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冬春季疾病防治.doc

上传人:pc****0 文档编号:7189275 上传时间:2024-12-27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40.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冬春季疾病防治.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冬春季疾病防治.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冬春季疾病防治.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冬春季疾病防治.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冬春季疾病防治.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阜城镇2011年第一季度入户材料冬春季疾病防治1、冬季痒冬天会因天气干燥或感到浑身发痒时,切不可用手抓痒,否则容易抓破皮肤引起继发感染。防治方法是多饮水、多吃新鲜蔬菜、水果,少吃酸辣等刺激性强的食物,少 饮烈性酒。此外,保持皮肤滋润,注意洗澡方法:洗澡水不要过烫、避免过度揉搓、太强,否则极易破坏皮肤表层原本不多的皮脂,让皮肤更为干燥,因而也更易发 痒、皲裂。洗澡次数以每周23次为宜。洗浴后可擦些婴儿油、止痒霜、润肤膏等,以保持皮肤湿润,防止皮肤表层干燥、脱落。冬季痒相当于中医所谓的“痒风”或“风搔痒”,中医认为这是因风寒外袭、血虚风燥所引起。中医在治疗上,多选用当归、地黄、白芍、何首乌、麦冬、

2、荆芥、防风等袪风养血、滋阴润造的药物从体内调治,让皮肤搔痒症状慢慢减退。2、关节痛关节痛包括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肥大性关节炎,这类风湿痛对寒冷很敏感。根据研究,寒冷后关节温度下降最多,次为肌肉、皮肤。寒冷期细胞穿透性降 低,代谢废物的转换也就延迟,使关节活动增加阻力。外界气温很快下降至15时,关节即可能产生疼痛。可以用一些驱除寒湿,活血通络的药才,例如桂枝、附 子、乌头、桑枝、牛膝、白术、苍术等,用大量的水煮过后,热敷关节局部或泡脚、浸手,每晚20至30分钟,再配合按摩涌泉、承山、阳陵泉等穴位,对于关节的保养一定可以发挥相当的效果。 3、肥胖症人体冬季脂肪合成代谢的速度要比平常快24

3、倍,而脂肪分解代谢的速度要低于平常10%。人体的血脂、血胆固醇含量一般在冬季较高,而春夏季较低,因此冬季是肥胖人士减肥降脂的关键时机,冬季减肥刻不容缓。首先应控制饮食,做到膳时平衡,这是防止冬季发胖的关键,科学研究表明,人体内的胰岛素在早晨分泌浓度最低,到了傍晚则又上升到分泌高峰。胰岛素能促进脂肪 在体内大量沉积,因此人们应控制脂肪和碳水化合物的摄取量,少吃高热量、油腻食物的同时,可在早晨多吃一些食物,而晚餐应严格控制食量,吃些轻食或清淡的 食品,并且只吃八分饱,切不可大鱼大肉吃个够,美酒佳酿喝个足。冬天吃固然重要,但要注意营养的均衡及热量的控制。其次要按时作息。虽然冬天要早睡晚起,但冬季夜长

4、昼短,如果天黑就睡,天大量才起床,这样睡眠时间就会长达10至11小时,人体躺着不动,体能消耗少,就必然会导致肥胖,所以一定要定时作息,早睡早起,可使意志安静,人体潜伏的阳气不受干扰,这有利于防止肥胖。另外,冬季天气寒冷,会造成户外运动的不便性,民众应该选择适当的运动方式及场所,保持运动的频率及习惯。在这个时节运动要特别注意确实做好暖身运动,以及运动后的保暖措施。4、感冒由于冬季的气温变化较大,人体一下子对变化的气候仍未能适应,如果没有注意保温保暖就会受寒,引致伤风或感冒。另外,冬季门窗紧闭,感冒病毒会随着咳嗽、打喷嚏时散布到空气中,透过空气传播,免疫弱的人吸入便有可能会生病。冬天寒冷季节是感冒

5、的旺季,这时候穿衣服要有学问,也就是“易剥好加的洋葱式”,就是外出穿暖多层,但是一进室内就方便好脱;否则从屋外一进屋内就冒大汗,再出到外头又是风寒,就容易着凉感冒。冬季室内多紧闭,要注意定时通风更重要,也就是避免坏空气滞留,每天一定要花个几分钟将窗户打开,让空气对流一下。另外就是勤于洗手,尤其当外出公共场所回到家中,洗手的动作是很重要的,在感冒流行的季节,尽量避免出入公共场所。在冬季若不慎感受风寒,可在初起时饮用红糖姜茶或葱白汤,具有袪风散寒功效,可收早期防治感冒之效。5、溃疡病随着天气的变冷,一些原来患有胃疾的人,会出现胃疾复发的情形,这主要是因为人体受到冷空气刺激后,血液中的化学成分组织胺

6、酸增多,胃酸分泌增加,胃肠发生 痉挛性收缩,导致胃病多发及复发。再加上天气变冷后,人们食欲增加,从而导致胃肠道的负担加重,此外,冬季人们容易感冒着凉,一些感冒药会加重消化道黏膜 的损伤,引起溃疡发作,甚至引起消化道出血、穿孔。预防的方法一样要注意保暖,饮食方面勿太滋腻、太油,少吃甜食及刺激性食物。6、心肌梗塞、脑中风冬季上可说是心脏疾病、高血压性疾病容易恶化的季节,也是脑血管病变、急性心肌梗塞最好发的季节,因为身体在低温状态下,周边的血管阻力及血压的上升使心脏负荷增加,增加脑溢血和心肌梗塞发作的机会;或由于寒冷而颤抖,身体消耗能量以产生热量,心脏病须作更大的功能,增加心肌梗塞发作的机会。由此可

7、见,寒冬的确是心脏血管疾病患者的大敌,而根据统计,心肌梗塞发作最多的时候,就是冬天早晨刚起床的时候,因此,再冬季心脏血管患者应该注意以下几点: 注意保暖,尤其不要忽略厚毛袜,维持足够的足部血液循环。要摄取适当而足够的水份,饮食方面勿太咸、太油,少吃高胆固醇的东西,如蛋黄、内脏等。要有适度的运动。排除或治疗其他危险因子:吸烟、肥胖、糖尿病等。最重要的,要积极控制高血压,一日至少量血压早晚两次以上,按时服用药物,做一个让医师满意的好病人。7、哮喘的预防哮喘病人在生活中要做到四“适宜” (1)穿着要适宜。俗话说:春捂秋冻,很有道理。春天要注意保暖,避免受凉感冒以及冷空气刺激诱发哮喘。(2)出入场所要

8、适宜。春季是上呼吸道感染的高发期,为了避免交叉感染,哮喘病人应尽量不去那些人群聚积的地方,如:商店、影剧院、各种聚会。对花粉及植物过敏者请不要到花园及植物园,严重花粉过敏者,可考虑异地预防。(3)外出时间要适宜。一天当中,午间及午后是空气中花粉飘散浓度较高的时间,此时,应尽量减少外出。在风沙比较大的地区,出行时,要注意天气情况,刮大风时要减少外出,免遭尘土及冷空气的刺激。(4)居室环境要适宜。哮喘患者室内要保持温暖、干燥,室内陈设力求简单、洁净,注意通风透光,被褥要勤洗勤晒,减少尘螨及霉菌孳生。8、老慢支的防治慢性支气管炎多见于中老年人,俗称“老慢支”,此病常反复发作。为防止复发,患者应当努力

9、做到以下几点:注意饮食调养。慢性支气管炎病人饮食的基本原则是要保证足够的水分摄入,选择高蛋白、高维生素、清淡易消化食物,目的是增强人体的抗病能力。具体应做到“三要三不要”,即:要丰富的蛋白质,以鱼、禽、蛋、瘦肉等优质蛋白为主;要足够的维生素,特别是维生素A和维生素C;要多喝水,使痰液稀释易排出。不要进食奶制品,防止使痰液黏稠而难以排出,加重感染;不要吃过冷、过热或生硬的食物;不要饮用咖啡、茶和可口可乐等饮料,避免引起胃肠道不适。主动咳嗽,改善呼吸道清除能力。慢性支气管炎病人呼吸道自我清除痰液的能力减弱,这是引起炎症反复发生的重要原因。加上支气管狭窄及平滑肌的萎缩,降低了咳嗽反应的敏感性,增添了

10、痰液排出的难度。主动咳嗽是良策,患者应于每天早晚选择一处空气清新之地作深呼吸。深吸气时双臂慢慢抬起,呼气时突然咳嗽,同时放下双臂,咳出痰液。如此反复作10次,每次深呼吸之后作几次正常呼吸。坚持练习,可减少肺原性心脏病的急性发作,从而防止或缓解呼吸衰竭与心力衰竭。加强呼吸运动,积极预防并发症。呼吸锻炼也是一种值得推荐的运动方式。开始时患者仰卧、闭嘴,采取较慢而深的经鼻吸气法吸气(力争上腹部最大限度地鼓起),然后缩唇(口形呈吹口哨样)缓慢呼气。吸气与呼气时间之比约为1:2,即短吸长呼。逐渐适应后可改为坐位、前倾位或站立位,呼吸方法同上。开始每天作2次,每次1015分钟,以后可逐渐增加。医学研究显示

11、,只要坚持呼吸锻炼,大多数病人可长期保持较为正常的呼吸功能,发展成肺气肿或肺原性心脏病的可能性大大减少。此外,慢性支气管炎病人引吭高歌,有阻止慢性支气管炎向肺气肿发展的功效。也可采用吹气球法。美国医生建议病人每天至少吹40次气球(气球吹大后放掉气体再吹),以保持肺泡与支气管的弹性,防止或减轻肺气肿。9、流行性腮腺炎的预防什么是流行性腮腺炎?流行性腮腺炎简称流腮,亦称痄腮,俗称猪头疯,是春季常见,也是儿童和青少年中常见的呼吸道传染病,亦可见于成人。它是由腮腺炎病毒侵犯腮腺引起的急性呼吸传染病,并可侵犯各种腺组织或神经系统及肝、肾、心脏、关节等器官,病人是传染源,飞沫的吸入是主要传播途径,接触病人

12、后23周发病。腮腺炎主要表现为一侧或两侧耳垂下肿大,肿大的腮腺常呈半球形,以耳垂为中心边缘不清,表面发热有角痛,张口或咀嚼时局部感到疼痛。流行性腮腺炎的临床表现潜伏期830天,平均18天。起病大多较急,无前驱症状。有发热、畏寒、头痛、咽痛、食欲不佳、恶心、呕吐、全身疼痛等,数小时腮腺肿痛,逐渐明显,体温可达39以上,成人患者一般较严重。腮腺肿胀最具特征性。一般以耳垂为中心,向前、后、下发展,状如梨形,边缘不清;局部皮肤紧张,发亮但不发红,触之坚韧有弹性,有轻触痛;言语、咀嚼(尤其进酸性饮食)时刺激唾液分泌,导致疼痛加剧;通常一侧腮腺肿胀后14天累及对侧,双侧肿胀者约占75%。颌下腺或舌下腺也可

13、同时被累及。重症者腮腺周围组织高度水肿,使容貌变形,并可出现吞咽困难。腮腺管开口处早期可有红肿,挤压腮腺始终无脓性分泌物自开口处溢出。腮腺肿胀大多于13天到达高峰,持续45天逐渐消退而回复正常。全程约1014天。颌下腺和舌下腺也可同时受累,或单独出现。颌下腺肿大,表现为颈前下颌肿胀并可触及肿大的腺体。舌下腺肿大可见舌及口腔底肿胀,并出现吞咽困难。流行性腮腺炎的预防(1)管理传染源 早期隔离患者直至腮腺肿完全消退为止。接触者一般不一定检疫,但在集体儿童机构、部队等应留验3周,对可疑者应立即暂时隔离。(2)被动免疫 一般免疫球蛋白、成人血液或胎盘球蛋白均无预防本病的作用。恢复期病人的血液及免疫球蛋白或特异性高价免疫球蛋白可有一定作用,但来源困难,不易推广。(3)自动免疫 腮腺炎减毒活疫苗免疫效果好,免疫途径皮内注射、皮下注射,还可采用喷鼻或气雾吸入法,该疫苗不能用于孕妇、先天或获得性免疫低下者以及对鸡蛋白过敏者。(4)药物预防 采用板兰根30克或金银花9克煎服,每日1剂,连续6天。5

展开阅读全文
部分上传会员的收益排行 01、路***(¥15400+),02、曲****(¥15300+),
03、wei****016(¥13200+),04、大***流(¥12600+),
05、Fis****915(¥4200+),06、h****i(¥4100+),
07、Q**(¥3400+),08、自******点(¥2400+),
09、h*****x(¥1400+),10、c****e(¥1100+),
11、be*****ha(¥800+),12、13********8(¥800+)。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休闲 > 其他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