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反映人与自然关系主题的自然界的存在与发展是客观的哲学单元教学设计是英特尔R未来教育理念的实践成果,是以研究性学习理论与英特尔R未来教育理论指导下的课题高中思想政治研究性课堂教学模式的创设与应用研究实践成果,是实践信息技术与中学政治课程有效整合的典型课例。单元计划模板单元作者姓名卢春英电子邮件Yinghuafeiwu123所教学科思想政治学校名称广西昭平中学学校地址广西壮族自治区贺州市昭平县邮政编码546800联系电话07746689956如果你的单元作品集将来被选中而上传到英特尔未来教育数据库中,你是否愿意署名? 是 否单元概览单元标题自然界的存在与发展是客观的框架问题基本问题为什么要统筹人与
2、自然和谐发展? 单元问题1、为什么大自然的天空会变得越来越昏暗、许多动物濒临灭种,许多新的疾病困绕着人类?2、你知道本地有什么以绿色、生态理念来指导的经济生产吗?3、剖析自我:自己在日常学习与生活中敢于同破坏人与自然的和谐的行为做斗争吗?内容问题1、为什么说自然界先于人和人的意识而存在? 2、人类所到之处,都留下意识的印记,可为什么还说人类产生之后,自然界的存在与发展也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3、人们正确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前提是什么?4、自然界的客观性给人们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什么哲学启示?单元概述自然界的存在与发展是客观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这就要求人们统筹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在利用自然资源、改
3、造自然的同时要尊重、顺应、服从和保护自然,学会与自然和谐相处。关键词自然 客观 统筹 环保 生态学科领域(在相关学科复选框内打勾): 思想品德 语文 数学 体育 音乐 美术 外语 物理 化学 生物 历史 地理 信息技术教育 研究性学习 社区服务 社会实践 劳动与技术教育 其他:年级(在相关年级复选框内打勾): 小学年级 初中年级 高中二年级请在“课程标准”处提醒学员充分研究我国的新课程标准,并告诉他们在附录中提供了指向我国各科新课程标准的网站链接。 其他:课程标准(本单元所针对的课程标准或内容大纲):本单元是依据高中思想政治新课程标准的要求设计的1、保持了与德育课程的衔接关系,对学生进行环保道
4、德教育,形成正确的价值观,符合德育教育的课程标准。 2、关注学生的实践探究、生活体验,使其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理论联系实际,激发学生的生活智慧与时代精神,在探索世界中追求真理。 3、体现高中课程基础性与选择性的统一,既强调综合素质的培养,又提供基于自主选择的拓展性、应用性课程。学习目标:知识目标(解释、阐明):通过学生的课内自主探究学习与教师的解释与阐明,让学生掌握一个原理自然界是客观的;一个方法论人们要统筹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在利用资源、改造自然的同时要尊重、顺应、服从和保护自然,学会与自然和谐相处。能力目标(应用、洞察):通过学生课外实践探究、生活体验,培养学生实践能力,激发学生
5、的生活智慧、时代创新精神与团队合作精神。德育目标(神入、自知):通过学生的换位思考与自我剖析,自我教育与群体教育相结合,培养学生环保意识,提高学生环保道德素养过程(教学或学习过程):说明:在描述单元的教学或学习过程中,您一定会用到培训中制作的文档,请在用到这些文档的位置,注明相应的文件名,并设置链接,以便浏览者方便查看相应文件。建议按照教学实施进度的时间顺序设计教学过程。前期准备:(一) 教师搜集有关资料,进行整理分类,获得视频资源人与自然、图片资源以及党和国家相关政策资料,制作演示文稿。(二)指导学生进行社会调查活动对昭平茶产业的绿色生态无公害生产模式的研究,使活动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进
6、行。(三) 引导学生认真查阅资料,积极讨论,确定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引导学生研究方向进行科学性、可行性论证,给出修改建议。(四) 指导学生将调查研究成果进行信息整合,制作演示文稿,(五)学生课前理论探究活动:第一组:利用网络资源查找内容问题1的科学依据。第二组:小组成员团结协作,仔细分析教材,并联系实际寻找内容问题2事实与理论依据。第三组:小组成员分析教材,各抒己见,从网络查找事例证明内容问题3,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第四组:小组成员团结协,通过温故而知新,应用新的理论知识。(六)课前学生社会调查实践活动课题名称:对昭平茶产业绿色无公害生产模式的研究小组成员:陆力 周春梅 黄旭梅 李艳 黄 业 黄
7、运对、吴思华 何宇 万若彤 全守远组 长:陆 力研究过程的重要活动1、到大脑山茶园基地实地考察。 2、采访昭平县人民政府县长刘中奇调查研究内容(1)了解茶基地依靠科技注重绿色 与无公害的生产模式(2)生态农业与绿色农业的环保价值(3)昭平县人民政府为什么重视与大力支持生态农业的发展?单元课堂教学过程:(一) 教师利用课前欣赏歌曲愿地球永远年轻美丽,视频人与自然变化的警钟引入问题,让学生感受气氛。并提出问题:人们对自然界的看法是什么以及怎样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二) 链接学生演示文稿愿地球永远年轻美丽A、学生主持自然观大讨论: 在课堂由学生主持开自主合作探究成果展示会,学生以课堂主人的身份利
8、用计算机发布课外收集与研究的知识。B、展示社会实践活动成果:学生主持:照片组:1、美丽的茶园,我们来了!2、我们和刘县长谈绿色环保哦!感受:小组成员发言。(三)教师小结评价学生的课内外学习活动。(四)教师资源展示台A、理论:马克思主义辨证唯物论自然观B、国家政策视角可持续发展战略与统筹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党的十六大对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论述:必须把可持续发展放在十分突出的地位,坚持计划生育、保护环境和保护资源的基本国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指出:可持续发展能力不断增强,生态环境得到改善,资源利用效率显著提高,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推动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9、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五个统筹,其中之一就是统筹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C、 视频:人与自然-人类错误的行为 视频:人与自然-大自然的回答视频:人与自然-天津创设和谐环境的成功D、教师把自己收集的资源和学生共享,和学生共同探讨得出引入课题的开篇题的结论:(1)天空的昏暗,河水的浑浊,动物的濒临灭种,新疾病的困绕都是人类违背自然界的客观性,只顾眼前利益去掠夺性地开采、使用自然资源以及人口压力的不断加剧造成的后果。(2)自然界的存在与发展是客观的,人类利用自然、改造自然必须首先承认自然界的客观存在,否则就会受到大自然的惩罚,甚至危急人类自身的生存与发展。(五)自我反思,批评与自我批评通过课堂各抒己见
10、的大讨论,学生批评与自我批评,即认识到自身的不足,又在群体教育中提高思想德育素养。(六)尾声:师生共同欣赏歌曲同一首歌(七)布置课后作业:综合各方面信息创建主题网站 学生网站让地球永远年轻美丽预计时间(如,45分钟、4小时、一年等):两周前需技能(学生在开始此单元前必须掌握的知识或技能):基础哲学常识:世界观与方法论的关系技 能:会利用网络查找资料、利用Microsoft FrontPage软件制作网页、网站、利用Microsoft PowerPoint 制作演示文稿本单元所需材料和资源:印刷资料辅助材料电脑、网络、打印机、照相机网络资源1、网站:高中思想政治科研网内容:研究性课堂教学模式引用
11、时间:2005年7月5日作者:卢春英2、网站:人民日报内容: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画卷热烈祝贺昆明世博会隆重开幕(社论)引用时间:2005年7月5日作者:不详(1999年04月30日第1版)3、http:/202.102.238.50/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三门峡日报田文富 丁慧娟4、二、学生演示文稿与网站的资料来源网站、网页:1、 昭平在线2、3、 4、http:/pic.gjj.cc/piclist/120_3.htm 5、http:/www.chinaschool.org/mszx/mxmj/gk_sw/gk_sw_61.htm 6、7、素材精品屋三、教师演示文稿资料:所用网页资源出处:1、2
12、、视频资源人与自然节选自1999年云南世界博览会主题录象人与自然-迈向21世纪 3、视频资源努力创造和谐环境来自央视新闻4、5、 歌曲让地球永远年轻美丽作词:广西昭平中学副校长 韩锋 作曲与演唱:广西昭平中学左惠才老师四、制作学生演示文稿评价工具所用资源:K12中小学教育教学网:K12课件评比标准其他社会有关部门的支持评价工具(请将制作完成的评价工具名称列在这里,并设置链接,以便指向相应的文件):对演示文稿学生演示文稿评价工具对网站/网页学生网站愿地球永远年轻美丽评价工具其他评价为个别化教学所做的调整:需要帮助的学生在准备阶段,了解学生的电脑技术水平与组织能力等素质,引导学生强弱搭配,这样达到
13、更好分工协作,更好地帮助需要帮助的学生。教师要坚持以生为本,关注活动的过程,关注学生的发展,及时帮助需要帮助的学生。高材生对高素质的学生,要对其提出更高的要求,例如撰写小论文等!实践后的反思(这部分内容请在单元实施后填写):学生在社会实践与研究性学习中更注重的是学习过程以及在它的过程中的感受和体验。学生在研究后就有了一定的成就感,因为他们在研究中遇到了许多障碍,克服了许多困难,他们团结,共度难关,这是珍贵的。今后他们可能最终将会认识到研究结果稚嫩可笑,不足称道,但这并不重要。学生们在研究过程中知道了除了教材以外还有很多获取信息的渠道,试图综合已有的知识来解决正在研究的课题,这样达到了研究性课程
14、的主要目的,起到了锻炼学生能力,增强他们自信心的作用。记得学生在茶园实地考察时向茶叶管理技术员问询时手在发抖,但事隔不久去采访县长,他们镇定自若,即使面对问讯赶来的记者的镜头,他们也从从容容。所以对学生来说,他们亲身体验,就是一个超越自我的过程,一个质得飞跃。是的,我们的研究性学习课堂实验还在起步、摸索阶段,但它已留给我们许多的思考学生是课题研究中最活跃的小主人,更是研究性活动中的最大受益者。他们年龄虽小,但主动参与,乐于探索,勤于动手、动口、动脑,他们录音采访、跟踪调查、拍照录象、利用课余时间在家中、阅览室、图书室、书店、网上搜集资料,对生活中的事情多了一份关心,多了一份思考,远远突破了预期设想的效果,拓宽了活动的主题,使之延伸到更广阔的生活中去。我们欣喜地看到他们身上所蕴藏的智慧与潜能是无穷的。研究性学习活动的开展正是为他们创造了一个氛围、一个情景,使其如鱼得水,走出课堂,走向社会、家庭,走向更广阔的空间,将对课本知识的学习转到对社会现象的关注。这不仅是一种学习观念的转变,更是一种社会责任感的培养,是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培养,将为其在未来的时光热心服务社会打下一个坚实的基础,这正是我们所希望的。只要我们去关注过程,关注发展,研究性学习就有一个美好的明天!我们政治课堂就会焕发出新的生命力。我们的学生也会在亲身体验中健康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