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陕西省西安市庆安中学八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综合复习导学案(无答案)-新人教版.doc

上传人:仙人****88 文档编号:7185139 上传时间:2024-12-27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123.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陕西省西安市庆安中学八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综合复习导学案(无答案)-新人教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陕西省西安市庆安中学八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综合复习导学案(无答案)-新人教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陕西省西安市庆安中学八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综合复习导学案(无答案)-新人教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陕西省西安市庆安中学八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综合复习导学案(无答案)-新人教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陕西省西安市庆安中学八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综合复习导学案(无答案)-新人教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陕西省西安市庆安中学八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复习导学案 新人教版导学策略【学习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 了解作家作品,掌握常用字词与重要语句2、 会阅读课文重要语段,理解课文内容与作品主题3、 会利用注释与工具书,阅读课外浅近的文言文语段二、过程与方法:梳理相关知识点,包括一词多义,通假字,古今异义的词语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复习,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的感情【重点难点】重点:通过复习,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的感情难点:课外文言文的延伸拓展【使用说明与学法指导】学生自主学习,讨论交流完成, 对有难点的问题, 老师稍加点拨。【导学提纲】(可有可无)【自主学习】一、文

2、学常识填空1、三峡选自_,题目是编者加的。_(朝代)的地理学家_给_作注写成了_。该书是我国古代最全面、最系统的综合性地理著作,并具有较高的文学价值。2、答谢中书书的作者是_,字通明,号_。题目中的第二个“书”字的意思是_。3、记承天寺夜游选自 ,作者是_,字子瞻,号_,是_朝的_家。他与父亲_、弟弟_合称为“_”,都被列入“唐宋古文八大家”之中。二、解释列出的字词。(1)略无阙处( )( )(2)至于夏水襄陵( )( )(3)自非亭午夜分( )( )(4)沿溯阻绝( )( )(5)飞漱其间 ( )(6)五色交 辉 (7)晓雾将歇 (8)夕日欲颓 (9)沉鳞竞跃 (10)能与其奇 (11)念无

3、与为乐 (12)相与步于 (13)但少闲人 三、 翻译句子1、夕日欲颓,沉鳞竞跃 2、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3、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 4、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5、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6、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合作探究】阅读郦道元的三峡,回答1114题。(共11分)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

4、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1、解释文中加点的词。(2分) 阙 襄 2、翻译下列语句。(4分)(1)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译文 (2)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译文 3、总结三峡的景物特点,给下面的对联补出上联。(2分) ,天高地厚华夏情。4、下面是小石潭记选段,和本文第二自然段比较,在写水方面有什么异同?(3分)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彻,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答案:1、阙:通“缺” 襄:上2(1)即使是骑着骏马,驾着疾风,也不如它快。(2)如果不是正午、半夜的时候,连太阳和月亮都看不见。3、示例:山险水

5、急三峡景; 山峻水清三峡美等。4、相同点:都从侧面描写水不同点:三峡写出水势大,水流急的特点;小石潭记写出水清澈透明的特点。【当堂训练】景公之时,雨雪三日而不霁,公被狐白之裘,坐堂侧陛。 晏子入见,立有间,公曰:“怪哉!雨雪三日而天不寒。”晏子对曰:“天不寒乎?”公笑。 晏子曰:“婴闻之古之贤君,饱而知人之饥,温而知人之寒,逸而知人之劳。今君不知也。” 公曰:“善!寡人闻命矣。”乃令出裘发粟,与饥寒者。今所睹于途者,无问其乡;所睹于里者,无问其家;循国计数,无言其名。士既事者兼月,疾者兼岁。 孔子闻之曰:“晏子能明其所欲,景公能行其所善也。” (选自晏子春秋内篇谏上) 注释: 景公,齐景公。雨

6、(y)雪:下雪。雨,用作动词。被,通“披”,穿着。狐白,狐狸腋下的白毛。狐白之裘,集狐腋下的白毛制成的裘(皮衣)。这是裘中最珍贵的。成语“集腋成裘”,引申为积少可以成多。陛:宫殿的台阶。闻命,闻教,受教。这是尊敬对方,得其教诲。表示接受对方意见的敬辞。睹:看见的.循,巡,巡查。1、解释句中带点词语。 (1) 景公之时,雨雪三日而不霁.霁 _ (2) 立有间。间_ (3) 公被狐白之裘,坐堂侧陛。被_ 2.翻译: 饱而知人之饥,温而知人之寒,逸而知人之劳,今君不知也。 3.景公为什么听了晏子的一番话,“乃命出裘发粟,与饥寒。”? 参考答案 1.(1)ji,天放晴. (2)一会儿. (3)通:同披

7、,穿. 2.自己吃饱却知道别人的饥饿,自己穿暖却知道别人的寒冷,自己安逸却知道别人的劳苦。现在君王不知道别人了。 3.晏子以古代贤君为例,用“讽”的方法让景公知道他养尊处优,不知百姓之饥寒,晏子的言语令景公感到惭愧。【拓展延伸】(可有可无)【课堂小结】(留空白)说明:1、上述栏目仅供参考,老师们根据教学内容需要可以有所取舍,请老师们大胆创新。各环节(栏目)编写要求详见导学案编写及其使用细则(草案)。 2、正文宋体,小四三 峡短文两篇 训练案姓名_ 班级_ 一、为下列加粗字注音1、欲颓( ) 2、 遂至( ) 3、 与其奇者( )4、曦月( ) 5、襄陵( )6、沿溯( ) 7、素湍( ) 8、

8、怪柏( ) 9、飞漱( ) 10、 属引( )二、根据课文内容,在括号内填上恰当的词,并在横线上解释该词1两岸石壁,五色( ):_2晓雾将( ):_3( )竞跃:_4未复有能( )其奇者:_5庭下如积水( )_三、阅读(一)答谢中书书陶弘景山川之美,古来共谈。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1、“书”的意思是_,“答谢中书书”的意思是_2、找出统领全文的句子。_3、下边两个句子各用了什么修辞手法?(1) 高峰入云,清流见底。()(2)夕日欲颓,沉鳞竞跃。()4、写出作者所要表达的思

9、想感情。(二) 记承天寺夜游 苏轼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文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5解释下列词语。念: 遂: 盖: 但:6描写月夜庭中景色的句子是“_。”7.“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此句描写的对象是_,“藻、荇”、是指_,此句运用了_的修辞手法。_。8 翻译下列句子。(1)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耳:(2)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9“怀民亦未寝”中“寝”的读音是_,意思是_,成语_中有这个字,就作这个意思讲。10找出文中的议论句。这些句子表现了苏轼怎样的心境(结合苏轼被贬的情况)? 说明:老师在此栏目写导学策略;学生在此写方法和规律总结9

展开阅读全文
部分上传会员的收益排行 01、路***(¥15400+),02、曲****(¥15300+),
03、wei****016(¥13200+),04、大***流(¥12600+),
05、Fis****915(¥4200+),06、h****i(¥4100+),
07、Q**(¥3400+),08、自******点(¥2400+),
09、h*****x(¥1400+),10、c****e(¥1100+),
11、be*****ha(¥800+),12、13********8(¥800+)。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小学语文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