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应试教育,只求分数,不求能力;只求眼前,不求将来。既害个人又害集体,既害国家又害社会。 如果说“苛政猛于虎也”,那么,“应试教育与虎国猛”。说它猛如虎,也不无有道理啊很多意志薄弱者或“虔诚信徒”就曾经倒在应试教育的“苛政”之下。就拿高考来说,一些考生在应试教育的“栽培”下不知素质教育是何许人也。眼中只有分数,心中只有名利,倘若高考落榜,心理便不能自控,只是一味地悲观失落一味地叹息自责一味地怨天尤人一味地自我伤害,甚至做出种种傻事,走上不归之路这不能不说是应试教育带来的恶果。但这绝不是无稽之谈。去年8月广州日报便报道了一篇关于一位青年不敢面对高考放榜之日而从高楼上纵身跳下当场死亡的社论。社论指出
2、,该生学习成绩一向优异,平时也很听放话,但令记者和广大读者费解的是他居然会在放榜前几天轻生。其实,这也没什么值得费解的,在应试教育下,他能不视分数较生命重要吗?而普遍文章载称,很多高考考生为了多考几分,在高考前几在连夜熬战,完完全全地一连几天处于紧张的复习状态之中,甚至“废枕忘食”,以致在短期内急出病来。有的由于紧张过度而得了精神分裂症,有的由于终日忧心仲仲徨惑不定而夜夜失眠难安,还有的严重到精神失常而发痴发狂。分数,真的那么重要吗?难道一切都是为发分数吗?分数低就要入地狱吗?考得不好就不能做一个好人吗?只有考得高分才问心无愧吗?考得不好就等于没有出路了吗?难道做分数的奴隶值得吗?我不以为然,
3、也不见得事实就是如此!一些专家教授分析高考弊病时则说:很多考生由于“中毒”太深,把分数看得过于重要,导致考场上考生心理压力异常的大,一道题不会做或一道貌岸然题做错了就悲观泄气,情绪不能自控,进而大慌,慌起来便是脑子空白得只剩“分数”二字,然后,便会有头痛发热,心急如焚,不知所措,沮丧,大小便失禁,哭泣甚至晕倒等不良反应。这些“不良反应”的确会引起大家发笑甚至喷饭,但是,笑过喷过之余,我们(不,应该是整个社会)是否会为之深思与反思呢?! 应试教育人只认分数不认能力,就像教孩子只认母亲不认父亲一样,使“受害者”思想意识低下目光浅薄,气量短小,胸襟狭窄,可谓新“愚民政策”。面对这些,学生只是无可奈何
4、,“屈膝投降”。有同情心慈悲心的教师,却不能也不敢可怜学生帮助学生,只能摇头叹气地惟命是从,一而再,再而三地误人子弟。大多数家长不关心孩子成绩,不关心孩子学习,不关心孩子前途,一直忽视孩子,冷落孩子,自然也不知素质教育是何许人,即使一些家长十分关心重视孩子的学习、生活与前途,也只是应试教育的“帮凶”。他们不但没有“爱莫能助”之心,而且用“四大绳索”把孩子拴得更紧,自以为孩子在学校已经实行素质教育,如果在家再对孩子实行应试教育,那么一定收到双倍之效!于是,“滥施酷刑”,把孩子逼得走投无路。君不见,很多富家子弟不想读书而想出外寻觅自由,而不少还偷偷地离家出走呢! 应试教育下的学生,学习得辛痛无比,
5、累苦不堪,活得更是索然无味,如笼中羁鸟,比当代打工仔打工妹更惨而那些学校领导,应试教育主义者,实行“苛政”和“愚民政策”的“统治者”,对这些却视而不见。每年高考,如果“成绩”喜人,则全校领导大张旗鼓,烟酒相庆,一醉方休,连章程里规定务必销声匿迹的烟花炮竹也在碰杯声中游离于校园间,令人无法辨清这到底是庆功还是聚英会。如果说是庆功会,那么何功之有?应试教育的结果也值得庆功?该庆高考“分数”还是“上线录取学生”?这刚刚“中举”的考生是否国家需要社会紧缺人民期盼的人才?如果是聚英会,那么何英之有?英者是曾经接受到应试教育而现在为社会“复制”了一批“精英”的精英?是那些目光远大用心良苦的应试教育主义工作
6、之“统治者”?真是不可思议!但是,高考考得不好的时候,学校反而认为一切是学生懒惰所致,或者认为平时“强化训练”得不够,或者认为是生活条件优越的“负效应”,甚至把一切罪责都归咎于电子游戏机身上,风风火火地报告上级,要求全国严禁电子游戏机,吓得世界软件专家比尔盖茨不敢在中国大力发展生产电子游戏机软件,损失惨重,更害得不少有发展头脑和眼光的电子游戏机室老板竞相破产或关门大吉可是,殊不知欧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电子游戏机摆出街头巷尾,也不见得就引得当地学生们不吃不喝不拉不撒而荒废学业。在这里,我不妨评一评电子游戏机,还它个清白;如果不是学校实行应试教育,使学生苦于“统治”,苦于“坐牢”,苦于“输灌”知识,学生便不会过于执著地向往追求“自由”生活,也不会狂热地迷恋于电子游戏机,从而不会轻易放弃学习,荒废学业。 注: