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消费者保护法》作业(三)
一、多项选择题
1、根据争议涉及的消费者利益不同,分为( )
A消费者财产权益争议
B消费者人身权益争议
C精神损害争议
D合同争议
2、产品质量认证包括以下( )
A安全认证
B强制认证
C质量认证
D合格认证
3、经营者不得( )。
A、对消费者进行侮辱、诽谤
B、侵犯消费者的人身自由
C、搜查消费者的身体及携带的物品
D、拒绝消费者索要服务单据的要求
E、拒绝消费者强制交易的要求
4、国家对消费者权益的保护,主要体现在( )。
A、消费者可以直接参与有关消费者权益的法律、法规的制定工作
B、各级人民到政府应当制止危害消费者人身、财产安全行为的发生
C、对符合法定起诉条件的消费者权益争议,人民法院必须受理
D、工商行政管理部门依法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E、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不得包庇经营者侵犯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5、对于在商品中掺杂、掺假、以假充真、以次充好或以不合格产品冒充合格产品的,应由有关部门责令其改正,并根据其情节处以违法所得( )的罚款
A、1万元以下 B、2万元以上 C、一倍以下
D、一倍以上 E、五倍以下
二、填空题
1、消费者在购买、使用商品和接受服务时享有 、 不受损害的权利。
2、经营者与消费者进行交易,应当遵循自愿、 、公平、 的原则。
3、经营者应当标明其真实 和 。
4、消费者组织不得从事 和 服务,不得以 为目的向社会推荐商品和服务。
5、各级人民政府 部门和其他有关行政部门应当依照法律、法规的规定,在各自的职责范围内,采取措施,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三、 名词解释
1、 产品缺陷
2、 消费者的知悉权
3、 消费者投诉
4、 消费合同
四、简答题
1、 消费者安全权的概念及内容
2、 服务侵权的构成要件
3、 消费者权利的特征
五、论述题
消费者协会的职能和对其的限制
六、案例分析题
1994年11月张某参加由繁星纺织品有限公司主办的服装展销会,在展销会的第12号博佳皮衣厂的柜台前,看到一件价格为2100元的皮大衣,款式新颖,张某决定购买。张某选衣时,看到柜台显眼处写有“当面查验,概不退换”的告示。张某买衣后即穿用,但没想到10天后,张某给皮衣上油时,发现皮认外皮有脱落现象,皮衣上斑斑点点十分难看,张某即拿衣服到展览会要求退换,但展览会已经结束,博佳皮衣厂的人员已经撤走。张某十分气愤,遂打电话到电视台反映博佳皮衣厂产品质量有问题,新闻媒介将此事曝光,博佳皮衣厂皮衣销量大减。博佳皮衣厂诉至法院,称在出售皮衣时,本厂已声明“当面查验,概不退换”,张某也知道仍购买,说明其同意对皮衣质量风险由自己负责。现在张某的行为侵犯了本厂的名誉,要求张某消除影响、赔礼道歉,并赔偿经济损失。张某在答辩时向法院提交了商检部门出具的张某购买的皮衣质量不合格的证明。
问题:1、博佳皮衣厂的“当面查验,概不退换”的告示是否有效?为什么?
2、博佳皮衣厂认为张某侵犯了该厂的名誉权是否成立?为什么?
3、张某就皮衣质量问题是否有权向繁星纺织品有限公司索赔
《消费者保护法》作业(三 )参考答案
一、 多项选择题
1、AB
2、AD
3、ABCD
4、BCDE
5、DE
二、 填空题
1、人身 财产安全
2、平等 诚实信用
3、名称 标志
4、商品经营 营利性服务 牟利
5、工商行政管理
三、 名词解释
1、 产品缺陷:指产品存在危及人身、财产安全的不合理的危险,产品有保障人体健康,人身、财产安全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的,是指不符合该标准。
2、 消费者的知悉权:是消费者依法所享有的了解与其购买、使用的商品和接受的服务有关的真实情况的权利。
3、 消费者投诉:是指消费者在购买、使用商品或接受服务时,认为自己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向消费者协会反映情况,要求其进行处理的行为。
4、 消费合同:是指消费者为了生活需要,在购买商品或接受服务中与经营者达成的明确相互权利义务关系的协议。
四、简答题
1、 消费者安全权的概念及内容
答案要点:是消费者在购买使用商品或接受服务时所享有的人身和财产安全不受侵害的权利。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人身安全权,它又包括消费者的生命安全权和消费者的健康安全权。财产安全权,即消费者的财产不受损失的权利,财产损失有时表现为财产的外观上发生损毁,有时则为价值的减少。
2、 服务侵权的构成要件
答案要点
3、 消费者权利的特征
答案要点:第一,经营者的服务行为造成了消费者人身或财产的损害。第二损害时在营业过程中造成的。第三,经营者的其服务侵害存在过失。第四经营者过失与损害结果之间存在因果关系。
五、论述题
消费者协会的职能和对其的限制
答案要点:消费者协会的职能:⑴向消费者提供信息和咨询服务;⑵参与有关行政部门对商品和服务的监督、检查;⑶就消费者合法权益问题向行政部门反映、查询、提出建议;⑷受理消费者投诉,并对投诉事项进行调查、调解;⑸对投诉事项中涉及的商品和服务质量问题提请鉴定部门鉴定;⑹就损害消费者合法权益的行为,支持受害消费者提起诉讼;⑺对损害消费者合法权益的行为,通过大众传播介予以揭露、批评;(8)消费者协会章程规定的其他活动。
对消费者协会的限制:不得从事经营活动;不得以牟利为目的向社会推荐商品和服务。
六、案例分析题:
1、《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24条对这种情况规定:“经营者不得以格式合同、通知、声明、店堂告示等方式作出对消费者不公平、不合理的规定,或者减轻、免除其损害消费者合法权益应当承担的民事责任。格式合同、通知、声明、店堂告示等含有前款所列内容的,其内容无效。”
2、根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6条、第15条的规定,消费者可以通过大众传播媒介等多种渠道行使对商品和服务的监督权。消费者在行使监督权时应注意不能侵害经营者的名誉。监督权和名誉权的合法界限即是消费者对外的陈述是否符合客观事实。
本案中,张某购买的皮衣确实存在质量问题,其将此情况反映给报纸和电视台时作了客观陈述。并无虚假事实,因此其行为是正确行使消费者监督权的行为,并未侵害经营者的
名誉权。
3、商品或服务存在质量问题造成消费者损害一般由经营者赔偿。但在特殊情况下,如展览会,是一种短期销售行为,展销会过后,向经营者索赔有困难,就不宜选用一般规则,《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38条规定:消费者在展销会期间受到损害,可以向销售者或服务者索赔。展销会结束,也可以向展销会的举办者索赔。展销会举办者赔偿后,有权向经营者追偿。故张某有权向繁星纺织品有限公司索赔。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