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区域经济发展视域下校地合作研究院人才培养的三个维度.pdf

上传人:自信****多点 文档编号:719082 上传时间:2024-02-22 格式:PDF 页数:8 大小:1,019.6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区域经济发展视域下校地合作研究院人才培养的三个维度.pdf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区域经济发展视域下校地合作研究院人才培养的三个维度.pdf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亲,该文档总共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114区域经济发展视域下校地合作研究院人才培养的三个维度区域经济发展视域下校地合作研究院人才培养的三个维度*张天莹王玥 摘 要 高校在异地设立校地合作研究院是开拓发展资源、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增强社会服务功能的重要举措。在区域经济发展视域下,研究院具有输出高层次人才、提供多类型创新服务、推动区域劳动力知识更新等应然使命,区域经济发展为研究院人才培养带来了多维助力。校地合作研究院身处机遇与挑战并存的实然之境,必须在更新人才培养目标、创新人才培养范式、优化人才培养环境、提高人才培养力量等方面探索路径,最大化高等教育对区域经济发展的支撑功能。关键词 区域经济校地合作研究院人才培养 中图分类号 G64

2、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8461(2023)08-114-08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强调“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将“经济高质量发展”列为未来五年全国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主要目标任务之一(1)。同时,党的二十大报告首次将教育、科技、人才进行“三位一体”统一部署,作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高校肩负着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等使命,在增强国家核心竞争力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国内高校开始设立异地机构,探索产学研相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主动融入区域经济协同创新发展。据统计,20002020 年,国内 53 所“

3、双一流”建设高校在异地设立了 166 个机构,其中数量最多的是研究院,共有 119 个,作者简介:张天莹,南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研究生,天津大学副教授;王玥,天津大学微电子学院讲师。*基金项目:天津大学青岛海洋技术研究院 2021年度软科学研究项目 新时代大学生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认同研究,2021E2-0013。(1)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2022 年10月16日)N.人民日报,2020-10-26(01).115新经济 2023 年第 8 期占比 72%(1)。高校通过建立校地合作研究院(以下简

4、称“研究院”),将包括研究生在内的创新要素向地方溢出,推进以需求为导向的技术开发、服务咨询以及为社会创造价值,同时获取有利于人才培养规模扩大和质量提升的资源保障。研究院在发展科技第一生产力、培养人才第一资源、增强创新第一动力相结合方面具有天然优势,正确认识新形势下研究院人才培养应然之为、实然之境、必然之路的三维面相,是推动高等教育高质量内涵式发展、更好服务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应有之义,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宏观视角下也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一、应然之维:区域经济发展与研究院人才培养双向良性互动(一)研究院人才培养推动区域经济发展1研究院为区域经济发展输出高层次人才。生产力发展的最根本要素是人力资本,

5、人力资源在所有资源中占据了最主要的位置,对经济增长有着极强的解释作用(2)。研究院充分结合区域产业布局特点,从高校遴选掌握核心技术与关键技术的师生团队,将良好的教学和科研生态移植到所在区域,培养相关学科专业的研究生层次人才。研究生已经在高校本部完成了基础知识和专业基本理论的学习,接受了相对系统规范的学术科研训练,具有较强的创新精神和较高的创新能力。在研究院学习期间,研究生依托产学研合作项目参与到科研实践中,进一步提升了科学素养和专业技能,促进理论与实践相统一,提升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无论是从人才培养过程角度,还是从人才培养结果角度,研究院研究生通过从事科研工作、在区域内就业等方

6、式充实到区域经济发展的劳动力储备中,改善了区域内劳动者学历层次结构,直接显著拉升单位劳动产出。2研究院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多类型创新服务。已有研究证明,地方高等教育与经济社会发展往往呈现正相关关系。美国大部分高校聚集在东海岸和西海岸的发达城市,日本、韩国约有50%的大学坐落于首都城市,在中国也存在相似情况,东部发达地区大城市的人均高等教育资源明显优于欠发达地区。高等教育通过科技成果转化、资政服务等途径发挥服务经济建设的功能,为政府和企业的制度创新、技术创新、管理创新和服务创新注入先进理念和实践方案。研究院作为高校的异地机构,使得高校智库红利外溢到更多地区成为可能,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改善高等教育区

7、域发展不平衡叠加经济发展不平衡的现实问题。3研究院对区域产业劳动力继续教育起到辅助作用。随着第四次工业革命的到来,劳动密集型产业促进经济增长的潜力已趋于衰竭,从人口数量红利转向人口质量红利,是推动经济增长的必然选择。校地合作院兼容政府、企业、高校等多元制度文化体系,是兼具人才培养基地、企业孵化中心、博士后流动工作站等多重角色的人才发展平台,更加有利于实现人才一体化培养。(1)卢彩晨,廖霞.我国“双一流”建设高校扩张模式与区域走向研究基于区域经济发展的视角J.中国高教研究,2020,(12):34-40.(2)王一然,徐文琪,张丽华.高等教育、科技创新能力与区域经济的互动机理及耦合策略 J.国家

8、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23,(03):51-59.116区域经济发展视域下校地合作研究院人才培养的三个维度同时,政府、企业、高校、科研机构将创新资源汇聚于研究院,设立更具宽容度和激励效应的政策体系,促进技术创新和知识创新不断涌现,为区域内企业科技创新人才和直接从事生产的普通劳动力再接受学历教育、知识教育、技能培训提供便利资源。(二)区域经济发展对研究院人才培养产生多维助力1区域经济发展新诉求衍生研究院人才培养新使命。新时代的创新不是封闭式的单主体创新,而是更趋向于合作开放式的“共同创新(Co-creation)”(1)。产学研协同创新、深度融合在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宏伟进程中正发挥关键作用

9、(2)。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实现高精尖核心技术的自主创新,突破“卡脖子”技术是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命脉所在。在人才培养方面实现理论与实践相互印证、相互促进,通过科技成果转化从根源上解决核心技术与基础技术两端匮乏的弊病,是经济建设对教育、科技工作提出的新要求,研究院的新使命应运而生。与普通高等教育相比,研究院在产学研深度融合上的优势是显而易见的,更易解决人才培养供给侧调适滞后于需求侧发展的顽疾,在学科专业、培养模式、人才综合素质结构等多维度上与经济建设更加匹配,同时也提供了人才培养所需的更加稳定、高质的实践平台。2区域经济发展为研究院人才培养提供充足保障。在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态势下,更多劳动

10、密集型产业开始向知识密集型、技术密集型转变,这对人才结构、创新成果、产业服务提出了更高要求,研究院有可能从政府和企业获得更大支持。从政府视角分析,其主观动力和客观能力得到强化。作为宏观调控的主体,为了满足产业发展需求,政府必须采取更加有效的措施发展高等教育,除了区域内已有高校外,研究院是重要的新型补充形态。区域经济的发展也使政府具有了更强的财政调配能力,政府会加大资金投入、土地供给、政策扶持等,支持研究院扩大人才培养规模,发挥更大效能。与此同时,企业能动性也被进一步激发。作为市场经济活动的主要参与者,随着创新要素对核心竞争力的影响增强,企业为了掌握先进技术和关键技术,必须与研究院建立更加稳固的

11、信任机制。企业会开放大量优质创新资源与研究院共享,接受研究院师生团队参与重要项目研发,与研究院共同推进科技成果转化等。3区域经济发展对研究院毕业生就业产生重要影响。区域经济持续高质量发展的背后,往往伴生着高新产业和产业集群的扩张。随着企业主体数量增长、高科技产业规模扩大,创造出了大量高素质和高技能人才就业岗位,这使得高校毕业生在就业和创业选择上拥有了更大空间。不仅如此,为了满足区域经济发展需要,政府会加大人才吸引力度,在社会保障、一次性引进奖励、住房、福利配套等方面出台优惠政策,着力提高研究院毕业生在本地就业的“留存率”。从毕业生视角看,区域经济发展为其个人发展提供了机遇。同时,区域经济发展水

12、平提升后,政府会在城市生态文明、居民宜居环境、交通系统、基础教育和文化娱乐产业等方面加大投入,促进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共同富裕。从大人才观视角看,这有利于纾解高校毕业生向发达城市“扎堆”,进而缓解人才分布不平衡的现象。(1)Prahalad C K,Krishnan M S New Age of InnovationM McGraw-Hill,2008.(2)张力.从产学研协同创新到深度融合的趋势分析 N.中国教育报,2020-04-16(006).117新经济 2023 年第 8 期二、实然之维:研究院人才培养的现实境遇(一)研究院人才培养存在的困难与问题1研究院远离高校母体环境导致育人氛围不

13、浓厚。高校人才培养体系是复杂的系统工程,需在高校党委的领导下,思想政治工作部门、教学管理和科研管理部门、财务管理和保障服务部门等协同发力,构建较为完善的工作体系。从宏观层面看,研究院环境育人、文化育人、组织育人的条件较为欠缺。首先在公共育人设施的规模和质量方面,研究院与高校本部存在明显差距,学生无法置身于图书馆、体育场馆、学术文化交流中心等地,无法亲身感受高校本部浓郁的大学精神和校园文化。高校本部的研究生院、研究生工作部、图书馆等部门经常性面向研究生群体开展提升科研能力和创新精神、开拓学术视野、使用科研工具等方面的学术文化活动,研究院学生受物理空间限制往往难以有效参与这些活动。从微观层面看,研

14、究院学生群体内部朋辈共育的氛围不够浓郁。研究院的学生往往随项目而来、随项目而去,在研究院驻地周期较短、流动性较强,学生群体不固定导致课题组、党团班组织的创建管理具有较大难度。实验室是研究生人才培养的重要场域,课题组成员是重要的育人辅助力量,研究院课题组成员的稳定性、传承性较差,研究生较难获得向高年级学生学习基本科研方法、技能、经验的机会,也较难形成较强的集体观念和归属感。2 研究院多元主体认知偏差导致育人合力不齐不强。国内高校研究院多数是高校与地方政府、企事业单位联合共建,多方主体以合作伙伴的身份提供研究院运行所需的资源要素。研究院具有高校开展教学科研的事业单位属性,又具有企业化、市场化运行特

15、性,需要在决策、管理上适度授权,以实现与外部世界的顺滑连接(1)。但在实际运行中,部分高校对研究院的特殊性认知不到位。一种表现是不信任不放手,研究院缺乏自主性和改革空间,导致人才培养的特色和优势无法激发;另一种表现是不扶持不激励,研究院未能从高校获得必要的运行经费、人事编制、成果认定政策等,导致教师到研究院开展育人工作的热情不高、从社会聘用教学科研人员的吸引力不大。部分地方政府和企事业单位也存在对研究院定位和发展规律认知不清的情况。一类认知偏差是将研究院看成一种自我成长的企业,侧重投入可以直接转化为利润和回报的技术研发项目,对于需要长期投入、回报不明确的人才培养工作重视程度不足。另一类认知偏差

16、是对研究院的长期建设预期不足,随着时间的推移,后续优惠条件、资金支持、硬件投入等对比建设初期大打折扣,使得研究院人才培养缺乏长效保障。3研究院内外机理调适滞后导致育人效果不突出不明显。与高校人才培养职能发挥的机理相比,研究院仍然属于新生事物,无论是其本身的运行能力还是外部的指导支持均未达到成熟水平。在师资队伍方面,高校派驻与研究院自聘是两大组成部分。高校派驻教师隶属于高校本部某学院(学科),与研究院不存在直接的管理关系,使得研究院在管理、激励等方面缺乏有力举措;研究院自聘教学科研人员由于编制、待遇等问题,相对不稳定、流动性较强。在体制机制方面,(1)吴军华,范福娟,汲巧真.高校研究院的发展模式

17、、价值及问题 J.中国高等教育,2013,(24):13-16.118区域经济发展视域下校地合作研究院人才培养的三个维度清华大学用“四不像”描述研究院像大学、像企业、像科研机构、像事业单位,又不完全像任何一类主体。“四不像”的特点对管理运行团队提出了很高要求,既要掌握人才培养规律,又要具有极强的谋划能力、学习能力、应变能力和开创精神。事实上,很多研究院的管理团队还存在差距,主要专注于运用市场化手段控制成本、抵御风险、保障运行,在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方面的思想投入和物质投入均显不足。同时,国家对于研究院的关注仍然不够,对于一些关键性问题,比如高校、政府、企事业单位在研究院人才培养中分别承担哪些责任和

18、义务,研究院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创新具有多大自主空间和权力,还需要出台更多细致明确的指导意见。研究院没有“尚方宝剑”,多元主体的协调信任机制难以形成,制约人才培养质量提升。(二)研究院人才培养面临的机遇与资源1研究院在学生思想政治素质培养方面面临重要机遇。思想政治素质是人的核心素质,思想政治素质水平关系到一个人是否愿意为区域经济发展作贡献,以及能够作出多大贡献。研究生是国家创新型人才的重要储备,必须要加强思想政治素质培养,帮助其深化爱国情、树立报国志、付诸强国行。大多数研究院紧密结合“四个面向”设立,与国家重大战略、先进产业集群、尖端技术互动交往密切,为润物无声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创造了机遇。高校、企

19、业都是国家重大课题研究的承担者,行业领军企业往往同时是行业技术的开拓者和创新者。研究院与企业共建联合研发中心,研究生在直接参与技术设计和产品研发的过程中,为了解决实际工程问题,不断激发创新意识,亲身体悟民族工业自主创新的战略意义和巨大成就,提升了行业认同度和行业感情,增强了科研报国的自豪感和成就感。此外,研究院可直接用于研究生综合素质培养的经费较为充足,支持学生开展城市游学、外出实践及促进身心健康的教育活动,拓展了思想政治素质培养的环境和平台。2研究院在学生学术科研能力培养方面拥有优渥资源。研究院由高校与地方政府、企事业单位联合共建,高校为研究院提供智力支持和基本运行经费,地方政府、企事业单位

20、提供土地、配套建筑、硬件设施、运行资金等多样支持。多方资源汇聚,研究院人才培养所需的科研条件保障坚实。研究院自身实验室设施材料先进充足,学生人均享有科研资源甚至高于高校本部平均水平。为了提升研究生学习科研生活的舒适度,一些研究院逐步建立起了较为完善的奖助学体系,以多种形式为研究生提供奖助学金、勤工助学岗位、免费宿舍等。除此之外,研究院外部也有大量可利用资源。合作企事业单位向研究生开放大量人才培养资源,如共享实验平台、仪器设备等,形成有力的硬件支持。企业为了满足自身发展需求,通过招投标科研项目等方式委托研究院科研团队开展科学技术研究,这有利于研究生快速实现自主科研与企业生产需求精准对接匹配,在研

21、究选题上少走弯路。企业高水平科研人员也有可能成为研究院人才培养师资的组成部分,通过指导研究生确定论文选题、制定实验方案,或举办讲座报告等方式,向研究生传授知识和技术,与校内师资在从业背景、知识结构、专业技术等方面相互补强。119新经济 2023 年第 8 期三、必然之维:研究院人才培养质量提升的实践路向(一)围绕区域经济发展战略更新人才培养目标要强化高等教育对区域经济发展的人才支撑,必须解决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相脱离的问题。首先要解决的就是人才培养目标更新滞后于社会需求发展的问题。研究院脱离高校本部,独立建立运行模式与组织架构,在高校主导的前提下,政府深度介入,高校、科研院所、企业等主体共同参与

22、,人才培养目标设计既要遵循教育的一般规律,又要遵循区域经济协同创新的特殊规律。多方主体应重新审视研究院人才培养的职能,在培养具有何种能力素质的人才、如何培养出具有这些能力素质的人才方面达成共识。一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研究院的外在表现形式虽然具有鲜明的独特性,但是其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内在本质没有发生改变。研究院人才培养工作体系建构必须坚持立德树人导向,突出价值统一、目标一致,整合育人资源,充实育人环节,以凝聚人心、完善人格、开发人力、培育人才、造福人民为工作目标,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1)。在实际工作中,创新型人才的能力、知识、素质特征等还没有在研究院人才培养目标

23、中得到充分体现。二是充分运用“因地制宜”原则。研究院简单套用高校母体相关专业培养方案导致自身优势无法发挥,不能在创新精神、批判性思维、实践能力等方面达到提升培养质量的效果。高校应对研究院“另眼相看”,给予研究院更多自主权,允许其从区域经济发展实践搜集信息,结合自身情况进行人才培养目标和方案改革。政府应充分发挥统筹协调功能,出台相关政策,将人才培养列入新型研发机构的功能定位,调动其积极与研究院建立联合人才培养机制。三是坚持目标引领。研究院工作者要明确自身承担的人才培养职责,更新育人理念,推动理论知识讲授、学术科研素养培育、实践能力锻炼与理想信念、价值理念、道德观念教育有机结合(2);加强主动作为

24、,将提升人才培养质量作为与企业、科研机构开展多样化合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二)依据复合型创新型人才需求创新人才培养范式优良的培养范式影响着每个人才的情感、知识、能力及素质,按照人才培养目标、内容、对象等因素的要求建立科学范式,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环节。新时代背景下,研究院必须培养更多复合型创新型人才,以回应区域经济发展提出的新要求。因此,研究院应在学科交叉融合、理论与实践并重、社会资源对接等方面发挥优势,建立能够有效提升学生学习能力、创新能力和创业能力的人才培养范式。一是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相融合。在第一课堂授课环节,教师要善于将人才培养目标与课程内容相结合,通过增设课外实践环节等方式,将教

25、学大纲与产业实际相结合,促进课堂知识的学以致用,进而深化学生对于产业和学科的理解认识。同时,在第二课堂凸显专业交叉、人才共育的优势。相较于高校本部按照学科体系设置学院的模式,研究院内包含多学科领域多研究方向的(1)习近平在全国教育大会上强调: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发展道路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N.人民日报,2018-09-11(01).(2)中共教育部党组.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实施纲要 Z.教党 201762 号.2017-12-04.120区域经济发展视域下校地合作研究院人才培养的三个维度学生,这为拓展学生创新思维、强化学科交叉融合提供了先天的优势。通过开展学

26、术分享沙龙、头脑风暴下午茶等形式,为不同学科背景的学生提供交流、互动、合作的平台,激发学生的科研创新动力;以学生双创项目、赛事为牵引,鼓励学生实现从创意到创新再到创业的递进转化,拓展创新创业可能性。二是提升学术能力与理性生涯规划相融合。在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视域下,必须帮助学生在专业领域内树立远大理想。要借助校地资源,通过贯穿全培养周期的生涯教育,分层次、分批次带领学生深入重点行业、重点单位,促进学生理解自身成长与区域发展、国家发展的紧密联系,激发科研报国内生动力。三是现实育人空间与网络虚拟阵地相融合。研究院要经常性举办体育锻炼、文化艺术、素质拓展、心理关爱的各项活动,帮助学生增强相

27、互交流,巩固学生身心健康的人际关系基础和情感基础,为学生提供安全和谐、整洁卫生的学习环境。研究院同时要注重网络阵地的育人作用,通过新媒体平台敏锐捕捉学生的思想动态变化,及时回应学生群体的关切,有效拦截不实消息散播,与学生建立虚实结合、全面立体的交往关系。(三)遵循人才成长规律优化人才培养环境党的二十大对教育、科技、人才进行一体化部署,揭示了三者对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作用。叶圣陶将教育比作农业,教育的使命是努力营造有利于学生成长发展的土壤,而不是用工业生产的方式千篇一律地锻造。因此,研究院要“以学生为中心”营造良好的人才培养环境,尊重个性,激发潜能,既满足学生自身的发展要求,又满足社会对人才的

28、需求,只有将二者有机结合,才能培养出应对未来时代变革和多元创新发展形势的高素质高技能创新人才(1)。一是营造开放宽松的学术氛围。在学习什么、如何学习、向谁学习等各个环节给予学生适当引导和充分自主权,在人才培养的方式方法上能够接受学生的质疑和批评,能够包容学生不断试错和证伪。研究院向学生提供开展科研学习的基础条件,同时鼓励学生提出创新性研究设想,独立开展研究实践。构建学生学术成果的多元评价体系,打破“唯论文”和“SCI 至上”,鼓励学生发展学术志趣、安心学术探索。二是加强以文化人以文育人。大学校园文化起到“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育人作用,研究院也要优化人文环境,使学生身在研究院仍有认同感,身处

29、异地仍有归属感。在环境装饰和陈列方面,注重延伸大学精神,传承高校校风、校训,融入校史育人资源;在师生文化活动方面,加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倡导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三是优化主客体关系。坚持围绕学生、关照学生、服务学生的理念,始终将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作为实施教育管理各项举措的首要目的,用学生喜欢、习惯的方式开展工作,尊重学生的个性化特点和需求,避免像对待企事业单位工作人员一样对待学生。(四)依托区域经济发展资源充实人才培养力量教师作为人才培养活动实施的主体,是影响人才培养质量的最关键要素。研究院学生以教师团队为中介,认识经济发展趋势和产业发展规律,掌握理论知识与实践经验。研究院要从“盘活存量”

30、和“做优增量”两个维度,充实人才培养力量。一是激发研究院自身师资队伍的育人积极性。研究院要建立跨层级的指导协调机制、全视域的目标保障机制、个性化的考核激励机制、合作性的平台发展机制,使这两部分师资在人才培养(1)胡金波.顺应改革趋势 符合江苏实际 遵循教育规律 促进人才培养 J.江苏高教,2019,(06):8-11.121新经济 2023 年第 8 期方面发挥更大作用。使区域经济发展红利更多惠及入驻科研团队,以大项目、大平台、大成果吸引更多高水平师资在研究院人才培养上投入更大精力。逐步探索“高校-研究院+各学院-学科”三级层次构成的纵向体系,不断推动制度优化,特别是科研团队集体和教师个人的考

31、核激励制度创新,将人才培养纳入团队工作任务和教师个人工作量,将人才培养成果纳入团队和个人业绩认定,调动各参与主体的积极性。向有意愿、有能力在人才培养方面取得成绩的自聘人员给予更多资源支持,将人才培养成效与自聘人员成长通道紧密结合。二是依靠区域各类型经济主体组建多样化育人队伍。来自于高校、企业、政府的学术声音和学术思想交融碰撞有利于丰富学生认识问题的视角,促进学生创新型思维的不断迸发。研究院要主动加强与政府、企事业单位、科研机构的全口径合作,征集、动员、选派政府干部、企业管理和科研人员、合作科研单位科研工作者等以灵活方式参与研究院人才培养,形成多样化师资队伍特色。根据学生成长的实际需要,聘任不同类型、不同方向的校外导师,实行研究生“双导师制”,通过指导研究生选题、举办专题讲座、担任赛事评委等形式,发挥其在科研指导、思想引领、双创培育、生涯教育等方面的优势,与研究院自身师资队伍“互补”,形成“1+1 2”的育人效果。责任编辑:杨海深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论文指导/设计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