.编辑学刊,2 0 2 2(3):6 8-7 3.31王小芳,王磊.“技术利维坦”:人工智能嵌入社会治理的潜在风险与政府应对 J.电子政务,2 0 19(5):8 8-8 9.32张凌寒.算法权力的兴起、异化及法律规制 J.法商研究,2 0 19(4):6 6-6 9.33张爱军“算法利维坦”的风险及其规制 J.探索与争鸣,2021(1):95-102.34张玉洁.国家所有:数据资源权属的中国方案与制度展开 J.政治与法律,2 0 2 0(8):15-16.35FRANK H.Easterbrook,cyberspace and the law of the horseJ.University of Chicago Legal Forum,1996:207-208.36网易号.美国第五部州隐私法来了!照片、视频不属于生物特征数据 EB/0L.2022-11-09.https:/ J.探索与争鸣,2021(1):95-102.38陈鹏.数据的权力:应用与规制 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 0 2 1(5):111-119.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论文指导/设计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